-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2 1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lin0061 于 2013-4-22 19:17 编辑
火烧粑、焌米茶流传于江汉平原为时已久,主要分布于潜江以北各地,张港的传统火烧粑与现在的成熟工艺不同之处在于不用鏊锅鏊盖。家庭主妇先天晚上将面用老面和好,水少面硬。早上起床酣一锅焌米茶,将醒好的面成形后放在炒菜锅中两面烙硬,再将烙好的火烧粑埋入灶灰中,待其慢慢烧熟。夏天晚上田间劳作归来。扒出火烧粑,从中两面掰开,抹点豆豉(有尝相思更好),拈几颗昨天的焌豌豆,就一碗焌米茶,有干有稀,有硬有软,边吃边喝,也算是其乐无穷了(无远大人生目标)。
至于焌米茶的米为何要炒至焦黄?这和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炒米为引”有关:“炒米煎汤为药引,祛积食,疏胃气”。故乡先民的这一发明(本人走遍全国各地未见其他)何其高也,至于故意搅酸而成“酸焌米茶”,更是镇暑解渴,对江汉平原上的夏日酷暑湿潮气候,不乏一剂再好不过的食疗良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