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曲回肠 于 2013-4-25 13:21 编辑
湖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有全国最长的长江岸线资源;荆州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省委省府又明确提出优先开发宜昌——荆州段,结合当前国家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荆州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全面对接有关部委,争取国家铁水联运试点,为荆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荆州水运条件优越。荆州港是国家较早开放的水运口岸,是国家规划的长江水系1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曾经的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常年可停靠3000吨级江海轮。集装箱吞吐量从1998年开始以年均45%增速,至2 012年已达10万标箱规模,成为长江中上游仅次于武汉港和重庆港,名符其实的第三大外贸集装箱港口。 由于中国公路物流成本高, 相同的500公里距离,公路运价是铁路运价的4-5倍。在我国港口集疏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占比高达84%。目前吨公里运费铁路是0.3元,公路是0.5元-1元,而水运只有0.03元。水运优势显而易见,发展铁水联运已成为当务之急;造成陆路物流的高成本既有油价上涨因素,也有运输体系布局、运输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另外,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在规划时先天不足,再加上我国物流业散、小、弱的特质,造就了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现阶段我国铁水联运占比仅2%(美国是40%),铁水联运的大规模发展起步才开始,随着2011年5月“两盛部长”(盛光祖和李盛霖)共同在北京签署了“铁水联运”合作协议,宁波港、青岛港等成为第一批集装箱铁水联运试点,标志着国家推行铁水联运进入了实质阶段;本月22号,武汉又正式获批第二批试点,要知道此前的全国6条“铁水联运”示范线,全部在沿海港口城市的,从目前看,国家铁水联运网络正在向内地延伸,逐步与内河对接,公铁水联运已是大势所趋,荆州面临又一次机遇。
目前,蒙西*华中重载铁路的重点工程-荆州公铁两用桥的已进入实质施工阶段,江陵煤电路港项目的前期筹备也已启动,这些意味着未来几年内,荆州煤运大通道将彻底打通,国家能源基地初步形成。荆州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做“水”、“铁”文章,将铁水联运做好,积极向国家申报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顶目试点;目前省内沿岸城市除武汉外,黄石、荆州、宜昌都具备潜力,但荆州沙市盐卡港新的集装箱多功能码头,在国内内河港口吞吐能力是比较靠前的,再配合“一港十区”规划项目,逐步形成干支相连、高效便捷、贯通湘鄂、江海直达的铁路航运网络,荆州一定要借北煤南运和铁水联运试点契机,充分加以利用现有资源,力争在铁水联运试点项目中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