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江一柳 于 2013-6-6 16:38 编辑
之二十五
《昨晚》无法入睡,想了很多,因为昨天是世界环境日,作为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个体,不说为世界的环境做了什么,也不说为中国的环境做了什么,只说为身边的环境做了什么呢?左想右想,搅尽了脑汁,也思想不起曾经为身边的环境做过什么,感觉自己就像是深邃太空里的一颗碎石,只留下了《孤独的背影》,而其他的所有曾经的美好,都消失在哗哗的东流水声中了。
所以要设立一个世界环境日,据说是为了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那么,中国在这一天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同呼吸,共奋斗”。
“同呼吸,共奋斗”,单就这个主题来看,可见政府的确是想与人民站一起,同呼吸,呼什么,吸什么呢?相信有稍微生命常识的人都知道,呼的是空气,吸的还是空气,而洁净空气的首要保证是什么?那就是需要有洁净的水质,就我们国家来说,有几条河流的水质算得上洁净的呢?恐怕没有一条河流敢说自己是洁净的,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不得要说到一个利字,因为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水,所以,要发展经济,干净的水就得让位于受污染了的水,于是,有些地方就很干脆地说:“要治水,先治污,要治污,先治官”。
哎呀呀,不得了了,这一说到治官,不就与政治扯上了关系吗?现在很多网站,很多报纸杂志,甚至有些个人,都恨不得离政治远远的,生怕沾上一点点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网站,为了划清与政治的关系,干脆的设置一个防线,凡是与政治沾边的字,都被视作敏感的字,只要是带有敏感字的文章,一律打入冷宫,丝毫不给辩解的机会。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我们可以谈政治吗》的小文章,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作了简要的论证,文章写好后,投给了《杂文报》。过了两天,编辑发来邮件,说是可能下载要用,他们这么快就有反应,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次给他们投稿,所以,我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谁知道,在我高兴的劲头还没过去的时候,编辑又发了邮件,说是领导那儿通不过,我问为什么,他说上面《审稿》非常严格,原因就是我的文章当中有当时比较敏感的所谓“彭水诗案”,有一个新疆事件,要知道,在当时,新疆两个字是不能出现的。既然不让发表,那就不发表吧,我想,以我一人之力,是无法撼动冰山一角的,如果大家都试着去做天不怕地不怕的《牛人》,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东西是《锤不破》的铜墙铁壁了吧!
就在我没拿这文章当一回事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一张汇款单,弄得我是一头的雾水,不知是谁会给我寄钱,及看了汇款单才晓得,那文章还是被《杂文报》用了。我知道,为了我的这篇文章,编辑一定不止三声地大吼,否则,怎么能排除《纷纭》的干扰、让这篇比较敏感的文章见报呢?
不谈政治是很难做到的,谈了又会无缘无故的招惹麻烦,怎么呢?为了能够《与余秀华见面》,只好《学深沉》,尽管我知道这样非常难,因为《一把铜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让我变成另外一个人去开另一把锁,这怎么行呢?所以,我不能说:“余秀华,《亲爱的,我们去做爱》”,那样的话,南岛上的《夜光杯》只怕全都会打碎了。
为了不让南岛吃醋,我必须种十里荷花,这也算是对水污染治理的一个贡献,希望那些溢着清香的荷花,不只是人们《舌尖上的想念》,我们要尽可能地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是真的能做到这样的话,就不止《罗田有爱》,而是人类处处都有爱了。
当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粮库》还会因为不满仓而用黄一叶来凑数吗?如此,如果还有谁想《享受孤独》,只怕只能待在曲岛苍茫的地方了。
2013年6月6日16时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