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江一柳 于 2013-6-12 15:29 编辑
之二十七
自昨天下午神州十号飞天成功以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报道,甚至连外国媒体也不例外,国人自信心仿佛一夜之间提升了一大截,这次发射又恰缝祖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受此影响,心情分外激动,便写下了《有感于蛇年端午神十飞天》。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从传说中的龙角生,到万户坐人造的土火箭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简直是无法叙说。原始的人对自然缺少认知,以为给龙生一个角,龙就可以腾云驾雾,翱翔于太空,岂不知龙生角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事,就像万户坐在由鞭炮绑着的椅子飞天一样,只能是行为很壮烈,结局很悲惨,影响恒久远。这种影响以至于让现在的人听了都很难相信,有的简直要《直喷一口血来》,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祖先那么愚笨。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以为,自己的祖先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很多时候过的是枝上柳眠的日子,可是,群居而简陋的生活也没有影响他们甜适的心情,他们可能不知道《桥上回眸》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但是,《一爱牵心》他们却是知道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饮毛茹血的时代生存来,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可是十分的低下,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互助,是无法抵御恶劣环境对他们的侵袭的,那个时代,不管人们有怎样美好的愿望,都不可能出现拈花一笑《杏花天》的场景。
社会在历史的进程中总不会是那么的如人所想的发展,总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意外,或者说是人为的破坏,正义和邪恶是社会生活中两股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既不可调和,却又会同时存在,两者的关系一般是此消彼长,交替出现。两千多年前的屈原所以要投江,就是因为邪恶的力量大于正义的力量,让人惋惜的是,屈原死了也是白死,对当时的统治者没丝毫的影响,更别说是震动朝朝廷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屈原庙,以及《屈子乡里祭屈子》的习俗,都是山村野夫们为了纪念曾经为老百姓说话的屈大夫,逐渐形成起来的。
祭屈原,开始人们把米用叶子包裹着扔进江里,希望那些米可以驱散环绕在屈原身边的大小恶鬼,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煮食那些由叶子包裹着的东西,他们把这包裹的食品叫粽子。再后来,有人发现用不同的叶子包裹的米,吃起来不仅味道不同,而且还能《养颜》,这事被平阳公主知道以后,特地让人从南岛给她进口了一些,她所以要从南岛进口,不是因为南岛上的米质有多好,主要是她听说南岛上的《井》水很甘冽,对《养颜》特别有好处。
公主的话,曾经让不少的人为难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到南岛的路是十分的难走,没人愿意去,后来还是一个叫无才浪子的人自告奋勇地说愿意前往。后来,无才浪子把粽子弄回来后对平阳公主说了一句,可把公主的鼻子都气歪了,那句话就是:“虽然你我是〈迟来的相遇〉,可是〈想你是我一生的风景〉,所以,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无才浪子敢说那样的话,是受了《夏元明先生》的蛊惑,夏先生很喜欢柳如烟,而柳如烟是孤独古堡宫外值班的,平阳公主在孤独古堡是能够说上话的,如果无才浪子与平阳公主扯上了关系,那么,夏先生就有机会请柳如烟去《听雨》了。
《听雨》的感觉非常美妙,那种心情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只是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噪音又大,想找一个好的《听雨》环境很困难了,每每想到此,都让人不能忘怀《从前小巷夜深时》的情景。深幽的小巷,雨滴落在青石板上,有时是‘小弦切切如私语,有时又似‘嘈嘈切切错杂弹,’真格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听着那雨声,让人更加想念《故乡的端午节》,想念汉江平原那个温馨的小村庄。
2 013年6月12日15时1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