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水蓝1987

[吴风楚韵] 转自百度百科词条~龙感湖管理区

[复制链接]
来自
福建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6-29 15: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辛初与‘帅七爹’

(一)

   1950年春节后,县里召开黄梅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共黄冈地委书记赵辛初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当赵书记走上主席台,便高声喊:‘七爹’,迎上前去,与坐在主席台,被称‘七爹’的中年人,热情握手,亲切交谈。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会议之后,赵书记及通信员与‘帅七爹’一道由南街步行至‘帅七爹’家中,深情叙旧,逐一问及家族中的长者。。。。这位‘帅七爹’就是我的父亲帅聘玉。我的母亲说赵辛初小时候喜欢吃糯米食,请赵辛初吃元宵。‘帅七爹’陪同赵辛初一道去看望了县城附近的家族长者,特别提到像‘细奶奶’这样的孤寡老人要多加关照。

(二)  



  ‘帅七爹’,名聘玉,号祖兴,谱名‘培瑜’,祖父是帅承瀛幼子小舟公,父亲帅敬斋,字远熙;‘帅七爹’是敬斋公第七个儿子,故人称‘帅七爹’;‘帅七爹’1911年生,赵辛初生于1915年,虽然相隔两辈,相差4岁,但他们在‘帅家新屋’和龙平山顿旗尖一道渡过了他们的少年时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革命时代,‘帅七爹’与他的哥哥帅玑平一道,在龙平山创建了革命团体‘世儒学会’,宣传革命理论,号召农民起来革命,共产党人帅玑平带领龙平山地区农民开展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反动当局悬赏通缉帅玑平;为了逃脱追捕,帅玑平兄弟开始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

赵辛初去武汉读书,父亲在汉口‘打工’,还保持着联系。

母亲回忆说, 1934年在‘帅家新屋’,哥哥出世,赵辛初从汉口回黄梅,穿着蓝竹布长衫,说把‘小叔叔’抱一下,哥哥洒尿,尿湿了他的长衫。

                                     (三)



  1941年(或1942年),帅七爹由鄂西绕道江西、湖南回到黄梅县,当时,黄梅县城还被日本鬼子占领,一家人便在龙平山顿旗尖住下来,赵辛初很快便打发通讯员来把帅七爹接了去,分别多年,见面非常高兴,酒菜招待,邹一清、郑重等同志作陪,此后,保持着联系,根据需要买些药品、布匹及其他物质支援新四军。日本投降,全家回到黄梅县城,旧宅‘帅家新屋’已成一片废墟。帅七爹继续与赵辛初保持联系,有一次,帅七爹从山里回来,两个便衣特务把父亲带走,父亲说是到山里去收租子,他们只得放回来继续监视父亲行动。  

    黄梅解放后,解放军积极准备渡江作战,“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口号声响彻长江北岸。父亲准备南下参加革命工作,地方多方挽留;父亲日以继夜做支前工作,动员青年人参军,动员下新表兄弟,出人、出船,支援大军渡江作战,刚解放,为繁荣市场,动员商户开张营业,及时组织县商会,推荐卢国香出任县商会会长,卢说,我当会长,必须有你当秘书,否则工作不好开展,父亲便答应下来,从当时的县商会,到后来改组为县工商联,会长换了好几届,父亲一直任秘书,一直是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积劳成疾。于1956年去世,年仅45岁;父亲病重时,给当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副省长的赵辛初同志写信,是我邮寄了去,很快就收到回信。  帅七爹,赵辛初都走了,他们同眠在龙平山顿旗尖。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6-29 16: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辛初书记改姓赵的轶闻

李言水


       1990年4月2日至4日,原中顾委委员、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偕夫人季洁主任轻车简从,对龙感湖农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视察。在农场视察期间,赵老不顾年事已高和长途驱车的疲劳,深入企业调研,深入农户座谈,4月4日,赵老在听取农场党委书记范定生同志的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并与农场老同志合影留念。

赵老在结束农场视察时,要求龙感湖农场把建场三十五年的历程写篇材料。农场根据赵老的要求写了一份《路是怎样走过来的》汇报材料呈送赵老审阅。赵老亲自修改多次后,写信向李先念、王任重等领导同志同志推荐,随后在中央政策研究刊物和《人民日报》1991年6月12日第五版作了登载,对农场进行宣传,对农场所做的工作再次予以鼓励。

以上这些情况,时任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的范定生同志在赵老逝世后,以《勤政的楷模  廉洁的榜样》为题写了一篇纪念文章,作了较详细的记述,收录在《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书中,笔者不再置啄。本文仅就赵辛初老书记的一些轶闻趣谈作些补记。

结束对农场的考察,因时值清明,赵老想回老家看看,又觉得惊动黄梅不太方便,就和农场范书记乘民船从龙感湖到下新。一路上,大约是因为赵老是前清探花帅承瀛的后裔,在黄梅有许多关于帅承瀛的传闻,话题便谈到风水和他改姓赵的由来。

赵老说:黄梅有很多人说我祖上阴宅是“猴子望月”风水,什么“石盘龙,宛插花,帅猴儿,中探花”,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我听祖上说,是“饿牛出栏”风水。我的祖上当时穷得很,故去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材,就用草席裹着抬到山上去埋,因为突降暴雪,无法下葬,只好等雪住了再去下葬,结果下葬时,草席不见,被饿牛吃了。后来就应在太高祖帅承瀛的身上。

有人说我改姓赵,是早期参加革命,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取百家姓第一姓,随意改的;还有人猜测我是依母姓改的,我母亲不姓赵,姓徐。我改姓赵,是因为太高祖帅承瀛的同科状元姓赵。太高祖赴京赶考,途经安徽望江,与当时的大户人家赵某某一见如故,结伴同行,两个人谈诗论文,意趣相投,交谊深厚。参加革命后,我就据此改姓赵了。

我还有一个弟弟,解放后当了湖北省第一任卫生厅厅长,我们参加革命后就没有联系,他参加革命后也不约而同改姓赵,直到我解放后第一次到省城开会,才知道这个赵厅长是我弟弟。

笔者当时是农场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赵老的这些说法,恕我孤陋寡闻,以前是闻所未闻,一直默记于心。

当时,我虽然知道帅承瀛,但一直以为是个地名,黄梅人把“帅承瀛”读作“锡城营”或“徐(也读xi音)成营”。(不知何故?)给我造成错觉,误把人名作地名。

当时,我虽然知道赵老是黄梅人,但不知道赵老学生时代学名叫“帅启泰”。更不知道帅承瀛的同科状元姓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当时就想查实,苦于没有资料,一直未能如愿。新近因为要写一篇文章,关涉到帅承瀛,想起以上的轶闻,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得到证实,同时也发现一些传闻不太确切。

一是有说赵老是黄梅独山人,有说赵老是五祖镇洪楼村人,有说赵老是黄梅县城南帅家新屋(即探花府)人,赵老说自己是黄梅下新人,系前清嘉庆元年探花帅承瀛的第六代孙,并在1990年清明节到老家祭拜祖先。

二是赵老改姓赵,既不是随意改的,也不是随母姓,而是根据太高祖的同科状元赵姓改的。

三是赵老说,帅承瀛的同科状元姓赵,笔者查证,嘉庆元年与帅承瀛同榜同科的状元确实姓赵,名叫赵文楷,为安徽望江望天乡人。现代著名学者、佛学大师、社会活动家赵朴初是其第六代孙。一个叫赵辛初,一个叫赵朴初,不是很有意思的巧合么?

四是赵老说,解放后湖北省第一任卫生厅厅长姓赵,笔者没有查实,想来应该无疑。当然,可能不是同胞弟弟,也可能不是正厅长。赵老能到武汉读书,得到 晚清举人、曾任国民政府谷城县县长、后任湖北省通志馆主编辑的帅家叔祖父——帅畏斋,又名帅培寅的资助,赵老说的弟弟疑为其后人。
            11月15日,是赵老逝世二十一周年的忌日,补记一些轶闻,谨作怀念。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6-29 1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路的王奶 于 2014-6-29 19:35 编辑

       西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208-255)西晋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掌权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击灭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因避晋景帝名“师”,凡朝中人臣“师”姓者,皆拆减笔画,改姓“师”为姓“帅”。
       帅,《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蟋蟀,古代双声叠韵。蟋、蟀二字读音互通。所以,帅又读若“锡”。
       又,黄梅有地名“程营”,传三国名将程普屯兵处。帅承瀛音“锡程营”,人名易被误为地名。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6-29 1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斯托拉尼:

我是赵文楷7世孙,我祖上和黄梅帅氏多有联姻,文楷公之女惠贞许配给帅公之子(因夫早逝在室守节),之孙赵继泰娶帅公孙女,即我的高祖母。当年文楷公早逝,两袖清风,幸得帅公等好友资助,抚恤金生息后达银千两,乃帅公亲自送去,孤儿寡母生活始无忧。文楷公碑文也是帅公所撰。以上均来自先人年谱记载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6-29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家知道,帅启泰为什么改名“赵辛初”了吧?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6-29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斯托拉尼: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89590694

帅梓文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uai2007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910

主题

9066

帖子

9906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906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6-29 19:2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的王奶 发表于 2014-6-29 15:06
西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208-255),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 ...

原来是这样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6-29 19: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凤鸣 发表于 2014-6-29 19:25
原来是这样子啊!

此知,古“师”音近“锡”。
不管朝代怎样更替,姓的读音基本不变。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6-29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古有“師錫”一词,应双声叠韵,二字同音。
師錫,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孔 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跡,察侔 萧 相,貺同师锡。” 唐 陆贽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师锡,且异公言。” 宋 王禹偁 《拟封淮海国王可汉南国王册文》:“考师锡以有谓,降徽章而弗私。”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6-29 1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粤语发音“西湖”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