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系统提示

[古塔茶馆] 王国荣:黄梅人生(原名:我的“三农”情结 节选)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

主题

118

帖子

13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5 07: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农业区划,要从一个县的整体出发,详细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经济技术条件,从十一个局专业报告中,摘取有用数据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如农业中的粮、棉、油,经济作物,特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物特性,对气象条件、水利条件、土壤酸碱度、水质好坏,都有不同要求。水产业中,如养鱼,就与水面大小、深度,水质好坏有关。如林业,森林资源覆盖率的高低,林种结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是否合理?树龄结构是否恰当?它关系到成熟林的蓄积量、开采量、经济效益。不同树种对气候、土壤也有不同要求。十多个部门,当时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要把十几个相关部门浓缩在一起,写出综合性的区划报告,是一项艰巨任务。

      接手后,我先熟悉情况、搜索资料,狼吞虎咽地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资料。1984年,我正式动手撰写,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八易其稿,写的初稿,不仅专家有异议,自己也不满意。于是,写一稿大修一次,经八次改写,最后终于完成了六万余字的《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并于次年经黄冈行署专家组验收通过。虽报告质量在今天看起来水平一般化,但总算完成了当年的艰巨任务,为黄冈市完成综合区划报告消除了障碍。1988年,省专家组织对各县综合农业区规报告进行评审,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还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认为水准平平的报告之所以能得奖,这是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鼓励,也承认当年我们完成任务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在编撰全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时,省区划办公室给我县配备了一套当时较为先进的电脑软件。我们运用电脑先进科技手段,对农业资源空间和市场需求空间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并在动态监测的配合下,对农业结构作滚动式的调整。我们提出了农业计划空间的优化方案,形成了《黄梅县农业结构系统分析报告》,为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考资料。

      经过用电脑分析处理的报告,以1988年为例,黄梅县棉花在南部平原湖区适宜种植面积195614亩,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43.2%,油菜在平原湖区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64.7%,花生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45.6%。也就是说黄枚下半个县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国家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决定扩大或缩小那一种农作物。

在农作物合理配置和前后作物茬口协调方面,也经过电脑计算的结果是:油稻稻、肥稻稻、薯大豆、大麦苕、大麦稻稻、大麦棉、蚕豆棉、薯二晚等十一个品种组合搭配方案最佳。为农民在每年安排农作物播种中,选择那种作物搭配、产量高、效益好的最优方案提供了选择余地。

      运用电脑科技手段计算表明,黄梅县地理位置优越,农作物适宜种植的组合较多,有利农作物的多样化、多熟制。但要注意在不同地貌类型上,进行作物布局调整时,要发挥组合模式中优势最大的一组,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农民的收入。

      当我日夜紧紧张张为完成县农业综合报告艰苦奋斗时,干扰消息又来了。县农委付主任王光明同志告知我,武汉市黄陂区有一个黄梅籍同志在武汉黄陂区工作(县水利局付焱求同志)想回黄梅,好心照顾我,要我与他对调回武汉。按常理讲,这是个好消息,树老叶落归根,人老思故乡。我听到此消息,在脑海里斗争多时,回去好,可以放下手中仅完成部分任务的农业区划工作,撒手而去。已年过半百,船到码头车到站,领导照顾我放松,距退休时日不多,也要打算自己如何渡过晚年。思想斗争的结果,我还是决心不回武汉,考虑的焦点,不仅是党组织交给我的重任没有完成,十六、七岁来到黄梅,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我几十年。现在我五十岁,年富力强,正是为党为国效力的阶段,我却想当逃兵,舍弃大部分未完成的任务,虽然有的同志比我更能胜任农业区划工作,但时间过去许多,前段拖了黄冈后腿,再折腾一次,就影响大局。虽然农业区划对我是新工作,而且任务大,但我有信心把它搞好。于是,我不顾领导的好心,继续干我的事。

      在完成全县综合报告的同时,我还要督促指导其它同志和相关部门,完成十一个专业报告并把它编印成册,共计七十余万字。与此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全县土壤普查的八十多万个数据资料统计、整理,并根据土壤普查的有关数据,绘制出农业区划图十七种,

      在此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国家级、省级两次要求很高的农业区划数据资料的汇总。实现了区划资料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纠正了黄梅县沿用多年的版图面积的错误,把1640平方公里改正为国家卫星测绘局确定的1701平方公里。按照新数据计算出黄梅县地貌类型各占比例的正确数据是;次中山占7.8%,低山占10.7%,丘陵占2.5%,岗地占25.4%,平原占53.6%。摸清了各乡、镇土地面积,使黄梅地貌图和耕地面积图更符合国家航测的科学结论。

      完成阶段性农业区划工作后,黄梅县随同全省一道,转入农业区划成果应用。各地应用农业区划成果的效益,我们没有力量去考证,就我们自己掌握的资料,又先后向全县各级领导提出了《农业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报告》、制定了《山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向省、地提出了文字报告。在全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中,运用科学数据,又编写出了《黄梅县丘陵岗地经济发展探讨》,《黄梅县棉花生产现状与前景》。此外,还组织专业人员撰写汇编了《黄梅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专辑。等十余篇专题论文式的专辑。以上工作,对黄梅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起了一定作用。

      1991年——1992年,又奉县委、县政府指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又亲自编制了《2000年黄梅县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报告》。在此同时,还指导有关人员修改各专业的专题报告八篇,全长约十多万字。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对黄梅县农业综合开发有参考价值,也向省、地提供了黄梅县2000年农业发展蓝图。

      在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任务中,我得到一位同窗好友的有力支持。她在小池目睹我家庭发生的变故。我调到县农委后,家在小池、还有女儿未出嫁、小儿子在读书。我委托她帮忙照顾。

      为抢时间按上级的要求交出答案,县区划办到武汉购进一部老式铅字打字机,我们边写边打边修改,以便好交给其它同志去过目、审查。后来,我把她接到县城办公室打字,与我并肩战斗,夜以继日赶打材料,《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写了八稿,她就打了八稿,每稿六万多字。其它各专业报告几十万字都是她打的。这对一般没有责任感的打字员来说,短时间内是办不到的。

      因为日以继夜连续作战,加重了我在文革期间患的头痛病。任务完成了,我也支持不住了,头痛、上吐下泻,在黄梅县医院检查,怀疑脑瘤。到武汉广州军区医院检查,确认是严重颈椎病,已造成颈椎三至五节有块软组织坏死,导致脑血流不畅,引起头痛、上吐下泻,大小便失襟。在广州军区医院住院治疗两个多月,病情好转,又回到战斗岗位。

      从事农业区划工作,加深了我对农业经济、自然资源深度开发的认识,从编写《2000年黄梅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报告》中受到启发。我多次出访九江市、安徽宿松县区划办,说服他们,在九江市或黄梅县召开首次鄂、皖、赣三省边界九县市,即九江市、武穴市、九江县、湖口县、瑞昌县、望江县,宿松县、太湖县、黄梅县等区划办负责人会议,共同撰编九市、县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报告,供有关省、市、县领导策划跨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作参考。九江市、各县都同意参加首次会议,大家都同意首次会议在黄梅召开。这一工作在二十年前算是超前的构想。谁也没有想到,我们向黄梅县政府提交经费开支预算时,遭到否决,构想以失败而告终。时至今日,面对国家的发展,回想当时的构想,显而易见,黄梅县错失良机。现在回想,我仍觉得,有挥之不去的痛心。

      修建京九铁路时,在铁路的走向上,先定在黄梅县城西十里铺,后来少数专家因对黄梅县领导的冷淡态度有意见,黄梅的接待不如兄弟县盛情,就把路线改走长江冲击平原的太白湖南边,这个修改违反了科学依据。濯港十里铺全是红粘土、地质好、又省经费。改走长江冲击平原,沙质土壤差,河港湖汊多,地下水位高,对铁路危害大,如遇1954年那样的特大水灾,京九铁路必被中断。

      我们农业规划办公室是一个小部门,无力说服县政府领导,他们也不把我们提供的资料放在眼里。于是,我们只有把国家航测资料和黄梅的地质图邮寄当时国务院的分管副总理邹家华,其结果也石沉大海没有回音,造成以后的既成事实,为铁路百年大计埋下祸根,黄梅县也失去了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我虽然无补天之力,但是我尽忠尽职、尽了赤诚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

主题

118

帖子

13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5 0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章   这是最后的战斗



      1990年,黄梅县委根据党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农村开展路线教育。县委安排我任一个工作队的队长,率领队员到孔陇镇,这时我已经年满55岁,是最后一次下农村基层工作。在孔陇镇,几位昔日与我一道战斗过的同志,已是满头银发,有的退休在家,有的已经退出一线,等待退休。他们见我到来,都跃跃欲试,豪情不减当年,愿跟我一道再干一场,我当然高兴,顺水推舟表示欢迎。我们那个工作队虽有几十位同志,但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身上,新时代新潮流的气息浓,对深入到农户不适应也不甚高兴。当时我想,要搞好这次路线教育,需要一些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当骨干,我热情聘请那些“老黄牛”出山,当路线教育的顾问。他们也很乐意,跟随我早出晚归。我带几个工作队队员到了105国道公路边的油榨村,和以往一样,到农村基层工作就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分别住在各小队的群众家里。

      油榨村近公路,又是靠近东港边,水陸交通必经之地,是孔陇镇的桥头堡。当地人利用近城、近路、近汽车站的优势,在公路边办了旅社、饮食、副食加工等服务型的小店。村党支部的领导为了照顾工作队的队员,要我们住在村办企业。如果同意这样安排,我们吃、住都很方便,还有服务员照顾。但是,我不同意村支部的安排,仍坚持过去的一贯作风,一竿子到底,住在农民家,到群众里面去。这种做法,既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也有利于了解群众思想,有利于路线教育的开展。如住在大队办的企业,对我们队员的个人生活来说,是方便了,但是,对路线教育而言,有可能丢掉很多。为了保持好传统、好作风,我自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影响队员。不带工作队员,一人住进了一个老干部遗孀黄婆婆的家里。她的屋是新的,内部装饰、设施什么没有,连吃饭坐的凳子也缺。儿子媳妇在离家二十里外杨柳湖水产场工作,老奶奶81岁,一人带着孙子已经很累了,再加上我这个外来人,家务事的确很难应付。老奶奶动情地说,你还是到大队住,那里比我家好,大队是新房,吃有餐馆,衣服有服务员洗。

      她的一席话,动摇不了我住在她家的决心。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好在黄奶奶的屋靠近西大港,饮用水方便,吃水我担,洗脸我一贯用冷水,早起在港里洗。她的孙子也是我的孙子,我经常给小孩子带点小玩意,小孩很喜欢我。住了一段时间,她再不把我当负担,还很感动,说出一席肺腑之言。她说,“三十多年了,没有干部到我家,当年老头子在土改时当干部,管了一生财经,没有贪污一分钱。1968年去世前,他怕有人怀疑他,特地把他管理的账目全部封好,放在家里可靠的地方收藏,供后来人查看。你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婆子,到我家住是政府还冒忘去逝的老头子,我还要真心谢谢你!只是我家中生活不好,没有好的招待……”

      我的行动带动了工作队员,工作队员的行动又带动了孔陇镇委的一些领导同志,他们后来也照样搬进农民家住起来。群众说,“这样的干部才是毛泽东时代的好干部”。

      由于工作队员和孔陇镇委的领导带头深入群众家,改变了一些人对路线教育的看法。梅坝村前任党支部书记梅小龙感动了,他说,先前搞的一些所谓教育运动,“是运动运动,闹闹哄哄,苕人瞎说,猾人不动,运动过后,原封不动”。工作队闹轰几天,他们走了,歪风邪气死灰复燃。这次是不一样了,通过工作队员走访谈心,把已退出一线、有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请出来,使孔陇镇的路线教育有声有色。

      经过一段扎扎实实细致的工作,我们工作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运动中间,县委路线教育工作总队到孔陇镇召开现场会,推广孔陇镇深入细致发动群众、办新旧社会、改革开放变化展览的经验。

      在孔陇镇路线教育期间,我去各村检查工作,看到农村联产承包后出现许多新情况,引起我和工作队员的注意。部分村组有少数不珍惜土地的农民,把房屋做到畈中间自己承包的责任地中,做屋不经批准,在责任田做了屋谁也不管。土葬风俗虽有收敛,但仍有人把亲人的骨灰盒放在棺木中土葬,占用耕地,毫无顾忌。

      黄梅下乡是长江冲击平原,土壤营养丰富,水利条件好,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1954年水灾后,国家和集体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加高培厚长江干堤,新修八一大堤,农业生产保收率提高了,群众安居乐业,人口增长很快,村庄密集。但是这里有部份农民,不珍惜土地,将良田耕地挪作它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把原己平整的土地,又分割成一块块,具有小农经济特点而分散作业的乱象,大小不规则的耕地,旧的土葬习惯,遍布田野。更加严重的是,几个村中就修一座寺庙,加上村庄密布,修建人行道,各自为政,开挖不成系统的沟渠,占用很多良田好地。

      这时,虽然我己离职在外单位有人主管,但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我仍派几个农校毕业的工作队员,其中有如今仍在县政府工作的小黄,对油榨村所属村庄四周的空屋基、田埂、地边、道路边沿、坟场、大小沟渠,以及尚未使用的空闲水坑、水凼,作了详细勘测,(已附在十七章后面)。如果按照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为国家节约的土地,是相当可观的。希望关心爱护国家土地资源的同志,再作一次尝试,调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为了搞好孔陇镇的路线教育,我放弃了从事多年的农业区划工作得到的优待。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唯一的一次机会、由省农业区划办组织的各县区划办公室主任赴贵州、云南参观。当时,省领导深知各县区划办负责人都已年过半百、快要退休,抓机会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并组织与会者赴西南几省参观学习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方面的经验。以前只去了江浙、参观了华西村,一生扎根农村没有越过省界,去华东地区,是唯一的一次因公出省。

路线教育过去了一大半时间,我又奉命到独山乡,继续运动的后半截工作。

      独山乡紧挨安徽宿松县边界,地貌复杂,有低山、丘陵岗地,又靠龙感湖边。因运动已进入到最后阶段,根据具体情况,没有必要固守在一个点上。我到独山乡,为摸清运动进展情况,到各村走访巡查,在挨山区、湖边各村住过,广泛接触群众,了解情况。在黄花乡柯思湖边,我住了多日,可能是在湖边感染了出血热。运动结束,回家过春节,出血热潜伏期已过,我于正月初五发病,病情开始反映不典型,只是上吐下泻,我自己和医生一致认为是春节吃了变质食物引起的,镇医院把我转到县人民医院,进医院后一直当肠胃病诊治,结果病情是越诊越厉害。进医院五天了,我反而晕迷不醒,人事不知。医院已向我的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

      此时,主管黄梅县区划办工作的常务付县长杨晚斋同志前往医院探视,督促医院召开一次专家会诊。一位医生见我此时咳血尿血,决定按出血热诊治。正确的诊断立即见效,针对出血热用药,我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逐步恢复知觉。出血热病,如果七天内不对症下药,就会不治身亡。当时我已经是五天没有对症下药,我的生命离阎王殿仅隔几步之遥。医务工作者、革命同志和舍不得我走的亲人,把我从阎王那里拉了回来。

      由于这次前往阎王殿、一路受到波折,我有气无力,神志模糊、意识不清。面对我的亲人、朋友,开始我并不认得。在医院住了四个半月,每天除了针剂,就是靠一碗豆腐脑维持生命。由于诊断正确,意识逐渐恢复,我睡在床上思绪万千。我想,岳父逝世后,三年内,带走了他的三个侄儿,一个侄媳妇,一个小女婿和他的大女儿、我的老伴。是他的大女儿己走几个月与我分了手,岳父说我不再是他的女婿、不接收我,所以我还留在人世间。人的生命保住了,在病中,因医院用药不对,却损坏了我的耳膜,至今已成了深度聋子人。

      因为老伴已去逝,子女在外地工作,日日夜夜护理我四个多月的,还是在日夜与我共同鏖战的知己堂妹友桂,没有她的精心护理,我也不会活在人世间,她是我最信赖的人。她来到黄枚是机遇也是命里注定。

      1979年我同老伴回老家,把在1977年9月17日去逝的母亲,从已安葬在外婆家郑家田迁回蒲塘村重新安葬。因为友桂的哥哥参军在外多年,嫂嫂生了两个儿子她却得了怪病,暂时丧失了活动能力。在那个时期家中有母亲、有嫂和两个侄儿靠她支撑,当时她在生产队当妇女队长,维持四口人生活很不容易,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哥哥从部队转业回家后又分配工作常年在外,幸喜嫂嫂逐渐康复。但友桂已是近三十的大龄女,哥嫂心内都不好受,同意友桂离开农村老家跟我到黄枚找个生路。就这样1980年初来到黄枚县。

      四十四年前,我一个人来黄梅。现在我的小家庭成员中,在黄梅的仍旧只有我一人。可以说,我是两手空空地来,可以两手空空地离开黄梅,就个人而言最大收获就是多了“五个活宝”、即子女。但是他们已远走高飞,寻找自己的幸福;除了女儿落户小池儿子己都不在黄梅。奇怪的是有些人对建国初参加革命的这批老者,不仅不理解、不同情,甚至是冷嘲热讽,说我们是“毛泽东时代过了时的党员”。对革命、对国家、对人民付出了一切,都不后悔。我们解放初参加革命的这批老者,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下,立党为公,一心为人民服务。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一道成长。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强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跟着党革命一生,到老退休。

      如今他们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各个部件己经损坏或者衰老。再因这批退休老者距前离休仅一步之遥,与后者又早退休,特别是建国初入伍的本地干部,他们多数是给南下干部当助手,多数无机会升迁,到退休时仍是一般干部,工资收入低。加之国家至今没有一项针对他们的倾斜政策,这批老者如今己成为国家和社会被遗忘一族的弱势群体,收入低微,只能糊口,无力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无力享受现代化。特别是怕生病,名曰享受公费医疗,每年由单位打入医疗卡只有几百元,只能对身体常规检查一次。大病怕进医院,付不起百分之四、五十自费部份,小病自己买药一年也有得几千元。退休后这批老者要不是儿女帮助,都会陷入困境,我也是这批老者中的一员。三十年前,感谢政府,给我分了两室一厅住房。现在,屋已经破旧无钱修整,子女回家过年,一家五代,显而易见,供他们住的房子是没有了,只有打肿脸充胖子,包旅社住。无力给子孙留下什么,只有精神财富。

      令人费解的是,现居领导岗位的有关决策者,不仅对我们解放初入伍、享受几年供给制待遇的退休老者(已是八十以上高龄的人)弃之不顾,反而削足适履,不承认历史形成的超过现时规定三十年工龄的多余年限,把革命四十六年的工龄,砍掉十六年,一律向后来者看齐。似呼,只有这样,才算是公平合理。欣慰的是,有革命先烈、有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个楷模安慰和鼓厉着我们。我们这代人对革命的付出并不后侮,问题是现在有关领导人不应该厚此薄彼,歧视为共和国付出很多的退休老者,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今天,我回顾个人生命的历程,是九死一生。参加革命后继续在基层、农村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走到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我多次捨不下黃枚乡亲回武汉老家的主因。今天我能活到八十岁,已超过我家族前辈的历史。这是共产党、毛主席给我的人生,是人民群众给了我的生命力。现在我撰写此文,是想告知后代,永远不忘共产党的恩情,要热爱社会主义,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要为建设美好的明天去奋斗。

(全文完)



                                2014年4月20日再次修改、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

主题

118

帖子

13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5 07: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041cc0101sp1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