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

楼主 |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5 07: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农业区划,要从一个县的整体出发,详细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经济技术条件,从十一个局专业报告中,摘取有用数据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如农业中的粮、棉、油,经济作物,特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物特性,对气象条件、水利条件、土壤酸碱度、水质好坏,都有不同要求。水产业中,如养鱼,就与水面大小、深度,水质好坏有关。如林业,森林资源覆盖率的高低,林种结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是否合理?树龄结构是否恰当?它关系到成熟林的蓄积量、开采量、经济效益。不同树种对气候、土壤也有不同要求。十多个部门,当时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要把十几个相关部门浓缩在一起,写出综合性的区划报告,是一项艰巨任务。
接手后,我先熟悉情况、搜索资料,狼吞虎咽地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资料。1984年,我正式动手撰写,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八易其稿,写的初稿,不仅专家有异议,自己也不满意。于是,写一稿大修一次,经八次改写,最后终于完成了六万余字的《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并于次年经黄冈行署专家组验收通过。虽报告质量在今天看起来水平一般化,但总算完成了当年的艰巨任务,为黄冈市完成综合区划报告消除了障碍。1988年,省专家组织对各县综合农业区规报告进行评审,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还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认为水准平平的报告之所以能得奖,这是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鼓励,也承认当年我们完成任务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在编撰全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时,省区划办公室给我县配备了一套当时较为先进的电脑软件。我们运用电脑先进科技手段,对农业资源空间和市场需求空间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并在动态监测的配合下,对农业结构作滚动式的调整。我们提出了农业计划空间的优化方案,形成了《黄梅县农业结构系统分析报告》,为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考资料。
经过用电脑分析处理的报告,以1988年为例,黄梅县棉花在南部平原湖区适宜种植面积195614亩,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43.2%,油菜在平原湖区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64.7%,花生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45.6%。也就是说黄枚下半个县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国家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决定扩大或缩小那一种农作物。
在农作物合理配置和前后作物茬口协调方面,也经过电脑计算的结果是:油稻稻、肥稻稻、薯大豆、大麦苕、大麦稻稻、大麦棉、蚕豆棉、薯二晚等十一个品种组合搭配方案最佳。为农民在每年安排农作物播种中,选择那种作物搭配、产量高、效益好的最优方案提供了选择余地。
运用电脑科技手段计算表明,黄梅县地理位置优越,农作物适宜种植的组合较多,有利农作物的多样化、多熟制。但要注意在不同地貌类型上,进行作物布局调整时,要发挥组合模式中优势最大的一组,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农民的收入。
当我日夜紧紧张张为完成县农业综合报告艰苦奋斗时,干扰消息又来了。县农委付主任王光明同志告知我,武汉市黄陂区有一个黄梅籍同志在武汉黄陂区工作(县水利局付焱求同志)想回黄梅,好心照顾我,要我与他对调回武汉。按常理讲,这是个好消息,树老叶落归根,人老思故乡。我听到此消息,在脑海里斗争多时,回去好,可以放下手中仅完成部分任务的农业区划工作,撒手而去。已年过半百,船到码头车到站,领导照顾我放松,距退休时日不多,也要打算自己如何渡过晚年。思想斗争的结果,我还是决心不回武汉,考虑的焦点,不仅是党组织交给我的重任没有完成,十六、七岁来到黄梅,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我几十年。现在我五十岁,年富力强,正是为党为国效力的阶段,我却想当逃兵,舍弃大部分未完成的任务,虽然有的同志比我更能胜任农业区划工作,但时间过去许多,前段拖了黄冈后腿,再折腾一次,就影响大局。虽然农业区划对我是新工作,而且任务大,但我有信心把它搞好。于是,我不顾领导的好心,继续干我的事。
在完成全县综合报告的同时,我还要督促指导其它同志和相关部门,完成十一个专业报告并把它编印成册,共计七十余万字。与此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全县土壤普查的八十多万个数据资料统计、整理,并根据土壤普查的有关数据,绘制出农业区划图十七种,
在此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国家级、省级两次要求很高的农业区划数据资料的汇总。实现了区划资料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纠正了黄梅县沿用多年的版图面积的错误,把1640平方公里改正为国家卫星测绘局确定的1701平方公里。按照新数据计算出黄梅县地貌类型各占比例的正确数据是;次中山占7.8%,低山占10.7%,丘陵占2.5%,岗地占25.4%,平原占53.6%。摸清了各乡、镇土地面积,使黄梅地貌图和耕地面积图更符合国家航测的科学结论。
完成阶段性农业区划工作后,黄梅县随同全省一道,转入农业区划成果应用。各地应用农业区划成果的效益,我们没有力量去考证,就我们自己掌握的资料,又先后向全县各级领导提出了《农业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报告》、制定了《山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向省、地提出了文字报告。在全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中,运用科学数据,又编写出了《黄梅县丘陵岗地经济发展探讨》,《黄梅县棉花生产现状与前景》。此外,还组织专业人员撰写汇编了《黄梅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专辑。等十余篇专题论文式的专辑。以上工作,对黄梅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起了一定作用。
1991年——1992年,又奉县委、县政府指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又亲自编制了《2000年黄梅县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报告》。在此同时,还指导有关人员修改各专业的专题报告八篇,全长约十多万字。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对黄梅县农业综合开发有参考价值,也向省、地提供了黄梅县2000年农业发展蓝图。
在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任务中,我得到一位同窗好友的有力支持。她在小池目睹我家庭发生的变故。我调到县农委后,家在小池、还有女儿未出嫁、小儿子在读书。我委托她帮忙照顾。
为抢时间按上级的要求交出答案,县区划办到武汉购进一部老式铅字打字机,我们边写边打边修改,以便好交给其它同志去过目、审查。后来,我把她接到县城办公室打字,与我并肩战斗,夜以继日赶打材料,《黄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写了八稿,她就打了八稿,每稿六万多字。其它各专业报告几十万字都是她打的。这对一般没有责任感的打字员来说,短时间内是办不到的。
因为日以继夜连续作战,加重了我在文革期间患的头痛病。任务完成了,我也支持不住了,头痛、上吐下泻,在黄梅县医院检查,怀疑脑瘤。到武汉广州军区医院检查,确认是严重颈椎病,已造成颈椎三至五节有块软组织坏死,导致脑血流不畅,引起头痛、上吐下泻,大小便失襟。在广州军区医院住院治疗两个多月,病情好转,又回到战斗岗位。
从事农业区划工作,加深了我对农业经济、自然资源深度开发的认识,从编写《2000年黄梅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报告》中受到启发。我多次出访九江市、安徽宿松县区划办,说服他们,在九江市或黄梅县召开首次鄂、皖、赣三省边界九县市,即九江市、武穴市、九江县、湖口县、瑞昌县、望江县,宿松县、太湖县、黄梅县等区划办负责人会议,共同撰编九市、县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报告,供有关省、市、县领导策划跨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作参考。九江市、各县都同意参加首次会议,大家都同意首次会议在黄梅召开。这一工作在二十年前算是超前的构想。谁也没有想到,我们向黄梅县政府提交经费开支预算时,遭到否决,构想以失败而告终。时至今日,面对国家的发展,回想当时的构想,显而易见,黄梅县错失良机。现在回想,我仍觉得,有挥之不去的痛心。
修建京九铁路时,在铁路的走向上,先定在黄梅县城西十里铺,后来少数专家因对黄梅县领导的冷淡态度有意见,黄梅的接待不如兄弟县盛情,就把路线改走长江冲击平原的太白湖南边,这个修改违反了科学依据。濯港十里铺全是红粘土、地质好、又省经费。改走长江冲击平原,沙质土壤差,河港湖汊多,地下水位高,对铁路危害大,如遇1954年那样的特大水灾,京九铁路必被中断。
我们农业规划办公室是一个小部门,无力说服县政府领导,他们也不把我们提供的资料放在眼里。于是,我们只有把国家航测资料和黄梅的地质图邮寄当时国务院的分管副总理邹家华,其结果也石沉大海没有回音,造成以后的既成事实,为铁路百年大计埋下祸根,黄梅县也失去了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我虽然无补天之力,但是我尽忠尽职、尽了赤诚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