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71|回复: 17

子希重帖:格律诗品评集!

[复制链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27 2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元辰 于 2014-7-28 23:28 编辑

一幕情景剧,读《下乡落户》
背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一批下放到农村去劳动改造的右派分子的写照。
诗歌展播:拖儿带女入柴门,渔渚陇头又一村。
锄罢夕阳无个事,春风明月不嫌贫。
作者 刁达钧
镜头拉长:大巴山云蒸雾绕,山风习习,松涛阵阵。
镜头聚拢:“拖儿带女入柴门清楚地呈现眼前,没有鸡声,没有犬吠,一儿一女在父母亲的领引下,从此走进了陌生的家门。
镜头再拉长 “渔渚陇头又一村”,渔渚虽是偏僻但也茂竹青翠,野渡横荡,沃田方方,渔渚是五龙山脉伸向后水的落脉处,后水在此也打了个大弯,再向南嘉陵江流去。
镜头聚焦:“锄罢夕阳无个事,集体生产收工归来,诗人出现在渔渚陇头,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张望,不说一句话,看似清闲,无所世事,可从苍白的脸上,看得见无可奈何的感伤。被专政管制的人,除了劳动其它活动是不允许参加的,只有批斗会才是亮相的主角。
特写:“春风明月不嫌贫”,缕缕春风吹来,软柔柔抚摸着头,面颊,很酥心;明月浩瀚,照着无际的大地,一片平和。诗人微微的含笑中,有谁能体味出他此时的情感呢?
读后感:这首七绝诗,好似一幕情景剧展播在眼前,时代背景,人物,环境,人物内心的
独白和活动细节都很生动。这首诗粗略地读,像是一首田园牧歌,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可是,你仔仔细细咀嚼一下诗题,就会感觉到不是那么简单的吟风啸月之事了,是一番心酸的写照。诗的第一句,“拖儿带女入柴门”,便点出了因受诗人的诛连,儿女也被迫到了农村;第二句“渔渚陇头又一村”进一步告诉读者,完全告别了原来生活的环境,来到了渔渚这个陌生而偏僻的地方;第三句“锄罢夕阳无个事”,言其除整天的劳动外,外界的其它活动都没有资格参加了;第四句“春风明月不嫌贫”,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作者发自肺腑的感慨,我们是否这样去理解,在“极左”路线严重的年代,根本没有什么公平可言,特别是政治上的公平对待,诗人只有在“清风明月”的怀抱中,才能享受一点温暖与光明。“不嫌贫”,这个贫,不但指生活的贫困,更有政治生活的贫困。诗人对这种残酷的不公待遇感到愤慨!从另方面也隐约的道出诗人向往自然的不分阶级,不分贵贱的博爱精神。
        此诗构思十分巧妙,不露声色,不显痕迹,巧借平淡的记事,白描的抒情,把诗人真实的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以免再遭受无情的打击!其艺术的表现力何等的巨大,非一般功力可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7-27 2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28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明 发表于 2014-7-27 23:15
拜读!

谢谢蓝明君品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7-28 2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接着垒高楼,一楼一楼贴,成为一个系列,便于感兴趣的朋友们学习、查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29 15: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4-7-28 23:27
好,接着垒高楼,一楼一楼贴,成为一个系列,便于感兴趣的朋友们学习、查找。 ...

怎么垒高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7-30 01: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希 发表于 2014-7-29 15:38
怎么垒高楼呢?

在这一帖下,一楼贴一篇,把你的格律诗评析都贴来。楼层垒得多,就巍然如高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30 0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趣
                              风拂头飘雪,舟摇水动天。
                              春光不用买,秀色入盘餐。
评析:
       注解:拂,吹拂;头飘雪,头上是飘着像雪一样的白发;秀色,春天美丽的景色;入,映入;盘餐,盘中的食物。
       作者刁达钧写这首五绝时已是高龄97岁(106岁才仙去),他是罗文镇老协会长,写的是一次驾木舟在后河春游的事。
      不难看出,这首小诗是作者在很愉悦的心情下写成的。其中对事物的描述,多采用影射和借代的手法出笔,如第一句“风拂头飘雪”不是时令的描写,也不是真的由风的吹动而飘到头上的雪,而是一群白花花头发的老人在木舟游动时被风吹动头发的写照;“舟摇水动天”,三月的江水清明如镜,舟身微动,把水中的山光云影都搅动了;当我们读到这两句时,你会不会产生出一种与老人们一道对春游的感觉呢?或许你也在其中的欢欣中像老人一样忘记了自已的年龄,如同孩提时的贪恋美好。“春光不用买,秀色入盘餐”。这一转一结好不自然,好不传神!好不脍炙人口呀!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不分贫富,不分贵贱都一律施舍于人,让人们尽情地去享用,荡漾在大自然中,诗人把春天秀丽的景色全部揽于怀中,寻觅着幽雅而高尚的快乐。由此不得不使我联想到,世俗社会中,又有不少人不惜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买笑,买醉,买底级趣味。综上所述,这首诗在艺术的运用上别出心裁,在意境上更是既歌颂大自然的美和无私奉献,耄髭老人的无比快乐,又隐晦地讽世刺俗。全诗空灵别动,是一首现代中华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五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7-30 13: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希 发表于 2014-7-30 08:10
野趣
                              风拂头飘雪,舟摇水动天 ...

评析很好,于诗者文者皆多裨益,祈老兄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30 14: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4-7-30 13:16
评析很好,于诗者文者皆多裨益,祈老兄继续!

谢谢看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12

322

主题

836

帖子

188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83

IP属地:四川省达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达州市 2014-7-30 1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曾宪翥先生的几首散曲小令所感
                              子 希
翻开戛云亭诗词创刊号的散曲栏目,读了曾宪翥等几位的散曲小令,很感兴趣,特别对曾先生的几首独爱,不免读后说说自已的感受。曾宪翥先生的《二犯朝天子. 文抄公》,《一半儿 . 戏说》,《一半儿 . 夜宴》很抢眼,很有味,很耐读。不妨抄于后再赏。
“天下文章一大抄,无奈功夫浅,手艺糟。专心抄虎却成猫,把头搔。堪称干劲儿高,暮抄朝也抄。”——《二犯朝天子 . 文抄公》。
眼下真乃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也抄,功夫高的了,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网上的有关文章多,鼠标一拖便复制下来了,学生抄,教授也抄,当官的抄,老百姓也抄,假话连篇反复抄,正如曾先生所言,干劲高!
《一半儿 .  戏说》:
“清宫大戏满银屏,戏说连篇混假真,弘历亲娘三五人,理难清,一半儿糊涂一半儿醒。”
我看电视节目,大不了是这三种节目居多,古装、抗日、国共斗争。表现现实的作品,少之又少,间或有,也只是青年男女的情爱作品之类的多。宪翥先生的“戏说”可谓入木三分地刻画,虽言清戏而实在讽所有的戏说、乱说、糊说、混账说!皇帝的亲娘都可说成有几个,信不信由你,但人民币进了腰包就不管那么些了!
夜宴初开热腾腾,滴酒未沾醉熏熏,良莠难察雾沉沉,脑昏昏,一半儿痴迷一半儿醒。——《一半儿 . 夜宴》。所谓夜宴,不是指家中吃晚饭,而是说吃喝的不正之风!关系网,老乡情,一到夜晚,食府最热闹,不管是官还是民,不管是买单的还是白吃,不管是消费高的还是低的,各怀各的人胎,各打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收获。曾宪翥先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市井之地,这其中的千奇百怪的事可说无所不知,他把一场看来很平常的夜生活却写得淋漓尽致,“热腾腾、醉熏熏、雾沉沉、脑昏昏。”几个十分形象化的叠词,一个一个递进,到头来,谁能说得出哪是良来哪是莠呢?只好一半儿痴迷一半儿醒,试问,谁又敢醒呢?!
读曾宪翥先生的散曲,品其味浓,最象元初时在民间广传的小令一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逗人喜爱,“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散曲小令讽刺性很强,针砭时弊;文浅意懂,朗朗上口,便于流传,略举两例供大家欣赏。
《醉太平 . 讽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收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剐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朝天子 . 咏喇叭》(明代王磐)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辩什么真与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我们不能低估了散曲这种文学表现形式,常言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确,元散曲也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独领春秋数百年,占了一个时代。
翻阅文学史,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慢慢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出现了词的衰落现象(当然文词的工丽和妍美并不是不好,也算一个派别吧),文学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总要再找出另外一种适应表达的方式吧,宋,金对抗时期,文人把目光投向民间和少数民族的歌曲小令之中,逐渐形成了这一种新的,不同于律绝,古风,而在宋词小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比词更自由,它不象诗词用韵严格,而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是一句一韵,而且是平仄通押,还可在原调上加衬词。然而,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不会永久性的立在那里坚不可摧,散曲到了后期,也被一些文人用来弄风戏月,把朴素的,自然的丢失了,掺和了很多感伤或是啸傲河山的内容,使散曲用语典雅工丽了。
曾宪翥先生的散曲小令,我们读后是不是感受到有股强烈的现实感?多么象元初那个时代的贴进生活的作品呀!多么自然流露。希望先生不要改变自已的创作风格,创作路子,和最适合你表现的手法。
我们期待先生有更多更好的散曲作品,以餐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