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2014-9-29 19: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完态度之后,我再说一下你的阅读方法。我不是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知青下乡如何罪恶,更不是要讲文革如何罪恶,我是说云南生产兵团知青,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干繁重体力活,吃不饱,因派新性打死架,不少女知青还受凌辱,是苦难与罪恶的岁月。不涉及知青下乡和文革全面评价,更不涉及环境、毛主席功过、当下社会问题等等评价。这是语境限制。而你直接把两者等同起来,扩大了我所指语境范围。
其次,对各自的经历说各自的看法,是各人共同的权利,既是我说文革错误,说把知青放逐学堂,那也是事实,是中央有决议、许多人有共识的。你可以反驳,但要举证,成功大于失败,有益多余有害,符合民族大局与根本利益,才是有力的反驳。至于你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好与坏,都有成绩与问题,那是肯定的,学过辩证法,懂得“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都知道。我俩就没有分歧,你的反驳就被悬空。
当然,我知道,你非常不愿意有人借上山下乡否定什么,其实我与原文都没有这样的意思,我虽然用了“苦难而罪恶的岁月”这样的词语,也只是正对我亲眼所见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青苦难的一面所说,既不针对整个上山下乡,也不针对苦难经历对知青本身是否有正面意义、是否完全不值得怀念。你所产生的疑问,恰恰是我们在否定一个时代一个伟人。这在阅读上叫超出语境限制扩大对方用语的外延,然后加以批判反驳。且反驳中,所用的论据,如那时天是蓝的,那时我是快乐的,现在卖淫嫖娼的很多,然后问:你敢说没嫖吗,完全不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我只要回答,我没说那时天不蓝,也没说不饿肚子的孩童不快乐,现在卖淫嫖娼是多,我敢说我从未嫖过一次,你还有劲没有?
所以,争论须有刀刀不让、逼出真实的看法来,才是有力的对手,也才对争论对手真真尊重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