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53

IP属地:湖北省
|
还记得去年的那个中秋夜,我独自站在楼顶上仰望着天空。远离了喧哗和灯光的夜空,万里无云, 一轮皓月悬挂在空中。我和它互相凝望着,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多少次,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总看见它静静的挂在我的窗棂上,把皎洁的月光轻轻撒在我的枕畔。
今年的中秋节终于在期盼中来了,自己寻思着要是到楼下的庭院中去赏月,又会有一番怎样的情趣呢?哪知,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让我感到希望要破灭了,打电话给了好友童心,听见她在电话的那头安慰我:“没事的,这是暴雨很快会停的,今晚的月亮一定是又大又圆呢!”果然,到了傍晚,天晴了。晚饭后,我在厨房把锅碗洗的“呯呯嘭嘭”的一阵响,胡乱的穿好了鞋,对着正在聚精会神看新闻的老公说了声“我去看月亮啦!”就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相机跑了出去。
一推开楼下的玻璃门,就闻到一股甜甜的桂花香从路旁一排排黝黑的树木中传来,我来到树下睁大了眼睛却也无法分辨出哪棵才是“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的桂花树。只好用力的吸了吸鼻子,站在香气最浓郁的那棵树下,对着它闻了又闻,才带着满身的花香依依不舍的离开。一个人沿着湖边树木茂盛的林荫小路慢慢的走着,绕过一个石亭,听见里面有男女的笑声,原来是一对情侣正头挨着头在那里窃窃私语呢。本想进去坐一坐的,也只好作罢了。
我又继续绕湖而行。中秋佳节,家家团圆,偌大的湖边似乎连个人影都没有。抬头望去,天空微黑,四周镶着一圈淡淡的光环,只有岸边的三五株柳树在秋风中长袖飞舞,舞姿极美。草地上,树叶间有虫儿正在夜色下吹弹着一首曲子。我找了条离湖最近的木椅坐下,等待着月亮从天边升起。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湖边上传来,从笛音中听出,那是一种对旧时月色的怀念之情。看来,有人和我一样,在这湖边徘徊,是在思念旧时明月下的故人?还是在思念那些远去了的中秋之夜呢?
我突然的想起了那个中秋之夜。那时离现在到底有多久了?十年?二十年?不对!应该有四十年了!那一年的中秋,我们这群知青离家都快三年了。出发时,从上海带来的咸肉,白糖等食物早已吃光,从家里带来的解放鞋,肥皂等日用品也跟老乡们换成了酸菜,白薯。亚热带的太阳,烤退了我们衣服上的颜色,一切都让人浮躁不安起来,我们想念家乡,想念着家乡的亲人。
中秋佳节的那天,平时已分灶单过的知青又聚在了一起。我们几个女生上街赶集,买回来油炸好了的猪肉和水牛肉。云南山区气候潮湿,猪多会有瘟疫。养猪场常把病猪肉,用油高温炸焦后卖给老百姓和我们这些还不太懂事的知青。由于很长时间没有闻到肉香了,那天我们如获珍宝似的买回了好几斤,还买回来一堆洋丝瓜。
男生的任务是上山去砍柴,准备晚上烤火用。因为,当时的地震的情况非常紧急,自从我们到了澜沧以后,地震的恐怖一直在围绕着大家。刚来生产队时,我们没住处,都分开了住老乡家里。后来队里根据上级对知青的政策,为我们盖了新房。但因为地震的原因,我们只好在门口的山坡上,用塑料布和草排盖了一个个临时住所。晚上,大家在一起烤火,累了就各自爬进自己的小窝里睡觉。我们叫它月光小窝,因为,睡觉时经常可以看见月亮的。
中秋的团圆饭刚吃完,从很远的山寨来了两个借宿的上海知青。那时,我们大桥头知青户就在县城附近,有的知青住不起旅店,就在我们这里落个脚是常有的事。他们兄妹俩人因为父亲病重,在上海的知青办和云南的知青办联系后,当地革委会才同意为他们开了特别通行证。(当时我们因地处边疆是不能随便出入的)哥哥的绰号叫“老黄牛”文绉绉的,腼腆,沉稳。妹妹且活泼可爱,讨人喜欢。
那夜,中秋的月亮带着家人的嘱托,出现在离家千里之外的边寨上空。明亮的月光照在群山环抱下的山谷,照在围坐在熊熊篝火旁我们年轻的脸上。老黄牛站在篝火旁,拉着一架从上海带来的旧式手风琴,大家跟着琴声一起唱着心爱的外国名歌。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当时正在知青中流行的《知青之歌》:“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唱得大家是哭声一片。夜深了,黝黑的群山顶上,一轮明月陪着我们在篝火旁沉沉睡着了。
想到这里,我感到夜已深,情已了,可月亮仍没来。
起身走到广场上,看到中间的两排石凳上坐满了人,原来他们都在这里赏月啊!我抬头望去,果然,在五彩缤纷的灯光间,真有一个柠檬黄的圆月亮。这真是八月十五的月亮,什么时候它穿上了黄色的外衣了?这应该又是雾霾惹的祸吧?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轻轻的问着自己。
来自群组: 荆楚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