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4685|回复: 177

[文学沙龙] 回不去的家乡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8

主题

351

帖子

39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3 16: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麦田阳光 于 2014-12-3 16:27 编辑

这个帖子是先前在广论天下发到一半的帖子,后续到现在还没写完,应版主之邀,先把前面的发上来,后面的等有时间再写,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7b88fdc533063750-e0a3320096b3dbdb-cf7c12aa9c9408ed463c61358948f249_i.jpg



小的时候有个同学,她家住在离街不远的村子里。我很喜欢去她家玩,最能吸引我的就是她家里的干净整洁。

小时候对家没有概念,家大概就是下雨可以不会被淋到,肚子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可以睡觉的地方。

去了她家后,我才对家有了更多的认识,原来家也可以这样的温馨。
她家的房子大概也是八十年代初盖的,那时候的房子都是砖瓦房。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只有泥巴墙和土巴地的房子里,家里可以说是收拾的一尘不染,这体现了女主人对家对生活有多么的热爱。
她家里只有那时最简单的几件家具,农村一般都是结婚的时候会请木工做几个箱子柜子什么的,还有就是吃饭的桌子,堂屋里的神柜。
那时刚刚开始有电视,在农村有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就算是奢侈品了,她家的电视什么时候看起来都像是新买回来的,因为上面总是被擦的没有一点灰尘,不看的时候会细心的用布盖起来,在看的时候才会揭开。
她家的柜子、桌子、地上,到处都是很干净,就它算是下地忙了半天回来,她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有灰尘的地方擦拭干净再坐下来休息。
衣柜里的衣服都是叠的整整齐齐的,当季的衣服和过季的衣服划区域放。
床底下不穿的鞋子都是刷干净后用袋子包起来。
窗户到了冬天会用透明的塑料布蒙上,夏天再把它揭下来。
洗脸毛巾洗的都看不到上面的花纹了,但是没有一点污渍,而且还有淡淡的香皂的香味。
去了同学家里,我才发现自己家里总是缺点什么。
妈妈在她那一辈的人里,算是特别出色能干的农村妇女,可是妈喜欢外面的劳动,喜欢她养的牛、猪、鸡、、、、、、,妈什么都做的很出色,可就是少了女人最基本的一点,不爱收理家,这也是常常被老爸“嫌弃”的地方。
我家的房子也是在八十年代初盖的,可以说是当时村里第一个成家后自己盖房子的。老妈在家里里外都是一把能手,种的庄稼收成不会比别人少,喂的猪总是会比伯婶家的要肥,养的鸡经常是用篓子挑着去街上卖鸡蛋。
所以成家两年后,我们家就在我们村第一个盖起了新房。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我似乎完全没得到**真传,我妈是聪明能干,而且嘴巴更是是理三分不饶人,说话从不会让人钻到空子,在娘家和婆家都是说话有份量的。

而我的爆脾气,倔强,胆小,全部得到老爹的遗传。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之所以活的这么悲惨,完全不能怪我,这都是我爹一手造成的。
房子盖在村子北边的一个半山腰里,我家算是最早迁离村子的,后来大伯、二伯、四伯、门上的一个哥哥也在我家帮边起了新房。
都说我家这块是风水宝地,因为迁过来后真可谓是六畜兴旺,出入平安,万事顺心。
新房子的宅基地是我家的一块花生地,这块地是很好的一块沙土地,种花生收成很好,土质松软,收花生的时候都不用工具,抓住花生的茎部,轻轻往上一提全部花生就都上来了,一颗都不会留在地里。
当时农村盖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的,用的红砖和瓦是自己请师傅开窑烧好再请人挑过来的,木材除了大梁用的檩子,也都是自家山上或是结婚后分家的树砍下来加工的。
所以房子造价最高的就是人工费。
在当时用红砖盖出来的房子算是很时髦的,用当时的一句话就叫“红砖挂肚”。
烧红砖要选用优质的黄泥,烧出来的砖才会色泽黄中带红,而且结实。
我家烧的红砖就是在我们村靠东边山上的一块黄泥地旁边烧的,首先是找一个黄土比较好的地方,把土挖松,对上水拌均匀但不能太希,和泥要跟和面一样,和熟,人在里面用脚踩还不够,有时还要用上牛在里面一起踩,然后用制砖机把黄土挤压成条,当时还没有制砖机,所以都是人工作业,用木条做成的长方形框子,把和好的泥装到模里,压板实成形了再倒出来风干,但要用东西盖起来不能晒,太阳晒了,砖容易炸离,等风干后再放到砖窑里面用火烧上两个昼夜,被火风砖自然冷缺,再从窑里面拿出来,这样就可以盖房子了。
后来还有外村的瓦将在这座山上烧农村用的水缸和瓦盆及罐子什么的。就是因为这片山上有优质的黄泥,黄泥粘性好,而且烧制出来的瓦具质地紧密、结实,用多久都不会漏水裂缝。
我家的房子盖好后远近村里的人都跑来观摩,在当时老妈着实是个能干的女人。因为盖房子请了那么多的工人,妈要一个人买菜做饭,晚上还要照看材料,老爸在哪呢?老爸当时也算是吃皇粮的人,虽然当时还没有转正,他大部份的时间还是得呆在单位,所以很多活都是老妈来做的。
新盖的房子坐北朝南,从风水学来讲,这个方位是最好的,不但采光好,而且是冬暖夏凉。采光都是对于现在城里高楼大厦来说的,因为在农村盖房子都不会盖的很紧密,而且在屋顶上都会装透明的有机玻璃瓦来采光
房子是标准的四间基地盖起来,按现在的平方算起来大概有150平米以上吧。
房子靠东边的一间前大半部分是爸**房间,后半部分做了粮仓。
堂屋占了一间半,整间是靠粮仓和爸妈房间的,半间的另一半靠后的部份做了一个房间,是给哥的,哥不在家时那间房也是我的,小时候我也跟哥一起住。
前面半间里放了洗脸盆架和大桌子,有时还会放一些地里起回来等着摘的花生,冬天会在这里放烤火的火盆,因为堂屋正对着大门,到了冷的时候也会把小的饭桌移到这里来吃饭,这里还有一个窗户,能看到门前很大的一块区域。
这个半间还是通往厨房的过道。
厨房在最西边,前半部分靠西面墙壁打上了土灶,灶上可以放两口锅,靠前面的锅是做饭炒菜的大锅,靠后面的锅小一点,主要是煮猪食或是烧水的,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没有那么讲究,有时也会在大锅里煮猪吃的红薯叶碎米什么的,灶旁依次放了水缸和碗柜。对面就放了一个很长的案板,就是用支架支起一扇单门,上面会放一些放不进碗柜的大盆砧板之类的,还用一个盛潲水的水缸和一个猪食盆。厨房只用了前面部分一半的面积,厨房的后半部分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放一些木材,花生梗,还用下雨是会搬些柴禾放在那里,天冷的时候也会用来关猪。厨房前面也开了一个窗,家里一共就三扇窗户,还有一个是妈房间的,三个窗户都朝着一个方向。
厨房有两个门,在堂屋到厨房有一条廊檐,另一扇门就在廊檐下。
房子有两排台阶,一排在堂屋前面,一排在靠近厨房的地方,中间有一个支撑廊檐的柱子,台阶大概有七八级吧,小时候最喜欢从最上面一级跳到最下面,也许数过无数次,到现在却一点也不记得它到底有几级了。
房子的东边,也就是挨着妈房间的地是一个打稻场,到了收获的季节,靠家近的就会挑到这里来,因为我们那块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所以到现在还不能实现机械化农业作业,种田除了牛就全靠人的肩膀了,收割好的水稻和麦子用草绳捆起来再挑到打稻场用牛拖着一个大石滚来打稻和麦子。
现在通往村里的路修好了,车可以进到村里了,可是最多也只能用拖拉机来代替牛打稻子,其它的体力劳动还是全部都要靠人力和牛来完成。
按年份来算,我家的房子应该是在我出生后盖的,因为我对老房子没有任何的记忆,从记事起我就住在这里。
对这栋房子感情最深的肯定是老妈,在这里与它陪伴最长时间的也是老妈,所以到现在,每次老妈回家都会回到老家去看看,妈说有几面墙都倒了,除了堂屋神柜的一片没漏雨外,到处都会漏雨,当年盖的时候,屋顶上的瓦排的太密了,所以那些年久失新的檩子承受不了重量会塌掉。
家里后来在镇的中心位置又盖了一栋四屋的楼房,这是在我结婚之后的事,所以我对老房子还是很怀念,常跟妈说,叫她回家时把家里的老房重新翻新一下,我们回家了可以住上一阵,可妈说现在都要建新农村了,老房子以后都会扒掉。
我对新农村建设并不认可,农村就是农村,盖上楼房,还要搬到一起,跟城里又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有些不伦不类,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没有特色可言,能保有存下来的古建筑,也全部被商业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也像个老者一样的感叹了。
现在人常说的是,有房子不一定就有家,但有家一定得有房子。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50 金币 +40 收起 理由
无才浪子 + 10 这文章有特色,平易自然,令人可信!.
广水老农 + 10 + 10 赞一个!
麦田阳光 + 10 + 10 很给力!
青萝 + 10 + 10 赞一个!
邊緣人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4

主题

6783

帖子

691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13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4-12-3 16: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广论,心中作痛,这么一个纯朴的论坛,他楞是关掉你!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8

主题

351

帖子

39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3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女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应该都有一个公主梦,有一间粉色的房间,一张粉色的床,粉色的床单,粉色的被子,粉色的枕头,应该说房间里一切的东西都要是粉色的。


我的童年还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所以精神世界也是很空洞,那时候还没有格林童话,不知道什么公主王子的故事。


可是我也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高兴的时候我可以在房间里偷笑,谁要是惹我伤心了,我可以跑进房间关起门躲到被子里痛快的哭一场。可这些在我童年里都是奢望。


在上学前我差不多都是跟老妈睡一起的,那时胆子也小,真给我一个房间我也未必敢一个人睡。


到了上学的年纪,我跟爸一起在镇上上学,住的是爸单位分的房子。


中国虽说是地大物薄,可是从七十年代到现在,住房面积总是让我们这些贫下中农感到紧张。


单位的房子也是非常的有限,除了所里的领导,普通职工都是一居室,半间用来生火做饭,半间搁床睡觉。


所以我和哥还有爸都是挤在一张床睡觉,那时候的孩子单纯,没有现在的孩子早熟,半大的孩子跟父母还睡一起的是很平常的事。


就算是现在,快上六年级的女儿还天天要赖着跟我一起睡,我给了她我小时候最想要的房间,有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衣柜和书桌,当然还有被子,可这一切都被她无视,在她看来能跟妈睡一起这些有没有都不重要。


所以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被珍惜,也感觉不到幸福。


住在爸的单位,屋子里的成设就更简单了,除了吃饭用的桌子,睡觉用的床,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外再没什么硬件设备了。


所以家里的卫生除了早上把被子叠整齐,地扫干净外也没什么好拾掇的了。

我们只有在周末和寒暑家的时候才会回到家里,半边户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在我们成长的特殊的年代里,家里一个人在单位,一个人在家里务农,就会被叫做半边户。所以在农村孩子眼里看来我们身上似乎带着一点街上孩子的霸气,而在街上的孩子看来我们又一点农村孩子的土气,有一点城乡接合部的味道。

在家里,我们也得跟老妈一样下地帮忙做农活,不过我小时候妈对我算是很宠的了,很多农活,比如砍柴、挑水什么的妈都从来没让我做过。

记得有一次农忙的时候,家里那时兴互助劳动,这个说法是我自己想的,就是你家帮我干活,我家帮你干活。
老妈让我去帮大伯家插秧,这个我五六岁的时候就会了,只是在速度上稍逊一点而已,那时我也只有十岁左右吧,田里全是年轻的壮劳力,大伯家的几个媳妇和我一字排开,并着开头插秧,我当时的位置在中间,现在看来这时她们给我设的一个圈套,插过秧的都知道,在中间插的那个人,如果速度慢就会被两边的围起来,到别人都插完的时候会把田围的部分也插完,把你关在中间像一个笼子一样围起来,虽然你能从插过的秧的缝隙里走出来,但这对你是一种嘲笑,意思是你的速度没有别人快。

虽然当时还小,完全可以当做嫂嫂们开的玩笑,可是对于自尊心极好强的我来说,这简直是种污辱。
所以回来我哭了,觉得自己很丢脸,大伯家的饭也没去吃。
而他们却以为我是吃不了苦才会哭,因为我家里老爸没有分到地,所以我家的地本来就会比别人家少,农忙不用别人帮忙也能弄完。大伯当时说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大伯说;“唉!就是温室里的白菜!”当时小,还不太理解这话的意思。

这话现在想起却是感触颇深,的确,小时候跟村里的同龄人比起来,我没有她们能干,也没有她们能吃苦。

有点跑题了。
我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中上,其实在外人看来爸有单位,觉得家里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是爸的收入,其实爸在单位的工资不高,而且爸抽烟喝酒是能手,妈在家里的收入比爸多得多,而且妈那一辈的人勤俭节约,挣钱是不舍得花的,后来为了爸在单位能有一个非农户口和转正的事,后来还因为爸在职务上的失误,不知道为爸养了几车猪,卖了多少篓子鸡蛋,给别人送了多少香油,多少条猪大腿。

农村人不太讲究,只要不是离谱的脏,外人都不会太在意,在我们小时候,一个冬天都不洗澡都觉得没什么,因为大家走在一起都是一样的,没有谁会嫌弃谁,如果你要是过份的讲究,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倒会显得另类起来而被人疏远。

对于家里的环境,也是只要是能有立足的地方,不会遍地鸡屎,跳骚满地蹦就可以了。

没有谁会比谁家里收的整齐,谁家收的是一尘不染,如果一个妇女整天在家里收拾这些,反而会被当做是不务正业,逃避劳动。

所以想想,家里椅子上到了夏天还会有冬天的衣服,堂屋的神柜上堆满灰尘,是不能怪老**。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8

主题

351

帖子

39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3 16: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们村到镇上的街有十里路,到乡里的街有六里多路。街上逢集也是分时间的,镇上的集是农历的单日子,乡下的集是农历的双日,农村的孩子娱乐项目很少,其中上街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一种。


现在想起来上街要走好远的路,那时候虽然上镇上的街算得上是大路,但交通工具还是完全靠11路,经济条件好点的家里有自行车,但山路是一会一个上坡,一会一个下坡,一条路差不多是推着车走一半,在车上骑一半。


天晴的时候路上尘土飞扬,雨天就会是一路泥泞,夏天就这样敞着太阳晒。但在大人的允许下,可以上街还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因为街上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人,就算是什么也不买,在很多人的人堆里挤来挤去的也觉得是一件乐事。


大人有时会挑些柴禾,花生,豆子什么的上街卖,手里有了活钱就会买几个水晶包子或是糖果,水果什么的给小孩子解谗。两分钱一个的糖果含在嘴里那种幸福的感觉是现在吃什么也比不上的。


我家的亲戚是最喜欢到我家来也最怕到我家来的,因为我家田不多但地多,田和地很多人以为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在我们农村田和地是有很大区别的,田是用来种粮食的,指水田,可以种稻种麦,当然也可以种棉花什么的副作物,但是地都是旱地,只能种旱作物,这些地大多都是在山上,都是当年爷爷那辈开荒挖出来的。妈会在地里种很多的花生、红薯什么的,每次舅妈、姨妈们来了都是使了劲的往家背,因为她们都住街边,田地都没有我们山里多。种了粮食就没有地方种这些东西了,在它们眼里这些还成了稀罕物。


老**娘家是街边上的,对于农村人来说,街上的人不用下地劳作,做些小生意,不但轻松,手里总是有活钱,物质条件比农村人要好,街上人比农村人会有很多的优越感。街边上的村子虽说比不上街上人的条件,但比山旮旯里的要强的多。


当年老妈嫁给我老爸算是下嫁了,因为我们村离街远,住在山旮旯里,住在街边上的姑娘是不会嫁到这里来的。妈之所以下嫁,也是因为当时觉得自己条件好,挑来挑去,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挑高了脚”,把自己给挑剩下了,那个年代,在农村25、6岁的姑娘还没嫁出去那才是真正的大龄剩女,妈说一把又粗又黑的辫子都给愁的掉了大半。


当年我老爸是家里兄弟六个,还有一个姑姑,一般的姑娘家是不会嫁给这么多兄弟家的,先不说兄弟多了妯娌间的关系不好处,而且我奶奶也不是一般人,因为儿子多,她说小时候把他们拉扯大,已经算是人致意尽了,所以所有的孙子她都不会带,自己生了自己养。


我爸从小也算是命运多舛的一个人,小时候多病多灾,是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一个孩子,因为家里孩子多,爸身体不好,所以奶奶对这个孩子也是看到都气不打一处来,就连家里的一只公鸡都会欺负他,常常啄他的鼻子,穿的也永远都是哥哥们破的不能再穿的衣服,冬天的棉袄破的棉絮都露在外面,一场病差点就没了小命,是爷爷把他挑了几十里的山路找到一个老医生给看好的,到后来,奶奶的六个儿子里,老爸是最孝顺的。


后来有部队来招兵,老爸去了,当时没有人去当兵,因为解放没多久,谁也不知道能太平几年,当兵就意味着会上战场,只有家里条件差的没办法的才会去,我们村到现在也只有我老爸一个人当过兵,后来当兵能转业倒是让老爸改变了生活。


老爸和老妈相亲后,老爸一眼就看上老妈了,当是妈还有点不想同意,爸硬是以死相逼,妈想想这也许就是命吧,才成就了这桩婚姻。


老爸和老妈结婚不久老爸就转业回来了,分配了当时最吃香的单位,在外人看来老妈很有福气,嫁了个有单位的男人,其实妈一个人在家要做全部的农活,比起几个伯伯家,妈是吃苦最多的,不但要做女人的活,男人的活也全都落在她的身上,婶婶们总是觉得我们家条件好,在心里都是酸酸的,农村的妇女斗嘴那是一个厉害,妯娌间的战争有时比外人还要无情,有时是为了猪吃了麦子,有时为了孩子间的磕碰,有时是山上的一根柴禾,反正什么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农村妇女吵架的水平和气势,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见识过的。


我见过最厉害的是我的大伯母和我的四婶,先不说那嗓门有多大,她们可以坐在家门口吵一天嗓子不哑,腰不弯,腿不哆嗦,吵累了叫家里的孩子打碗鸡蛋糖水吃了继续,问候的内容可以上到祖宗八代,下到未出生的曾子曾孙,还可以搬上道具,手拿大刀,放根草绳在砧板上边剁边念念有词,从别人的脚趾头剁到头发丝,那场面得用很大的篇幅才描写得完,此处就省略三千字。


怎么感觉又不知道写到哪了。


小时候舅妈姨妈每来我家一次,就会在我的耳边叮咛一次,“丫头啊,你长大了说婆子一定要说出去,不能再跟你妈一样呆在这山旮旯里了......”


这大概就是我小时候听到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的思想里潜移默化了,走出去,走出家对面的那座山,我一定不要留在这山旮旯里,不要像妈一样要做那么重的活,受那么多的气。

外面的世界很美,很新奇,城里人的养尊处优,还有城里人优雅的气质,当时这些只能从电视上看到,可是内心里是极羡慕的,所以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农村的孩子,都有想走出大山的梦,永远都不要再回这山窝窝,也是所有父母的愿望。



年幼时最想逃离的地方,后来却成了我们一生追忆,最想回去的地方,可是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时光,回不去的老家,那时最厌恶的,现在想想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54

主题

1197

帖子

136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363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4-12-3 1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论天下的时候因为我发现这篇文章比较晚,看到那“高高的楼房”我没有顶贴,今天再看,不禁再一次被指尖那流畅的文笔,那浓浓的思乡之情,那淡淡的思乡之愁,所惊叹,所感动,楼主真棒,愿早日看到楼主后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5

主题

896

帖子

92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27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4-12-3 1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家乡可以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

42

主题

1671

帖子

190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04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3 1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總叫人百看不厭
期待廣水論壇的重見天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3

主题

400

帖子

41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13

IP属地:广东省江门市

发表于 广东省江门市 2014-12-3 1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楼主的美文坐等后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9

主题

96

帖子

13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3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4-12-3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彩!沙发是我的!坐等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8

主题

351

帖子

39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3 16: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一人 发表于 2014-12-3 16:10
提到广论,心中作痛,这么一个纯朴的论坛,他楞是关掉你!

大家还能再度相聚也是幸事,就让我们在这里重圆旧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8

主题

900

帖子

95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5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12-3 16:4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实的好文字!!!!童年记忆在眼前飞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62

主题

2222

帖子

23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79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4-12-3 16: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丫头,我再一遍再一遍地看到了这些熟悉的文字,好欢喜!{:soso_e178:}

那回不去的乡愁,是多少游子心中的结......

4楼第三章节,女人们吵架那阵势那节,唉哟喂,简直要笑死我了!{:soso_e113:}{:soso_e163:}
生命中有一束光,足以穿透黑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2

主题

1324

帖子

144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44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4-12-3 1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期待着,期待后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

主题

1117

帖子

120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01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4-12-3 17: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顶,坐等楼主下文。{: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