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12-24 10:3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4-12-24 15:16 编辑
柯莎莎
柯莎莎,女,1981年4月23日出生于枫林镇大桥村下白田组。随父柯尊贵移居黄石市区。现就职于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学院,2002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光学专业,2005年获得光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光学博士学位;2008年到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任教,承担《数学物理方法》、《数学物理建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8年至2012年,为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2年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13年兼任光学教研室教研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量子点体系中的热自选效应研究”项目一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一项,主持校级项目多项。指导研究生多名。 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先后在国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丈夫吕海峰,湖北襄阳人,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学院,2002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华中师范大学凝聚态专业,2004年获得凝聚态硕士学位,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凝聚态博士是学位。2008年到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任教,承担《量子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10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11年至2013年到香港大学交流任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一项,主持校级项目多项。指导研究生多名。曾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2011年获成都市学术新人奖。
柯尊发
柯尊发,男,枫林镇漆坊村田畈组人,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高职称。现任阳新县实验中学初中党支部书记、教科室主任,是黄石市优秀英语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电教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以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项目《全国中学生英语教学最优化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黄石市和阳新县两级人才库专家和黄石市教师职称评委会资深评委,并被入选《阳新县文化名人》。 从事教育事业至今33个春秋,有二十多名学生在全国英语竞赛中分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先后在国家级英语刊物上发表《初中英语中常见的倒装句》等多篇文章,《英语入门教学研究》等十几篇论文分别在国家、市、县获奖,并参编《(英语)走进中考》等三部著作。先后十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和教育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阳新县“十佳名师”和黄石市“十大名师”。
柯尊斌
柯尊斌,男,枫林镇坳上村坳上组人,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教授,现任广东省新会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1971年在坳上小学读书;1977年在樟桥初中读书;1979年在枫林中学读书;1980年在阳新县一中读书;1983年考入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现改名为湖北科技学院)。 1988年参加工作,分配在广东省新会中医院耳鼻喉科,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柯尊韬
柯尊韬,男,枫林镇漆坊村新宅畈人,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在读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副处)。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阳新县一中读书;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在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读书,主修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7月毕业留校,先后在管理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人事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和干部工作,期间被借调到国家民委人事司工作两年,协助司全国民委系统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从事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中国民族报》、《煤炭高等教育》、《边疆经济与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校级、地厅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 从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并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柯愈友
柯愈友,男,1975年出生,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漆坊村人,1991年至1995年先后就读于鄂南高中和阳新一中,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院,1999年大学毕业,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化工集团工作,2002年至今在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中国交通报社工作,担任记者。撰写学术论文计10余篇。在北京工作期间,为阳新籍在外务工人员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交通事故20余起。 交通运输是一个厚重广博的行业,与百姓、与社会息息相关。这期间,跑过公路、铁路,接触过港口、海运、海事,最为感动却是海上救助。被聘为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荣誉职工,曾以敏锐的新闻视角,第一个采访报道海上救生员王浩,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和央视等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王浩参评并获得海上救生的最高国际奖项“海上特别勇敢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