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申报,12年的努力,一朝把梦圆!
荆楚网消息(记者姚文)2月27日,荆楚网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武汉市成功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评选一次,此次是武汉市第四次申报全国文明城市,1000多万武汉人民用40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圆了这一梦想。据了解,同期当选的还有合肥等城市。此前,湖北省内仅有宜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12年,1000多万人坚持......此处应有掌声{:soso_e179:}{:soso_e142:})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巩固文明城市建设的新成果,顺应群众的新期盼,形成文明城市建设的新常态——昨日召开的农历羊年首次市委常委会上,研究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列为首项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强调,文明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必须将其作为推进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抓常、抓细、抓出实效。
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锲而不舍、克难攻坚、决战决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全市发展喜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为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进一步完善修改后将于近期正式出台,形成一套具有武汉特色的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阮成发充分肯定我市文明创建成绩,同时强调: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牢牢抓住,抓常、抓细、抓出成效。
阮成发指出,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首先要长久、细致、深入,制定更细致、更便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创建绝不能成为“一阵风”,绝不能“雨过地皮湿”;要发动市民广泛参与、积极践行、直接受益,各项创建工作都要本着创建为民、让老百姓受益的理念去部署和开展,才能真正受到市民的欢迎和支持,并通过他们的参与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使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都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会议还研究了全市绩效管理和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工作。阮成发肯定我市考评工作在探索改革中不断深化和优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对干部的考核落脚在“干事”上,营造了“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良好氛围。他要求,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科学设置今年绩效管理目标,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的考核权重,通过绩效考核“指挥棒”引导全市方方面面形成长效建设文明城市的合力。
坚持12年,终于当选“全国文明城市”,真是不容易。这是千万武汉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了不起! 大家快来点个赞,一同写下对武汉的祝福!{:soso_e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