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10|回复: 15

新书《问茶山水间》即将出版上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问茶山水间》系列
苏白  著

备选书名:《道茶》、《觅茶》、《识茶、问茶》、《茶之书》、《看茶吃茶》、《茶来茶去》、《茶之味》、《寒夜客来茶当酒》、《从来佳茗似佳人》、《茶趣茶品》、《不过一碗茶》、《吃茶人世间》、《叹茶尘世间》、《苏白问茶》、《舌尖上的茶道》、《江湖茶》、《中国茶》、《茶叶中国》、《江湖问茶》、《江湖问茶一水间》、《茶叶词典》、《醉茶》、《问茶一念间》、《中国人,中国茶》、《国人、国茶、国梦》、《茶醉中国》、《茶叶里的中国》。
    腰封以及报刊宣传语:国茶中国  三千里长路  五千年家国  实地实录中国茶
    微博、微信、图书网站宣传语:茶尖上的中国 文人品味中国茶

一、《问茶山水间》章节目录:

一、楚湘茶韵(湖北、湖南各地茶叶)
二、国茶江山(中国各地茶叶、茶产地)
三、文史茶叶(中国茶叶文化、历史)
四、茶与名著(古今中外名著里的茶)
五、茶意茶趣(饮茶意味、趣事)
六、茶具茶器(茶叶器皿、茶杯茶具)
七、禅茶一道(茶叶与禅、与宗教)

者简介:邹剑川,1977年生于湖北随州,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EMBA结业。从事过酒店管理、计算机信息、新闻宣传、公共关系、报刊编辑、广告经营等专兼职工作。现供职于某央企基层传媒公司,从事办公室工作。
    常用笔名网名,现代印象、苏白、ezzoujc。中国当代非著名青年作家,作品散见海内外报刊、图书、网络,曾任现任多家全国、地方文学、写作网站、论坛超级、首席版主,编辑、社长、总编辑,例如中国文友交流中心,榕树下、湖南日报集团华声论坛、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东湖社区,长江日报集团汉网论坛、长江网,亿石中文网等。曾获多个省部级以上常设文学奖,各级作协、报刊、网站主办的全国征文、写作比赛奖,诸如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主办文艺楚天奖(三年一届,蝉联两届,单篇杂文、散文作品),中国电力作协主办全国电力职工文学作品大赛奖(五年一届,蝉联两届,单篇杂文、散文作品),第一届新浪万卷杯全国原创网络文学大赛奖入围(单篇小小说作品),深圳作家协会全国青年文学大赛红蜻蜓奖(同时获得者张悦然、张佳玮)、贵州作家协会、《山花》杂志全国文学征文比赛奖(单篇散文)、广州日报、山东省图书馆全国读书征文奖(单篇散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诗歌、情感文字征文比赛奖,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征文比赛奖、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女友》杂志主办全国青年文学大赛奖(单篇散文)、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校诗歌大赛奖(单首诗歌)等等。2014年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推荐参加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角逐(单篇短篇小说作品)。
   作者在中国多家一线或知名、畅销、主流报刊发表过作品,诸如《散文》、《爱人》、《青年文摘》、《芳草》、《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杂文报》、《中华读书报》、《今晚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吉林日报》、《甘肃日报》、《扬子晚报》、《大河报》、《华商报》、《西安晚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新快报》、《都市晨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温州晚报》、《重庆商报》、《今日女报》、《金陵晚报》、《南昌日报》、《都市时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大众日报》等。
   作者在几乎全国所有主要城市和地市的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是较为成熟的报刊作家。
   作者作品曾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搜狐、雅虎、荆楚网、大河网、汉网、新民晚报网、中华网、TOM网、榕树下等几乎全国所有知名、主流网站首页推荐转载过。作者作品被读者、网友、粉丝在全国几乎所有博客、网站、论坛、QQ空间转载。
    作者曾经和正在厮混天涯、网易、新浪、荆楚网、汉网、华声、榕树下、腾讯等网络,是网民比较熟悉的网络作家。
    作者本人好茶、喜茶,自2003年以来,行走中国二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多个县市,东南亚各国购茶、买茶、品茶。接受亲友馈赠各地茶叶,玩赏品味。作者系佛教禅宗、净土宗在家修行居士,对于茶、佛教有一定研究和了解。
    作为青年美食作家,作者独立策划、选题、创作的第一部美食图书《人间烟火》,已通过北京某出版社终审,商业化运作常规出版,已签订出版合同,即将于本年出版发行。
      书稿状态:  本书选题、样张、章节、目录,已在2015年4月通过北京某出版社终审,版税常规出版,目前已完稿,即将公开出版发行上市。

     作者优势:作者是湖北省电力系统知名作家,也是湖北省网络知名作家,是中国报刊、网络编辑、读者、受众较为熟悉的作家。作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是业余新闻人、公关人,可以配合开展网络、报刊图书宣传、炒作。作者在作家中属于比较帅的,在比较帅的人里属于比较作家的,有一些女粉丝,有包装潜质。作者系图片库签约摄影师,可提供实地拍摄的一些茶叶产业产区原创风光图片、茶叶图片。作者考察各地,也拍摄了众多第一手珍贵的各地古代茶具、国宝级茶叶器皿瓷器图片以及文史资料。
    作者是新闻系专业出身,属于文学、传播学范畴,和图书出版属于一个大类学科,对于大众传播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作者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武汉市、鄂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是党国认可的持证的省部级作家协会会员,正式的人民作家。
   作者有经济学、管理学专业背景,对于市场营销、市场运作有深刻理解。
    作者曾兼职担任过报刊、网络编辑,对于各类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要高于一般作者。
   作者多年来自学中文、营销、新闻、公关、广告、经营、管理、哲学、心理学,特别是近年来对图书写作比较感兴趣,自学了图书出版、图书策划、畅销书写作、图书编辑大学本科教材,以及国外一些比较前沿的畅销书运作、写作理论。近年来长期混迹图书出版圈、图书作家、写作圈,对于图书写作、图书策划有一定了解。
    图书类型:文学散文随笔小品杂文集,生活美食大类,茶文化、茶小类。
    定位读者:16岁至66岁,大专以上学力,硕士以下学历。爱好喝茶、爱好文学者,作家、写手。茶叶从业人员,茶叶研究者、旅游爱好者,旅游从业人员,禅宗信徒,佛教修行者、宗教界人士。
    图书定位:高雅文化文学类。传播茶叶文化,沉淀美食文艺。
    内容简介和市场分析:本书为茶文化,茶文学散文随笔小品杂文类合集图书。本书在撰写、创作中力求高雅、高端、大气、上档次、精致,文化、文学,区别于编著文本和一般的学术、理论、百科书式生硬文本介绍堆砌。也考虑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尽量做到雅俗共赏,社会与经济效益相集合,党国与群众都喜欢,作家和老百姓都说好。对于茶文化历史的解读,采用通俗流畅的话语,避免生涩难读。对于茶叶的品味力求文学、高雅、文笔优美,有意趣,有意境。对于一些生僻、艰涩的典故、历史、术语,采用幽默、诙谐的手法做到有趣,让一般读者看了有味,做到文字好看、好读,能让专业作家、专业茶叶爱好者、研究者,专业的佛禅修行者觉得不失品味,一般的对茶、文学略懂读者不觉得太过于高端,距离太远。最大限度的覆盖读者群体,力求市场价值和传播效应。
    本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博,从茶叶知识、茶叶产地、茶叶品种,茶叶文化、茶叶器皿,茶叶和禅宗、茶叶历史、茶叶与生活、茶叶与心情、茶叶与人生多个角度,全方位来撰写。而且全部原创,除了极少引用,不采用编著、主编手法,而是作家原创文字。注意文本的流畅,读者的易读,读者的易于接受。文字的艺术性。
    对于各种茶叶、茶具、产地,本着第一人称我在现场,没有品尝,没有亲历的,没有把玩的,一律不写。对读者负责。
     中国茶是国粹,中国茶和宗教和文学交集,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写作美食的作家不多,写作茶的作家更是罕见。而喜欢茶的人,喜欢茶叶图书的人较为广泛。从社会效益讲,搜集整理茶文化,促进旅游、茶产业发展,传播茶叶文化和知识,是一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繁荣旅游产业经济的好事,会得到党国各级文化、宣传、旅游、出版部门的支持,也会得到各地茶叶厂家、茶叶经销商的欢迎和支持。
     从经济效益,市场角度分析,茶叶图书的文化、文学类书籍,凤毛麟角,是难得的蓝海,主要是写作、创作难度较大,大多数作家只是偶尔写作数篇,能写作100、200篇以上的作家,在国内几乎没有。曾有作家写作茶叶题材的小说,获得过矛盾文学奖。这个题材,可以说是供小于求的。
     目前市面上的茶叶类图书较少,大多为美食烹饪类教材、教科书体类,是学者、专家编著、主编文本,多为学术性著作。不够文学、通俗。或者是多名作家茶叶散文随笔选本。单个作者独立创作的茶文化、茶文学散文、随笔、杂文、小品合集几乎没有。在生活美食大类,茶小类图书中,周重林的茶叶图书,最近首印2万册,山东画报出版社的《问茶一水间》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在当当、亚马逊等网站小畅销,很可能常销。
    美食图书,舌尖热过去后,笔者发现美食类吃喝文字,仍然在小热。而同属于美食大类的茶文字也开始小热,并很可能大热火爆。
     茶、酒文字在散文随笔杂文小品文创作中可谓难度最高,很少有作家可以成书,作者难找,图书难组稿,对于作家要求非常高,非常难写。这个市场的竞争相对于励志美文、文学小说、情感类图书、类型小说、文学散文随笔会小得多。而且本小类茶文学、文化散文、随笔尚无名家,尚无占据一线位置的著名作家。最著名的周作人、汪曾琪、贾平凹、董桥、梁实秋等关于茶的文字,一生不超过5到10篇,根本无法独立成茶叶文化茶叶散文随笔书。只要适当炒作、运作、宣传、营销、推广,应该可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益。
    《问茶山水间》系列为美食大类茶小类文化文学散文随笔书稿,全书共11万字,自2003年开始创作,主要部分创作于2014年至2015年。本书部分文字曾在《青年文摘》、河南《大河报》、北京民革中央《团结报》、《湖北电力报》、《江淮晨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中国国门时报》、《南昌日报《、《佛山文艺》、《湖北照明》、《大江文艺》、《家庭主妇报》、福建安溪县委机关报《安溪时讯》、《武汉晚报》、《鄂州日报》、《云南经济日报》、、《三弦琴》、《吴江日报》、《南昌日报》、《国家电网报》、《广州日报》、《市场报》等报刊发表,被人民网、TOM网、搜狐网、雅虎网、荆楚网等网站首页推荐转载。部分文字入选《中学生最喜欢的随笔》图书(易水寒(王国华)主编)。整体章节篇目达到公开发行正规有刊号报刊发表水准。
     为写作本书,作者不仅仅行万里路,游历28个省市自治区,400多个县市,东南亚各国。多年来实地考察、采风、体验,深入茶叶产区产地,获取第一手宝贵资料和体验,对于各地博物馆茶叶文物、茶叶文化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参观了多处茶道茶艺表演。还阅读了市场同类茶叶文学图书、学者茶叶专著、报纸杂志茶叶各类文章、茶叶电视纪录片、高等院校美食烹饪饮食旅游专业系列教材、中国古代茶叶经典著作,古今中外著名作家、诗人茶题材作品,古今中外名著、唐诗宋词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等,儒家道家经典著作,佛教作品,佛教各类佛经佛典,西方哲学、心理学作品等。对于流行畅销报刊与茶有关的文章进行研究和分析,可谓读“万卷书”,充分吸取百家之长。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茶山水间》章节、篇目

前言: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楚湘茶韵(湖北、湖南茶叶、产地)
糖茶
赤壁砖茶
诗茶红界山
本省茶事
九龙山访茶
梁湖碧玉
英山绿茶
随州绿茶
恩施玉露与富硒茶
常德擂茶
永丰细茶
益阳茯茶
岳阳毛尖
君山品银针
米泡茶

二、国茶江山(中国茶叶、产地)

雪意庐山云雾茶
西湖龙井
杭州出好茶
福建的茶
正山小种
华中高山云雾茶
玫瑰花茶
菊花茶
罗布麻茶与湖南黑茶
广东凉茶
岳西翠兰
新县访信阳毛尖
乌龙茶
修水宁红和双井茶
淡然开放在茉莉花茶里

三、文史茶叶(茶叶文化、历史)

茶叶战争
欧美人喝茶
日本茶道
茶马古道
晋商与中俄万里茶路
中国古人喝茶


四、茶与名著(名著、诗词里的茶,茶叶的名著)


  古诗里的茶
  古今茶联
  宋人笔记里的茶
  古诗词里的茶
《红楼梦》里的茶
《金瓶梅》里的茶
《水浒》里的茶
  张岱小品里的茶
《随园食单》里的茶
《聊斋》和茶
《三言二拍》里的茶
《闲情偶寄》里的茶
《儒林外史》里的茶
《官场现形记》里的茶
  《镜花缘》里的茶
  纳兰性德词里的茶
  现当代散文作家和茶

五、茶意茶趣(饮茶雅事、趣味)

一两人喝茶
吃茶
叹茶在婺源的树、桥和水
奈何新疆无茶
酒店袋装茶
乌镇:茶香里厚重结实的江南
人在草木中
茶尖上的江南
广州喝早茶
啜茶在柔软的溪口
香港小巷品茶
汉口中山公园喝大碗茶
坐茶馆
广西北海喝晚茶
问茶新安江
江西彭泽龙宫洞的风和茶
饮茶高速路上
汉口中山公园喝大碗茶
北京喝盖碗茶
湖北茶楼
昙华林的文艺范儿茶
青年碧螺春
茶与水中的合唱 




六、茶具茶器(茶叶盛器、饮用器皿)

搪瓷缸子
陶壶
大茶壶
瓷茶杯
一次性杯子
搪瓷茶桶
紫砂茶壶
真空杯
军用水壶
景德镇瓷器
玻璃口杯
中国古代茶具

七、禅茶一道(茶叶与道教、佛教)

吃茶去
泡茶
坐看云起如茶意趣
普陀山.禅茶.千江水月
在茶里活着、爱着、幸福着
茶外无量青峰山
茶香里此间的远方
黄州茶楼的安静
面对半杯茶
和茶那样熬着
放下这杯茶
茶与人生的减法
在茶香的平静中到达
举起茶在尘世里微笑
茶禅一味
后记:散文如茶诗似酒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便是人间好时节

从前,很多文人的诗文里都有禅意,画里也有禅意,而茶中自然也是有禅意的。
关于茶的禅事,公案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我国西藏、汉地的僧人都是爱喝茶的,这和茶中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有关,也与茶的属性有关。
茶是清淡清雅之物,水也是至清至少纯之物,茶与水地结合,是一个清澈清高清雅的意思,这里的清,就是清心寡欲,心境清明了。
过去人饮茶还要焚香,香是雅事,是一种把自己和俗世隔绝起来,若有若无的屏障。而茶也是吧,茶的好处在于不刻意去为之,时时刻刻的可以饮茶,饮茶造就的是一种闲情,一种雅趣,让你有一种怡然、陶然之乐。什么烦恼人生,什么职称资金,什么柴米油盐,什么房子车子。什么情人小三,什么进步升官,什么稿费出书,都可以放一放,都可以抛之脑后。茶也就是曲径通幽的一种淡雅高雅,超然世外,所谓清高、清香、清茶、清茗。
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意趣也还是禅和道吧,也或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所谓吃茶去,茶中禅,禅中茶,无非都是生活,都是平常心。都是一饮一啄,一饭一悟,喂马劈柴,喝水走路都是禅吧。诸葛亮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非常有道理。虽然很多人外道,其实也是内禅。禅是中国化的思想,也是一种文字态度,文字般若,文字里也是有禅的。我们说什么是文学呢,这意义,那流派,这技巧,那文体。其实文学无非是生活,文学也来源于劳动。文学是要靠阅读、学习、思考、体验,靠自己领悟。这也是禅,文字能让你快乐,让你暂时离开尘世休息一会儿。文字也要平常心嘛,只在顿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是,绝对的非。所谓要学会游泳,必须你去游泳,要学会文学,得你去自己去文学,在写作里才能写作,要知道禅,要知道茶,你要去禅里去禅,在茶里去茶。所以吃茶去,吃茶是去体验生活,经历四季,自我顿悟,自我修行,自我体验。
每杯茶,都有人的四季轮回,人的一生变幻,更重要是每个人的当下。喝茶就是刹那,就是当下,是拈花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欲辨忘言,欲言而不在,所谓言者不美,美者不言吧。
吃茶一水间,问茶山水中,醉茶尘世里。叹茶人生空闲,啜茶梦醒时分。实际上,品茶品的是我们自己,每一杯茶里都是我们浮沉的一生。读懂了自己那杯茶,也就读懂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一生。也就能“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苏白 2015年5月于三国孙吴国都江淹南浦莲花半岛随意斋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散文如茶诗似酒

茶淡酒浓,茶薄酒厚,茶味初现,酒香乍出。
茶是含蓄的,淡淡的。它不近也不远,它不高也不低,它如天边一抹云彩,高远散淡。
酒是张扬的,浓浓的、直接的。酒是贴近的,突兀的,它是风,它是东风由你便,她是西风独自凉。
年少几多青衫薄,啤酒红酒白酒在手,是豪放一首歌。酒里更多是热闹,是欢宴时的你来我往,是市俗市井里的热闹欢腾。酒歌酒令酒肉酒话,酒里是生意,酒里是人情,酒真诚热烈。酒是大江东去,风行水上。是苏轼问青天的那轮明月,照进了千江水,照亮了多少文人梦。
    年长说尽愁滋味,天凉好个秋时,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茶里是浓淡,茶里是往事如歌。茶里是日子一抹,在水里舒展开了,几多的浮沉,几多的悲喜,几多的上下,都是吃茶一水间的淡然,都是唇间的茶水一味。
赌书赢得泼茶香,几多凄凉,几多爱恨情仇,几多悲喜岁月都在一碗茶香。吃茶去,吃了这碗茶,江湖夜雨十年,但去了蓑衣竹马,也无风雨也无了晴。
少年如酒青年茶,几多人间好时节,不是春花秋月就可了,还是人间有好清欢。
散文如茶诗似酒,诗豪放,诗飞扬,诗言情,诗言志,痛苦出诗人,愤怒出诗人,快乐出诗人。抒情表演,奔涌而出,诗味灵光乍现,诗味神的眷恋。
散文如茶诗似酒,左手酒,右手茶,左手诗,右手文。人生多少事,皆在茶酒中,古今多少梦,皆付文字中。

                      苏白 2015年5月于故武昌郡葛洪炼丹山下诚勤堂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口茶在尘世里微笑
邹剑川
   
    茶,品味起来,更多是平淡,这种平淡或许就是我理解的禅了。这和王维的诗一样。
   王维写诗,平淡中有真境界。学诗功夫往往在诗外,想来诗词并非只靠文字功夫,玄妙理论,更多恐怕要看写者人生之境遇,胸臆之窄阔,境界之高下。
    如王维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勘称神品,无一丝斧凿雕饰痕迹,自然造化,然诗情画意尽出,更耐人寻味的是其中包含一份超然处世的态度。
    想来坐在松树下,一个人,看见月亮在松树缝隙里,月光一点点倾泻下来,透过树木斑驳映照在青石板上,而清亮的泉水此时正在石头上缓慢地流动。照、流本是动态,诗者却写得安详,写得随意,写出了静谧的美。
   月亮并非因为松树的遮挡就不照耀大地,清泉也并不因为石头阻挡就放弃流动。千百年来,还是这样。月亮、泉水是无影无形飘逝之物象,却获得了永恒,这里隐约可以读出人生滋味来。
    老子说过“大音无希,大象无形。”,他还讲过“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也。”月光无影无踪无迹可寻,故而无处不在,可以达到一切地方。泉水往低处走,姿态柔顺卑下,所以它随心所欲。
    尘世间,我们往往会遇到种种的烦恼,为些许小事不快,那么这个时候,我头脑往往泛起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句子。对于生活不妨有一点淡然和超脱,你在进行中,依照你的本性,你也就是有意义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因此每一个忙碌有所得无所得的人都应该,紧握一盏茶,慢慢地吃,慢慢地呷,在超然中对自己微笑,轻轻地对自己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载于 人民日报集团《市场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雅虎、TOM网首页转载推荐)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与人生的减法
苏白

   喝茶,需要浸泡。茶在水里,脱去了外表的艰涩,才变得有滋有味了。
   采茶,好的茶叶,往往是嫩芽和上乘的叶子,去掉那些虫害的,枯老的。如此,才能制造,顶级的茶出来。
   炒茶、发酵茶,是让茶去掉水分,控制火候,脱离本来的样子。这些都是在去,都是在做减法。
登山者携带许多东西向顶峰进发,在半山腰看见后来拖着步履蹒跚状。恍然觉得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多负担?于是轻装前进。
我们的人生,总是习惯于做加法,想着更多更多。以为自己越活越大,年龄上做加法。以为自己得到的越来越多,殚精竭虑地给自己越来越多。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的位子,更美的女子。却忘记了什么叫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当我们面对一屋子书,一架子光碟,却难得精心来读,细细品味的时候,才明白我们总是忙着寻找和追求,却忽视了自己究竟想不想要。
当有些朋友,一橱的衣服,一柜的鞋子,辛辛苦苦淘、购,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穿哪一款,才发现许多金钱和时间,已经浪费。
人生不仅仅是加法,更多时候应该学会做减法。放下沉重的东西,不要过于计较名利、得失,不要纠缠于物质、金钱。如此才能更快乐,更美好。
   就如同那一片片茶叶,她们在杯中翩翩起舞,轻盈地欢畅的时候,你不要忘记了,她们浸泡在时间去,没有了青涩和坚硬的外表,没有了那些枯萎苍老的过去,没有了那些多余的水分和时光,所以她们才完美呈现在杯中,绽放在那一刻。
(载于湖北电力报、广州日报、青年文摘)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02: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口茶在尘世里微笑
邹剑川
   
    茶,品味起来,更多是平淡,这种平淡或许就是我理解的禅了。这和王维的诗一样。
   王维写诗,平淡中有真境界。学诗功夫往往在诗外,想来诗词并非只靠文字功夫,玄妙理论,更多恐怕要看写者人生之境遇,胸臆之窄阔,境界之高下。
    如王维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勘称神品,无一丝斧凿雕饰痕迹,自然造化,然诗情画意尽出,更耐人寻味的是其中包含一份超然处世的态度。
    想来坐在松树下,一个人,看见月亮在松树缝隙里,月光一点点倾泻下来,透过树木斑驳映照在青石板上,而清亮的泉水此时正在石头上缓慢地流动。照、流本是动态,诗者却写得安详,写得随意,写出了静谧的美。
   月亮并非因为松树的遮挡就不照耀大地,清泉也并不因为石头阻挡就放弃流动。千百年来,还是这样。月亮、泉水是无影无形飘逝之物象,却获得了永恒,这里隐约可以读出人生滋味来。
    老子说过“大音无希,大象无形。”,他还讲过“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也。”月光无影无踪无迹可寻,故而无处不在,可以达到一切地方。泉水往低处走,姿态柔顺卑下,所以它随心所欲。
    尘世间,我们往往会遇到种种的烦恼,为些许小事不快,那么这个时候,我头脑往往泛起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句子。对于生活不妨有一点淡然和超脱,你在进行中,依照你的本性,你也就是有意义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因此每一个忙碌有所得无所得的人都应该,紧握一盏茶,慢慢地吃,慢慢地呷,在超然中对自己微笑,轻轻地对自己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载于 人民日报集团《市场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雅虎、TOM网首页转载推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卖热干面的 + 10 有文化!

查看全部评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4

431

主题

5800

帖子

851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515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5-14 0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茶专家!{: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1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糖茶
  故土旧时是喝糖茶的。这颇有些古风,中国古代宋代之前喝茶,都是花茶、糖茶,浓烈无比。
  我的旧邻居二毛常携带一斑驳的绿色军用水壶,里面灌满了糖茶。不时揭开水壶盖子倒上一盖子,然后夸张地长吸一口,发出"啊"的声音,"啊"还要拖得很长很长。这时我会讨上一盖糖茶来喝,那茶无非是绿茶浸泡加上糖,放到壶里变冷而已。若是夏日,还可以放入井水中凉镇。用长了的军用水壶有股麻涩味,甚至还带点不知道哪次野营拉练的汗息气和硝烟、战地味。这样的后现代气息,对于我幼年简单单薄的味蕾和舌尖,堪称文艺启蒙。
  我认为我的邻居二毛堪称一位行为主义诗人,后来,我在家里同样搜出了旧军用水壶、糖、茶叶,也就如法炮制了。常挎着一军用水壶,一军用书包,在路上夸张地行走,那壶和包还要弄成交叉状,以取精干之意。走到意气风发之时,便精神抖擞地揭开水壶,往壶盖倒上一盖。然后也是夸张地那么一深吸,一长饮,之后大大地来一声"啊"字,"啊"还要吞进喉咙里拐几个弯,引起路人侧目,以为吃下了一只活蜈蚣,此等私人趣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入城就读重点小学后,体育课后或炎热时,常会在校门口买糖茶喝,此糖茶非彼糖茶,只是糖精、香精加色素,做成五颜六色诱人状。此等糖茶当然冰镇,去为招徕我等体育课后之人,往往是旧式如锅炉般带水龙头之搪瓷桶,付了老板一分钱,用塑料杯打上一杯,那塑料杯半透明,让你可以看到糖茶的样子。从前糖是稀缺物事,大白兔等奶糖对我等平民子弟是传说。能让舌尖浮泛糖茶一点甜意已是恩赐。这点小幸福往往还是轮流坐庄,由同学们互相请客。那卖茶的摊子常常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保守估计,一天一分钱一杯的茶,要卖上个几百、上千杯吧。
  十几年前,故地重游,随州东关外景物依旧,中药材公司还在暴晒硕大的蜈蚣,茶摊应该早就不再了。卖茶的中年妇女们,想必已成老年了,对面也未必相识了。与发小故友,久未联络。因离乡日久,害怕相对无言,薄了浓情蜜意。未曾衣锦,也无意唐突故人。那杯粗劣塑料味的糖茶气息,就常存心底吧。那么些炎热的夏日,那么些未满十岁的毛孩子,那么条幽深的古巷,和那条不见干净、浑浊的护城河。十二岁离乡,我常常感叹,有些事,二十、三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还和昨天,现在一样清晰?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回首已是多年身,把日子品成一杯甜甜薄凉的糖茶吧,在简单的尘世里开出花来。
(载于鄂州日报、湖北电力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13: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壁砖茶

  羊楼洞、赵李桥是赤壁往崇阳、通城方向的两个古镇,这里出产鄂东南较有名的砖茶。
  明清时期,羊搂洞和赵李桥曾是盛极一时的茶叶集散地和制作中心。当时的中俄万里茶路,赵李桥和羊楼洞就是起点,从中国南方源源不断而来的茶叶,就从这里运往汉口,再由晋商们从大同、蒙古输送到俄罗斯、欧洲各国。
  砖茶是晋商发家的凭借之一,这茶有什么魅力能让外国人和草原民族如此青睐呢?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贸易是顺差的,其中茶叶、丝绸大量出口。茶叶是英国、俄罗斯等不可替代不能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大量种植茶叶之前。中国作为茶叶原产地,垄断全球市场。
  今天的羊楼洞,是幕阜山山脉边缘的一个小镇,这里可以看到幕阜山的崇山峻岭在远处若隐若现。白云缭绕间,山间的平地里,这个失落的小镇就安卧在那里。赵李桥位于一条县级公路上,连接崇阳和赤壁,这个镇上有赵李桥砖茶厂,镇子比较繁华,有多家餐饮、商铺、宾馆,看来有一些游人、客商前来。
  走进一家砖茶铺,老板极为儒雅,我谈起砖茶,她自豪不已,向我介绍各种系列产品,其中便宜砖茶5元、15元、20元,比较高档的100、200元不等。店主还详细介绍砖茶的冲泡方法,青砖要煮、熟茶要泡,要碾碎等等。看到我兴趣盎然,她还特地问我,是不是上次武汉大学来支教那批的。看来关注砖茶的人还不少。
  注目青砖茶,有着朴素的包装,这种包装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显得古朴亲切。砖茶是硬的,而泡出的茶是温软浓香的。几百年前,晋商们用线车推着砖茶,一车车的将它们运往蒙古高原、欧亚大陆,在新疆我就看到哈萨克牧民泡出来的红茶,带着茶梗和粗叶子,红红的,应该是这砖茶吧。
  为什么马背民族喜欢砖茶,离不开砖茶?如果你去新疆、内蒙就会发现他们的日常食物多为羊肉,你吃上几天,如果不喝一些砖茶就会觉得难受。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围着炉火,围坐在帐篷和蒙古包里,煮上一壶砖茶、奶茶,这样的日子,这样的茶香氤氲浸泡牧民的记忆里,生活里,给他们带来南方灵秀温润的气息和关照。同样寒流笼罩的俄罗斯大地,一样离不开砖茶。赤壁川字砖茶,当年是贵族富翁们才能挥霍专享的奢侈品。史料记载,从前英国贵族饮茶,一堆人巴巴等着女主人从深藏的坛罐里拿出陈年乌黑的茶叶,煮上一壶,一堆人夸张地喝下去,嘴里发出夸张“砸吧砸吧“声音,还要把茶叶当做点心全部吃下肚子里去。这种遗风至今尚存。欧风东渐后,香港、广东乃至内地的下午茶、早茶、茶餐厅、晚茶,其实就是英国贵族们品尝了砖茶,把这习俗又传回了中国。
  随着茶叶在欧洲的种植,日军战火的摧残,羊楼洞的砖茶不复当日兴盛。但砖茶的根茎在,血脉在,砖茶制作工艺传承了下来,这里的砖茶和普洱、黑茶一样都属于紧压茶,是经过蒸发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再加工茶,往往销往边疆地区,也叫边销茶。而赤壁人制作的老青茶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作的砖茶叫做青砖茶,这样的青涩有着千湖江汉的灵秀与柔媚,足以越过塞外的风尘,滋养马背上劳作,天苍苍野茫茫下勤劳的人们的心田吧。(载于 湖北照明杂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