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苏白

新书《问茶山水间》即将出版上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14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茶红界山

  红界山,文革时叫红岗山,位于湖北黄陂与红安交界的蔡榨镇,临近木兰湖,此处有武汉市唯一的茶园。
  武汉自古为重要茶叶集散地,但武汉本地的茶却一向鲜为人知。茶,南方之嘉木也,往往生于高山云雾间,得天地灵气滋养,所谓青山秀水出好茶。
  我曾数次到木兰湖畔,黄陂境内的田园山水给我留下美妙的印象。但我此前并未来过红界山,也未曾品尝过红界山的茶。
  偶有机缘得访红界山,过吴家寺水库,眼前不过是一座小土丘,普通的丘陵罢了。天公也不作美,阴云蔽日,似有雨意,不禁让人失望。忽而云开雾散,天空晴朗,一碧如洗,心情也为之一振,豁然开朗,而后登山观湖。
  红界山看似寻常,徒步其间也有意趣。但见得蓝天白云下,茶园青绿,而树木参差,层林尽染。水库池塘、农舍田园,开阔有怡然之趣。山丘亦曲折蜿蜒,沿路或红枫或柏杨或松竹,或秀美或婀娜或挺拔或婆娑,阳光之下,姿态万千,变幻莫测,往往有画意。而山呈蜿蜒曲折之态,每走几步,便有景致扑面而来,或石或林,或塘或屋舍,让人目不暇接。行在山中,顿时心旷神怡,而忘世俗之倦怠。山间有一寺,寺前林木葱笼,枫杨松柏,美不胜收。有一僧飘然有仙风道骨,神态自若,堪称一景。僧人指点观景佳处,至峰顶怪石嶙峋处,但见九峰如龙,蜿蜒而下,山下木兰湖曲折盘旋,山丘沟壑,林木松池,有开阔之象,有妩媚之姿,有清秀之意,有飞升之态。山皆五彩,枫红桐黄松青柏黛,夕阳金黄映照,如泼墨如油彩,而木兰湖之水如碧玉,如宝石,相得益彰,大美大善。
  下山,植被葱笼,有蕨有茶有荆棘有野草。临山脚,有水处则景生,依景势筑小楼亭阁、牌坊、屋舍。残阳晚照,山林辉映,屋舍生光,惹人陶醉,堪称诗情画意。
  偶拾得一杯红岗山芽茶,但见汤色清亮,叶片鲜绿,绿中而有春意。慢品则觉淡雅清丽,脱俗不凡,恰似木兰湖一汪出尘清水,又如红界山间之灵秀苍翠草木。茶,人在草木中。品茶可体验在自然中,在山林中,在云天外的飘逸和空灵。而红岗山芽茶,则是在大湖之畔,平原之上,丘陵之间,与雨露作伴,饱经空气负离子滋养,远离大气污染的有机绿色天然佳品了。
  一道茶略清淡,而口齿生津。二道茶则有粉涩之青气,此茶偏淡,有兰之雅意,如朦胧诗,如月光,如飘渺之云彩,回甘丝丝入扣,饶舌不去,绵长有余韵,让人神清气爽。
  湖北有好山好水好茶,许多非著名物产,亦有绝佳之处。风景往往在身边,美往往要发现。如诗的红界山,如梦的当地芽茶,当是荆楚大地,灵秀山水的一颗明珠了,期待着朋友们来踏足、寻芳、玩赏、回味。(载于 湖北照明 杂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

主题

26

帖子

4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1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5-16 2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个了得,茶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34

主题

141

帖子

24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5-17 08: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存茶道{: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3

319

主题

8137

帖子

950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5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5-18 1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苏白帅哥,近来可好?
依沙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5-5-22 02: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泡茶
□邹剑川


从前会有炸米泡的,于空地坐了,置一铁炉,炉中烧的都是松子,上面架一乌黑的生铁铸的如埃及古陶式样的转炉。腹大、弧形、两头尖。拉一长长布制的筒状物,接在口上,乍一看如同一条正月里玩的龙灯样子,还有风箱等物事,这就是炸米泡的家伙事儿。

看到炸米泡的来了,家家户户就拿出糯米、生米来,派了有耐性、好奇的小孩子去等,排着长队。炸米泡的收了米,把米量好,投入转炉,丢松子炉中,拉动风箱,火“呲呲”地燃烧,那炉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生米便成米泡。最惊天动地的是开炉那一刹,要对准那龙形布条之中。端的是惊天震地,凭空一个炸雷,还有大量气体蒸腾。这样的动静一起,来的人更多,大家都知道炸米泡的来了。

网上看过一搞笑视频,是美国一科学节目,煞有其事分析炸米泡工具,跟研究原子弹和高新武器一样,讲解的美国专家最后把它命名为“大杀器”。这节目也颇搞笑,也许是文化差异,如俄罗斯人,把中国人带的卤水当作毒品化验检查其化学成分。梁实秋去国外,外国人对臭豆腐、霉干菜、毛豆腐这些东西颇为不解,海关反复仔细检查。不过细细想了炸米泡这工具,还真是一大发明,有科技含量,加科技,有特效。

有米泡的日子总是好的,那时节没零嘴可吃,米泡在制作时加了糖精,至少有甜蜜。它是膨胀了的生米,可以充饥,可以打发肠胃,满足口舌之欲。人之在世,吃为大事,夜间偶有饥饿之时,米泡足以慰藉长夜漫漫时光。无红袖添香,至少有米泡可以填腹。拿一玻璃杯,投米泡于内,开水浸泡,米泡自然就泡开了。若觉得意思不够,还可以白糖、红糖伺候,甚至加上姜、葱、盐也行。开水浸泡了,你当然还能放上茶。

我很奇怪我家为什么会有米泡茶这种东西,彼时年纪小,并未思考太多,也未曾觉得其他地方是否还有米泡茶之物事。米泡湖北南部也有,我看见女作家写过,而湖南也有米泡茶,有湖南美食书里专节描述。想起来,我母亲、外婆、外公等均系湖南人,我家食谱有湘味,不足为奇。我去湖南长沙、湘乡、湘潭一带,吃菜特别受用,当是幼时被湘味熏陶所致。这种私人趣味,食物密码有时候非常复杂。我们常说人的口味,人的饮食习惯,很多时候难以细述。

米泡茶有些类似擂茶,又有些明代以前唐宋饮茶的风俗,这样古意的茶不知道是湖北随州风俗,还是源于我外公外婆母亲的湖南习俗。常德的擂茶,与之神似。中国南方一些地方客家人喝擂茶,茶里也加各种米、面、姜、葱、盐,这是古风遗存。

现在没有米泡了,电影院里倒是有爆玉米花卖,配合可乐来喝,看不到米泡,自然也喝不到米泡茶,现在有的是泡面、方便面、速溶奶茶。

想到当年吃米泡茶,那样的米泡在热腾腾的水里膨胀,那汤水的甜蜜滋味,对我是奢侈、惊喜,也是享受。

(载于 福建 泉州晚报)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5-05/21/content_118947.htm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