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986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5-7-30 14: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nfan 于 2015-7-30 15:48 编辑
足以说明gcd对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视,后来的90—1事件更是说明学生一定要管好,宁愿你没得出息,也要你老老实实
---
我理解你的意思。
不过 既然谈到这个问题了,我很想谈下自己的理解:他们那种做法 是愚昧的,会导致崩溃。如认为 离你谈的话题太远,可以删掉。我另外找地方发。
我意识到他们那种教育(实际上主要是政治,那谈不上是什么教育)观念 潜在的巨大危险, 2013年写过 《从历史学家对青少年的期望谈起》 http://www.douban.com/note/280494998/ ,最先是在这里个人空间里发的,后来不知为什么被删掉了。
从一个只有善良、具备朴素的是非观念的人,需要经过大量的独立思考、艰苦的学习,与不完善的自我、与丑恶的现实顽强抗争,才能避免被忽悠、助纣为虐。
他们搞的那一套,短期看很“稳定”,但有可能在一次社会危机之后,把全社会带入一场浩劫,重复上世纪初 德国的悲剧。
2012~2013年 经王歧山书记等高层领导推荐,意在警醒 注意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巨大风险,社会各界争相捧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记得 在东胡襄阳版 有位朋友问我是否读过,有何感想。当时我心情极差,回答有些不太正确。后来为弥补歉疚,专门写了这篇短文,推荐另一本类似的书,德国历史学家梅尼克所著《德国的浩劫》,也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不愿意社会陷入动荡之中。
补充内容 (2015-8-4 21:27):
【道德成熟的人】长期以来 中国教育泛政治化严重,以意识形态顺从和高调取代了 真正的道德品格教育,整个社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政工干部们难辞其咎。
在简单的是非底线之上,这一类问题可能就需要 所谓“道德能力教育”。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够自行应付和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即 道德要素。只有处理过类似困境,有相应经验的人 才是智力和道德成熟的人。回避是不行的,但可能比严酷的惩罚好一点。
政治不成熟 道德不成熟,才是社会动乱的温床。而非相反。害怕犯小错误,或许以后就会犯大错误。其实很多时候 都不算是什么“错误”,只是成长过程和当时情境下必然的现象而已。
补充内容 (2015-9-1 11:31):
李培根:我觉得在大学,意识形态问题不能泛化。在学校里,一旦把教育意识形态化之后,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前面提到的两大问题,就是“人被遮蔽”和大学自治的问题,都与意识形态过于强化有关。个别问题个别处理,泛化之后,就可以把批评说成抹黑,认为质疑是挑战,把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对过去的记忆(比如文革等等)说成是历史虚无,把对未来的向往,说成是对现实的颠覆。这样的思维,对教育、对社会进步都是非常有害的。
补充内容 (2015-9-1 11:36):
李培根:在大学里,意识形态问题不能泛化 访谈时间:2015年8月14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culture/edu/20150831128411_all.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