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5-7-31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从发证的角度来看,区别当然大了。但你从高教的意义——科研来说,那两者就没有多大区别。主要的科研活动都在合工大完成,宣城校区承载的不过是教学任务。
财力问题,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建校区的问题,如果只是这样,那就简单了。大学的建设,在于师资,在于科研。而这两者都是需要持续性高投入的——宣城校区可以很快建设起来也正是这个原因,作为一个教学点,并不需要这些投入。
另外,高校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在于学生的消费,而在于产业的转型甚至思想的转变,这些都是很虚的东西。银行早已过了当初扩招贷款的热情,吉大差点破产就是最好的警钟。大学最终还是要回归其科研的本质,而非靠扩招来生存——那样就不是大学了,那是培训学校。
还是那句话,分校区必须要依托于主校区,一旦剥离,那么分校区无非是比新建一所大学少了几个步骤罢了,但该经历的还得经历,该付出的还得付出。
而对于襄阳来说,已经拥有一所有潜力的文理学院,当务之急是努力发展文理学院。对于分校区这种事情,应当在发展文理学院有余力之余来做。但现在文理学院的发展尚且吃力。。。
要知道:大学这东西,质量远比数量重要的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