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天行者

[闲谈鄂南] 万历御赐明代兵部尚书,少保方逢时:“尽忠”木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7 2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8 03:32 编辑

种   竹

方逢时

小筑新居傍城市,风致仿佛山林幽。柴门阒寂寡轮鞅,坐中只欠潇湘秋。忽闻南邻饶美箭,命仆乞取栽庭陬。清姿玉润迥绝俗,高标壁立腾苍虬。冰霜惨慄色愈秀,雨露沾濡光欲流。三春锦云解新箨,九夏绿雪霏层楼。天空露下气森爽,虚堂淅沥风飕飕。希音远韵转疏越,两耳恍若听鸣球。胸中尘怀几万斛,一时濯涤俱悠悠。洛阳名园竞侈美,芙蓉芍药纷轻柔。浓芳艳质眩人目,朝华夕落增春愁。何如此君超群卉,娟娟岁晚恒清修。异种虚劳张博望,襟期窃学王子猷。嶰谷不协伶伦管,柯亭无复中郎求。渭川咫尺供清啸,谁羡人间千户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7 2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8 03:43 编辑

俺答封贡后,蒙汉一家。据万历《宣府镇志》记载,张家口一带居然“南京的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的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蒙古族非但“孳牧渐多”,而且逐渐改变单一畜牧经济结构,“其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豆有黍”,瓜、瓠、茄、芥、葱、韭之类,“种种俱备”(《宝颜堂秘籍・夷俗记》)。经蒙汉居民共同努力,塞外古丰州还屹立起一座归化新城(今呼和浩特市),垦田万顷,连村数百,“城郭宫室布满丰州川”(《明穆宗实录》卷23)。隆万年间之所以呈现汉蒙互市“华夷兼利”的局面,显然与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密不可分。张居正深谙长城边防与和平交往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在达成“隆庆和议”之后,他仍再三强调“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岂以虏之贡不贡而加损乎!”并特命宣大总督王崇古“教督诸臣,比常倍加防守”,把“城堡及时修并,边境之险渐次可复”列为“所当修备”的“四要”之首(《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明史・方逢时传》所载“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便真实体现了长城边防与屯田实边、交通网道、互市贸易之间环环相扣内在关联的辩证关系。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熏染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15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15 12:09 编辑

方逢时累疏致仕,万历御赐“尽忠”二字。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历经要职,亲历“俺答封贡,并在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史界却几乎为空白。众多研究者在研究“俺答封贡’’时,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中央决策人物如高拱、张居正亦或隆庆帝身上;在提到地方执行时,更多的集中于宣大总督王崇古,对于时任巡抚的方逢时往往只是一笔提过。笔者以为这与方逢时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俺答封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为了这个事情,他甚至差一点被处死,幸亏高拱也是有识之士,才有了俺答封贡,边界的稳定。才促使国家有精力发展经济,甚至军事上有实力,帮助朝鲜彻底打败日本。张居正的改革,方逢时的收复蒙古。对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15 1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5-10-15 12:16 编辑

方逢时在俺答封贡事件中是第一个捕捉历史机遇的人。方逢时(1523—1596年),字行之,号金湖。 嘉鱼(今属湖)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 历任宜兴知县、 户部主事、 宁国知府、工部郎中、兵备副使等。 隆庆初,改任宣府口北道,加右参政。 旋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辽东。 隆庆四年(1570)正月移任巡抚大同。
        方逢时与王崇古共决大计,以通贡市与俺答约和,建立了边境安宁。 王崇古被召回北京后, 方逢时接替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王崇古与方逢时两人见识相同,事业首尾共济,边境互市顺利发展。 面对有人对互市的异议, 方逢时用发展的现实作解说。恢复贡市以来“九边生齿日繁, 守备日固, 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财货之费,有市本,有抚赏,计三镇岁费二十七万,较之向时户部客饷七十余万,太仆马价十数万,十才二三耳。而民间耕获之入, 市贾之利不与焉。所省甚多,何有耗费。……御戎无上策。征战祸也,和亲辱也,赂遗耻心。 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无征战矣。 ”在当时和后世有重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方逢时不仅仅是收复蒙古,在稳定蒙古上也是很有一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15 1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隆庆时期与右翼蒙古的通贡互市及其意义http://www.docin.com/p-72117379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16

主题

274

帖子

37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7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10-17 1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逢时第一个促成“俺答封贡”的人,他首先说服王崇古,然后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向朝廷提议对“俺答封贡”,如果不是高拱,张居正等人也支持,他可能就被作为叛逆处死了。如果那样,蒙古就可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与中国一直为敌。蒙古在清朝仍然作为中国的一个版图,满清皇帝有什么不满意的。只是可惜的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重视,真正在“俺答封贡”中起最重要的方逢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后人的评价当中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可是在当时,万历皇帝封他少保,柱国《王崇古仅是太子太保》,独一个的赐他“尽忠”二字,并且记载在史册,可见他是多么的荣耀。应该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他让蒙古归顺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超级功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意义非凡。现在很多研究历史的人开始研究方逢时,所以作为方逢时的家乡人,我们应该自豪,应该更多的发掘,推广他。因为他太被埋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