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学校晚上放电影,这个消息像冬天里突然响起春雷一样,很快就震撼了丰湾大队的每个角落。 吃晚饭的时候,运东家的隔壁居然没有响起“吠吠”的练武声。格严有些奇怪,就说,连武场都放假了。娃儿们几乎齐声说道:今天有电影。 格严吃完饭,像往常一样去清理他的杀网和鱼篓。他一边清理一边对运东说:“电影有么事看头,还不是我们又赢了。我说你还是跟我去捡鱼吧。” 运东说:“今天是放《打击侵略者》,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不看怎么能写?叫运喜去吧。” 运喜把嘴一嘟:“人家难逢难遇看回电影,我才不呢……”格严近来脾气小些了,他没有发火,就说:“你们看电影,我自个儿去了。” 陈安颖的病好些了,又能像以前那样烧火撩灶了。但是吃药花去了不少钱,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了。格严不是不想看电影,他是耽搁不起呀。除了队里的活路,他还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去弄鱼换钱,弥补亏空。就连人家看电影的时间他也不会放过。少年不识愁滋味,娃儿们哪能想到为大人分担哪怕一点点忧愁呢? 当运东他们去看电影的时候,天还没有黑。河对岸的堤上也站了不少人。他们也知道这边放电影了,可是无法过河。真是隔山容易隔水难哪。要是在夏天,还可以泅水过来。以前这边就有一些青壮年们踩水过河去看电影。运东和一些小屁孩们只能沿河找船,找不到船过河也就看不成了,只能听电影。现在轮到河那边的人这样了。 《打击侵略者》是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协同作战,拿下敌人山头的英雄故事。有的人以前在别处放映时已经看过了,但现在仍然看得饶有兴味。只是影片同时在几个地方上映,穿梭换片不那么及时。一遇冷场,有些观众就罗唣不耐烦,有的年轻人还打起了唿哨。这时就有大队干部通过麦克风讲话,要求大家耐心等待,同时提高警惕,严防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拉长了放映时间。 电影快放完时,已经转钟。人们开始陆续散场。以学校为中点,四、五两队为分界,回家的人们沿着通顺河堤分东西往两头走。 突然,走在西头前边的几个人脚下一拌,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跟着还有人也摔倒了。有人拿手电筒一照,发现地下有个麻袋,不知装着什么。有人解开麻袋一瞧,差点没把人吓死了:一股血腥气扑鼻而来,原来是一具血淋淋的女尸…… “啊——杀人了!”有人疾呼起来。 刚看完电影的人们又看到了如此一幕:一个女知识青年就在今晚被杀人抛尸了。 五队的民兵排长袁大头一听到凶信就赶了过来,他奋力掰开人群,挤进里边。当他亲眼看到被杀的女知识青年崔梅子时,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很快,闻讯赶来的公社特派员立即逮捕了袁大头。 不少人几乎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已经凌晨两三点了,还有些人跟着办案人员一直守在大队部。会议室临时变作了审讯室。 公社特派员祁民贵跟大队干部简短商量之后,一边向县公安局报告,一边派人搜查证据。民兵连长但忠义紧急集合了部分基干民兵,连夜赶到袁大头家里去搜查。袁大头的父亲老袁头也知道出了事。他先不知道是他儿子出了事,当看到但忠义连长带着一伙人来他家里翻箱倒柜搜查时,他像遭了雷击一般,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大队部里亮如白昼,平时不用的汽油灯也点上了。祁特派员正在进行连夜突审。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袁大头。 ——我问你的学名,就是读书用的名字。 ——我叫……叫袁子丹。 ——哎呀,原子弹?你还是核武器哟,你想吓我呀。 候在外面听审的一群人轰的一声笑起来了。 ——还是叫我袁大头,他们都这样叫惯了。 ——你今年多大了? ——25岁。 ——那我问你,你是在哪里杀了崔梅子的? ——我没有杀梅子呀,我一直在找她呢,可没找着…… ——人都被你杀了,当然就找不着了。 ——我真的没有杀梅子。 ——你的态度不老实。你要老实交代作案杀人的时间、地点、凶器,你是逃脱不了的! 袁大头无言以答,欲言又止。 特派员说:我们已经派人去调查了,马上就会水落石出。我们是不会随便抓你的,因为你有杀人的重大嫌疑,还是趁早交代吧。 袁大头分辩道:我真的没有杀梅子,我是在到处找她…… 这时,连长但忠义一行人回来了。审讯暂时中断。他们到隔壁房间一起去谈了会情况,然后继续审讯。 ——袁大头,我们已经掌握了新的证据。我问你,你要老实回答。大家都去看电影了,你为什么不去看电影? ——我在找梅子。 ——昨天晚上八点到十一点这三个小时,你在干什么? ——我在找梅子。 ——有人能给你证明吗? ——没有。 ——你找到梅子了吗? ——没有。 ——你少给我装羊了!有人知道你在找崔梅子。只有你才是最后见到崔梅子的人。你赶快给我老实交代,你蓄意杀人的全过程。 ——我真没有杀人,梅子真不是我杀的。 ——你不交代是吧?明天早上就把你解送到县公安局。 第二天一大早,醒过神来的老袁头就来到大队部投案自首,说杀崔梅子的是他,不是他儿子,他是来换回儿子的。于是,老袁头也被解到了县上。 丰湾大队老没放电影了。一放电影,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三一群五一伙的,都聚在一起谈论这起强奸杀害女知青案。原来,袁大头正在和崔梅子谈恋爱。崔梅子是武汉下乡知识青年,人长得好,两条长辫子拖到了臀部,一双含笑的眼睛真是又大又漂亮,很有些楚楚动人。想她心事的人肯定不少。可她怎么看上了袁大头呢?这根联结的纽带就是革命样板戏。当时到处都在排演样板戏《红灯记》,丰湾也不例外。大队民兵连在挑选演铁梅的人选时,竞争的人不少。最后由民兵连长但忠义拍板,保举了女知识青年崔梅子。而演李玉和的正是袁大头。你别看袁大头有些呆头呆脑,他比一般人的脑袋都大一号,演起李玉和来还蛮像那么一回事,特别是唱“浑身是胆雄赳赳”,一昂头,一亮相,赢得满堂喝彩。每当崔梅子哭着喊爹,扑向袁大头怀里时,他连心都醉了:这真是天上给他掉下一个林妹妹呀。崔梅子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响应上级号召插队下放,就是来“扎根农村练红心”的,而根正苗红的袁大头正好让她碰上了。然而大家不解的是,谈恋爱怎么就谈出杀人案来了呢? 谁也不会料到,袁大头听说他父亲投案自首之后,认罪态度竟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先前拒不承认杀人,现在却变成了主动交代杀人案情。而且父子俩好像合谋好了的:父亲说是父亲杀的,与他儿子无关;儿子说是儿子杀的,与他父亲无关。父子俩争当起杀人犯来了。连审判员都不知道相信哪个好了。 据说,此案有个疑点,就是杀人的凶器确定不下来。办案人员对袁家里里外外进行了反复搜索,几乎是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凶器的影子。找不到凶器就难以定案。后来的审讯都很简单,或者说陷入了某种僵局。父子二人的口供基本一致,就像是串通好了的。你审一百次、一千次,结果都是差不多的。那时候,办案的技术水平都很落后,法制不够健全,这起强奸杀害女知青案就此搁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