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803|回复: 21

祭晚清荆门名绅周瀚墓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6: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6-2-20 19:50 编辑

                                                   祭晚清荆门名绅周瀚墓
                                                  李勋明

    维丙申(公元2016年)正月初四,晚生李子勋明上坟于晚清荆门名绅周瀚墓前,焚香致祭曰:
     公周瀚,名周厚躬,号宝生,生于清嘉庆戊寅(公元1818年)五月二十八日,殁于宣统辛亥(公元1911年)五月十六日,葬九龙谷青龙山之阳,享年94岁,谢世距今105年。
    公少怀志。十五通六经,二十入仕途,历任四川五知县知州。为官清廉,声名响誉川蜀。勤于政事,功德载于史志。奈何三十八岁之秋,父兄殉节于吉安战乱!公即辞官回乡守孝。服丧期间,公目睹荆门匪患猖獗,欣然舍弃功名,不再出仕为官,组建乡团,层层设防,恭承守土,保阖郡数十年未遭兵燹。
    公热心公益。倡修白云楼、文峰塔、文昌宫,疏浚金虾河,题刻文明湖。慷慨捐资,济灾民于水火。仗义疏财,养孤寡于善堂。兴学育人,纳鸿儒于门下。为人师表树桃李于四方。索文询访古迹于川壑。考正讹,续州志于寒窗。立功立言,诗文自成一家。立德立行,寿享耄耋而兰桂齐芳。躬行笃实忠萃一门而受后昆景仰。
    呜呼!日异时殊,世事无常。公去百年,风流云往。芳草凄凄,孤坟在岗。一杯黄土,几度夕阳。蝼蚁横行,蛇鼠为王。嫡子安在,玄孙何方?月维初春,北风其凉。晚生来祭,酌酒共觞。焚香一柱,伊人何往?十年为邻,百丈相望。长歌当哭,洒泪茔场。知公者我,知我者亡!拟公之风,山高水长。拟公之行,孕秀兹邦。拟公之德,万古流芳。公尚有灵,佑我文昌。永锡斯谷,长发其祥!
IMG_4740.JPG
      周瀚墓于1957年盗,据当地老农卢振生所见,棺盖撬开后只挪动了一个小口,估计为知情人所盗,后被周氏族人重新合棺,末培坟土。 由于棺材上填土较薄,至今在坟上用脚跺之还“嗡嗡”有声。墓前原来还有石碑一块,石蜡台一对,如今仅剩石香炉一樽。墓碑被山下一农民抬去凿成猪巢,损坏严重,只有两边阴刻文字“清故先考周公讳瀚府君之墓”,“公官四川,生于嘉庆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卒于宣统五月十六日,享年九十有四”。   
IMG_4743.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745.JPG
周瀚墓后玄武山九龙谷双龙峰




IMG_4746.JPG

周瀚墓前朝山九龙谷青牛山


站在墓地前后一望,神清气爽,八峰环列,实乃天人合一之地。古人真会寻地!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清荆门名绅周瀚
                                       李勋明

   
     周瀚,名周厚躬,号宝生,亦号瀛海,生于嘉庆戊寅年(公无1818年)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廪生,道光己酉拔贡,曾任四川长寿、南江、广安、成都、江津、通江、东乡、新密各州县知县同知街及知州,殁于宣统辛亥(公无1911年)五月十六日,葬于西乡白石岩(即今九龙谷),享年94岁。
     周瀚在兄弟中排行第五,故民间称他为周五老爷,今天在荆门城郊曾庙、金泉村一带仍有不少关于周五老爷的传说故事,如传周瀚在四川做官时曾经判错一件命案,称病暴亡,装进棺材连夜顺江漂流出川,逃回荆门,死后由七十多人抬到白石岩下安葬。为了弄清周瀚的身世,笔者曾多次到周瀚墓地踏看,其墓座辛向乙,背倚双龙峰,面对九龙珠,墓地由于被盗,仅遗有一樽石香炉。村民卢振生介绍,周瀚墓于一九五七年冬被盗墓者将棺材撬开一角,周氏后人知道后随即合棺进行了回填,由于棺材上填土较薄,至今在坟上用脚跺之还“嗡嗡”有声。墓前原来还有石碑一块,石蜡台一对,如今仅剩石香炉一樽。经村民卢振生指引,在附近一农户园林边找到残缺的周瀚墓碑,损坏严重,只有两边阴刻文字“清故先考周公讳瀚府君之墓”,“公官四川,生于嘉庆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卒于宣统五月十六日,享年九十有四”。本市金石学家焦知云先生曾将该碑文拓后收录于《荆门碑刻》一书。
     经村民介绍,九龙谷西北半山还有周瀚屋场一处,笔者去实地考察,该屋场位于高数十米的悬崖下,座西向东,占地约四百平方米,残垣断壁掩于林木,由于地面没有残存瓦砾,笔者推断为木架石墙茅庐,其庐独僻高峦一隅,实乃一处绝妙的高士隐居地。据周氏家谱所记,周瀚有二子生于该庐,即老二贻壬生于咸丰己未(公元1859年)寿24岁。老三贻泉生于成丰辛酉(公元1861年),寿45岁。可见该屋场修建于周瀚回乡为父守孝期间。另据周氏后人周忠斌介绍,周瀚在现荆门城区城建幼儿园和曾庙村净业寺等还有住房,周瀚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多居住点,而且要到西乡僻壤去结庐呢?这大概与他家庭悲剧有关,且看他的家史:
     《清史稿·列传》和周氏家谱记载,周瀚祖上本姓王,自明朝初年世居竹棚河,以诗礼传家,代有人才,亦号小康之家。然而到了周瀚祖父祖母于乾隆甲寅(公元1794年)相继去世后,旋遭教匪之乱,家景一败如灰,周瀚的父亲不得不过继外祖父为子,改姓周。周瀚父周玉衡自幼聪明好学,于嘉庆十二年中举,发江西,署会昌,授南康、调赣州。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升江西省按察使兼代理省布政使,总督吉安军务,不幸于咸丰丙辰(公元1856年)正月与两个儿子在吉安战乱中阵亡,被朝廷追封谥号“贞恪”。 咸丰帝还谕旨在吉安、南昌、赣州三府及原籍荆门建专祠供奉。荆门“周贞恪公祠”建于咸丰己未(公元1859年),在今城区工商街邮政所对面原市群众艺术馆旧址。坐西向东,前后三重殿,其规模不逊于陆夫子祠。门前临街有照壁,前厅三门;中门悬 “周贞恪公祠” 石匾,左门额“成仁”,右门额“取义”。第二重拜殿大门悬湖广总督李瀚章所题 “忠萃”大匾。大殿内悬挂咸丰和同治二帝五道谕旨祭文,可谓创荆门历史上皇帝谕旨之最。按照周瀚所写的《王氏宗谱序》,周贞恪公在赣州任知府时,就曾多次请辞回乡修祠还袓,然而忠孝不可两全,至死未能如愿。从周贞恪公困守吉安临危前的题壁诗可见他的眷念家乡之情,其诗曰:
                困守孤城阅几时,沥心血尽绝援师。
                兵因食尽难言战,家望生还未有期。
                蹈刃方能徵学养,濒危深恐愧须眉。
                孤臣一死终何补,惭恧君恩报已迟。
     周瀚的父亲周玉衡和两个哥哥战死吉安时周瀚三十八岁,按照明清时的规矩,周瀚必须辞官回乡为父亲守孝。在这期间,知州聘他负责督办团练,维护地方治安。从同治版《荆门州志·戎志篇》收录周瀚的《乡团议》,他把全州乡镇分为六大团与城防局连为一体,层层联防,有力的维护了社会治安。由于他的地位和显赫的烈士家族背景,从1860年到1892年左右,周氏家族显赫一时,几乎控制了荆门集市贸易的一半达三十余年。 周瀚也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周氏家族雄厚的资金开始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倡修白云楼。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高家桥改造文昌宫,修万寿宫。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协助州牧牟嗣龙筹资兴建文峰塔,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题“文明湖”石刻,另外一些乡镇修桥修路也多有他的捐款。
     周瀚兄弟八人,大哥周厚基,号宝树,官至山西大同府通判,兼袭骑都尉。二哥周厚培,号宝田,知府衔。三哥周厚光,号宝华,随父殉节吉安。四哥周厚炽,号宝卿,咸丰丁已七月吉安阵亡。周瀚一生先后娶二妻二妾,生五子一女。第一任妻子常氏比周瀚大五岁,生于嘉庆癸西(公元1813)二月初二,殁于同治癸亥(公元1863年)十月初三,享年五十岁,周瀚时年四十五岁。妾马氏生于道光壬寅(公元1842年)二月初九,比周瀚小24岁,殁于光绪戊寅(公元1878年)正月初一,周瀚时年60岁。周瀚46岁续娶继妻王氏生于道光己酉(公元1849年)八月初二,娶妾杨氏生于咸丰(公元1856年)正月十七日,比周瀚小38岁。由于家谱未记继妻王氏和继妾杨氏殁年,按周瀚殁于宣统年(1911年)计,时继妻王氏61岁,继妾杨氏54岁。按照中国传统民俗命理学,人生54、61、73、84乃灾难之年,周瀚人生四个大灾之年都被亲人所替,他94岁那一年,后妻后妾正值61岁和54岁灾年,倒把他克死了,是天命还是巧合,令人费解。
     笔者根据周瀚第四子贻荣于光绪丁丑(公元1887年)十二月初三生于“四川省城桂王乔西街”推断,周瀚回荆守孝至第十年于59岁时仍去四川做过官,民间传他判错案,装病暴亡,装进官材逃回荆门一事,实乃讹传。
     周瀚文气不凡,诗词书画都有较深的造诣,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收录有他的诗文《刘周二公祠祀》、《新修白云楼记》、《景莱别墅记》、《长林营建记》、《游普惠洞》、《游白云洞》、《乡团仪》、《宴荆园》和《张烈妇挽词(有序)》等。今天当我们游览在象山东麓景区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得月台南那块“文明湖”三个石刻大字,它就是周瀚于同治己巳(公无1869年)所题,“文明湖”名从此千古流传。让我们再来看看遗留在龙泉书院白鹤亭上周瀚所撰写的《景莱别墅记》碑刻:
    该记为当时的州牧徐嘉禾于象山东麓建“景莱别墅”而作。徐嘉禾,河北人,光绪23年任荆门代理知州。其先,徐太守自己已经写了一篇《景莱别墅记》碑刻,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请周瀚用同一题目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刻石呢?周瀚明白,你徐大人写《景莱别墅记》是颂扬老莱子,你要我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无非是要我为你修建景莱别墅歌功颂德啊!   
      
周瀚没有辜负徐大人的厚爱,通篇不乏颂扬之词。碑文开篇大意说:天下风景名胜,其先皆荆棘丛生之地,由于有人去发现培植才成为奇景,荆门“乃老莱子故里”,出城西数百步,有老莱子山庄。光绪戊戌(公元1898年)天津人徐嘉禾来荆任太守,闲瑕之时,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看到荒凉的老莱子山庄。感叹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固守土之责也”!于是徐太守捐款于老莱山庄遗址旁购地建楼,命名曰“景莱别墅”,意喻景仰老莱子这位先圣,并清理淤塞了的顺泉,使昔日清澈的山泉再现于世人面前,并作文以记。(指徐嘉禾所写的‘景莱别墅记’)。
     碑文的中心部分是作者登上景莱别墅后,对四方景色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描绘,录其原文:“其南则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幛,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檐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楼之胜,而太守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潆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聘怀、藉觞詠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岵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
长,以臻一道周风之盛。”
    碑文最后即景生情,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周瀚时年已81岁),今天,幸得陪从扶持来这里一游,看到太守为纪念老莱子所修斯楼,“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之仁!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徐太守真是为我们荆门人做了一件大恩大德的好事啊!文章结尾,周瀚还恐徐太守觉得颂扬不够,又补上几句大加赞赏的话说:“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当然,这就是徐太守最希望也最喜欢听到的话。
     读完了《景莱别墅记》,让我们想到周瀚做官回荆后所做的公益事业远远超过了徐太守的这幢景莱别墅,却没有留下一篇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文字。有趣的是景莱别墅已成为历史的今天,人们把徐太守与周瀚两人各写的《景莱别墅记》都镶嵌在白鹤亭上让后人品评,虽属巧合,颇有意味,也令人感慨。历史是后人评价的,我们不敢想周瀚在为徐太守写这篇《景莱别墅记》时的心情,倘若徐太守在世,人们不经要问,两篇《景莱别墅记》,其文章及作者情操的高下优劣该怎样评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周瀚和他家族见证了清朝由盛变衰的历史,他的94年人生路给我们后人的启示,天下太平,社会和谐,是人类最大的福祉。
                                                                                  见荆门日报2011年6月5日12日版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7: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6-2-11 17:43 编辑

景莱别墅记
周瀚
     风景之废兴,存乎人;人之培植风景也,亦会有其时。天下名胜之区,其先皆榛莽也;有人焉为之搜剔而出之,乃蔚为奇境。读钻鉧潭、袁家渴诸文,当其鸿蒙未辟,蛇虺族之,蓬蒿蔽之,谁复知西山之怪?特得柳州入深林,穷回溪,刈秽草,去恶木,而后争奇斗胜,异景豁然在山,灵固显晦有时,然不遇柳州,恐晦而不显,终为樵夫牧竖所蹴踏上下而已。其显也在人,亦际其时也。吾乡乃老莱子之故里也。出西效数百步,书院后有山庄在焉。上有亭曰“孝隐”,湫隘实甚屐齿所不及。
    岁戊戌,天津徐性臣太守来牧是州,公余课士之暇,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怦然有动于中,慨然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固守土者之责也。”于是捐数百缗购其旁隙地,建一楼,乃塈乃塗,不数月告成。颜曰:“景莱别墅”,并作文勒石以记。下有泉曰顺泉,乱石填淤,藤蔓纠缠。去之焚之,山泉之面目始呈露于案塌之前。
    登楼四顾:其南则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嶂,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檐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楼之胜,而太守即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潆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聘怀、藉觞詠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岵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长,以臻一道同风之盛。斯楼也。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之仁,而因以展孺慕之殷;若仅谓培植风景,浅矣!
    余老矣,幸得陪从以畅游览。玩风光之美,则欣然以喜;慨孝思之挚,则戚然以悲。至荦确荆榛之地,忽易而为巍焕壮丽之观,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兰亭遇右军,竹树为之腾辉;西湖遭白苏,山川始觉生色。莱子之庄芜没于空山者,殆数千百年,迄今乃得贤使君为之涤瑕荡垢,以发林泉之秘。地之兴也以人,人之来也有时,讵不信欤?余聿观厥成,当如何鼓之舞之而欣幸不已也!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勒之金石,兹不赘,谨记。
                           宝生周瀚撰。
                                          (碑在龙泉中学白鹤亭)

                                                  读周瀚《景莱别墅记》
                                                     李勋明
    碑文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碑文是文学语言的高度凝炼,碑文常常是脍炙人口,传之久远。
    荆门龙泉中学白鹤亭保存着一块晚清荆门名绅周瀚所撰写的《景莱别墅记》碑刻,这篇碑记是为当时的州牧徐嘉禾于象山东麓老莱子山庄旁建“景莱别墅”而作。
  其先,徐太守自己已经写了一篇《景莱别墅记》碑刻,他为什么还要请周瀚用同一题目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刻石?周瀚明白你徐大人写《景莱别墅记》是颂扬老莱子,你要我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其目得是要为修建景莱别墅的人歌功颂德啊!   
    周瀚没有辜负徐大人的厚爱,通篇不乏颂扬之词。有趣的是景莱别墅已成为历史的今天,人们把徐太守与周瀚两人各写的《景莱别墅记》都镶嵌在白鹤亭上让后人品评,虽属巧合,颇有意味。
    碑文开篇大意说:天下风景名胜,其先皆荆棘丛生之地,由于有人去发现培植才成为奇景,荆门“乃老莱子故里”,出城西数百步,有老莱子山庄。戊戌年(公元1898年,光绪24年),天津人徐嘉禾来荆任太守,闲瑕之时,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看到荒凉的老莱子山庄。感叹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固守土之责也”!于是徐太守捐款于老莱山庄遗址旁购地建楼,命名曰“景莱别墅”,意喻景仰老莱子这位先圣。并清理淤塞了的顺泉,使昔日清澈的山泉再现于世人面前,并作文以记。(指徐嘉禾所写的‘景莱别墅记’)。
     碑文的中心部分是作者登上景莱别墅后,对四方景色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描绘,录其原文:“其南侧有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幛,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孙河、孙仅、孙侑,后成为北宋的大臣和名士)。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檐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唐朝著名书画家蓸霸)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楼之胜,而太守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潆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聘怀、藉觞詠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岵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唐名臣狄仁杰)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长,以臻一道周风之盛。”
     碑文最后即景生情。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周瀚时年已82岁);今天,幸得陪从扶持来这里一游,看到太守为纪念老莱子所修斯楼,“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之仁!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徐太守真是为我们荆门人做了一件大恩大德的好事啊!
    文章结尾,周瀚还恐徐太守觉得颂扬不够,又补上几句大加赞赏的话说:“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当然,这就是徐太守最希望也最喜欢听到的话。
    读完了《景莱别墅记》,让我们想到周瀚从四川做官回荆后,从1862年-1867年五年间就捐资主持修白云楼、建文峰塔、改造文昌宫(今金虾路一带),却没有留下一篇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文字。周瀚病故后又远葬于圣境山九龙谷,墓地离他所结的草庐(今民间所称的周五老爷屋场)仅500米之遥,这不得不令我们这些后人为周瀚的这种淡泊名利、热心公益事业之精神所感慨!
     历史是后人评价的!我们不敢想周瀚在为徐太守写这篇《景莱别墅记》时的心情,倘若徐太守在世,人们不经要问,两篇《景莱别墅记》,其文章及作者情操的高下优劣该怎样评定!
                            (原发2002年荆门晚报)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7: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

新修白云楼记
周瀚(州人)
予尝出城之东郊,游郊)弄眼你故所为白云洞者,荒草迷离,断础卧地,凄凉者久之。上有台,缭以石栏,似欲有所筑而未果者。父老为予言:“昔人欲以此修白云楼,基甫成而工辍,垂五十年矣。”予心怦然动。适学博周君晓帆、汉阳曹君右臣同临其地,因与观流泉,规形势,议创楼以资吟眺。予慨夫大江南北兵燹频年,骸胔蔽野,凡台榭陂池、市廛庐舍,悉举而付之一炬。滕王、黄鹤,迁客骚人凭吊感喟之所,尝再历其地,求所谓金碧巍焕,已变而为败甓断瓦,樵夫、牧竖相与蹴踯上下而已。而民竭财匮,亦无大力者为之恢其旧观,复何有于斯楼?然滕王、黄鹤,数千年迁客骚人凭吊感喟之所,又当名都大区,曾无人为之恢其旧观?荆门,荆襄之冲,戎马干戈必经之地,而吾尚得与二三君子从容暇豫,点缀河山,何其幸也。常州牟皓升太守适牧是邦,百废俱举,闻此议,欣然倡首。爰集赀鸠工,克日兴事,上为楼,下为庭,越数月告成。窗牖洞达,纵目千里,予乃偕文工词客,共萃于此。北顾河洛,南指滇黔,襄郢沮漳隐见于夕阳沙鸟间。城市万家树竹,楼台高下如图画,岂非吾乡一大观哉!金陵未复,钱塘告陷,大帅戮力于疆场,战士毕命于原野,尚望吾乡人士各怀安不忘危之意。则登斯楼也,慨然奋仗策请缨之志,不至与结绮临春,徒侈奢靡。其庶乎竟前人之工,而垂不朽矣。
刘周二公祠祀记
周瀚
天子在位之四年秋,州牧刘公迁太守以行,民感其德,怀其惠而惜其去,创为生祠,以志弗谖。暨九月,训导周公以积劳殁于官,士怆于室,民欷于衢,群议附祀生祠宜。告于州人周瀚,曰:“汝其记之。”瀚曰:“记之若何?”曰:“举其大,无琐言,纪其实,无虚说,无谀词,汝与二公勷事有年,知二公最真,其勿辞。”瀚谨出命。初,刘公之莅荆门也,当兵燹后,百废未举。发捻蹂躏河东,逼我边鄙,万姓皇皇。公用恻然,不遑寝处,择属吏之能事者。知周公才,乃进而谓之曰:“贼逼矣,奈何?”周公曰:“御贼以团,集团以资。今无资,其奚若?”刘公曰:“筹资之任,余将焉辞?”乃取钱粮之余,每两或百余文、百文,岁约得三千缗,以付周公。周公于是新旗帜,利器械,储军实,整部伍,鼓舞万众,建团设防。发捻三扰安陆,公与刘公檄召诸团,沿河数百里钲鼓相闻,荆、宜恃无虞。甲子秋,建阳之不逞者谋逆,刘公往剿,周公董率城防。数日之内,罪人斯得,州境安如堵。贼既平,刘公乃复谓周公曰:“文庙朽敝,飘摇风雨,吾子之责也,其思所以葺之。万寿宫无定所,何以昭对越之诚?文昌寄祀于城槿,殊乖体制,其择爽垲以建之。”周公曰:“诺。”乃身任其役,木石之属若而费,工若而费,刻意节省,无枉锱铢。越六阅月,工帅告成。夫集费以治兵,兴役以妥祀,锄逆以安民,刘公之功也。不计劳怨,一往直前,合众力以御数十万之狂贼,肩重任而成数百年未成之钜典,周公之功也。《易》曰“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二公有焉。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然则祠宇之建,礼也。州人士复相与议曰:“匪直此也。”曩者,士试于省,有宾兴二千两,经大府提作军饷。壬戌岁,周公送诸生试,悯其行李之困乏,令诸生请于中丞严公,得还其旧。南乡有学田赡贫生者,为佃民隐种近百年。公请于刘公,往核得实,今州牧长沙黄公,追钱七百缗,岁租二十石,以入宾兴。恤寒畯而作人材,二公之功与黄公之德,均未可没也。黄公现司此土,弗敢议二公之俎豆于斯也。其又奚疑周瀚目然?谨记于石,以告后世之牧民与司铎者。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7: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6-2-11 17:48 编辑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

游普惠洞
周瀚(州人)
林深白日暗,松花落古瓦。墙欹倩云扶,门额藤萝挂。
老僧面冻梨,肃客泛杯斚。坐久醉忘归,一鹤晴空下。
游白云洞
洞口不知处,茫茫尽白云。台空余鸟迹,碣老长苔纹。
塔影踞山起,钟声隔水闻。倚栏看未足,归路已斜曛。
宴荆园
如此名园足胜游,流清亭畔几勾留。弯环活水穿重室,高下岚光贮一楼。
庭草摇青谁作主,林篁围翠气如秋。归来醉眼摩残碣,袅袅苍烟起暮愁。

                                             张烈妇挽词(有序)
     咸丰七年,贼至石桥驿。烈妇与姑避于山洞,贼焚洞,冒火而出。贼伤其姑,逼妇行。妇大骂,投水死。
墨焰漫天天夜哭,山鬼狰狞攫人肉。有贼红巾自西来,吁嗟浩刼值百六。荆门已破至石桥,人民纷窜唬且号。吕氏之女张氏妇,携姑负子山坳逃。白云观下白云洞,黝然深邃藏者众。氏兮到此可奈何,欲入不入心焉恫。金鼓烈烈旌旗起,回头已见贼至矣。四顾茫茫天地窄,大呼阿姑权避此。横贼杀人手不歇,山下泉流山上血。瞥见洞中藏有人,持刀呼人人不出。烈火拉杂满山紫,四百余人同日死。不忍姑儿两俱亡,与姑同出红焰里。妇遇贼兮遭贼逼,姑护妇兮贼刃击。寻思不若随贼行,徜致姑死儿何益。行行一里大溪阻,此是儿家埋骨所。拚教蛾眉扶纲常,生死鸿毛何足数。此际烈妇心目断,姑泣山头声声唤。此际烈妇肝肠摧,娇儿滚地哭声哀。头角已伤血流碧,骂声愈高水声急。踊身一跃落波心,万古馨香此一溺。我闻汨罗沈屈子,烈妇之烈足与比。我闻孝女有曹娥,烈妇之烈两足多。事闻于朝旌于里,烈妇虽死曷尝死。我愧不及贾生才,大书一纸吊湘水。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1 18: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


              乡团议
            周瀚(州人)
    城防,防城也。然防城犹必须防乡,城不防则腹心不固,而乡无所依。第防城而不防乡,则门户不严,郊关之外遂成异域,而城亦不能恃以无恐。今城防诸事宜已次第举行矣,始而团,继而练,但不至日久懈生,不特言守,庶可言战乎?继是则宜整饬乡团。乡人之言曰:“城萃也,而乡涣。”故办乡团尤难于城。夫涣者独不可以萃之乎?近者附城各处业奉示谕,旗帜、器械焕然一新。第恐有团之名无团之实,虽声威张皇,一旦偶有寇警,恐不免鸟骇兽散。是团者,徒为平时戏弄之具;卫生者,适以戕生矣。鄙意欲将团之小者联之使合,团之弱者练之使强。察山川之形势,定战守之机宜,凡团有甲长、有团长。州属分四乡,今拟于各乡设立团总一人、副团总二人。划北乡南桥以至刘猴集为一团,划西乡姚家河、观音寺等处为一团,东、南地势稍旷衍,各因地段划为二团。通州合为六大团,皆与城局联络一气,提纲絜领。分之为六大团,又实只一大团也。每团之内,公正绅董多方劝谕,各备大炮鸟枪,愈多愈妙。团丁虽无营制,亦须微有纪律,万众麕集,沸声满耳,既不足以壮观瞻,又乌足以称师旅。务于农隙之时,募知兵者教以作止击刺之方。倘烽燧告警,视贼所来之处,团长即率众堵御,分报该乡团总、城局。如系零匪,则团总分率其乡之团围而殪之,倘大盗蜂聚,则各乡分班裹粮持械前往策应。贼初来,阨险要以挫其锋,既过,遴丁壮以截其尾,一团如是,各团皆如是。彼贼亦人耳,既已进退失据,有不仓皇奔走者哉?所难者,地势不一、人心不齐耳。东乡地近襄河,亲见河东年年焚杀之惨,其办团尚易。若西、南、北三乡向少寇氛,狃于安常。西北层峦耸峙,人倚为藏身之固,以为无藉于团。南乡弥望平衍,人又以为无险可恃,虽团无益。此皆巢堂燕雀不知远大之图者也。夫二竹、房、保,万峰插天,何以遭贼蹂躏?河南平地千里,筑五尺之堡,聚其妻孥,得以安堵无虞。以是知在人不在险也。特人既有备,山居则因地为砦,平壤则筑墙浚濠,仿照坚壁清野之法,是亦事之所必应行者。倘幸目前无事,不思先事预防,一朝寇至,将长驱直入。且处处俱行团练,如有一处不行,群盗必以此为逋逃之薮,其受害更烈。执迷不悟,良可痛悼。拟请委员周历各村落,于已办之处陆续验看,试其阵法,考其技能,佳者奖之,不佳者斥之;于未办之处婉转开陈,总期革顽振懦,于至难办之中求一必可办之法。有阻挠吹散者立予重惩,而又地方有良善受枉者,许其共保,有匪徒许其共攻。人非木石,有不闻而奋兴者哉?外以壮藩篱,即内以固根本,则乡防矣,而城亦防矣。夫团练一法,以守为战,以农为兵,以逸待劳,以常御变,此古来府兵之遗法,即今日御侮之良规。瀚,一介书生,蒿目时艰,徒发无端之空议。虽复勷事局中,而权不属则事不集,不能不翘首仰望于当事之大人君子也。


      乡之有团,即《周礼》比闾族党之制,管子轨里连乡之遗。唐之府兵犹存古意,至宋则始刺为义勇,后复籍。为长征兵而民始怨,非团练之不可行也。余尝谓乡团与营兵、保甲三者相辅而行,始为缓急可恃。营兵能练,则蹶张超距,僴然有杀敌致果之威;乡团能练,则荷锄鸣柝,隐然有众志成城之势。保甲行,则境内之奸宄无所容;乡团行,则外来之寇贼无敢犯。无事之日各安农业,一旦有事,则营兵以战,乡团以守。保甲清其内讧,乡团御其外人,制胜之道也。嘉庆初年,以坚壁清野之法平定川楚教匪。十八年,李文成、林清之乱,直隶、豫、东三省团练义勇各卫乡闾,贼众被剿奔窜,因所至有备,不敢肆行裹胁,官军网以得力。此皆其前效也。咸丰间,屡奉谕旨命各省官绅督办团练,而荆门之团则成于在籍之前任四川广安州知州周君。自咸丰壬子以来,荆门屡遭兵燹。同治三年,知州事刘綮敦请周君总办团练,此乡团议之所为作也。是年,捻匪自汉川扰臼口,逼临汉水,意将南渡,以荆门团练整饬,未敢问津。五年七月,余忝守荆门。十一月,贼魁赖汶光、任化邦等拥众数万,由天门猝至臼口,叠次冲突荆门,乡团扼要堵御。下自新城、沙洋、马良,上至石牌、利河口、丰乐河,沿河数百里,乡勇十余万,裹粮持械,立风雪中二十余日。六年正月,又自枣阳犯安陆,二月遁去,三月复由云梦扰钟祥,又至臼口。荆门之团防河干者,又复四十余日,舍穑捐赀,终无懈志。贼众据划抢渡,一夜数十次,且数十处终不得渡,百计皆穷,始复北窜。汉南数郡县得免蹂躏者,未必非荆门团防之力也。余以防堵数至河干,见诸乡民忍冻荷戈,露处堤上,上淋下湿,其苦莫状。而谨防巡地,昼夜不离,铃柝巡警,络绎不绝。不费粮台一饷,不资军库一器,一呼四应,奔命恐后,固以见荆民之好义急公,然非周君与各团首训练有素,亦乌能有勇知方,克收指臂之效哉?愈知乡团之设,诚足防保甲之所不能防,而守营兵之所不及守,实与兵备互相为用。因纂《戎制志》,附其议于末,俾荆人各知其父子相聚、室家相安者,皆有赖于团练也。且以使后之加意乡闾者,得所考焉。知州事恩荣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11

帖子

12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2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6-2-12 1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眼熟的香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

主题

4760

帖子

5429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2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2-12 17: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6-2-13 21: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瀚家谱摘录:


132622jq4yozrf4v8kjouo.jpg

1327436gw8cwo399u5y8k3.jpg







132630je9g92hxv8h9xvp2.jpg

132759ubt88cb2l2zlxxcz.jp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