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09: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03 熊诗丽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30多年以来,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预防接种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持久的社会效益,在保障儿童健康,增加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丰硕的成果,离不开我们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尤其与基层接种医生默默无闻的奉献密不可分。为了坚守预防接种“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基层接种医生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她们背着沉重的冰包,带着疫苗和接种器具,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只为让辖区的孩子能及时接种上疫苗;她们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向每一位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只为了消除少数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误解;她们挑灯夜读、精益求精,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只为了更加全面掌握各种疫苗的最新知识;她们勤勉尽责,温柔呵护,只为了让每一位宝宝安全有效、及时接种每一针疫苗。有时,为了追踪一名流动儿童,他们要拨打数十个电话,奔跑数十里乡间小路;有时,会遇到家长的冷脸、拒绝甚至责难,她们默默承受着委屈和误解。她们扎根基层,淡泊名利,执着坚守在最平凡、最艰苦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这平凡而枯燥的预防接种工作。
熊诗丽,正是她们中一名代表,她1999年从武汉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永安街卫生院从事计划免疫工作至今,把靓丽的青春和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给基层。在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她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使永安街卫生院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步提升,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荣获武汉市卫生局举办的 “5。12”国际护士节演讲比赛优秀奖、共青团蔡甸区委举办的 “青春建功业,颂歌献给党”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三等奖、共青团蔡甸区委举办的 “弘扬知音文化,践行武汉精神”诗文演讲比赛二等奖、区委宣传部举办的2015年首届“蔡甸区知音文化形象大使”优秀奖等称号。
爱岗敬业 不懈追求勤学习
古人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以来,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这正是她在预防接种岗位上不断进取的源泉。她在熟练掌握计免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深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更好地指导实践,她从来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记得工作之初,她的学历只有中专水平,业务之余她通过自学取得大专文凭。为了提高现工作岗位的业务知识,今年7月再次顺利取得了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历;她积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技术学习和岗位培训,并注重学习后的消化、吸收,确保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甘于奉献 舍小爱 为大爱
为了筑牢孩子们第一道健康防护墙,她经常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不怕路途遥远,翻山越岭,穿过沟壑,不厌其烦一次次走家串户,无论是在九真山下搜索流动儿童,还是在小奓河边登记建卡,都可以看到她熟悉的身影,她用自己的行动忠诚地履行着一名接种人员的神圣职责。熊诗丽的公爹很早去世,小叔和弟媳也在外打工,家里除了一位年事已高的公婆,还有一位全身瘫痪的小姑。这些年,她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一些本该由她来做的家务事,如照顾女儿、侍奉公婆、护理小姑等琐碎的家务,就都压在了丈夫一个人身上,丈夫虽然对她的工作理解、支持,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丈夫也会不高兴,埋怨她既不是好妻子,更不是好母亲。有一次女儿精神萎靡的来到她科室,告诉妈妈她头疼,可是当时由于接种的孩子很多,而且有的路途遥远,想到此她顾不及自己的孩子,只叫她拿点零钱自己照顾自己,孩子说什么也不去,站在一旁默默地流泪。等到她忙完时,才发现孩子满脸通红,一量体温孩子高烧39。6℃,她才满是愧疚的急忙带着孩子去看病。
今年8月,女儿因脚部受伤在武汉普爱医院做骨科手术,在女儿住院的半个月时间里,她只是在手术的当天向院领导请了一天假去了趟医院,当手术结束后,她望着宝贝女儿憔悴的脸庞和紧闭的双眼,泪水不由自主涌出了眼眶。这时女儿醒了,她赶紧背过脸擦干泪,女儿轻声说,“手术做完了,我不怕痛,妈妈不用为我担心,我晓得你单位忙,你还是快点回去吧,还有好多弟弟妹妹等着你打针呢。” “宝贝真是太了解妈妈了,让我再多陪你一会儿吧”,说完她哽咽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母亲,她也想陪在女儿身旁,陪她说说话,为她讲讲故事,但想到自己的职责,还有预约接种的孩子等着她。在女儿最需要她的时候,她还是带着无限愧疚走出了病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了这一崇高的事业,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熊诗丽和接种门诊的姐妹们,每天就象陀螺似的一直转个不停,从上班的那一刻起,常常是连喝水的时间也没有,上完一个班下来,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繁重的工作,使她们的大脑高度紧张,但就是在接种人员相对短缺,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下,她们仍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天的工作。有时一名儿童有几名家长陪同,每天答复家长的询问不计其数,说的话,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经常是说着说着,嗓子就哑了。尽管如此,从无怨言,始终坚持不急不躁,面带笑容。
创新服务 计免工作取佳绩
预防接种是一项具有专业水平含量高,责任极其重大的工作。她深知防重于治的道理,也深知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农村计划免疫的知识还不是很普及,自觉接种远没有城市便捷和普及,计划免疫要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谈何容易。但她坚信,只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完成“绝不漏掉一个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目标。因此她始终把“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公共卫生让辖区人民满意”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结合辖区内整体免疫规划工作的实际,坚持岗位职责三到位。一是宣传到位。每次召开辖区内村医培训会,她都提醒各村卫生室在村交通路口开辟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栏,通知未种儿童及时补种并各类疫苗的重要性。每当季节性传染病到高发时节,她都及时深入到辖区各学校、幼儿园为学生作预防知识讲座,发放疫苗接种宣传单,充分利用学校、幼儿园这个平台,把计划免疫的宣传及时送入家家户户;为了能使辖区内的宝妈们能够随时咨询或了解接种的相关知识,她专门建立了微信及QQ群---“托起明天的太阳”。二是落实到位。对辖区的每个计划免疫对象造表建卡,这是一项十分细致十分繁琐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接种对象的成长、地址或联系方式变更等因素,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充实。只有卡证的规范化信息管理,才能将计划免疫真正落实到人。经过这些年的工作积累,她熟悉了大部分接种对象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情况,对其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状况了如指掌。三是服务到位。永安街下辖2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境内群山起伏,号称江汉平原第一高峰的九真山横贯全街,小奓河在境内斗转蛇行蜿蜒东下,地形、地貌复杂,儿童分布范围广。每次接种总有一些对象迟迟不能到位,她便根据通讯录逐一联系,问清情况。记得上次有一个不满两岁的小男孩,父母都在珠海打工,小孩便交由爷爷奶奶照料。而爷爷是位手艺工匠,为了生计经常外出打零工,奶奶身体也不好,她便主动承担上门接种的重担。为此,她还被女儿嗔怪:“亲生的女儿也没享受这种待遇,只知道关心接种的孩子,自己家的伢从不关心”。
正是这样的周到,这样的细致,这样的执着,保证了预防接种人、证、卡相符率百分之百,规范接种率达98%以上。多年来辖区无传染病爆发流行,接种门诊未发生接种差错、事故,无群众投诉;2008年12月通过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信息化系统建设验收工作;2010年永安街卫生院被武汉市卫生局评为“预防接种先进单位”;2012年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群众满意预防接种门诊”光荣称号;2012-2014年永安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区综合排名均在前三位,计划免疫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年6月,熊诗丽受湖北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部邀请,参与录制了一期“健康金管家”--《宝贝疫苗“计划”》的电视节目,现场解答主持人及观众提出的有关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和政策,进一步宣传了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 亲情服务化误解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接种人员的“硬件”水平,那具体工作中对接种对象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则是计免工作者的“软件”。即便有家长无端的泄愤,她也始终面对微笑、耐心沟通。她说:微笑是医患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矛盾的消除剂,作为医护人员,应该把微笑和沟通作为基本的职业素质。她说到了,也做到了。接种工作中时常受到委屈,她始终忍辱负重。如接种疫苗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儿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尽管事先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事后部分家长还是不能理解,说出一些过激的话。一次一位小孩接种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而家属则认为是疫苗使用错误,迅速叫来十余人要‘讨说法’。看着那气势汹汹的阵势,预防接种室及整个公共卫生科内顿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时她用单薄的身躯挤进了充满危险的人群中,只见顿时被家属团团围住,科室同事见状立刻拨通了院领导的电话。十几分钟过去后,大家诧异地望着接种对象家属握着她的手,微笑地从接种室走出来,并表示积极配合治疗。事后大家问起这件事时,她说:“我们要用心去和家属沟通交流,用微笑、用爱心、用耐心、用真诚、用科学知识去换取心灵的沟通,去羸得家长和儿童的理解和信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她们以博大的胸襟,坦荡的情怀,包容挫折,包容误解,也包容快乐和成功,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性格,使预防接种门诊这个集体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羸得了被服务对象的信任和群众的好评。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16年的基层工作使她尝到了家长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家长责难时的辣。她时常鼓励接种门诊同事,我们接种的每一针疫苗那都是健康的希望,每一个宝宝健康成长,那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有的宝宝都健康,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熊诗丽和她的团队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又似清泉,耗尽自己,给人以甘甜。在我国基层医院网底重建的今天,她们以春雨润无声般滋润着农村居民的心田,呵护着祖国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最美的预防接种医生---熊诗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