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看我你脸红

湖北省“最美接种医生”评选事迹展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285

主题

574

帖子

13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32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1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刘学珍

  在湖北省最西部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大山深处有一个长庆村。村子位于恩施与利川两市交界地段,海拔1000米至近3000米,山险人稀,缺水少地。村子距辖镇最近处亦有20余公里,村卫生室成为村民求医问药最便捷的所在。每逢农历一、四、七,赶集的村民天刚放亮,便四面八方涌入村部所在地,购物易物。比公鸡啼鸣起得还早的刘学珍医生,早已打开村卫生室的大门,迎接接种的孩童、求药的患者。这一幕或许是中国山区村医最真实和平凡的写照,她就如幽居深谷的兰草,把党和国家对边民的关爱,像花韵一样,默默释放,香泽四方。

  长庆村的村医叫刘学珍,女,苗族,现年39岁,至今已从事预防接种工作15年。她所服务的卫生室地处海拔1800米的高山村,山势起伏连绵,到最远的村民家,步行需要五六个小时。长庆村15个组和大瓮村6个组514户、 2075个村民都在该卫生室就医,常年0-7岁适龄的接种儿童保持在200人左右。由于可耕种的土地实在太少,村民较为贫困,外出务工的农户多,而且打工地点经常变换,儿童流动性很大,这对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有很大的难度。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学珍医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深知呵护一方儿童健康要有许多艰辛的付出。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的重要手段,是预防重大流行性疾病的防护墙。在偏远农村,这道儿童健康的防护墙只能依靠村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刘学珍知难而进,尽心尽责的守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大瓮村五组的儿童刘恩琪,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刘思琪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护,无法到卫生室打疫苗。她就在下班后背上接种箱,步行10多里崎岖的山路,到刘家给小恩琪注射疫苗。这样一做就是3年,保证了刘恩琪的健康成长。刘恩琪的爷爷奶奶感激不尽,夸赞刘学珍是村民的贴心医生。

  长庆村小孩丁嘉诚,随父母居住在打工地浙江,不能按时返乡接种疫苗。为了保证适龄儿童一个不漏,刘学珍多方打听家长电话,在电话中叮嘱一定要带孩子到打工地点预防门诊接种。家长根据她的意见,按接种程序接种完了所有一类疫苗。小嘉诚的父母对刘医生表示衷心的谢意,“她是负责任的好医生!”

  长庆村一个叫张开兰的小女孩,接种后晚上10点多钟出现高热。家长打电话给刘医生,刘医生连夜赶到儿童家中,给儿童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对症处理,直到儿童体温降至正常才回家。家长对刘医生更加信任了。

  这只是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几个典型事例。15年来,刘学珍一共为近千小朋友筑起了生命的防护盾。每个小朋友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刚参加工作时接种的小孩,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带着结实的身板,奔赴到祖国的建设一线。或许,这近千个小朋友早已已经忘记了刘医生的容貌,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都抹灭不去挽起袖子、咬紧牙关,接受疫苗注入体内的一幕。这时的刘学珍医生,已经转化成基层卫生系统的一个符号,默默无闻,却又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刘学珍医生秉持坚守和敬业,接种率远远超过上级规定的标准,长庆村中心卫生室因此受到了上级多次肯定和奖励。

  刘学珍知道,要做好预防接种,就必须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一个萝卜一个坑,来不得半点虚假。15年来,她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免疫规划培训,让免疫程序、接种要求及免疫禁忌烂熟于心,切实做到“及时准确,安全有效”。为了提高专业修养,她还报考了成人大专,以求医术更精。同时,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收集和整理专业知识。

  农村的接种工作,看似简单,却是艰辛。长庆和大瓮村农户居住分散,村民文化水平大都不高,对接种知识所知甚少,有的还认为“天生我,必养我”,对接种表示怀疑和不赞成的态度。针对重重困难,刘学珍医生带着感情,利用一切机会普及接种知识。她每每利用空闲时间,到村组里宣讲,与家长们摆龙门阵,仔细讲解资料卡上的重要信息,在闲谈中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仅仅在最初的两年时间内,她的宣讲就达到800多次,发放资料卡片1200多件,为2000多村民普及了接种知识。带着感情的培训,使她打开了在高山村预防接种工作的局面。村民们说:“每看到刘医生这样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就知道她是一片好心,我们信得过!”

  解决了思想层面的问题,还得实践的跟进。在少数民族山区,因居住分散,外出务工,孩子寄养等因素,摸清儿童的底数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建立完整的儿童基本信息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刘学珍医生每年都要利用春节民工大规模返乡的时机,下到村组,走进农户,对适龄儿童摸底,登记造册,录入电脑,把每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去向搞清楚。为了把预防接种工作做得更好,她还主动利用手机网络在村民中普及的便利,建立了家长QQ群,及时在QQ群中发布接种信息,宣传接种知识,解答家长疑问。

  及时通知到位,精心接种。刘学珍医生依托卫生院建立的信息平台,主动搜索未种儿童,对所有应种儿童提前一天通知到位,请家长按时把儿童带到卫生室接种。接种前仔细核对儿童基本信息,细心询问儿童免疫史,检查儿童身体状况,接种时搞好“三查”、“七对”,接种后还留观30分钟以上,切实保证儿童安全。为帮助小朋友克服打针时的恐惧心理,她还购买了糖果,奖励小朋友。对外出儿童也一一电话通知家长,确保应种必种,一个不掉。

  做好信息反馈。接种后,刘学珍医生随时跟踪儿童身体情况并做好记录。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她坚持收集家长的意见,对好的就保持,不足的及时改进。

  15年,弹指一挥间。刘学珍医生收获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她收获的是孩童健康的欢笑;收获的是村民对她工作的认可;收获的是每逢杀年猪,很多家长一定邀请她去饱餐一顿。失去的呢?或许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在刚参加工作时,她也可以像其他少女一样,怀揣着城市的梦想。在结婚之后,她也可以和丈夫相知相聚,小鸟依人;而现实是她必须守候在大山深处,独自体味夜的寂静和冬的酷寒,坚定地做村民健康的守护神。因陪孩子太少,已上高中的孩子每每与她顶撞。2009年,最爱她的奶奶去世,在出殡的日子,恰好是给儿童打预防针的日子,为了儿童的健康,她不得不放弃给奶奶送葬。正是这样的坚守,长庆、大瓮两村的预防接种工作高质高效地运转了15年。

  生命所系,健康所托。“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我宁肯自己多吃点苦。”15年来,刘学珍医生扎根高山农村,就像兰草一般,默默地把芳香献给了朴实的村民,守护着一方儿童的健康,燃烧着青春以及仍将燃烧已不太多的青春。
谁的青春没有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285

主题

574

帖子

13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32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1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潘春莲

  有一种美叫捍卫,那是立定人生坐标,用春春和生命接种健康与未来的全心付出。

  自古城荆州西去200里,就是与湖南交界、与五峰接壤的松滋市刘家场镇。这里群山绵延、层峦叠嶂、山路蜿蜒,俗称松滋的“西藏”、荆州的“屋脊”。

  成年累月,刘家场镇中心卫生院的接种医生潘春莲就穿行于“西藏”,攀爬在“屋脊”, 一轮一轮地为8千余 名大山的孩子接种着健康,守望着未来。这一守,就是18年——春去秋又来,蔻谢豆又生,18年尘与土,18年云和月,她怀揣着希波克拉底誓言,点亮信念的心灯,生命相托,健康所系,饱蘸事业的墨汁,书写了一曲大山深处预防接种的最美华章。

  精心织密网,夯实免疫规划大底盘

  刘家场位于武陵余脉,是湖北省的西南门户镇、全国重点口子镇。全镇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7万余人,0-6岁儿童5千余人。

  面对这样一个地处偏远、山大人稀的重点口子镇,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但在潘春莲眼里,所有的难度和强度,都取决于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再苦再难,也一定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疾病控制,预防为主。预防接种是打造山镇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山镇农村卫生的大底盘。这道防线如何筑、底盘如何夯实,潘春莲以“防疫不力愧对乡亲,免疫缺位寝食难安”的使命感,和同事们一起,精心织就了“三张网”——

  一是立体构织宣传网。山区群众预防接种意识薄弱,对孩子的预防接种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极其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潘春莲着力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发放平台,每月对儿童家长进行一次短信宣传; 同时,通过印发预防接种宣传折页、创办预防接种宣传专栏、拉横幅刷标语、到村到组开展免疫预防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家户喻晓。

  二是层级建立组织网。建立健全组织网格,是抓好免疫规划工作的关键。为此,潘春莲多次向院领导建议,后在市卫计局和市疾控中心的共同支持和指导下,建立了以镇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一级平台、以观音淌村、油榨口村两个预防接种点为二级平台、以全镇26个村级卫生室为三级平台的三级免疫规划组织平台,建立了一支由6名接种医生为主体、26名乡村医生为辅助的免疫预防队伍,并通过集中培训、到点指导、进村督查等形式,使其熟练掌握预防接种的操作程序、工作规范和异常反应处置能力,全面提升预防接种医疗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是系统建立信息网。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潘春莲和同事们一起花大力气,下大功夫,逐村逐户摸清底数,核查全镇0-6岁儿童应种对象,建立了完整的预防接种信息数据库,逐一建卡建档,通过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及时向家长发送接种信息。

  三网同织,底盘夯实。山再大,路再远,这“三张网”一经张开,方圆百十里山沟峻岭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了然于心,对大山深处孩子们健康的未来,真可谓“一网情深”。

  铁肩扛大山,筑牢健康接种防火墙

  因为大山阻隔,因为信息闭塞、因为路途遥远,因为外出务工者多,因为留守儿童多,在家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观念旧,山里孩子预防接种的“迟、缓、拖、掉、缺”现象层出不穷,很难到位。

  面对这种情况,潘春莲总是寝食不安:掉一人,很可能就会丢掉一个健康的未来;掉一针,很可能就会断掉一个健康的链环啊!

  于此,她便在优化预防接种服务上做文章,以弱臂铸铁肩,扛起如山的重责,极力推行了“全日制上”和“每月制下”两大服务新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山镇预防接种,一个孩子都不能掉!

  举措一:全日制上,接种时间无缝对接。

  前些年,卫生院预防接种实行的是“双月接种”,说白了,就是两月一次“接种赶集”。每到接种赶集日,接种室里家长、孩子们摩肩擦踵挤作一团,孩子们哭的哭、喊的喊,还要拿号排队,爷爷奶奶带着孙子的,就更是难,一见难,就干脆不来了。针对这种状况,潘春莲申请医院领导,改“双月制接种”为“全日制接种”,一月30天,每天都是接种日,家长带着孩子随来随接,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来,周六周日也不例外。这样一来,她和医生们虽然没有了双休日节假日,紧了自己累了医生,可给服务对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确保了及时接种率,家长带着孩子预防接种,便利、舒心。

  举措二:每月制下,接种对象服务到家。

  因为山高路远、信息不通等诸多原因,漏种的孩子总是不在少数。怎么办?潘春莲认定的只有一个字:下:下村、下组、下到户。以前,卫生院都是一个季度下村一次巡回查漏补种,但是接种效果还是不理想,为此,潘春莲毅然决定每月下村一次巡回查漏补种,切实做到深山接种零距离,服务对象无盲区。既便是路再远、山再高,她都要带着同事搭车到村,再骑自行车到组,跋山涉水到农家,不畏难险,不怕苦累。2015年,她就11次下到油榨口、观音淌、柳林冲等高山偏僻村开展查漏补种,累计补种300余人次。

  一个都不能掉——这是潘春莲的使命,更是她的责任。她在油榨口村查漏补种中,发现一位两岁的孩子竟然没打一针疫苗。一打听,原来是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这恰好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然而孩子的妈妈却非常想给孩子接种,为孩子的健康多一道保护屏障。潘医生知情后,拿着孩子的诊断病历,向同济医院的专家询问病情,又到市疾控中心咨询疾控专家,确认孩子可以接种后,便制订了一套疫苗补种方案,终于给孩子进行安全的预防接种。孩子的妈妈含着热泪握着她的手说:“潘医生,您真是深山里的预防接种好医生啊!”

  天使行大爱,广植深山杏林铸美名

  翻开潘春莲的接种日记,可见密密麻麻地记录着2015年一连串的接种数据——

  一类疫苗接种 :全镇出生儿童553人,建卡建证553人,建卡建证率100%。全年累计接种卡介苗557人;乙肝疫苗1794人次;脊灰疫苗1553人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699人次……

  多少年、多少组数字,就这样一页页地记着。这些数字看起来似乎枯燥,甚至让人头疼。然而,就是这些枯燥而头疼的数字,组成了潘春莲的风采人生,垫着了她坚守在“荆州屋脊”、接种健康与未来的生命高度。

  自1996年从武汉市红十字卫校毕业,潘春莲就步入了山镇预防接种的特殊岗位。这一步就是18年,18年,她将使命装在心底,她将责任举过头顶,没有挪一下窝、离一次岗;18年,她踏遍了刘家场的山山寨寨、沟沟涧涧,摸遍了刘家场数以万计一轮轮生长起来的孩童的头;18年,她将一针针疫苗虔诚地种下去,将一拨拨健康欣喜地收获在山里,没发生一起质量事故,没有一例医患纠纷,真正做到了零投诉。

  一年年,一天天,一针针,18年,她种得是那样的精细而认真、快乐而知足——每一针,她都要问清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填写接种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具处方,做好应急预案,核对身份和苗种——每一个环节,她都力求温情、精细、规范,一丝不苟,万无一失,尽担医者之责,尽洒天使之爱。

  在科室,她永远是上下鼎力的栋梁与砥柱。前些年,她是少助老的典型,操作电脑建信息平台开展数字接种等,少壮知识派的她得顶着上。近些年,老职工退了,进了新手,她又要传帮带,传承其精神与医技。生命与事业都如日中天的潘春莲,也乐得重担压肩,总觉得这样,人生才稳得住、有份量、不空心。

  工作第一,永远是她人生的常态。这些年,她总是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很少休息星期天节假日。就是家里摊上要事为难事,她也休吐一个“假”字。去年父亲踝骨骨折,躺在医院里2个多月不能动弹,她没向领导请一天假,白天兢兢业业上班工作,只是到了晚上,才抽空去护理陪伴一下。每逢下村查漏补种,她总是将幼小哺乳的女儿在家里一丢一天,等晚上从山里回来,孩子已然含着泪水进入了梦乡。眼下女儿上幼儿园,她也难得接送一回,带着女儿到游乐场去玩一玩,也总是孩子难以企求的奢望……

  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而是将这种爱升华为对山镇儿女的大爱——坚守“荆州屋脊”,她种下的是健康,是山区的未来和希望啊!

  仁心仁术,橘井流芳。山镇百姓的声声口碑,市卫计局每每授她一纸“先进工作者”的奖证,卫生院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第一名的佳绩……这些,潘春莲已然很满足很欣慰——接种征程,山道弯弯,行针不怠,杏林广植,这何不是人生的最美风景?!
谁的青春没有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285

主题

574

帖子

13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32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1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23 陈奕新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老百姓对预防接种工作还没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当时还在村医务室学打针的陈奕新看到卫生院的防保医生下来开展防保宣传和预防接种,她总是积极配合,也学到了不少防保知识。后来,她到卫生院上班,如愿做了一名防保医生。从此,一辆自行车,一个接种包,披着朝霞,戴着星月,她不知疲倦地走村串户为儿童接种,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长滩是丘陵山区,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她却凭着一股坚韧的劲头,把包联村的接种工作做得有条不紊,那些孩子的妈妈、奶奶,没有一个不熟悉她的。因而,她所包村的儿童接种率也是全镇最高。到现在,她也老调侃自己年轻时很“时髦”,一个女人居然学会了骑自行车,还能翻山越岭到处跑。殊不知,为了学会骑车,她不知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血和汗!

  在与村民的接触和对有关防保问题的探究中,她深深感到自己学识水平的不足。于是,当妈妈的人又重新拿起了久违的书本,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湖北省职工医学院高护专业专科文凭。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重医轻防”的年代,由于她在防疫岗位上的突出表现,院领导狠心把她调整到医疗业务上从事护理工作。这一干就是十来年,她也从护士晋升到护士长。这期间,长滩镇卫生院的护理水平在她的言传身教和精心指导下不断提高,受到院领导、职工和病人的好评,她也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优秀护士”。

  可是,一场意外的变故,让她失去了同在卫生院工作并从事防疫保健的丈夫。当时,由于医院业务不景气,待遇低下,一些防疫保健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一样以各种理由辞职下海了,更因她丈夫的离逝使本已难撑局面的“防保”工作雪上加霜。“防疫保健网底不能穿。若穿了,就是对人民不负责,是犯罪。”这是领导的心声!他们清楚,防疫保健不仅技术性强,而且更是责任性很强的工作;但又默默无闻,让人看着不起眼,没有从事医疗业务的人风光,谁来接这个担子呢?领导将目光聚集到她身上。可是不好开口呀。这时,陈奕新也看到领导们忧心重重的样子,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十年前孩子们叫她“阿姨”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响起,仿佛又看到了下乡时碰到的大山里那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男孩步履蹒跚的身影……。“预防保健工作确实不能瘫痪!”她真没想到,十几年前因“防保”工作与孩子们结下的情缘还是那么难以割舍,总在心中异样地萌动。经过激烈的思考,她向院领导递交了申请到防疫保健科工作的报告。从此,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和思念,继续从事着丈夫未竟的事业。睹物思人,她默默地整理着丈夫留下的各种资料,那熟悉的烟味还有那熟悉的气息……,仿佛一个身影在鼓励她,监督她,从而更加坚定了她好好做一个“防保人”的信心。又一个十年里,她一个人默默承担着失去亲人的伤痛和儿子上大学的艰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防疫保健工作之中。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领导说起这件往事,都赞口不绝地说她“识大体,责任心强”,庆幸选对了人。

  “防保”工作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也在改变。她着手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带领科室人员整理近些年的各种档案和数据,为信息化管理做好准备。在创建儿童信息平台时,由于平时注重数据的整理与收集,全镇近几年数百名新生儿童上万个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起了电子数据库,率先完成了与省儿童信息平台的对接,痕迹化管理初见成效。为适应公共卫生服务的新形势,以前的防保组改称公共卫生科时,她积极向院领导汇报争取资金创建“达标接种室”,并亲自参与接种台设计,装饰人性化的儿童接种区。现在,只要有儿童随家长来接种疫苗,大可放心地在接种厅内玩耍,她也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宣传各类疫苗的接种要求、适用情况及接种后的效果,一、二类疫苗的使用政策,让家长们对儿童早期免疫接种有了更多的认识,满足了家长们对适龄儿童适宜接种疫苗多样性选择。在日常工作中,她对每一个接受免疫接种的孩子倾注了无尽的关爱,凡是新生儿第一次做疫苗接种,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家长交代每一期疫苗的接种时间,有时有的家长一时忘记了孩子接种疫苗的事,会得到她及时的电话提醒,当然这都归益于她规范登记的“销号制度”。而对每一次接种疫苗后的留置观察,她又是那么苛刻和严格,只要不到时间,都别想离开。2009年10月,一个孩子麻疹强化免疫后出现了过敏反应症状,虽然不是很强烈,她还是果断地将孩子送进卫生院病房请医生诊治,又陪着病房医生对这个孩子照料了一夜,直到孩子各项指标正常她才放心离开。自她从事接种工作以来,接种室从来没有出现一例事故或纠纷。

  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公共卫生科的职能和工作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她不顾自己口腔的严重疾患和同济医学专家的警告,在缺少公共卫生人员的情况下身兼数个工作的岗位,不等不靠,带领大家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工作。

  忙碌是她的身影,热忱是她的态度,传颂的是她优秀的品行,“识时务,知大体;牢记宗旨,率先垂范;把责任视比泰山重。”这正是陈奕新同志——一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她以对工作执着的追求、对同事对病人火样的热情,践行着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宗旨,诠释着“蜡烛”的“大爱”精神,赢得了人们对她的赞美!
谁的青春没有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285

主题

574

帖子

13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32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1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陈拓

  本人自2007年6月参加临床医生工作,2008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1年至今一直在基层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先后从事过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卫生监督与管理等工作。2012年6月开始担任梁子湖区梁子镇卫生院院长助理,2014年6月从开始担任医院副院长,分管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至今。几年来,我一直心系党的卫生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做一名优秀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作为一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本人始终牢记“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誓言,一直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一名优秀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在梁子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担任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对工作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每次预防接种以后,对应种而未种的儿童认真开展未种原因调查,同时对预防接种儿童随机抽取5-8名进行接种后随访。因我镇依靠梁子湖,有很多渔民家庭居住在湖边,离我院偏远出行靠渔船,这些儿童无法按时来我院接种疫苗,我便搭乘渔船去这些儿童家中为这些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回院后再进行系统登记工作。记得有一次在去渔民家为这些儿童接种疫苗返程途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浑身都被雨淋湿透了,回院后,我感冒发烧了两天,院长和同事们要求我休息,考虑到当时工作比较繁忙,我仍然带病坚持工作。

  二、身先士卒,统筹兼顾,做一名合格的卫生事业管理者。

  我镇四周紧临东沟镇、沼山镇、保安镇三个镇,户籍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4万多人,工作人员只有3名,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本人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本人也身先士卒,每天跟工作人员一起参加预防接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医疗市场管理和卫生监督检查等业务工作。近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镇卫生事业先被市、区评为卫生镇,每年完成3000多人次预防接种任务,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求知者。

  刚参加工作,我的学历只有大专水平,本人深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只有加强学习。一方面加强学历水平的提升,通过函授和进修,本人于10月通过成人高考,考取湖北医药学院成教本科;另一方面是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积极主动参加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技术学习和岗位培训,并注重学习后的消化、吸收,确保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提升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另一方面,是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努力践行“三严三实”,通过学习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近几年来,在组织的关怀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在荣誉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今后,我将继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全身心投入基层公共卫生事业,无怨无悔献青春,为单位争光,为党旗添彩!
谁的青春没有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285

主题

574

帖子

13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32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3-29 1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5 谈永爱

  他,立志从医,与预防接种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他,以学促医,把自学视为免疫接种前行的动力;

  他,为民爱医,给白族山乡儿童构筑健康护身的“防线”。

  他,就是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儿童健康“保护神”的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卫生院副院长兼预防接种医生谈永爱。谈永爱,于1958年9月出生在铁炉白族乡马家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跟随父亲谈玉峰一起为民治病。初中毕业后,他更加勤奋好学,自学中医理论。1980年5月,他参加县卫生、人事等部门招聘考试,成为一名集体医生,分配在马家卫生所工作,从此,他与预防接种工作结下不解之缘。1995年10月,因工作出色被当选为铁炉卫生院卫生协会主任,主要负责全乡卫生管理工作。2006年5月,谈永爱申考中医职称,获得“中药专业”中级证书。2011年元月,他被县卫生局提拔为铁炉白族乡卫生院副院长、兼接种医生。2012年8月,他当选为恩施州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铁炉白族乡地处鄂西南边陲,东西南三面与湖南石门县、桑植县交界,北面与本县走马镇接壤,离鹤峰县城126公里。辖区12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现有4100多户1。45万人,其中,0—6岁儿童1468人。境内,海拔低、气温暖、山地起伏,沟壑纵横,农户居住分散,社情较为复杂,这对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可身为白族后裔的谈永爱,面对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群、特殊的工作,他总是怀惴“要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的梦想,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哪怕再苦再累,也从不放弃卫生防疫、免疫规划接种工作。

  为了尽快适应免疫规划信息化新常态的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谈永爱除了坚持学习儿童免疫接种理论、更新医学知识外,他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医院同事曾对老谈说,“谈院长,您年过半百了,还学计算机干什么?”可老谈却坚定的回答说“身为医务工作者,如果一天不学,就会很快掉队的!”如今,谈永爱不仅学会了五笔打字,还能熟练绘制电子表格和编制程序,为网络办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全乡儿童预防接种“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谈永爱自定的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坚持每天使用网络信息系统查询搜索应种、漏种儿童,并按时通知这些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对不按时前来接种的留守儿童家长总是耐心的说服,广泛动员留守儿童参与预防接种,还通过采取延长接诊时间等方式,切实提高辖区儿童接种率。同时,他还坚持每月集中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按“户籍管人”、“以房为主”的原则,认真进行入户摸底排查,逐户登记全乡所有住户家中七岁以下儿童信息,不管流出还是流入的儿童,都要进行疫苗接种。在开始推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时,有的家长不理解,有抵触情绪,还传谣说:“医院要打绝育针了,我们千万不能去!”尽管这样,老谈坚持深入农户,上门服务,做好宣教工作,讲清不参与儿童接种的危害,如果不吃糖丸,就容易患小儿麻痹症;如果不打流脑疫苗,就会患脑脊髓膜炎等道理。通过对有糊涂认识的儿童家长说服教育,终于使留守儿童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能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确保含麻成分疫苗接种率大幅度提升。

  十年前,要做好免疫规划工作,谈何容易?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常常每两个月要给全乡0—6岁的儿童打一次预防针,只有走村入户,步行山路,才能完成预防接种工作。有一次,天公不作美,连续下大雨。“雨再大也要按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老谈就这样凭着“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气,坚持冒雨去马家村7、8、9组给儿童接种,当他走近一个名叫麻条湾的河边时,突然河水猛涨,无法前行,他又返回马家村4组李家湾,绕道10多公里山路,才赶到7、8、9组给儿童打预防针,尽管衣服湿透,脚上打起血泡,他全然不顾,直到晚上10点多钟,才回到卫生院休息。

  由于老谈长期奔波在全乡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久而久之引发了风湿病、导致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为圆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老谈从不请假休息,带病坚守岗位,对前来接种的儿童,不分上下班时间,随到随种,服务周到。

  谈永爱一心扑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上,总是舍小家,顾大家,就连自己病重的母亲未能尽到一点孝心。2009年9月10日,身患肺癌,病倒在床一个多月的母亲,突然精神反常,在说糊话,家里人打电话称:要他火速赶回家。可当时老谈正在渔山村开展麻疹和小儿麻痹症普查普种工作,实在难以脱身,待老谈忙完“两麻”普查普种工作,于当日下午4点钟赶到家时,母亲早已闭上双眼,安祥的走了。面对病故的母亲,谈永爱心如刀绞,一下子跪在母亲遗体前,久久愧对母亲难以站起身来。

  2014年5月12日,按照省卫生与计生委的通知要求,要在短期内完成全乡0—6岁儿童基础信息排查工作。当时,由于七里村没有村医,儿童信息不够完整,急需到七里村去摸清这一情况。然而,事不凑巧,小河垮路,无法前行,老谈就返回步行,从碉堡村上胡境界、经羊角寨、再到七里坪,往返50多公里山路,用两天多时间,终于摸清了该村儿童的基本信息。

  2015年10月7日,湖南官地坪镇有一名在铁炉白族乡中心小学读一年级的儿童,因未预防接种疫苗,患上腮腺炎,老谈就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该生接触的有5名学生,因接种了麻腮风疫苗,没有一个学生受到感染。

  谈永爱从事儿童预防规划接种工作长达35年。这弹指一挥间的35年,他总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尽心尽力做好全乡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使该乡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铁炉白族乡卫生院在全县卫生系统儿童预防规划接种工作年度考评中,连续十多年荣获前三名;他个人先后10多次被县卫生局表彰为全县免疫规划接种工作“先进个人”。

  作者介绍:冯佳文,鹤峰县财政局铁炉财政所党支部书记。
谁的青春没有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0

0

主题

44

帖子

5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2

IP属地: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 山东省济南市 2016-3-30 1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看到心灵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