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0 05:0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0小时前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 戴志强 江城)一座座钢架大棚林立田间,一个个现代化示范园拔地而起,一串串葡萄缀满枝头……金秋十月,在黄冈广袤大地上,处处展现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今年初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念农经,兴农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实现了农业产业从“聚点成片”到“以点带面”、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一枝独秀”到“跨界融合”的跨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聚焦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我市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持之以恒地厚植黄冈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打造成黄冈农业发展最靓丽的“名片”。全市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4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2%,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点10个,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集中关停整治养殖场2911家。
聚焦加工引领,推进产业升级高质量。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特色产业,建大产业,兴大龙头,培育提高特色产业加工能力。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93家,培育了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72家,创建了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累计引进176家企业进驻园区,构建了粮食加工、中药材加工、肉食加工、休闲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六大加工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800万亩。
聚焦融合发展,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我市始终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育“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业与工业、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市已建成华中最大的蓝莓生产加工基地、鄂东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加工基地及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1个,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家、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3家、湖北省最美休闲乡村4家,打造了链条延伸、价值提升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让现代农业给农民带来更多财富。
聚焦品质提升,推进品牌创建高质量。全市建成农产品物联网示范基地21个,举办了首届世界艾草大会、第三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第四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等产业年会。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7个,新增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11个,培育了“英山云雾茶”“东坡贡米”“麻城福白菊”“本草纲目”等57个中国驰名和湖北省著名商标。“麻城福白菊”成功入围中欧互认地标品牌,“蕲艾”跻身2018年中国区域品牌(地标产品)百强,“英山云雾茶”入选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加快实现了由产品向品牌、品牌向名牌转变,唱响了“黄冈原产”区域质量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