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率高,那就是杀人诛心了,周转率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质量,你房屋的质量有问题,万一倒了,塌了,那就是一条人命甚至一个家庭的人命。 这样的人血钱,你也赚的下去吗?
接下去,我们再来看一个更残酷的事实 这个事实其实和我上次为大家分析的“房地产企业面临大洗盘”有直接关系。 大多数朋友不会去关心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到底怎么样,而关心的朋友,则无一例外的都会瞠目结舌。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一种,快要走投无路的境地。 他们没法提高利润率 没法提高杠杆率 当他们走投无路之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周转率,我管你房子盖的有多烂,能糊弄过检查和审核,就给我卖。 那中国的房企们究竟面临怎样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呢? 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我查了数据搜集了资料,自己制作了柱状图,如下图
这图是中国房企近几年的借债规模,和到期还债规模 在前两期聊“棚改货币化”的时候,就和大家讲过,当时2015,2016年,棚改货币化大放水,整个中国房地产一片大火,当时所有房企都只干一件事,疯狂拿地,疯狂盖房。 因为房市大环境极好,这就代表着谁能借到更多的钱,盖出更多的房,谁就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我们就从数据上看到,2015,2016这两年 房地产企业们都疯狂借钱(蓝色柱状),问国内银行借,问国外银行借,自己还发债筹钱,为的就是在房市大火的时候狠赚一笔。 而这一疯狂的直接结果,就是2015和2016年,中国房企欠的债,爆发式增长,在图上也能清楚的看到。
可你借了钱,就必须还钱(红色柱状) 现在是2018年,明年是2019,后年2020 那些在2015,2016疯狂借钱的房企们,到了该还债的时候了,他们要还的债,也必将在未来两年爆发式增长 你爆发式的借,难道不用爆发式的还吗? 而且这可不是你借多少还多少,你还要还利息 如果你借的是美元债,还要面临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汇率风险。
什么叫汇率风险,多讲一句 假设,现在 1美元兑6元人民币 你借10亿美元,拿回国内等于是60亿人民币 一年后,人民币持续贬值 现在不是1美元兑6元人民币了 变成1美元兑7元人民币 那你到还钱的时候了 你要还的可不是60亿,你必须要拿出70亿人民币,才能还上你借的10亿美元 这就是巨大的汇率风险,你什么都没做,但是还债的时候就多还10亿,这还不算你的利息。
所以当明年和后年,全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都会迎来一波“还钱潮”,到时候你能不能还钱,有没有能力还钱,取决于你现在还可以从老百姓手里榨出多少钱。 如果现在你不能榨到足够多的钱的话,当“还钱大潮”冲过来的时候,房地产企业就会直接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甚至是倒闭风险。 由此他们现在就必须比当时更疯狂的盖房,更赶工的盖房,更喝鸡血的销售。 因为在2015,16年,他们疯狂盖房,是为了赚钱 而在2018,19年,他们疯狂盖房,是为了活命
另外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棚改即将进入攻坚收尾阶段 这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棚户区改完了。 棚改,这个对于房企的天大利好,即将结束 当你知道一个“黄金期”即将落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来一场最后的狂欢啊,抓住黄金期的尾巴,赶上最后的末班车,再狠捞一笔。 这就是国内房地产企业,他们现在,如此“又快又狠又疯”的另一个原因
当你清楚认识到上面讲的这些分析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后,你就能比较清楚的看到 2018,2019这两年,可能将是中国历史上房子盖的最烂,最差,但却卖的最贵的两年。 计划在这两年买房的朋友,需要慎之又慎。 我们先不说价格了,我们光说安全和品质,在高周转率的资本逐利模式下,房子的安全和品质是最容易爆雷的地方。 而房子的品质爆雷,小到漏水,大到坍塌,岂是儿戏
此刻,正因为2018,2019年是房地产企业最后的疯狂年,它们在无法提高利润率和杠杆率的情况下,就会大幅拉高周转率。 当房企的成长主要依靠拉高周转率的时候,监管部门就一定要跟上监管手段,要比以往更严厉的监管,因为此时正是房企建房的“高危期”。 只有监管部门出手,才能将他们疯狂的赶工期,疯狂的高周转给压下来。 碧桂园现在是要求旗下施工单位都停工整顿了,但这时监管就必须跟上去,你自己查自己,自己整顿自己,能有多大效果?这不是笑话。
而且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房企的高周转状况绝不是碧桂园一家。 监管部门必须要主动介入,加大巡查力度,而不是让各家房企自己查自己家的孩子。 不然等到像疫苗问题一样,东西都打进人身体了,才告诉你无效,就又荒唐了。 最后希望大家帮忙转发,不少朋友搞不清房企背后的运作逻辑,现在房企都忙着快盖房,品质的保障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跟上 同时也提醒准备买房的朋友在房子品质上,能多个心眼,对于那些工程期明显短于正常速度的,更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