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yww1027 于 2019-3-28 02:55 编辑
转载一篇南方都市报的文章
高铁站离市区太远?发改委发文要求新建车站选址在中心城区
日前,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到,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
多部门以“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为主题联合发文,从发文主体的身份亦可见高铁站点建设所涉各方面复杂因素。而“合理开发建设这一初衷与主旨,以及文件中提出的“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两个原则,都可视为是发文主体之间就高铁站规划与建设相关问题所达成的基本共识。
围绕高铁站选址的各种争论沸沸扬扬,或有望因此停歇。一座高铁站,又不仅仅是高铁站,尤其是在相关建设立项、建设初期,各地对高铁寄予了更多的期待,这种发展焦虑存在于城市之间,也出现在城市辖下不同区县的项目争夺上。网络流传着各种版本的“高铁选址差评榜”,高铁站所辐射地域居民与站点直线距离以及通勤的便捷度是高铁站选址差评度的最主要权重。有专业人士研究发现,高铁站点的偏远度事实上与城市规模的大小并不直接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铁站距离当地成熟居民聚集地甚至更偏远。不少以城市的南北东西方位为高铁站点命名的新建项目,经常远离城市居民主要聚集地,增加了民众使用高铁出行的成本,同时由于高铁站周边公共交通设施欠发达,城市配套建设所支付的成本也显著增加。
四部门联合发文所针对的问题,在前期高铁建设过程中大量存在,“出行便利”的初衷此番得以重申,同时需要借此反思此前项目选址和规划中非便民因素甚至成为主导的原因和教训,靠高铁画线、站点建设以拉动当地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只是地方考量中最直接的因素,紧随其后的便是高铁站周边的商业开发盘算,这或许本身无可厚非,但以经济(地产项目)开发为目的(甚至作为主要和唯一目的)的城市和高铁规划,不能压倒根本性的民生诉求。高铁首先是出行方式,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只能作为客观促成的成果,而不应该本末倒置。高铁项目所加快的出行速度,很大程度上耗在了前往和离开高铁站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或许是城市通行与公共交通衔接中的问题,但也要看到由此导致出行便利原则被淡化的严重后果。
高铁项目规划与站点选址,已经到了去魅的阶段,“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基于实际使用需要,高铁站的建筑设计也应有节约考虑,“贪大求洋,追求奢华”的项目建设,有必要接受监察审计的全程监督,看看华而不实的项目背后是否有权力寻租与工程腐败。同时,传统旧式火车站点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段,无法顺畅接入高铁车次的问题应得到系统解决,相关车次相对降低的动车、高铁速度与通勤前往高铁站点的便捷度之间,消费者应有充分选择的空间和权利。
高铁速度给现代生活带来的改变,已经充分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离高铁站近点,或者去往高铁站的路更通畅、渠道和方式更多元,算不得苛求,只是社会生活品质不断增长和提高的题中应有之义。更便捷、更人性的线路设计与规划,包括高铁站点的选址与建筑,只是为了让民众的出行与生活体验能够更好,频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改革红利”不仅要包括不断拓展的权利边界,还应该有继续深化、改良的那份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