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9-4-15 1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江高铁武天荆段天沙贯通线方案十大优势
1、线路顺直,经济性优势明显。北绕方案比经沙洋方案增加19公里。
2、着眼于国家大局,精准定位城市层级,凸出国家战略“沪-宁-合-汉-宜-渝-蓉-藏”等中心城市间的线路快速对接要求;满足有关军事战备快速运输的需要。
3、天门是武汉“1+8城市圈”唯一主城区既无高速公路、又无铁路直达省会武汉的城市,具有实施的高度迫切性。沙洋县城既无普铁、又无高速公路直达武汉。
4、天门城区设站一直有国家、省委、武汉市等政策文件支撑。既不是政策的插队者、也不是线路的搅局者。而是揣着车票在候车厅盼望十年的“候车者”。
5、投资省。荆门北绕方案将比沙洋方案增加建设投资约24.7亿元。
6、地质优。本市无石膏矿采空区与熔岩地质发育区。中标方案及预可研贯通方案线路,均可排除有关软土地质。易无较大的洪水隐患。
7、天沙城区贯通线路方案对荆门城区影响小。在东西向沿江高铁重要性等级高于南北向呼南高铁的情况下,龟山站甚至龟山以南的团林、五里铺设站,地势开阔,对城区建设影响小,优势明显(荆门2016年12月也高调强调过龟山站五大优势)。
8、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明显占优。 旅客在本段每年的出行成本,走天沙贯通线方案,估算每年节约约3.5亿。
9.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经济发展腹地,汉川、天门是武汉城市圈圈西重要的成员,沙洋是荆门平原地区的门户。汉宜航空线,是武汉-宜昌间最顺直的通道。汉川-天门-沙洋-当阳-宜昌,该城镇发展带不能永远被人为边缘化。长荆铁路、沪蓉(武荆)**(汉宜)高速均与该发展轴偏离,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10.社会稳定风险。有平息2017年两荆线路之争的省委决策(“汉川-天门-沙洋-荆门”),如果线路走向最终偏离决策,对于省府官宣承诺落空的县市,各级政府公信力将严重受损,社会稳定风险指数极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