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59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天门:站位理想的不能再理想,大胜。美中不足:向西未能平走沙洋,而是北上京山,无法照顾拖市,且梦想中的托市预留站成为泡影钟祥:受益于荆门鼎力相助,京山全力助攻,从三成机会到五五开,再到杠上开花,且站位相对理想,大胜。美中不足:北绕荆门未成,站位无法进一步贴近城区,且梦想中的冷水预留站成为泡影。
当阳:站位本无争议,但荆门西设站紧贴当阳界,实属意外之喜。小胜
——分界线——
武汉:规划中的汉阳枢纽方案不变,避免沿江擦天河而过的奇耻大辱发生。当然了,以武汉的地位,能左右大局实属意料之中,不赢不输。
汉川:本无波澜,最后可研阶段杀出个孝感。不过汉川人可能从头到尾笑而不语看大家表演,心里就没慌过。一句话,有汉阳就有汉川。同上,不赢不输。
宜昌:远离喧嚣,此处不表。
——分界线——
孝感:虽然最后几天有点波澜,不过有句说句就是打酱油的,前面分析了,有汉阳就没得孝感,与虎谋皮,难于登天。小输吧。
应城:始终捆绑于应京钟方案中,且处于从属地位,本身并无话语权,所以吵的热闹,却又干货寥寥。落败并不意外,不是国军不中用,而是共军太强大。小输
京山:开宗明义,中输。其实,京山的胜算本不大,以湖北段的经济体量,一个地级市设三站是困难很大的,而荆门明显的在扶植钟祥,意图融城为大荆门,所以即使争取到北线,京山设站也是极小概率事件。而天门设站九真还好点,然而设在市中心,极难辐射京山,钟祥站紧贴G42是京山唯一的安慰了,不过,距离还是稍显远了点,如果能设站G42与枣潜互通附近,则钟京沙皆可兼顾,无奈该地并无高速出口。所以柴湖算是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项。
沙洋:中输。为何不是大输?因为沙洋的落败是偶然中的必然。首先,17年的所谓“官宣”是沙洋派的立论基础,这个鄙人觉得不值一驳,因为没走完程序的所谓官宣全是废话,客观条件随着程序的推进在变化,结果水落石出前,一切都是推测,而官宣是对结果的公布,而非预测的表述。2000年奥运会申办北京怎么输给悉尼的?高兴的太早容易翻车。其次,顺直论。这一点两门派吵得最凶,我倒是认为这个论据非常有力,因为是否顺直,牵涉到全线功能的实现,以及项目投资回报。一个字,牵涉到钱!遗憾的是,顺直论一派太穷,天沙共同特点是工业薄弱,人均产值和消费都不高,投资贡献存疑,而经济回报也存疑。因此北线派荆钟京抓住此点猛攻(以我个人观察,荆门主导,京山助攻,钟祥摘了个桃子),终拿到一个折中的方案。这里你可能要问我,为何沙洋鸡飞蛋打,天门却能拿到这么漂亮的城区站?别忘了,天门是武汉经济圈成员和江汉三市腹地,未来产业辐射的落脚地,湖北经济增长的一极。武汉想保,谁也敲不掉。沙洋没这个待遇,当然只能仰天长叹。
荆门:看似大输,实则变数很大。表面来看,预期的周河枢纽未果,龟山站也西移到当阳边上,不谈对钟沙的辐射能力,怕是连掇刀居民都嫌远了。北绕不成,站位也极不理想,从这个角度,荆门算是输的很彻底。所以荆门必倾其全力拿下柴湖站,方对京钟有个交代,也为自己未来的东北向融城规划建立落脚点。现实摆在面前,沙洋方面无疑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京钟是否领情?我想当局层面与民间层面的观点未必一致。还是那句话,两害相权取其轻,荆门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猛,作为荆门市本级早已意识到只发展自己永远做不强,必须让京钟沙齐头并进。如何定位柴湖站,如何平衡市本级与京钟沙的利益,扬其长避其短,就看荆门如何制定接下来20年的规划。处理得好可众星拱月,处理不好也可分崩离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