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管理员02

武汉加油!非常时期你是怎么“宅家抗疫”的?荆楚网邀您随手记录“抗疫”正能量!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防疫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黄石,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8: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会过去,困难也将战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8: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黄石,人心齐,泰山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9: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加油,坚定信心,共渡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9: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志成城,共同面对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众一心我们定会夺取防疫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黄石,加油武汉,加油湖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052

帖子

10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20-2-4 09: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终将到来,共克时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

1412

主题

829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2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2-4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宋词菁华   赏国学魅力

到今天是十三天没出门了,近几天来我在翻看《宋词三百首》一书,书中收录了宋词307首,还为每一首词配上了古版画。
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我最喜欢宋词中的:
苏试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等等……

宋词中我背得最熟的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十几年前,那时我在汉口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单位工作,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会来到后襄河公园散步。有一位老先生,用水为墨,以地为纸,写地书,我喜欢站他旁边看,他会默写很多的唐诗宋词,其中有一首就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一来二去的,与这位老先生混熟了,他姓张,是一家设计院退休的员工,他的行书写得好,还会写仿写毛体诗词。

一次,张老先生用正楷在地下写下了钗头凤:红酥手。随后将笔递给我让我照着写。接过笔,感觉沉沉的,它用金属做的笔杆。
我也学着写了起来。就这样,我慢慢的将这首词钗头凤:红酥手的词背诵了下来。

再后来,来这写地书的人多了起来。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这后襄河公园也是有好几个班子跳广场舞,张老先生也是写会字,就跳一会交际舞,舞姿也还不错呢。

一天傍晚,几位外国友人路过,见到几人写地书,一位外国美女她从张老先生那要过笔,在地下写了几个汉字,围观的人们拍手叫好。
写地书的人中,有一位是我的老乡,后来他送我一支地书笔头,就是自己用海绵做的,我找来一小节塑料管做成一支地书笔。只是不好意思拿出去写,也就没用几次。

五年前,我离开了那家单位,地书笔也留原单位没带走,后来也没去后襄河公园了,不知道张老先生、我那老乡近况如何?那里是否还有人在继续写地书呢?

IMG_20200203_101545.jpg (404.78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00203_101643.jpg (403.58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00203_101745.jpg (295.66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00203_101821.jpg (304.23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00203_102014.jpg (285.5 KB, 下载次数: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