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宜昌、荆州三角关系中的常德高铁危机:错失荆州?失连津澧? 转自微信公众号兰津渡 作者:兰津渡(作者系广东一著名高校教授,某地方政协委员)
近期湖南人大网公布的湖南“十四五”铁路交通规划初步建议图一定让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明送秋波多年的荆州,常德终于在去年年底大方接受了对方抛来的橄榄枝,公开宣称力争呼南高铁力争定线荆州-常德。这毫无疑问是最为符合常德利益,打通直通北向高铁,串起荆襄澧常古道,激活二广交通轴线活力,促进津澧融城的最佳选择! 但湖南人大的建议报告却似乎给了常德的荆常梦重重一击,示意图的走向仍然是17年便已确定的宜(昌)石常线路。这无异于常德未能多增一向高铁线路,仅仅是在现有东北西南向的长益常高铁基础上延伸到了石门而已。再经石门才能上下南北。 其实,今年3月常德规划局的回复就已经变得谨慎起来。 但这是否意味着,呼南高铁襄常段已然定板?当然未必!否则,当湖南刚一公布十四五铁路规划初步建议,为何宜昌市府马上率队来湖南发改委对接?
 这其实就是对不确定的担忧,宜昌方面希望得到湖南最明确的支持!其实,高铁争夺背后各方的博弈、游说,远超我们的普通想象。那民间是否也应行动起来,展开有质量讨论,让我们更清楚这背后的定线逻辑呢? 而高铁的最终定案,一切都要以最终的铁总批复为准,否则地方各自的规划都只是一种意向或者某种施压。 宜昌来了,荆州会怎样?看似坐享其成但实则面临危机的常德又会怎样?未来究竟会怎样?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呼南襄常段的历史,从历史逻辑中再去把脉未来。
一、襄常线路如何诞生?
襄常高铁最先做的预可研路线就是从襄阳-荆门-宜昌-五峰-石门-常德,这一线路在地图上看来颇觉别扭,本可走荆门-荆州-津澧-常德直下,为何又绕去宜昌?
这其实在当时是湖北几乎唯一考虑的选择,因为襄阳,宜昌作为湖北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一定想解决这两兄弟高铁直连的问题。宜昌本身在湖北的政治、经济地位也高于原本位于襄荆线正南的荆州。 对湖南来说,呼南作为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大通道,其最大的利益诉求自然是将湖南中部的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这一串主要地级市连起来,这也是原二湛铁路沿线,无论经济比重、人口数量、土地面积这都远大于与宜昌一条南北轴上的张家界、吉首、怀化。(不过有趣的是,地处武陵山国家重点扶贫区的张吉怀高铁早就不声不响开工而且即将通车了。)但二湛线的正北是荆州,偏离了宜昌。这就是怎么看,怎么都不合理的大弯之由来。
二、沿江高铁催变新局
然而早在17年就完成预可研的襄常高铁,却搁置到现在都未开始前期工作。不得不说,线路的未必合理让铁总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就在看似无从破局但又无甚变化之时,沿江高铁规划出现了。
当沿江高铁最终确定走荆门-宜昌,荆州竞争落败时,却又现出另一局面。那就是荆门到宜昌借沿江高铁通达后,连上呼南襄阳-荆门段,襄阳,宜昌这两副将完成高铁直达,这正是当年湖北力争呼南弯到宜昌的最大动机。当这一目标实现,湖北其实已经没有了必须坚持走宜昌的理由。而此时的荆州虽然怀着一颗低沉、失落的心,亟待抚慰,但头脑灵活的荆州人却敏锐发现荆门-宜昌走沿江高铁后,就可以与呼南高铁解绑。荆州就有了夺回襄常正道的可能。于是,一个不屈不挠、心怀正道的荆州立即上线。于是,便有了直到现在的呼南高铁宜、荆之争。 但常德的反应似乎就慢了一些。早早被确立了呼南高铁襄阳-常德节点,常德原以为自己是躺赢之局,无论谁来对接。常德似乎是无“危”的,但所谓危机,无危就无机。当常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石门、益阳两个小枢纽包夹中的危险,就不会去寻思要努力打通北向直线高铁的机会。当常德终于下定决心要牵手荆州时,湖南十四五规划建议出来了。常德发现,宜昌南下直连张家界,荆州南下直通益阳,东南通岳阳。常德被孤零零夹在了中间,扼杀了常德通南北的愿望,也限制了常德高铁的朋友圈. 从常德市内部来看,没有了过津澧的荆常,常德到所有其他县都有铁路直达,但身为常德副中心,原本与常德自古以来就在一条南北大通道上的津澧却要与常德失连了。津澧或许将借东西向高铁去到东边石首、岳阳、西边石门、张家界。
三 是否坚持?如何解局?
常德确实已经面临着高铁枢纽动摇的大危机。按现在流出的规划,十四五期间,常德高铁不会有任何实质性变化。常德真的应该如荆州一样咬定荆常,坚持到底!其实,常德作为国家钦定的节点,本就有坚持的理由。既然必须从我这过,为什么我不能有更好的选择? 荆常在湖北不是没有希望啊,湖北刚刚宣布,荆荆高铁今年6月前确保开工,比其他高铁线路开工都早。公铁两用,跨越长江南下的李埠大桥批准立项。这都是湖北有意荆荆继续南延的重大意向啊。尽管李埠大桥只是备注为预留荆岳铁路,但别忘了,一个项目未正式进入规划时,公告往往采用已入规划的最保守的说法,避免引起争议。 常德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一下呢?荆州应该还在坚持! 也许现在的常德内部意见都是难以统一的。一派估计认为应赶紧确定、动工,将就下算了。一派志存高远,但却面临各方压力。那坚持的意义在哪? 赶紧动工派看到的或许是张石铁路也进入规划,延长到宜昌也是顺理成章如果常德不顺了宜昌,相当于连宜张高铁的联络线石常都捞不到,还得等荆常。 但按这个初步建议表分析,襄常还是摆在了石张前面,逻辑应是如果走宜石常,石张再接过去,就是要视宜昌的南下意向再对接,湖南并不会在此之前先修石张。如若宜昌咬定走宜石常,而常德咬定荆常,僵持不下。宜昌会转弯吗? 其实两湖间完全有足够的智慧化解这一困局。那就是应将宜张和荆常分列看待。宜张符合武陵山区交通扶贫规划,现阶段也可看成郑(州)贵(阳)通道,远期当建成怀(化)桂(林)高铁时,宜张-张吉怀-怀桂南不也成为了呼南一部分,符合国家大通道规划。荆常则仍为当下确立的呼南通道,顺理成章,尽早动工。从投资来讲,荆常湖南段,与常德-石门段实际上相差无几。 有人戏称,湖南的铁路都往山里修。沃野千里的洞庭湖平原真的在湖南铁路规划的视野里似乎被蒸发了一样,至今湖区县大多手无寸铁。
从历史来讲,荆襄澧常古道正是洞庭湖西岸勾连湖南湖北的一条重要通道。方言、习俗相近的荆州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与常德有着紧密的互动,尊重这样的历史、现实血脉理应也是现代铁路规划者应深思的问题。也请别忘了,这条通途上还有个曾被定为洞庭湖五大中心城市,人口众多,自古繁华的津澧新城。好端端的湖南正北大门,为何不能让它上启荆州、下连常德,发挥更大的湘鄂边门户功能呢?
常德有心的话,其实可以仿效石张高铁规划,以长益常高铁延长线名义,提出规划常澧(津)高铁,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勇敢向荆州身出双手,让两湖更果断解决荆、宜之争的困局。 德不孤,必有邻!常怀仁德之心的美丽常德期待着一条南北高铁通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