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75
IP属地:湖南省常德市
|
续谈常德宜昌荆州高铁三角关系之呼南最优解
转自微信公众号:兰津渡

前篇常德、宜昌、荆州三角关系中的常德高铁危机:错失荆州?失连津澧?发出后,获得不少朋友的关注和转发,收到一些反馈后,想再做一点补充。其实道理并无什么太多新意,就是旧话重说,尽量再说透些。如此不厌其烦,当然并不指望起到什么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公民,虽不参与决策,但仍有必要发出来自民间情理兼具的声音,唤起更多人对公共领域的关心。
一、情理逻辑
两湖呼南高铁最优解当如下左图所示:遵循线路顺直,扶贫武陵山区,县县都能照顾。这其实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看出的最为合情合理之局面。

我们从呼南襄阳、常德两必过节点为逻辑起点倒推。
1, 襄阳,常德两点经荆门、荆州线路顺直,过宜昌则绕大弯。
2, 过宜昌,荆州近期内都将失去南下机会。反过来,宜昌没有呼南,也必然会有南下的路(二湛,郑贵通道的宜张),还可以不止一条。
3, 走荆常,把无铁县公安,松滋,澧县,津市都照顾到了。走宜昌,就将造成两湖江南平原相当长时间的铁路空心化。
所以,只要局中各地市没人想吃独食,强行做打着各种旗号的不合理霸蛮弯,就是皆大欢喜。
进一步简略分析下局中各市。
荆州:
荆荆确定开工,南延不再是梦。
荆常是荆州必争之局,无可再输之局。荆常能成为呼南通道——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的八纵之一。错过这村就没那店,这是离荆州最近的南北高铁大通道,什么荆益都是画饼充饥,遥不可及,也略过了呼南节点——常德。
荆常将同时惠及荆州江南二县——公安和松滋。两百多万人口。还将刺激宜昌利用其省内占优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尽早推动宜岳,串起松滋,石首,与荆州共赢。
宜昌:
武陵山区交通扶贫注定宜张势在必行。有时不经意间看看地图上的重重大山,就不由得让人心生怜悯。山区人口虽少,但很自然感叹出行之艰难,国家层面的交通扶助确实必要。
宜昌的目标当然不止借宜张通往大西南。它也想借上位规划要呼南。但如果独占呼南,就将危害到更多县市利益。而宜昌其实可以规划荆常联络线,未来进一步发展便是宜岳。
常德:
荆常也是常德必守之局。身为呼南钦定节点,坚守意义非凡。
明摆着最有利的就是接荆州,等宜昌搞连络线来接,可望荆州而兼得宜昌。但如果着急乱了分寸,接受了宜石常,接荆州就短期内没指望,将失去这位二广经济轴上同声同气的兄弟市,而且未来可能被别的市(荆益)抢去相连了。
常德的历史利益从来都是与荆州=澧州-常德这条正道命运相连,现在更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常德,当然要抓住呼南节点力争!
二、现实困局
有网络传言,常德向湖南省表明主动放弃连接荆州方案。我们只能说,对待历史,务必要审慎。
常德好不容易争来的节点地位,何须那么着急?
着急当然有现实的压力。或许铁总都知道襄常铁路绕一大弯,不尽合理,所以襄常段迟迟未能启动。但问题在钱。
站在铁总的全局角度,它愿意出大头的理由只在为山区扶贫。参照湖南已经动工的张吉怀,如果修宜石张这条武陵山区铁路,估计铁总又会出到较大份额,两湖则落得轻松。宜昌此时又非得咬定之前的规划,要将自己挤进呼南通道,那湖南到底接不接?湖南接,石常段也或可搭进扶贫的笼子里,湖南少出钱,这就是湖南暧昧不明甚至有点半推半就的主因之一。可如果接了,常德北部洞庭湖平原的铁路空白区相当长时间就难以改变了,身为节点的常德北上的顺直通道就此掐断。
那常德到底急什么?怕苦等荆常,却换来宜张先开工?宜昌目前似乎还未跟张家界有更多接触,宜昌所想仍是宜常。想尽早有北上列车?但宜昌并非正途啊!这两点其实都不能构成常德焦急的理由。或许还是有湖南态度暧昧的原因。
呼南上的湖南主要利益诉求还是串起中部的地级市,打通南下两广的新通道。湖南恰好因为对澧阳平原北大门的不重视,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块地方。其实常德基本没打过津澧牌。津澧融城打造50万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虽然艰难,但毕竟这仍是争取上方支持的一个理由。常德利益最大化需要用好津澧融城这张牌。
其实还是看湖北了,呼南走宜昌就是宜常,宜张一起修了,铁总还出大头。而搞荆常,两湖都要多出钱,但线路顺直合理,宜昌南下广东就须多规划条经松滋到荆常的联络线,进一步延展便是未来的宜岳,这当然是最合理的。但问题是钱能达成共识吗?
站在宜昌的角度,虽然从良心、情感的角度看,强要呼南,确实线位不顺,不能广惠两湖平原,但有上位规划支撑,也属合理之争。荆州之争则属于合情合理,顺应民心。对湖北,钱是现实矛盾,但公共决策的终极原则不应是兼顾公平,利益最大化,顺应民心吗?而不是一味地高举之前的上位规划或挥动苦情扶贫的大棒对邻居进行道德高压!民间声音,正是要有更多的民生情怀在里面。
当然,湖北其实已经比湖南大气了,在呼南局势未明的情况下,今年全资动工兴建荆荆城际。这似乎有某种意味在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