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的唐诗之谜
马勒从《中国笛子》中挑选了7首德译唐诗,谱写了《大地之歌》。《中国笛子》不是直接翻译自中文,而是根据汉斯·海尔曼的德译《中国抒情诗》、朱迪斯·戈谢的法文版《玉书》和赫维·圣丹尼斯的法译《唐诗》等改写的。中外文诗歌互译很难,何况涉及到多个语种的互译。不难想象,发现《大地之歌》确切唐诗出处的难度之大。
目前,中外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是李白的《悲歌行》,第四乐章《美女》是李白的《采莲曲》,第五乐章《春天里的醉汉》是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告别》选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和第三乐章《青春》存在争议,尚无定论。有关这两首唐诗的“悬案”一度被称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经过一番推论、考证和研究,目前,有人认为,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应是钱起的《效古秋夜长》,第三乐章《青春》则可能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姑孰亭序》或《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这在维基解密关于《大地之歌》的词条中也得到了采用。
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说明欧洲人是多么地向往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虽然马勒没有直接采用中国的音乐语汇进行创作,但他所追求的唐诗意境和情调更能表现古代中国文人的气质。这些优美的唐诗跨越了地域、时代和民族,同20世纪壮丽的交响音乐融为了一体,奏出中外文化交流的美丽乐章。
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是李白的《悲歌行》
第四乐章《美女》是李白的《采莲曲》
第五乐章《春天里的醉汉》是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
第六乐章《告别》选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
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和第三乐章《青春》存在争议,尚无定论。有关这两首唐诗的“悬案”一度被称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经过一番推论、考证和研究,目前,有人认为:
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应是钱起的《效古秋夜长》
第三乐章《青春》则可能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姑孰亭序》或《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