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故里」是西窗烛出品的城市文化专题,以古诗词为迹,探索灵秀鄂楚十三城的故里往事,是寻踪,也是寻根。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 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岑参《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楚汉故里:襄阳》全文朗读,朗读者:凌泽坤 鄂北重镇,在襄樊形胜。 唐朝初年,朝廷内部曾有过一次迁都襄阳的热议,彼时王朝初立,北方突厥屡次进犯关中,都城长安不堪其扰,李渊的迁都首选是“樊、邓”地区,即襄阳。而在唐朝末年,当王朝的统治再次受到威胁时,又有人提议迁都,而且迁都的方向仍然是襄阳。时国子监博士朱朴上书言:“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 襄阳地处东南内陆腹地,以此为据点便可辐射东南西北之重镇。襄阳在战时的国防体系中协防川淮,庇佑东南,正如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说的“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几遭兵祸之外,襄阳枢纽通达的地理位置使众多的行旅选择荆襄驿路南北往来。杜牧《汉江》是其于开成三年,由宣州团练判官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赴任途径襄阳时所写;两年后他从长安赴江州看望久病的弟弟,也是取道襄阳,写下了《襄阳雪夜感怀》。 荆襄驿路沟通古时的多处流贬地,很多仕人南贬时自汉江而渡后皆经此地。“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阴邑”,便是白居易元和十年贬官江州司马,途经襄阳的片断。 大道青天路遇知己,很多文人都于此间留下过诗文唱和。王昌龄任职秘书监校书郎时曾到襄阳,孟浩然写有《送王大校书》一诗赠别。诗云“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开元二十六年、二十八年,王昌龄又曾两次途经襄阳。孟浩然也有诗作《送王昌龄之岭南》:“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绸。”《与王昌龄宴王十一》:“漆园有傲吏,惠县在招呼。” 王维在《汉江临泛》中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气候较关中而言更温暖,故而山水秀丽草木葱荣。 岘山在襄阳南部,背靠荆山山脉,环抱襄阳。凡是过往襄阳的文人,大都会登临怀古。如写下《岘山怀古》的陈子昂,自蜀入京路过襄阳,登山远眺:“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襄阳的另一座鹿门山,旧名苏岭。光武帝梦神鹿而建庙宇,因以名山。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妻子采药不返,隐居鹿门山。如果说岘山是登高抒怀的好去处,清静幽隐的鹿门山就是触景伤情的吟咏之地。孟浩然效仿乡贤,亦幽居鹿门山,吟咏山水,自得其趣。他将鹿门山描绘得清隽如画:“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中记载了许多在历史上颇有声名和影响的襄阳人杰,昔西晋羊祜镇守襄阳,屯田兴学,以德怀柔,于此定策吞吴;杜预镇守襄阳七年,好留身后名,在襄阳岘山和万山各沉一碑。风流人物虽已作古,然故旧陈迹一一可赏。踌躇满志而坎坷沉浮,便景慕前人的隐逸情趣;人事代谢却也有先贤功勋可追。如孟浩然所感慨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便是在登岘山时的沾襟伤怀之叙。 斯人秘事辗转流逝,但后世从来不缺携酒前来的追慕之人,千载风骨从未泯灭。这是西窗烛「楚汉故里」城市文化专题的第一篇文章;自古至今灵秀鄂楚一直在漫长的时光里涤荡风霜,明媚刚强。我们希望寻觅这十三城蕴藉在古诗词中的故里往事,探访其中薪火相传的悠悠文脉与煌煌气象。 愿不久后春色潋滟正晴好时,诸君踏歌至此,倾杯叙旧,珍重道一声“别来无恙”。 《汉江》 杜牧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襄阳雪夜感怀》 杜牧 往事起独念,飘然自不胜。 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 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线縆。 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 《襄阳舟夜》 白居易 下马襄阳郭, 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 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 复此风波夕。 《送王大校书》 孟浩然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孟浩然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岘山怀古》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