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2-16 2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辩才教育科学定位,学校发展势头强劲
学校辩才教育模式初步构建,辩才教育影响日益显现,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表四 近三年学生在校人数、班级数统计表
年度 学生在校人数 班级数
2017年-2018年 883 20
2018年-2019年 928 21
2019年-2020年 983 22
2020年—2021年 1020 23
学校家长、社区、学区满意度98%以上。学校班主任工作、校本课程实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联动工作、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多次在全区作经验交流。学校体卫艺活动多次代表硚口区接受省市领导的检查。近年来学校也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武汉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武汉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武汉市法制宣讲宪法进校园优秀组织单位、武汉市融合教育先进学校、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硚口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硚口区最佳文明单位、硚口区教师轮岗交流先进单位、硚口区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硚口区教育教学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三)立足校情发挥优势,凸显辩才教育特色
1.特色资源优势明显
2004年,学校提出辩才培养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表达力和生活智慧。它契合了家长、社会对孩子和未来人才的需求,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在辩才教育开发、实施中教师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吐故纳新,促进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了一批有辩才素养的老师。为辩才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我们确立了辩才教育作为学校自主发展的特色。
2.制定规划特色发展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认真进行SWTO分析,即分析学校办学的优势(S)、机遇(O)、不足(W)及构成威胁的因素(T),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发展蓝图和目标,即:争取用五年时间,逐步深化、创新辩才教育的办学特色,打造辩才教育品牌,争取把我校建成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良、办学效益良好的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规划的制定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预描了发展轨迹,引领学校朝规范化、个性化的品牌特色发展之路前进。
3.挖掘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实施
学校注重辩才教育队伍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辩才素养。
(1)确立有辩才素养的教师培养目标:根据地域特点和教师实际及学校工作重点,学校在广泛征集教师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提炼了“厚德精业 乐研尚雅”的教师发展目标。其具体化为:丰富的语言积累;丰厚的人文素养;娴熟的语言技巧;敏锐的语感能力;优雅的仪表气质;锐意创新的精神;良好的心智模式等辩才素养。
(2)量身定制校本培训:
一是理念层面。引导教师对辩才课程实施的认同和对课程实施后学生达成目标的向往,引导教师对自己美好职业规划的憧憬,精选的部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如:加得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等。二是技术及操作层面。我们邀请校外专家到学校就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做了数次专题报告,并就如何开发校本教材请专家为教师手把手的撰写;请本校领导和教师行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先后组织十几次《辩才培育》课程全体人员培训,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讨,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提出修改、校订意见,提倡教师主动写反思,提高教师辩才素养。三是教师自身提高素质的培训。积极组织参加教师辩论赛,演讲。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各类沙龙、访谈、论坛活动。如:“三八”女教师访谈、假期“读书养气”论坛、教育教学演讲汇报等,提高教师辩才技能。
4.探索辩才教育的实施途径
通过实践,构建起“学科课程渗透、校本课程深化、实践活动拓展、环境文化熏陶”的辩才教育实施途径,培养学生辩才素养。研制了《小学生辩才培养校本课程实施指南》,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主题单元案例呈现方式”。用以指导校本课程实施。
编写了《硚口区辛家地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校本“辩才”校本课程教材》和《硚口区辛家地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辩才培养案例》。探索了校本课程主题单元教育活动结构与策略。
提出了“以辩促效”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对学科课程与教学中“辩”的因素的挖掘,并结合学科教学的特征设计相应的“辩”(辨、变)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语文学科,我们根据教材文本中的“空白”、“缝隙”(自相矛盾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辩论的问题,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验,发展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思维,形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辩论—体验”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根据同类数学概念的容易混淆的特点,进行了小学数学概念“辨析——探究”教学的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结合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创设两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培养学生的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形成了“价值辨析式”教学模式。
校园实践活动是实施“辩才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组织校园“辩才活动”时做到“两个结合”。其一,与读书活动结合。学校每年举行读书节,每班有图书角,每周有征文评比和红领巾广播站展播;其二,与学校大型教育活动相结合。我们结合大型假节日教育活动,在学校组织各种“辩才”活动,如在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赞美我的老师”演讲活动,结合桥口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开展“网络的是与非”辩论活动,给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面对父母、教师、同学敢于开口,主动沟通;给学生提供“讲台”,让他们敢于站在台上讲,敢于在集会场合讲;给学生模拟“情景”,让他们去诵读佳文、交流心得、演讲人生。
5.教育科研支撑,提升特色品位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小学生“辩才”培养》立项进行课题研究,申报为武汉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十二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课堂教学“以辩增效”策略研究》、“十三五”课题《数字化课堂“以辩增效”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延续性的课题的研究,为学校辩才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提升了辩才教育特色品位。
第三部分 问题与展望
几年来,学校在朝着规范化、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师队伍素质和学生素养得到提高,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但学校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辩才教育理念,构建辩才教育体系。在丰富辩才德育、辩才课程、辩才课堂的基础上,完善辩才治理、辩才评价体系,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干部教师的自觉行为。进一步打造格调雅、品位高的现代化学校。
二要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方面科学规划,取得突破。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面临人口新政策带来的招生压力,科学应对,控制班额。
三要进一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整体提升教师水平。鉴于我校骨干教师仅有区“学科带头人”5人、区“优秀青年教师”4人,占比仅为19.2%的实际,今后应着力提高骨干教师比例,提升骨干教师层次。
四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在新校区里,让校园文化更加体现办学特色,着力营造生态学校、辩才学生、幸福教师、思辩课堂的环境文化氛围。
2020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