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乡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乡土气息,以及一望无际的农田,坐落着一些村落。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治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乡村的发展,虽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比起城市,还是落后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了数字乡村的试点,让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那么数字乡村治理有哪些优势呢?
在很多人眼中数字化是比较高端的代名词,尤其是深耕农村的基层工作者以及农民,对此很不理解,但是实际上数字化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在城市基本上离不开数字化,在乡村也有很大的前景,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生活提升,脱贫致富以及农民的思维方式等等做出很大的改进。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可见,数字乡村对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乡村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传统的乡村治理,由县乡村等机构代替村民行使权力,很多村民对于大事根本就不了解,有了数字乡村的建设,让农民有了机会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村子发展以及大小事宜,可以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还能推进乡村治理内容线上化、透明化,推进乡村治理方式数字化,让村民从整体上变更生活方式,便捷了大众,提高了效率,更有利于提高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数字乡村可以重塑乡村基础社会结构 首先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村民和村干部联系更为密切,通过网络公开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等事务,让村民可以更好的了解村子的发展,共同商量村子的未来。其次对于比较闭塞的村子,很多人都出去打工,对于村里的情况并不了解,造成了很多信息的不对称,年初的事可能年末才知道,通过数字化的治理,可以让大家更好的关注村里事务,及时沟通。在对于乡镇干部和村民的沟通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事可以直接通过工单式管理在平台上留言,让相应机构处理,极大的加强了工作效率。
数字乡村可以将公共服务嵌入乡村治理 一是建立城乡公共服务的融合机制,将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让城乡居民的服务实现均等化,二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协同机制,通过数字化策略,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营利部门等不同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链条中的角色分工明晰化,促使农村公共服务内容由碎片化走向整体化,减少农村公共服务的重复浪费。三是建立乡村电子政务平台,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增强乡村脆弱群体公共服务的可及性。运用相应数字化技术,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帮助。
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优势仅仅是冰山一角,相信在今后的乡村治理的工作中,数字化技术一定会大放异彩,带领村民走上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