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4-9 21:2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027 发表于 2021-4-9 11:58
归根接地就一句话,十堰下辖的县市区除了张湾茅箭都是拖后腿的,如果没有这些拖后腿的,十堰比襄阳强一百倍 ...
你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就瞎嚷嚷!十堰城区(不含郧阳区)的GDP及地方财政收入占整个十堰地区的多少?十堰每年用在县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多少你知道吗?告诉你,十堰城区的GDP及地方财政占全部十堰市的60%以上,用在县域发展的财政支出占70%,十堰城区的富裕与十堰地区县域的贫困完全没有关系。原市委书记你们襄阳人陈天会在十堰工作多年总结十堰城区与县域的关系非常到位:"十堰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空降来的城市,不像其它城市那样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产物,这就造成十堰的产业与周边地区的产业格格不入,没有太多的关联,也无法与周边的产业形成有效的互动和促进…。十堰县域的贫困是由地理条件,环境因素及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绝不是某一届政府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
的确,正因为十堰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复制的,相对先进的现代工业汽车产业与相对落后的农耕经济自然形成的小作坊工业完全无法兼容。据相关机构测算,一个产业与其主配套产业的最佳距离在50公里以内,这就造成以汽车产业为主的十堰主城区无法将其配套的产品生产厂扩散到整个十堰地区,最多只能够辐射到郧阳区丹江口市靠近十堰城区的几个乡镇,其它的如竹山竹溪房县等县先不说具不具备生产能力和条件,仅凭之间的距离就不行。更何况十堰地方工业薄弱,规模较大的企业均属于东风公司及外来投资企业,压根不会听从十堰地方政府的安排协调去对地方进行扶贫式的投资。比如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原在市内繁华地段的东风公司的几个专业厂需搬迁,市政府与其协调希望能把新厂建到郧阳区的长岭及丹江口市六里坪,那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生活配套设施,同时也能带动那里的经济发展。但均遭到拒绝,十堰政府没办法只有拿出巨额资金在城郊开山造地来满足这些厂的用地需求。
1994年地市合并以来,历届十堰政府都把县域发展和脱贫工作放在首位。全市7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用在县域,全市各机构部门都有结对子帮扶乡镇,具体落实到各村组个人。并且还探索出多个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来发展,比如以黄姜种植来发展药用皂素产业,以本地特有的龙须草来发展造纸行业。但因南水北调的实施全部关停,政府补贴种植的黄姜全部一文不值,转种植农作物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复土地,投资巨大的皂素厂,造纸厂不仅不能发挥效益,还得投巨资整治环境以防污染,这些都滞迟了十堰地区脱贫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