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校
荆州汽车用品达人
 
- 积分
- 11966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2-4-26 13: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荆州的地位,东晋时是这样的共识:
东晋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马”指的是东晋皇族司马氏,而“王”自然就是满门公卿的琅琊王氏了。琅琊王氏发迹于两汉三国,崛起于两晋之交,在魏晋南北朝时,琅琊王氏子弟纷纷崭露头角,王衍、王导、王羲之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留名史简,家族的声望也在此到达顶峰。而琅琊王氏之所以能在东晋时期的众多世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东晋的第一门阀,要从八王之乱讲起。西晋经历八王之乱的内耗后,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叛军,西晋政府已经无力平叛,朝廷隐隐有了败亡的迹象。此时的琅琊王氏的门户代表人,时任太尉的王衍在纷繁多变的局势中,为了给家族谋求一个退路,上演了一出西晋版的“狡兔三窟”。王衍对东海王的司马越说:“中原现在已经大乱,应当依靠各地驻守的官员,因此应该选择文武兼备的人任命,处理地方事务。”乍一看,王衍似在为国家大局考虑,其实,他所支持的,多是自己的亲族,王衍举荐了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让琅琊王氏控制了当时天下尚未被战火波及的膏腴之地。在这之后,王衍毫不避讳地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王氏族人占据了荆州和青州,有了地利之固作为依托,琅琊王氏的崛起基础已经奠定。虽然之后王衍的布局发生了很大改变,但琅琊王氏却始终维持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的传统,王衍“狡兔三窟”,布局王氏子弟于四方;王导则是“奇货可居”,在琅琊王司马睿下注,进行了一笔政治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