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谈打造“中国农谷” 与巩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关系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365

帖子

86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64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4-26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长了,谷也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8

主题

244

帖子

285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8 1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保持其独立精神人,他是孤独的.他所在的时代忽略了他,并且受到了这种忽略的惩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9

主题

1144

帖子

18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9 14: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点石成金”,窃以为,“中国农谷”是也!
    想当初,武汉要在关山发展光电产业,目光短视者所见到的只有华科武大。但冠以“中国光谷“之名后,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年头不长,已成大器。
    在荆门全境打造“中国农谷”也是一样,可以打出一面旗帜,吸引眼球,凝聚力量。试想,现在中西部哪个地区不在拚命吆喝、招商引资?人家凭什么一定要到你荆门来投资?况且荆门的知名度在全国也并不高。叫出“中国农谷”这样的大招牌,人家一打听,屈家岭有5000年的农耕文明,荆门地区处在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上,能够发展多样性农业,各方面条件下也都不错,兴许就会受到青睐。“垃大旗做虎皮”可以使许多资源在矩时期内迅速聚集,并通过示范效应迅速放大,这也许就是这块金字招牌的最大作用。
    现在提出了产业、绿色、创新、富民这“四个之谷”,并且“姓农不唯农”,也就是什么产业都可进来(当然要绿色),应该不用太担心会影响中心城区的发展。涉农企业会放在屈钟京沙一带,但工业企业,商家大都还是会选择城区,因为这里条件更好。至于市政工程向屈家岭的投资,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现在做很多事,真正由政府拿钱的很少,有条件了,名气大了,都会采取BOT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中国农谷”会拖累中心城区,相反,城区从中得到的,可能要比付出的多得多。
    将“中国农谷”上升为省级战略,是只有李鸿忠这种毕业于名校历史专业、在“试验区”当过“掌门人”、具有国际眼光的“封疆大吏”才能做出的决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10 1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山樱花 发表于 2012-5-9 14:56
何谓“点石成金”,窃以为,“中国农谷”是也!
    想当初,武汉要在关山发展光电产业,目光短视者 ...

把“中国农谷”泛化为大荆门区域是明智的。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0

帖子

3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7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15 1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门东草 的帖子

“中国农谷”对荆门来说是个机遇,省领导也是该重视一下“省中部地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8

主题

171

帖子

3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15 21: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其雄,守其雌”——--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16 1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5-16 11:14 编辑
jmskl 发表于 2012-5-15 21:54
“知其雄,守其雌”——--哈哈!


哈什么!!!

荆门人民是最好的人民,向省城输送了一个又一个有前途的高官!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23 14: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5-23 15:47 编辑

                           屈家岭地理环境探密
                               李勋明
    在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上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秘密,沉淀着人类活动的历史,屈家岭见证了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变,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一份,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被人类所青睐。上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更是给屈家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先后被列为国营农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又被纳入省级战略“中国农谷”核心区域打造。笔者多次陪团到家岭文化遗址采风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棵千年古柏。每当我们俳徊在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碑前仰望她那苍劲挺拔的雄姿,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据当地屈姓老农介绍,多少年来,人们视老柏为神树,在她身边焚香祈福,虔诚膜拜。如今她的躯干虽然在风雨剥蚀中伤痕累累,破皮裂洞,但是她依然盘如虬龙,生机盎然,就象她脚下的土地一样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谈到屈家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人文,而忽视了它的自然。下面让我们再走进屈家岭,去探寻它的地理奥密。
   屈家岭遗址背山面野,坐落在一块东北呈西南的盆地中。地理环境独特,它北倚太子山,南望土地庙岗,东拥九条岭,西抱白木山,青木河和白木河缠绕左右。从卫视图上看屈家岭遗址地貌形如一只伏地吐哺的金蟾,轮廊分明,跃跃欲动。俗语云“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其蟾形地貌是自然天成,还是人为改造,或者蕴涵其它玄妙,不得而知。不过,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学理论评析,屈家岭遗址遗址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四象拥抱的地理格局十分明显。特别是西北耸如城垣的白木山挡住了冬季从汉水槽南下的风煞,使屈家岭遗址背风向阳,藏风聚气,极宜人居。根据水文资料,屈家岭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毫米左右,测得屈家岭遗址以北承雨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上游来水可以满足该区域农田用水,也不会造成大的洪涝灾害,长保旱涝保收。可见良好水利与气候条件是屈家岭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屈家岭区域山脉形成八千万年前,主要为中生代石灰岩和沙岩地层,由于地壳运动时的挤压作用,使屈家岭东部几十公里内的山脉多呈皱褶状,如王莽洞、空山洞等景观就是其地质运动的结果。这里的山脉走向流线悠长,或如游龙奔腾,或如长蛇飞舞,其山行流线之美,全国少有。外围的惠亭、石龙、吴岭、大观桥等水库的兴建,也有效生扶了该区地脉灵气,加之溶洞奇石较多,自然人文景源丰富。其中一脉自京山城西延至石龙水库后绕向屈家岭遗址右侧,回向东北10公里后弧向向雁门口,再向前幅射落脉于老屋湾、夹谷村,与西北5公里外的白木山对峙成一个天然的龙口将屈家岭遗址含入其中。笔者用尺从地形图上量得该龙全长约57公里,尾起石龙水库北,头落夹谷村时还张口吐舌,神奇玄妙。它像一道天然城垣环护了屈家岭遗址东北约50平方公里的地域。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屈家岭地脉独特,历史上为何没出大人物,按照迷信之说,大概是屈家岭地域山脉整体组合还缺乏相互朝应的原因,如屈家岭遗址南部外围岗岭低下,锁水不足,单靠白木山一山独秀难聚大场气。
   屈家岭遗址外围东接大洪山脉,西与荆山来余脉马良山隔江相望,中间为汉水冲积平原,河床漂移平均宽度约20公里。古代汉江河道曾经漂移到离屈家岭遗址很近的地方。为了便于版块划分,笔者把屈家岭西南冲积平原称之为龙口平原,其面积西抵汉水边,南至天门市多宝镇,北止钟祥市旧口镇以南,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宽阔的龙口平原是中国农谷发展“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的有利基础。
    湖广熟,天下足,江汉熟,鄂中富。从长远看“中国农谷”战略规划定位,完全可以以屈家岭为核心向外扩张成为国际大都市,达到“,倚两山,拥汉水,抱三原”的宏大空间,倚两山:即东依大洪山、西倚荆山得山势之美。拥汉水:即总体规划以汉江为中心,依水生财。抱三原:即以龙口平原为主,幅射天门平原、江汉平原。
    打造中国农谷,屈家岭遗址以北的区域规划,会直接关系到中国农谷长远发展和兴衰。为了科学开发其屈家岭遗址龙口内的自然人文资源,笔者认为不得在遗址以北大规模开挖山体,建筑应禁止现代元素,道路避免大填大挖,子陵寺、李家老、叶家畈、徐家畈、兰家庙、雁门口等地应该以培置人文,保护生态为主导。如子陵寺建自唐宋,相传汉严先生隐居于此,寺因以名,原有大雄宝殿、读书堂、晒书台、有钓鱼台等遗存,就很值得挖掘。
    地应人发,人以地显。屈家岭文化的形成,是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类共荣厚积薄发的结果。今天,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人文内涵,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才能顺其自然,合其地理,打造出天人合一的新型农谷发展空间。让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这笔丰富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光大。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6-3 17: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6-4 08:41 编辑

………………!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8

主题

2970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6-4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一仕 于 2012-6-4 09:26 编辑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道德真经》
第七篇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故无失也。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所过。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译文;

强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得到的只能是失败。 违背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意愿希望得到的, 则永远无法得到。 圣人为什么会成为圣人? 那是因为他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顺其自然而发展。 所以我说,那些遵循自然规律处事的圣人, 古往今来,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的, 实在没有几位。 当他高高在上的时候, 人们过多地赞颂他的业绩。 但在他的诸多业绩中, 过多的是失败之举。 人们为什么要颂赞他? 那是因为他手中的权势。 当他一旦离开了高位, 随之而来的是唾弃与谩骂。 最伟大的圣人, 是那些不为权势所动心的人, 表面上看似没有欲望, 而他最大的欲望, 就是告诫世俗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这样的伟人, 难道说没有欲望和追求吗? 他从来不追求赞美什么, 看似碌碌无为, 没有什么常识和才能。 但人们哪里知道, 他追求的就是那些遵循自然规律去发展的伟人。 是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德行,反复告诫世人; 千万不要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行事。 是他,默默地注视着整个世间, 希望世间万物按自身规律去发展。 是他在那里千遍万遍叮嘱; 可怜的圣人、王者、臣民, 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意愿去违背自然规律啊? 试问:有谁的智慧和才华能与之相比? 人世间,又有谁能做到这一切? 那些辅万物于自然的圣人,他们才是世上最伟大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