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3-14 16:17 编辑
关于打造中国农谷标志的议案
(未经本人同意,内容不得采用)
一、“中国农谷”标志设计理念:代表农谷形象,穿越中华六千年人文。突出楚人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精神,再现中华民族六千年文化,创造中国第一农谷景观,引八方来朝,四方来会,创旅游文化经济亮点。
二、“中国农谷”标志选址:定位屈家岭新时器文化遗址西山头向南延伸轴线,把屈家岭文化遗址融入其中。该山发脉悠远,为龙颔之地,左拥青龙回头,右抱汉水环朝,明堂广阔,地脉合三元九运。 三、“中国农谷”标志造型:突出“农” “土”,形谷、形山、形木、形水,粗犷而不失大雅。为老子、炎帝、孔子、寿星综合抽象形象,让来者观之,心灵震撼,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带动长效人文旅游经济。谷神标志与座山融为一体,净高33米,半身,双臂舒展,向南呈环抱状,长袖垂地,怀抱九窟,分别再现本土及中国六千年人文,礼仪廉耻,忠孝节义,儒道三教。神象背后堆土如日(象征阳),座下填广场如半月,象征阴(月亮)。 四、建筑南北轴线布置:总长约1.5公里,由南向北层层推进。谷神神道轴线分两广场(起点广场、神前广场),五坊区(明清坊区,唐宋坊区、秦汉坊区、新石器区、谷神标志区)。 五、神道南北五轴线:总宽约122米(中轴线宽12米(含坊),左右轴线宽4.2米,左右街面6米,左右街面建筑33米,左右街背立面现代车道12米,含环城墙或护河)。 六、神道南北线上分五轴线五坊区:坊区间设100米景观带为界,建坊、掘河、建桥,布景相联,每坊区两边街面建筑要反映各坊区时代特色和建筑风格。房屋高度不超过2层,每间门面房宽4.2米x3x9计27间,深33米,涵城、居、祀、劳、作、衣、食、住、行,……,长113.4米,加景观带100米,即213米,每坊区占地122x213=25986平米x7区=总占地181902平米 七、景区隔离带逢山势设城,逢平地设水带全封闭。设进出口五门。街面房分居住和经营。 八、资金回收:1、街面房可全出售,2、景区经营收入,3、门票收入。4、活动收入……。预计五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九、此方案选址只能在屈家岭文化遗址西山头向南一线,并且与屈家岭文化遗址融为一体规划,方成大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非淡泊金钱利碌,厚德善孝之辈难得感悟天人合一之真谛,规划不出其宏大境界…,也达不到顺其自然,扶其地脉的视觉效果,甚至造成破坏地理,浪费资源,画虎不成反类犬! 十、此方案倘有明主认可,本人愿无偿参与规划、设计、定位、监修。尽平生所学所悟,释平生好文好古,修平生敬天敬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