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晓军

【2012英雄会】晓军散文:那背影,那脊梁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2 02: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晓军 的帖子

欢迎汉网散文随笔版主晓军兄弟携文前来参展支持,东湖新散文和汉网散文随笔联手打造湖北散文的网络高低。就两家现有散文创作力量,在湖北是不可小视的,的确集聚了一批实力散文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2 2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元辰 的帖子

我来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7-4 14: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竟陵烟月似吴天
在我读过的赞颂、吟咏天门(古之竟陵)的诗篇中,晚唐诗人皮日休那首《送从弟皮崇归复州》最使我心动。“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诗中描绘的水乡美景最让人心往神驰,歌咏的水乡风物如在眼前,触手可及。
遥想当年,无忧无虑的翩翩少年皮崇游历至从兄皮日休所居的“大都市”襄阳,受到皮日休的殷勤款待,也游玩了襄阳的名胜古迹,吃遍了襄阳的地方风味,但在皮崇看来,这一切和故乡的风物相比,还是犹嫌不足,总有一种思乡的游子情怀在胸中涌动。当他把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向他的老兄和盘托出时,正好触动了皮日休的故园情思,这样便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章。
我时常闭目遐想,处处路旁金浪滚滚、稻花飘香,家家门前荷叶田田、莲蓬摇曳,还有那随风而行“不费牵”的舴艋舟穿行于河湖之间;鸡鸭成群,渔歌阵阵,男挑水女浇园,如此景色怎不令人陶醉。至于伸手可取的“车鳌”(据说就是“义河蚶”),味道肥美的“缩项鳊”(和“武昌鱼”差不多吧),哪一样不能牵动游子的回归之心呢?皮崇因此而不愿在襄阳久住,皮日休又何尚没动思乡之念?诗人说他的弟弟之所以急着回归,是因为他“为爱南溪缩项鳊”,也许是真的吧,因为就连我都在感叹,当年的竟陵其景色是何等壮丽,物产是多么的丰富,若能“梦回唐朝”该有多好!
斗转星移,如今的天门早已从昔日的竟陵脱胎而出,正在追赶着襄阳老大哥,向“大都市”迈进了。大都市的文明如何与人们向往的水乡美景相得益彰,课题摆在了城市建设者的面前。据说我们这个城市的发展,就定位在“水乡园林城”,真是顺应民意了!如果前几年还有人怀疑这一定位的话,那么随着后濠整治工程的完成,陆羽公园(现更名为陆羽故里园)的改造,体育中心与文化中心的精心设计与施工,北湖公园的整治,还有雄心勃勃的天门河改造工程的上马,人们会惊奇地发现,竟陵——哦,应为天门——这个以水原素著称的古城,正在回归她的本来面目,城市建设的脚步正在向那个既定目标接近。人们念念不忘的水乡特色,正逐一呈现在眼前。
站在刚刚投入使用的西寺路桥上,放眼东望,三座拱桥比肩而立,一湾清泉蜿蜒东去,东西两湖由后濠串为一体,后濠两岸仿汉白玉栏杆在阳光下耀人眼目。古往今来,生活在竟陵这方热土上的儿女,不就得益于这水的灵性,成为智者,成就圣人的么!
我又发奇想,若是诗人皮日休回到今天,他将又为后人留下何等诗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4 18: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皮日休,从天门到三峡、从三峡到天门,皮日休佳作不少。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2-7-4 22: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元辰 的帖子

皮子文薮一册共十卷,将其诗文载尽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5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晓军 的帖子

可以进行专题研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7

460

主题

7113

帖子

896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7-6 1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夫子 于 2012-7-6 10:10 编辑

第一篇细读了一下,的确写得真切!细致!特别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7-6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元辰 的帖子

谢谢鼓励!我再发一个与皮日休有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7-6 12: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夫子 的帖子

非常感谢山夫子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65

主题

6760

帖子

51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85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7-6 12: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军 于 2012-7-6 12:12 编辑

                                     游天门山浮想

      境内的天门山,只是大洪山余脉,北与京山接壤,南瞰江汉平原,高不过192米,广不过绵延20余里,远没有被李白望过的那个“天门山”出名,但它在天门人心中是那样的神圣,那样的值得仰而观之。因为这里是天门的根本,是天门的源头,是天门的制高点。市文学研究会组织的“天门边界行”文学采风活动将这里作为活动的第一站,可谓用心良苦。
      这是一个深秋的日子,天上飘着蒙蒙细雨,这群平日里喜欢弄点文字的“秀才”们冒雨登车,怀着寻根问祖的崇敬心情,踏上了旅程。我的随行,则另有一个隐藏于心的小奥秘,我要探访的并非号称“清晨日出碧禾间,不亚于泰山观日,傍晚烟霭裹斜辉,可以与黄山媲美”的天门山全景,而只是情系于地处那个叫做扑船山的小山头,更为确切地说是小山头背后的那个叫做“橡子坡”的小山坡。因为那里有个绵延千年的梦,有段忧国忧民的情。
      那是1100多年前,也是这么个季节,祖籍竟陵(今天门)的唐朝大诗人皮日休,曾在此写下了那首千年不朽的著名诗篇——《橡媪叹》。诗中描写一个农妇辛勤生产的粮米被官府剥夺光了,只好来到这橡子坡捡拾橡子充饥的故事。这位出生贫苦的诗人,饱醮浓墨,满含深情写出了在一个“秋深橡子熟”的日子,那位“伛偻黄发媪”手提竹篮,忍着饥寒,终日一粒粒捡拾那“散落榛芜冈”的橡子,即便她踏着晨霜出来,也只能“尽日方满筐”。她之所以要捡拾橡子充饥,既不因荒年也不是歉收,却是因为她生产的粮食在“持之纳于官”以后而“私室无仓箱”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她交的“一石有余”的粮食在官府那里“只作五斗量”!在那个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脏”的年代,贪官污吏们可谓有恃无恐,无法无天!唐末社会的黑暗在皮日休笔下已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老百姓在这帮“狡吏”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啊!不得不“自冬及于春”靠“橡实诳饥肠”了。 写到这里,这位有泪不轻弹的铮铮男子也“不觉泪沾裳”,实在写不下去了!诗人对这伛偻老媪乃至于整个的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通过这枝满含深情的如椽大笔倾情流淌。也是这枝笔,在他隐居鹿门时写就的那六十篇“隐书”,对官府的鞭挞更是畅快淋漓,发出的呐喊更是振聋发聩。如“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也;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真是入木三分,把个官便是匪,吏即是盗的社会现实刻画得髭须尽显,惟妙惟肖,何等畅快!那发自内心的对官府的敌视,对朝庭的反叛已尽在其中了。由此,我们对他以“太常博士”之身,毅然决然投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该不会有半点疑问了吧。不过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煌煌正史都将其列入逆臣之列,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只字不提,并遭到封建统治者的千年谩骂。
      当历史为我们洗去蒙在皮日休身上的尘埃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位故人,再来读他当年著就的华章,再来游这方土地,不禁要俯身细问,“橡子坡啊橡子坡,你是否记得曾经发生在你身边的苍凉故事,是否记得那位为你歌为你叹,为你哭泣为你呐喊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雨,不停地下,我站在扑船山对面的最高处,俯看时隐时现在烟雨之中的橡子坡,在那烟云深处,似乎看到了那随风飘落的橡子,似乎看到了那橡媪伛偻的身影,也似乎看到了诗人的一双婆娑泪眼。
                                                                                  (200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