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1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12-10-22 17: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无雪 发表于 2012-10-17 21:11 
今天的语文课着实让我喷血了一回。
s老师讲的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其中一段是:山坡上, ...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大作了。
我学校的情况和你学校不同,是七年级比八年级好,九年级比七年级好,原因总结了下,也和同校老师讨论了下。七年级是小学刚进初中的年级,学生对于老师还不熟悉,也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方式,所以内心有一种“怕”的成分,学生纪律上,学习上认真一些,而且七年级时,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上也要关心一点。八年级学生上了一年的初中,了解了中学的教育模式,对老师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内心有一种“不急”、“散”的成分,而且家长这个时候基本上认为学生已经是那个样子,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对于学生的关心要淡泊一些,最后学生在纪律和学习上散慢一点。九年级,毕业年级,上高中的年级,家长内心万分重视,学生的内心也有一种“急”,“逼”的成分,老师可以很轻松的引导就达到教学目的,所以纪律上和学习上都是最好的,但也不排除有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的存在。
再就是,从内心说,刚开始我也一样把一个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伢”,但一天天过去,一个个毕业班带完,“伢”始终是别人的,这个“伢”不管他以后多有出息,他出了学校,你就是陌路。他好,他不会记得你,是他自己学习认真得来的。“伢”这样,家长更甚,不管你对他的伢多好,只要出了学校或者说不在你的班,你就是仇人,他“伢”出息了,是他们的基因好,与你不相干的,不说说你的是非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