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雪之韵

交作业④咏诗者说——浅析《高山松诗歌评论集》内蕴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

26

主题

1717

帖子

30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02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10 1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老师都很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10 2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勇 发表于 2012-12-10 13:07
两位老师都很赞!!!

路勇作家客气,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2-12-12 1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大腕!有点腕脾气{: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6 20: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郎织女图.jpg
姑苏诗影出镜来。
大别山第八钗:若菏影子。高山松简约提示了寻找影子的故事之后,笔调一转,直入主题。《赴一场庸俗的约会(组诗)》共有八首诗。他对每一首诗都仔细研读、分析,从诗里行间找出诗情画意来。他认为:“每一首都写得缠绵悱恻,每一首都写得温馨可人,恰似那多情的织女在七夕的夜晚站在鹊桥之上在与牛郎窃窃私语……”
高山松的诗评特点在于,能深入浅出地挖掘出诗之美感,似乎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把自己的见解、体验,提炼出诗意般美好与憧憬。如他对组诗的第六首《暖意袭人》里就解读出:“以初秋的景象作为背景,用夏日的骄阳作为爱情的象征,用秋风的柔情加以渲染,一句‘耳膜里萌动爱情的牙/紧紧咬住我的耳根/嘘寒问暖’让读者情不自禁。无论是人生之秋,还是爱情之秋,都只是一种必然的宿命,都是必经的一个过程,秋天是萧杀肃穆的,秋天也是欣欣向荣的,只要有真爱存在,这个秋天一定会是一个暖秋,一定会有‘嘘寒问暖’袭人,让人感动”。从这些精巧的,貌似平淡,实则深省的句子,自然而然地无不打上高山松式的铬印,这印痕是清晰可见,且又是独特的。
“搭乘一叶诗的小舟/去赴一场约会/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我和水质的情话/撞了个满怀/陷进透人的胸膛”。影子的传说,带着我们赴了一场诗的盛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6 2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美景.jpg

一针一线缝江南。
大别山第九钗:凡墨。“头枕着诗歌的波涛,在梦里/描摹日月,牧养山河/用经用纬用斑驳的古典情怀/为你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着江南”凡墨在《诗歌的江南》里,为我们深情描摹出一幅美景。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凡墨发现了江南之美,高山松发现了凡墨诗歌之美,这一发现,构建了色彩斑斓的句式,彰显了诗之魅力,语言上的成功运用,对深度解析诗之内涵,无疑带来审美情趣与语言张力,给读者以无尽福音。
高山松是位诗学博士,他的评论用语,一写就着迷,一入迷就左右逢源、滔滔不绝,行进在灵魂深处,演绎出精神世界的崇高。其诗评之境地,一语一言,一诗一画,信手便能拈来。他认为:凡墨的诗,在一颗玲珑诗心的映衬下,神话和传说都是可以变为现实的。同时,诗人的疼痛也是当下的疼痛,也是我们江南人共同的疼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6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jpg


冰清玉洁莲之殇。
大别山第十钗:寒烟儿。高山松一改前面诗评风格,以新的路数,向我们展开诗评之翅。山在不高,有仙则名。他忽略简介诗人,直奔主题。开篇,就直接进入到寒烟儿诗之内核,精心评判诗之章法和意境。他认为《莲之殇》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整体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他分析诗之灵动与飘逸,达到句斟字酌,用心品赏,着力挖掘出诗的内秀之美。还认为,寒烟儿的这首小诗在情绪的掌控上显得相当成熟,无论是叙述还是呈现都相当从容且有力度,有失落,有无奈,有叩问,还有憧憬,层层递进,井然有序,达到了传统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6 20: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jpg


行云流水一朵红。
大别山十一钗:阿洋。高山松巧解红云,依托细腻的情感分析和悉心发现,循着诗的脉搏跳动,体验诗之风采,歌之婉约,词之清丽。
“这个五月/你如果爱我/一定会打探出/一朵红的澎湃/曾经以怎样的波澜壮阔/挽救过一粒跌入悬崖的晶莹。”《一朵红的轻(外2首)》映入诗评家眼帘,尤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灵光一闪,他立马捕捉了瞬间诗情与画意、轻歌与曼舞:“果然,只一点银质的月光,就蛰痛了我的眉间,这是一位女子的玲珑,楚楚动人,让人顿时生出一种怜香惜玉的情愫。而裙裾,又怎么能够捂得住星光,又怎么能够捂得住暗伤呢,更何况是丝丝缕缕的怀想,既然捂不住,那就让这些星光继续闪耀吧,无论是暗伤还是怀想都会在闪耀中燎原或者漫延,漫延成石榴花般的火势,而烫伤的,却是读者我见犹怜的情怀。”
一朵红飘荡过来,成就了高山松行云流水般的情境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6 2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祖母像.jpg


款款深情忆祖母。
大别山十二钗:许玲琴。高山松在2008年做了一个文坛的版主,就知晓在荆州颇有影响的诗人许玲琴,而他自己还埋没在诗歌沃土中没引人注意,在市作协一次会上,许玲琴因高山松现象,发出一个感概:“诗在民间。”随之,高山松闪亮登场,成为诗坛的一位勇士。高山松把感恩之情化作简叙后,对《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品读出诗之滋味。
高山松的功力,在于删繁就简,能深入到诗歌文本内核中去。把诗中弥漫出的美感,用精确之语像绘画大师般进行勾勒,简约的线条,流动的意境,让读者一目了然:“尽管我们现在大多数诗人都身居中闹市,但我们的根却在乡里,隐藏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这一份乡土情结是与生俱来的,既挥之不去,也驱之不散,成为纠结在我们心中的一个块垒,或者说是一个疮疤。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撕裂的疼痛,随之而来的是亲切,是温馨,这时你对痛并快乐着一词的含义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吧。”
当我述评完高山松眼中的大别山十二钗时,文字在不知不觉中写了洋洋洒洒近万字,篇幅之长始料不及,下面只好简而言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7 11: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㈡ 灵巧穿越十二峰
高山松在第二辑,大别山十二峰的中,与十二钗相对应的又评论了男性诗人十二家。有阡陌的《一个人的村庄》;有松山居士的《穿行》;有许礼荣的《时光中的行走(组诗)》;有郭全华的《小城》;有铁舟的《安庆寺》;有叶之秋的《夜蝙蝠》;有黄旭升的《一张豆皮的诞生》;有南竹的《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有常建世的《中秋夜》;有木行之的《秋游(外一首)》;有笔架山的《在都市的一条小巷》;有马顺利的《伏击》。
其诗评,有对诗的赏析,又有对诗的评阅,还有对诗的技法探讨:如对郭全华《小城》的分析,提出对诗歌的独特视角的观感;对铁舟《安庆寺》的细品,提出还原与呈现的探索;对叶之秋《夜蝙蝠》的研读,提出现代诗歌的传统美感的概念;对马顺利《伏击》的评判,提出诗歌隐藏的效果之分析。
在这里,我仅选一峰。
诗人南竹,是十二峰中闪亮的一峰。他是《长江文学》、《大众杂志》的执行主编,在荆楚网,长江网担纲诗坛而赫赫有名,以诗会友,以文结谊,他好不引人关注。高山松在这里赏析了南竹的佳作《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高山松沿着那条诗意的河流,沿途寻找着生活的影子,终于发现诗歌中:生动而清晰的意象,亲切而明晰的场景,纯美而典雅的画面。高山松深情地道出:“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生动,从容开阔,贴切自然,亲切温馨,无论是诗歌的气息还是意境都是可触可感的,这里面有亲情,乡情,有时光的影子,有岁月的痕迹,还有一些梦幻的色彩,以及根的情结。……
南竹的诗所包含的内涵便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一些感受,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亲情和乡情的渴望,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在瞬间达到与读者的共鸣。”
高山松式的解读,把我们引入到一个色彩斑斓且情感丰富的世界。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树叶包容我最亲爱的鸟声/村落。芦苇。还有任性的野草/一群大家庭的孩子/岸与岸相扶,水流/淌出清澈的亲情。”随着诗的节奏起伏,转承,最后诗人给我们留下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光鲜内核。
“沿着五月的河流向东走/更大的想法,来自身边的作物/拱手,弯腰/太阳是在上的宾客,风雨/仅仅是两个路人,时间的眼/隐在秋天里,喜形于色。”啊,一串鲜活意象链接的珠子,坠落在喜形于色的结尾里,美,呼之欲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8

58

主题

1279

帖子

195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5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12-27 1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敏畅游新诗阵
高山松在第三辑中,选评十五位诗人。在这里,他多半是运用诗歌技巧在作分析,也结合诗作内涵作出神圣评判。
高山松评诗题目象一串熟透的紫葡萄,充满诗情画意。如从写意的《父亲的背》谈诗歌语言的张力;从黑龙江小龙女的《落单》谈诗歌的含蓄美;别出心裁写中秋——兼评雪落梅花的近作《中秋月的隐喻(外一首)》;从李斌平的《还给》看诗歌的节奏感;从周凌云的《美人》谈诗歌的厚重感;从晴宝儿的《又见菊花(外一首)》谈诗歌的气息;在扑朔中更加迷离——读漫兮的《古城墙》;小和轻中见习真情——兼评符纯云的《那么小,那么轻(组诗)祭岳父》;坐在火车上煎生活——读兰馨幽幽的《七月,流火》;如梦似幻话洪涓——兼读洪涓的《十年》;用残缺的手掌撑起地球——读青青玉米的《大山里的石头》;行走的过客——兼评万有文的近作《在焉之山上》;来年花开——兼评祥萍的近作《逝》;给自己跪下来——从若离的《大悲殿听禅》听来的禅意;湖边散步的人——读红莲的《湖边》。
因篇幅所限,这里忽略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