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李勋明

《荆门直隶州志》部分文章选登(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27 1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55.jpg
陆夫子祠图说
〔陆夫子祠〕在象山东麓,旧传为象山书院地。明弘治间,参政钟文俊建祠三楹,塑陆九渊像祀之。后层三楹,祀文昌,两庑共五楹,门外为石桥,泉流经其下而东。州牧高则巽继葺之,崇祯末毁。国初,州牧薛继岩、万萧裔前后修补,迄今渐就雕敝,南庑且易瓦为草矣。州牧舒成龙重修神像,祠宇焕然一新。复移奉文昌于南城楼,而敬勒文安公高祖以下四代神位于石,奉之后祠,公子持之配位前祠。春秋祀享,前后并举焉。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1

主题

42

帖子

9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27 1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5-2-13 11:07 编辑

bbbbbbbbbb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7

主题

2969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27 2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城隍庙碑记
张东林(州人)
       自古忠烈之臣恒为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聪明正直而壹,则无不灵。故灵之所昭,善者福之,淫者祸之,保爱民人,而默襄守土者之治化。于是乃崇德报功,立之庙貌以彰祀典焉。粤稽显忠王聂,元至正时州刺史也。时贼势猖獗,才半载而荆门陷。王复之,兼复江陵,屡战克捷,厥功甚伙。既而贼帅俞君正等复来攻,王孤军援绝,城陷不屈死之。生以忠著,殁以神灵,州人遂以城隍祀焉。明永乐间,以护驾功进今爵,遣官致祭,庙貌巍奂,灵爽益著荆襄间矣。崇祯末,庙毁于寇,而赛典亦废。国初,士民草创王祠,门巷卑狭,殿宇浅隘。前刺史李公讳衷灿,重修之。限于地隘,犹夫昔也,且年久多倾圮,其何以重神威、崇祀事、揭虔招庆?乾隆癸亥,今刺史舒公成龙莅吾荆。值初夏方旱,公忧民切,宿庙虔祷,雨立沛。公之诚悫格王欤?亦王之神明鉴公也。自是凡旱潦疾疫,祷无不应。或质冤誓屈,愚氓折服而狱讼以简,盖王于冥冥中,默相公以庇荆民、修政刑。公感且敬,爰捐俸八百余金而廓修之。各绅士乐助者,亦六百余金。东林与国学生周之琳、李之湘、同学许英、潘正道司其事,而参军萧公董之。遂乃东辟署址,西买民居,都司伍君暨黄、胡各施地数丈,而庙基以阔。由是修建之规,随公指画。梓材丹艧,成兹壮丽。今试眄其头门,丰敞排空。申明之亭,赫弈章灼,戏楼娱神,则插入云表。又进,为拜殿五楹,皆承霓摛霞。又进,则十王之殿,骇列左右。迨夫楮燃旁炉,香氲前庑。正殿端穆,衮冕执圭,王明下瞰,喜怒依稀,肃恭既致,爱乐以生。仰层覆之眈眈,履高基之堂堂,抚栋宇之峨峨,揽丹彩之煌煌。王灵于是乎妥矣。而又建寝宫于殿之左,修圣公、圣母殿于殿之后。其余神祠、僧舍、宾馆、蔬园,莫不毕具。视向之浅陋湫隘,不大相悬绝耶?荆之民举欣欣然相告曰:“公前于新城及沙镇修边公祠,今于州城壮王居,其为吾民保障计者周且至矣。今而后民和年丰,穰穰降福,皆公赐也。”公曰:“隍神之灵,以其聪明正直,福善而祸淫,非可虚言以求媚也。若等父戒其子,兄勉其弟,相与力善不倦,斯神之福汝不穷,而吾保障之愿乃遂耳。”父老咸讙曰:“公言当铭金石。”乃属东林为之记。故备举修建之由,志王之神明,与公之诚悫呼吸相应,且志公之训诲于不忘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31 14: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泉紫盖山赋
郭孙灿
伫中区以元览,景高岸之华丹。阴阳阖辟而莫究,元气变化而无端。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峰峦。嗟紫盖之奇挺,实神明之大观。配十大而称胜,与六六而共蟠。结根比于华岱之广博,直指侔于九嶷之巑岏。挟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长湍。明月亭亭而直照,堆蓝巍巍而屈盘。尔其山之为状也,则岧峣岌嶪,绝壁断崖,岑崟茀郁,冈峦崔嵬,彩借云霞,碧分藓苔。含溪藏雾,触石云开,青霄秀出,丹气聚隈。洞  岈以杳冥,纷轸轕其若回。绿嶂数重,青山万堆。企木之猿,百臂相接;归飞之鸟,千翼竞来。怪石嶙峋,孤峰累百,岚烟飘渺,紫气满壁。交错纷乱之势,盘礴峻削之迹,惟兹山之秀峙,冠荆南而独辟。兽啸龙腾,风云之所吐纳;霓裳鹤盖,神仙之所窟宅。渺天台与四明,疑蓬莱与方丈。石壁坚杰而雄耸,众山奔腾而直上。峭崿峥嵘,穹窿叠嶂。白云霭翠于幽草,青松垂黛而荡漾。广大无垠,万籁绝唱。惟燕语之绸缪,聆泉声之响亮。其山所产则栝柏冬青,楩楠夏翠。灿奇葩于幽谷,耸修干于岑蔚。远而望之,若瑶林琪树凝雪霜之青英;近而即之,若珠宫玉阙蓄金银之瑞气。飘渺兮,同广寒清虚之府;皎洁兮,似丽□三素之异。尔其大概也,则群峰皆紫,林石尽碧。时而翠微隐见,时而严厉峭直,时而窈窕幽深,时而童頳堆绿。时维春也,则淡冶而如笑;时维夏也,则苍翠而如滴。秋则明凈而如妆,冬则惨淡而萧瑟。四时佳景,气象千万。南望巫峡,江流断岸,北倚方山,千峰熳烂,东界绿林之险,西枕青溪之观。极盻睐于中天,穷江山于一览。妙不能尽之于笔,奇不能写之于腕。尔乃释域中之常峦,畅超法而高寻。踞虎豹之嵯峨,披蒙茸之荒榛,践莓苔之曲径,搏壁立之翠屏,攀栖鹘之危巢,瞰仙人之层城。一纵一横兮,石棊未改;或飞或瀑兮,丹井犹存。过灵溪而一濯,涤烦嚣而神清。倚幽岩而凝思,临清流而朗吟。乱曰:蔚矣名山,亭亭拱秀千峰,日击万岭神逗。彩霞下拂,神泉旁漱。元圣所栖,仙灵所伏,元玉为膏,芝粒作糗。洞天福地,比迹句漏,游览既周,风生两袖,清虚自娱,乔松比寿。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1-31 15: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舆地志五
风俗
《风俗记》曰:荆门啙窳偷生而忘聚积,不忧冻馁,亦无千金之家。
《图经》云:男勤耕耨,女勤桑麻。
旧《安陆府志》云:荆门颇知礼义,冠带旁午,士习谨厚,一二世家修家谱,建宗祠,有古遗风。
《安陆府志》云:荆门俗尚缁黄,自陆九渊知军事,风俗丕变,人淳讼简,俗化蚕桑,以耕渔为业。
州民每逢元旦,先期扫堂庭,换桃符,门厅餙对联、字画。五鼓设香烛,陈菓饼、酒馔,礼拜上下神祗。序拜尊长毕,谒各庙,拜族戚、乡邻,谓之贺岁。男子卜吉方出行。初三日烧门神纸。上九、十五早起,燃灯烛、焚香楮、拜家神。上元交馈汤圆,同庆元宵。各家张灯燃火树,扎龙灯,讴歌游赏。下浣前后,童子就塾师。
二月二日土地神诞,先夜灯烛鼓乐,扮戏庆贺,临期拜祝,食寿面,饮福酒,女不游春,男不踏青。
花朝,纳采问名,多以是日为吉。移树接花菓,从此农夫举趾,蚕女始事纺杼。咿轧之声与书馆雒诵声相答,丙夜方息。
二月上戊日为社会,以祭社祈谷,园畦播种,田坵铺泥。
三月清明,各家祀先扫墓,旙标冢上,农家种秧。
四月内,乡民收麦栽秧,赛社神。纸为龙船,巡行阡陌,旗标田中,防制虫  。昼夜农忙,闲人稀少。
端午,取菖蒲、艾叶悬于门,切菖蒲合雄黄,和酒饮之,以解邪毒。龙船竞渡,包角黍祀三闾大夫。沿街鼓响,插青门前。乡间耘耨早田,灌漑水稻,惟恐失时。 
六月六日,商贾祀杨四将军,曝衣晒书,汲水造酱,麦粟粮种,晴晒冷收。
七夕,妇女陈瓜菓乞巧。中元前,设牲醴、庶馐祭先祖,烧袱钱。若新亡人,则初一日祭接,每日供祀,初七日祭送。从此收稻种蔬。
中秋交馈西瓜、月饼。是夜祀月,设九秋盘肴,玩赏观灯,多于节前报昏期,从此纺织、染造、制衣。
重九,士民登高眺赏,泛茱萸酒饮之。各乡村还愿以报方社、田祖之神。城隍聂公重阳诞辰,士民会庆,供祭成礼。相率以此月造酒为最。菜麦播种完全。柴草刈束备用。
十月初一日,乡、城登新墓,或享宗祠。农家放牛羊不禁。
冬至,各贺冬。整治屋宇,纺织、贸易以供酬应。
十二月二十四日,朝拂屋尘,夜祀灶。交馈节仪,比闾请年饭。
除夕,各家具牲醴祀神,以酒馔礼其先。合家老少,荤酒团年。是夜守岁,锣鼓、爆竹声不绝。邻里交相辞年。次晨,拜贺节酒三杯,尊尊长长,尽礼申情。
当阳
《安陆府志》云:当阳事简俗朴,勤农尚俭。
旧志云:当阳士夫朴茂好修,盖犹有《周南》之遗风焉。西北多山,其民质啬,习于勤苦。独东南近江陵,市井所在,稍竞声利,大约婚嫁往来,均于礼不甚远。惟居丧作佛事,供宾客,鼓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此其疵也。
远安
旧《安陆府志》云:其风朴略,民俗俭陋,敬鬼重祀,刀耕火耨。
旧志云:僻处深山,主客相半。士尚廉耻而厌奔竞,民务农桑而禁赌博,渐次归厚,庶几太古之遗风。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2-1 16: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开江
     荆门处中国之中,乃三楚名区。自先民启牖荆山,千百年而下,生民蕃盛,人文荟萃。山林草泽常隐贤士,断碣残碑率多名篇。然岁月如流,贤士终老蓬蒿,没而无闻;名篇毁同石砾,失而无征。纵有故老口耳相授,又杂以讹言谬论。闻者无不扼腕,为之奈何?以故人事代谢比于雪泥鸿爪,唯史乘一脉相承,不可磨灭,刊刻钤印,庶几可传乎久远矣!
     今有李公勋明长于斯,居于斯,心切桑梓,意在本邦,荆门风物了若指掌。每读州志,唏嘘不已,概以古人之心为心,可称仁人君子。公常暇日跋山涉水,寻幽探奇,拔草刈蔓,一得旧迹则欣欣然作翩跹之舞。复查诸州志,有验有征,知古人诚不欺我。每于掩卷之余,公又忧心忡忡,唯恐薪火失传,谓:“自同治之后,迄今又历百五十年,世事纷纷攘攘,犹如白云苍狗,山川依旧,人物弥新。旧志所载人物、古迹、祠庙、寺观、集镇,或与世长辞,或湮灭无闻,或垣残壁断,或面目全非,或徙居流迁,而旧志散失漶漫,谁为加意?今不重刊,百十年后人莫能知,又成讹舛,我辈之过也。”于是筹费鸠工,身董其役,细微处无不躬行指画,即嘱予佐之校勘。斯志也,经年而成,洋洋洒洒近五十万言,蔚成大观,讵非无量之功德乎?绍休继轨于是焉,而公无憾矣!
    壬辰仲冬,《荆门直隶州志》校勘完毕,将付剞劂。其体例、文字、卷次悉依旧志,一字不予增减,仅作勘误,加以句读以资阅读。又附录于荒烟衰草中所得若干明清优秀碑文、诗歌,特加按语一一说明,以免他日传写失真,兹不赘述。
                                  壬辰仲冬谨撰于城北仙居。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2-1 16: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舆地志三
山川
正东
〔青龙山〕在东门外里许,即东宝山北岭也。古有青龙观。州舒成龙重修。
〔江家山〕在州东十里。蒙、惠、龙、顺四泉之水至此环绕成渚,经皮家集,水面渐宽,南流达于汉水。州牧舒成龙堪度再四,拟于江家山上下建闸五座,以蓄诸水,不但灌田千顷,兼可通楫州城,第壤错荆钟,会商兴修未果。
〔伯夷山〕在州东二十里。
东南
〔东山〕即东堡山,在州东南二里许。四高中坦,号太平顶。有楚望亭,久废。惟孤塔耸立。详见《古迹志·南桥塔影》。
〔大慈山〕在州东南五里许,有普惠洞,详见《古迹》。
〔五里山〕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平四图。
〔乌龙洞〕在州东南四十里,洞门高丈余,每天旱祈雨辄应。
〔马良山〕在州东南九十里,羔六图汉水上,以马良读书此山,故名。《禹贡》为内方山,《九域志》为章山,壤接钟祥。详见《古迹》。
〔琼台山〕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居沙洋之中。高出一镇,下临深潭,名曰白蜡潭。
正南
〔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公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故名。张栻云:“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正谓此也。与宜都之荆门山名同而地异。若郭璞《江赋》“荆门阙耸以盘磗”,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皆指宜都,与兹无与。
按,顾祖禹《方舆纪要》:“荆门山在州南五里,其西又有虎牙山,相去五里,二山本在宜都县,因州名传讹也。”据此则荆门、虎牙自是二山。关曰虎牙,仍以山为名耳,非荆门即虎牙也。旧志疑误。 
〔十二培〕在州南五里荆门山上。宋王十朋诗云:“楚国封疆六千里,荆门巗岫十二培。”
〔塞口山〕在州南八里坊厢图。
〔龙尾山〕在州南四十里,势如龙尾。
〔撒石山〕在州南六十里,仁惠寺东。世传关夫子于此撒石成兵,故名。
〔纪山〕在州南一百三十里。详见《古迹》。
按,《方舆纪要》:“江陵县纪山在城北四十里,江陵之主山也。西北与荆门、当阳诸山相接,纪南城以山而名。”考纪南城在江陵县城北十里,去纪山仅三十里,城以山名,固也。而荆门南一百八十里至江陵县城,其至江陵县界则一百六十五里也,纪山去江陵县界尚隔三十五里,自当属荆门无疑,不得以纪南城因山而名,遂以纪山属江陵。恐观者为《方舆纪要》所误,而妄议旧志为附会,故略为辨之。
〔三星山〕在州南一百五十里马仙村。相传唐司马子徽升仙处,有三星观。
西南
〔龟山〕在州南三十里平乡三图,旧有龟山寺,又有白云洞。每云垂叆叇,即雨注滂沱。
〔子推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
按,刘向《说苑》:“介子推年十五而相荆。”此山本自有据,旧引绵山介之推以实之,而辩者复曲谐其说,盍稽刘子政之书?
正西
〔蒙山〕在州西门外半里许,汉名半月,隋曰蛾眉。后人以其形似象又名象山。宋陆九渊知军讲学象山下,取以自号。山下有蒙、惠、龙、顺四泉。详见《古迹》
〔仙女山〕在州西二十里平三图。详见《古迹》。
〔仙人岩〕在州西四十里容家湾。石洞渊回,竹柏冬青。
西北
〔雨山〕在州北里许,白龙山前。每天欲雨,则白龙山发云。若云垂此山,则必有大雨,故名雨山。遇旱,即祈雨于兹山下白龙潭,靡弗应。州牧舒成龙建甘雨亭于山上,祀龙神。详见《古迹》。
〔白龙山〕在州西北三里,上有白龙观,即古之霖苍观也。详见《古迹·八景》。
〔西山〕即西堡山,在州西北三里许,蒙山北。峦角奔耸,石齿嶙峋,有仙人洞及海会禅院,其迹久废。
〔罗汉山〕在州西四里,西堡山之南,有山十八峰,逼似罗汉,名曰罗汉山。详见《古迹·八景》。
〔圣境山〕在州西北三十里望一图。悬岩绝壁,上有真武庙。详见《古迹》。
〔云梦山〕在州西北七十里。
按,孔安国《尚书注》云:“云梦之泽在江南。”郭璞注《尔雅》从其说,以岳阳巴丘湖为云梦泽。至沈存中《笔谈》则曰:“据《左传》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遂奔郢。郢,今之安陆州(即今安陆府),济江而后至云,入云而后至郢,则云在江北也。郑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梦,曰江南之梦,则梦在江南矣。”方以智《通雅》从存中之说。祝穆《方舆览胜》亦曰:“左氏言云则不言梦,言梦则不言云,云梦实二泽也。”
按,今巴陵、枝江、安陆、荆门皆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泽,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故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又按,《方舆纪要》:“荆门州城东北有云梦泽,西北有云梦山。”或以为云梦之浸,旧至于此,今堙。今志载云梦山而无云梦泽,当亦恐附会之贻误耶。
〔黄集山〕在州西北三十里。
〔杉木山〕在州西北七十五里。
〔万福山〕在州西北七十里。
以上三山旧有铜矿,上官委州牧舒成龙开采,经理二载,计费工本三千余金,所得之铜不及十分之一。详请封固,为告后人毋蹈此覆辙也。
〔金箔山〕在州西北八十里。去武陵山五里。
〔磨剑山〕在州西北一百里。
〔仙居山〕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望三图。层松覆岩,倒柏垂峪,壁峻无阶,石坠复倚,顶上古洞甚奥,相传仙人憩此,因名。有瀑布泉。详见《古迹》。
〔竹瓦峒〕在仙居司西十数里,缘山脚而上,峒口宽阔,内高三丈余,上如覆釜,下平坦,堪列座百人。内即暗,须列炬以行。第二层有白石带二条挂石壁上,土人呼为白玉带。有水沟一道,泉清可掬,逾沟再入,盘旋曲折,约四五里远。
〔石人山〕在刘侯集三泉沟,山后有石笋,孤矗插天,高数十丈,屹立如人,故名。
正北
〔灵鹫山〕在州北三十里,旧有灵鹫寺。详见《古迹》。
〔白峰山〕在灵鹫山顶。
〔红花山〕在州北四十里。
〔松林冈〕在州北六十里望乡村。
〔大名山〕在州北五十里平二图,唐灵济禅师卓锡涌泉处。
〔鸡头山〕最高,在州北六十里望一图,上有偏角寺。
〔马仰山〕在州北七十里,鸡头山南十余里,山麓有黑云洞。谚云:“鸡头马仰,去天一丈。”
按,《方舆纪要》:“马仰山在州北三十五里,又有鸡头山在州北六十里。”是马仰在南,鸡头在北也。旧志鸡头山方位、里数俱与《纪要》合,而马仰山则云在州北七十里,是鸡头在南而马仰在北矣。何以又云“鸡头山南十余里”乎?自相矛盾,当以《纪要》为是。又,马良山亦名马仰山,亦名章山,而鸡头山亦名章山,则荆门有南北二马仰、南北一章山矣,旧志俱未叙明。西魏置章山郡,隋改为县,《括地志》曰:“章山县在长林县东北六十里,县盖以山为名。”长林即今州治,则名县之章山为鸡头,非马良也。谚曰“鸡头马仰,去天一丈”,亦指州北之马仰,与马良无涉。
〔武陵山〕在州治八十里望一图,《隋志》曰:“乐乡,有武陵山。”
〔中城山〕在州北八十里,乐乡西南。上有城垒,极峻险。
〔马鞍山〕在州北九十里,磨剑石东,状如鞍。
〔土门凹〕在州北九十里望乡村。
〔斑竹冈〕在州北一百里平二图,详见《古迹》。
〔黑牛山〕在州北一百里。
〔  台山〕在州北百余里望二图。唐灵济和尚曾  衣于此,有  台寺。寺田千亩,世远年湮,侵占殆尽。乾隆十一年,州牧舒成龙清查,得二百余亩,招僧主持。
〔火炉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早一图,有楚王放鹰台。明威宁伯王越谪居安陆时有诗。见《艺文》。
〔都亭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鸡鸣谷〕在州北一百六十里。
正东
〔洗澡港〕在州东十五里望九图。
〔竹陂河〕在州东五十里。蒙、惠诸泉所汇也,东流入汉。
〔汉水〕四渎之一,在州东九十里。自州之马良山至沙洋新城萧家口,滨汉为堤。详见《堤防志》。
〔平塘湖〕在青塜村东,去州一百六十里。
东南
〔夹港〕在州东九十里羔三图。三港夹流,会入汉河。
〔王子港〕在州东南一百里,出内方山,东经七宝山覃家窑,入小江湖,由二闸出汉水。
〔小江湖〕在州东南一百里。
〔直渠〕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
〔马良湖〕在小江湖西北。
〔竞渡陂〕在州东南一百三十里,后港西南,地势倾下。
〔毛家潭〕在州东南一百三十里,深数丈。昔大旱偶涸,见一墓碑,记云:襄水西三十里。今仅隔一堤,在新城南里许。
〔马仙港〕州东南一百二十里,马下三图。由石鼓庙流官垱,经张家湖、闵家湖会白石港入彭塜湖。
〔谷田港〕州东南一百三十里,一源倒垱,一源宋家场,出江家口会李家市。
〔乔母湖〕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藻湖村。
〔润乡州〕在长湖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刘巽《荆门》诗注云:“流尽润乡洲,荆门出状头;流尽润乡田,荆门出状元。”宋孙何、孙仅皆应其兆。顺治丁酉,水绕润乡,是科杨辉斗亦乡试第一。
〔白石港〕州东南一百四十里阳村,发源沙洋,由鄢家口邮递桥经登家洲出么口。
〔车老堰〕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有碑。
〔尹陂〕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灌田甚溥。
〔直江〕在州东南一百六十里,源出白家山,南流入长湖,会为后港,入潜江界平塘湖。
〔滕湖〕在州东南一百里。按,《方舆纪要》作藤湖。
〔藻湖〕在州东南一百八十里,有东藻湖、西藻湖,萍藻浮藉,弥望若茵。
〔彭塜湖〕在州东南一百八十里阳上二图。
〔九真湖〕在蒿台湖西南。
〔借粮湖〕在州东南二百里青村。详见《堤防志》。
〔长湖〕在州东南二百里,南岸隶江陵,北岸隶荆门,周百里,视诸水为险,无风亦澜。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3-2-1 16: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南
〔鸭儿陂〕在州南十里牌,坊厢图,积水不竭
〔养老堰〕在州南九十里诸里村。
〔建阳河〕在诸一图,一名建水,又名阳水,亦名大曹河。今新铺桥在州南一百零十里,自龙陂合白中、昏官三湖水,经太阳垴入于汉,谓之阳口,一名中夏口。宋元嘉中,通路自湖,下注阳口,以广漕运。《水经注》以汉东阳水即此,误矣。
按,《梁书》建水作湕水。太清末,萧詧自襄阳攻江陵,其将杜崱叛袭襄阳,詧弃粮食铠仗于湕水而还,即此。《方舆纪要》阳水作杨水,大曹作大漕。观“宋元嘉通路自湖,以广漕运”之说,自当以大漕为是。又《汉书·地理志》注:“漳水东至江陵入阳水。”按,阳水即杨水,源出纪山,则阳水非建水也。今之建阳以在建水之阳取名耳,非取二水以为名也。《水经注》以东阳水为阳水,固误。旧志与《纪要》以建水为阳水,亦误。又按,《水经》“沔水经当阳之章山东,又东会权口,又东与阳口合”,即出纪山之阳水也。旧志云“水经太阳垴入于汉,谓之阳口”,考《水经》亦无其文。
〔左水〕在州长二图界内,蛮人姓左所居,故名。即左溪铺。
〔后港〕在州南一百四十里却五图,即古长林县治,旧有市。乾隆间,州牧舒成龙新建漕仓行署,规模宏敞,民甚便之。有图并说。
〔傅家场河〕州南一百二十里,在阳上二图。发源钟家坪落彭塜湖,经殷家河出么口。
〔樟木港〕州南一百四十里却一图,发源二程庙。
〔曹将军港〕即权水,在州南诸里村。唐曹全政、刘巨容败黄巢于此,故名。
〔权水〕出西蒙诸山,会曹将军港,至内方入汉。
〔默林湾〕在州南一百五十里早三图长堤村。
〔龙江〕在州南一百八十里藻湖村,世传有龙于此开河。
西南
〔孟子港〕即建水。在州西南五十里阳下四图。详见《古迹志》。
正西
〔蒙泉〕在象山下,旧有亭。州牧舒成龙重建,颜曰“养正”。宋黄鲁直、荆南观察张垓各书“蒙泉”二大字,俱刻石亭中。国朝阮文达公督楚时,过境书“蒙泉”二篆字,文达公孙署当阳县事恩光,摹勒于石额于亭上。详见《古迹》。
〔惠泉〕在蒙泉之南,旧有亭。州牧舒成龙重建,颜曰“流清”。明知州康一元书“惠泉”二大字,刻石泉上。详见《古迹》。
〔龙泉〕在蒙、惠二泉间。州牧舒成龙新开,水味较蒙、惠尤甘,质且重。开泉时,得宋知军吕元诗,有“风云长静白龙宫”之句,因名龙泉。建亭、阁于泉之上下,亭曰“龙泉”,阁曰“跃渊”。亭壁有龙、顺二泉碑记,见《艺文》。跃渊阁今圮。
〔顺泉〕在蒙山尾,龙泉书院后。宋翰林学士彭乘知军时开,久已淤塞。州牧舒成龙修而浚之,大书“顺泉”二字,镌石壁上,建亭曰“孝隐”,以其地为老莱子隐居养亲处也。详“八景”内。
〔白龙潭〕在城西二里许,详见《古迹》。
〔天坑〕在州西西堡山外望一图,亢旱不涸,乱时州人多避此坑洞中。青山陂、田家冲、郭家沟诸洞尤著。
西北
〔黑龙洞〕在州西北五十里马仰山麓,洞高广各丈余,深十里,有田七丘,石窦透光射外,天旱祷雨甚灵。详见《古迹》。
〔白龙洞〕在州西北四十里,有艾家泉,其水清涟,顺流东注,沿边田亩可资灌漑。内有水虫长二分许,聚石为衣,伸其头足负石而行,俨若龟状,土民呼为石龟。东南有泉一派,渊深不测,下游田畴均沾润泽。
〔潭清洞〕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里。详见《古迹》。
〔珍珠泉〕〔铙钹泉〕〔大翻泉〕〔小翻泉〕〔潭泉〕〔五桂泉〕以上六泉俱在仙居寺西山内。
〔灵泉〕在仙居寺。
正北
〔上泉〕在州北三十里灵鹫山下,有上泉寺。详见《古迹》。
〔七星潭〕在州北三十里望乡村。
〔象河〕在州北七十里,源出象山,东流入汉。
〔官堰河〕在州北一百里。
〔南阳陂〕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望乡村。
〔蛮水〕即彝水,在州北二百里,东流入汉,今皆呼蛮河。详见《古迹》。
当阳县
〔玉阳山〕在县署西北,一名仲宣台,县之主山也,其麓有真武洞。
〔紫盖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半有紫盖寺,后有孝光阁,葛铉錬丹处也,又有樊夫人升仙处。《唐书·地理志》:“当阳有南紫盖、北紫盖。”《寰宇记》:“南北两峰四垂若盖,林石皆绀,上有丹井,彩水甘馨异常。”
〔玉泉山〕在县西三十里,初名覆舟,亦名堆蓝,自智顗居之,始易为玉泉。
〔柴紫山〕在县南五十里,与紫盖山相近。
〔许由山〕在县东十里,沮水与玉泉合流于前,相传许由隐此。按,许由隐箕山,此不知何据。
〔凤凰山〕在县西四里,亦名金凤。山势舒张,如凤展翼,其下为丹溪所径,亦名丹凤溪。
〔香炉山〕在县东四十里,有石炉,上刻“元至元壬申仲秋月”数字。
〔三星山〕在县东六十里,下有三星寺,寺前有三井。相传唐僧一行居此,凿以禳三星,此其遗迹也。
〔紫云山〕在县东南百余里,相传元无闻和尚诵《金刚经》于此,常有紫云现,故名。
〔云台山〕在县东六十余里,上有观曰“灿霞”,石塔岿然,传为唐玉贞公主建,撰文者陈宗逊,书碑者庾远也。
〔铁山〕在县西北,分脉青溪。《舆地纪胜》云“旧产铁”,接远安县界。
〔九子山〕在县北十里,九峰嵂崒,紫翠絪缊,以拟九华。麓有仙姑洞,石磊磊如旋螺,传为曹、何两仙姑栖真之所。
〔龙泉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山后有远公洞,相近有山曰九女厢,土人凿石穴以避兵。
〔广福山〕在县东,淯溪源出于此。
〔玉明山〕在县东十四里,前环漳水,后拥诸峰,上有殿宇名“双峰院”,其最上一层高地三十余步,登临浏览,蔚然深秀。
〔高家洞〕在县北五十里,怪石临溪,山麓洞开,行数十步颇平旷。云气嵌空,陆离万状,已复巉石突起,绝无径路。扪萝直上,得小窦,蛇行乃得度平旷如前。又渐细为门,下有潭,窅不可测,投以石,轰轰有声。仄足避潭抱岩,乃得度。岩间石乳分结,悉作佛龛,藉裀趺坐如出塑工。洞后有穴达他洞,微露曦光,过此幽间,寂冷雾气逼人,无敢穷其底者。
〔卧龙洞〕在县北,山顶一窟深透地底,探者如入鼠穴,数十步乃得平旷。石乳螺结,蝙蝠倒栖其上。一径斜通,阔数尺,深约里许,泉自中出,清泠可掬。
〔百家洞〕在县西二十里手板岩,岩左有南台、北台二洞,相近有卧龙洞。山顶有穴,高广十余丈。
〔五凤堆〕在县南,《述异记》:“汉时八龙五凤见此。”去堆三里即龙凤川,亦名八龙潭、五凤洲。
按,汉武帝元光二年,八龙五凤见于荆山。荆门旧志载之《祥异》。荆山今隶襄阳府南漳县,本汉临沮地,荆门、当阳皆临沮故地,故二邑均载其事。当亦侈言祥征,不无附会欤?
〔百宝砦〕在县北五十里,四壁峭削,下瞰沮流,传为石刘屯兵处。
〔楞伽峰〕在玉泉东七里,为神秀道场,自玉泉至度门,夹道皆松,唐僧法瑱所手植。
〔漳水〕出襄阳府南漳县荆山,南流径县东,又南合沮水,又出沙倒湾。旧分为二支,一支南径枝江县界,会沱水入江,今已淤塞;一支径万城,由江陵县筲箕洼入江。
〔沮水〕出郧阳府房县景山,自远安县东南流径县北,又东南径县东合漳水入荆州府江陵县界。
〔沱江〕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江分流处也。《水利考》:“县境之沱江,即沮、漳二水下流,盖水合势盛,故有沱江之名。”
〔洈水〕在县东南,漳水径麦城,洈水注之。《山海经》:“洈水出东北宜诸之山,而流注于漳水。”
〔淯水〕出县东广福山,注于漳水,亦曰白莲池,即白社。详《古迹》。
〔玉泉〕俗名金龙池。郭璞《游仙诗》序称“玉泉潜行九万八千里,通天竺,注震旦”,指此。
〔珠泉〕近智者洞,每鼓掌即串珠而上。西流与玉泉合,折而东,径已公岭,又东径县南与沮水合流。
〔熨斗陂〕在县东南八十里,源出绿林山,流径圆台山南,汇为陂。
〔金龙潭〕在县北十五里,传宋徽宗时建明堂,遣吏取水,投金龙镇之,故名。
〔天津湖〕在县东南,沮、漳合流,汇而为湖。
远安县
〔鸣凤山〕在县西十五里,峰峦耸秀,为县之镇。上有泉,甚清洌,山半有石如龟蛇状。相传宋宝佑间,有“凤鸣鼎新”之谶,因名。
〔鹿溪山〕在县西北十五里,一名云门山,中有招仙岩。《舆地纪胜》:“在县西鹿苑寺侧,山皆鹿疃,梁居士陆法和栖隐焉。”石龛犹存。
按,《北史·陆法和传》:“法和入荆州汶阳郡高要县之紫石山。”高要当为高安之讹,紫石山疑即鹿溪山也。
〔百井山〕在县西南。《寰宇记》:“山高三千五百丈,有清泉数十,汲之可饮,因名”。
按《县志》,百井山一名太平山,在县西北一百里,极高广,多井泉,与《寰宇记》方象不同,疑别一山也。
〔亭子山〕在县北十五里,山有白石如马。《唐书·地理志》:“夷陵郡远安县有神马山,天宝元年更名。”
〔仙居洞〕在县西南五十里,即鬼谷子隐处。相近有金龙洞、钟乳洞,又有桃李洞,洞前飞瀑三丈,状如匹练,有木结实,核如桃,肉如李。
〔法琳洞〕在县南清溪寺侧,宋法琳禅师居之,故名。
〔观音洞〕在县西十五里,石壁耸峙,颇称奇胜,又西五里,有甘霖洞,石洋河发源于此,东流入沮水。
〔通天楼洞〕在县西三十里,高圆如镜,有潭,岁旱祷多应。
〔呼儿洞〕在县东北三十里,高峻深邃。明季,土人执火深入,见石壁有井记,掘之,水即涌出,可饮百余人。
〔罗汉峪〕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石如罗汉,内有水源,土人引以灌田。旁有洞,多芝兰,名芝兰洞。洞西瀑布高百丈,有泉曰鱼泉。
〔通天楼河〕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通天楼洞,东流入沮水,又四十里,有香桥湖,百井山水所汇也。
〔白龙溪〕在县东十五里,源出老龙洞,流径旧城东南入沮水,又东十五里,有泥水溪亦出山穴,西入沮水。
〔青溪〕在县西南鬼谷洞东,一作清溪,出县西青山,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其水导源东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溪为名,寻源浮溪,最为深峭。
〔灵水溪〕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出山洞,有深潭,以石投之,渊渊作声。东至谈家渡,北合沮水。又县东北四十里,有福河溪,源出福河山,西流入沮水。
〔凤凰洲〕在县北凤凰山下,县志云:唐韦皋作令时,凤凰集此,故名。
按《唐书·韦皋传》,皋未尝令远安,惟韦丹曾选峡州远安令,以让其庶兄,亦不知其何所指。
〔笕水口〕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鸡头山石穴中,土人以竹木为枧,引水灌田,故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天津
精华
0

3

主题

3316

帖子

466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665

IP属地:天津市

发表于 天津市 2013-2-12 23:3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镜读一读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1-16 1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直隶州志卷一之四
舆地志四
古迹(有图,附塜墓)
三台八景图
                              
   
   
   
   
   

三台图说
〔凤凰台〕在城西门内,即今之州署也。与讲经、读书台古称“三台”。隋开皇十二年,文献皇后重修故里玉泉寺(今在当阳),往返驻此,随建行宫于台上。后尝登楼西望,曰蒙山似蛾眉、初月形耳,即令于惠泉置初月亭焉。唐初,尉迟敬德以行宫旧基建官署,显德末废。宋绍熙二年,陆文安公知荆门军修复。明末壬午毁于火。乾隆丙寅,州牧舒成龙复建署于台上,视古署宏敞。后构楼,颜曰“舒翼”,以署在凤台,楼张拱其上,如凤之舒翼也。迨甲戌二台并修,遂复“三台”之旧。
〔讲经台〕在象山。陆文安公知军时,以荆门俗尚缁黄,惑于祸福报应之说,为亭象山台上,讲学其中,从学者常数百人。间有未达,公子持之为之敷绎,靡弗得所请者。故事上元设醮为民祈福,公则专讲《洪范》“敛福锡民”一章以代醮事,士习民风翕然丕变,荆人遂名其台为讲经台。数百年来,亭台久废,基址亦失。甲戌春,州牧舒成龙卜地象山南岭之半,得平台,恰与东山之读书台相映,甃台构亭,敞其前后。亭后石上镌“讲经台”三大字,复以“敛福锡民”额之。夏仲,太守张公讳世芳过州,登讲台,心印前贤,题亭曰“仰止”。盖朂成龙以景行也,敢弗勉诸?
〔读书台〕在州东山,为“三台”之一,即孙何三兄弟之东山书院旧址也。政和间,朱震与弟巽亦读书于此。其地上接云烟,下瞰城郭,左拱古塔,右揖龙观。古谓东山为文峰,洵不诬也。迨后何、仅并大魁,侑登第,震、巽以良臣兼名儒。虽曰人杰代兴,讵不以地灵欤?世远迹湮,丘墟满眼,盛衰今昔,忉怛徒增。夫东塔为荆门头角,兹台更荆门根基,莫加培护,文运奚隆?成龙既构书院于龙泉,益思表列前贤,以鼓多士。昔陆文安官斯土而教斯民,民至今尸祝而俎豆之,百世师也。夐哉尚矣。若夫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舍孙与朱安归乎?暮春之初,既修讲经台,遂亟构读书台于东堡之中峰,刊碑以祀。登高而眺“三台”,鼎峙城郭间矣。至台址之上下,庑舍之多寡,均非所计尔。
八景图说
〔霖苍甘雨〕在霖苍观,又名白龙观,在州西北三里白龙山上。山前有峰稍低,曰雨山。下有潭,亦名白龙。相传有白龙出潭内,旱则为霖雨以济苍生,霖苍观名以此。又,天每欲雨,必白龙山先出云,至云垂雨山,则大雨立降。每祷雨,皆遥拜潭下,靡弗应焉。观之立自宋,崇甍绘栋,虔奉诸神,凡祷悉应,故远近咸奔谒。元、明丰碑林立,盛甲一州。壬午之变,胜迹遂毁。国初,僧道清、德慧募而修之,仅复其半,即经明智重葺,亦渐倾颓。矧近年僧亡神露,荆棘丛生矣。甲戌仲夏,雨不时降,州牧舒成龙连祷,甘雨叠沛。因捐金鸠工,葺敝庑、庄神像,复添建霖苍阁与雨山之甘雨亭,一时落成,巍奂辉煌,非复前景。所冀神鉴愚诚,甘霖时赐,以大庇我荆民耳。署内清畏堂前有小山,公余晚霁时一登眺,云峦耸翠,亭阁流丹,恍对蓬岛,洵可冠“八景”云。
〔老莱山庄〕在城西顺泉侧,老莱子隐居养亲处也。按,《高士传》称:“老莱子,楚人,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饮水食菽,垦山播种。楚王亲至其门欲用之。老莱子曰:‘诺’。其妻曰:‘妾不能为人所制者。’遂随其妻而去。著书十六篇,言道家之用,人莫知其所终。”《列士传》称其“孝养二亲,七十作婴儿戏,斑舞诈跌,弄雏亲侧,博亲一喜。”合观二传,或言其隐,或称其孝,皆大节也。余谓莱子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莱子之隐,惟孝益能终之。夫教忠、教孝,长吏职也。既构全忠祠于顺泉之前,以表忠矣,孝闾可弗式乎?矧孝田、顺井,荆之妇人孺子莫不艳而称之,弗为标识,惧其久而无征也。遂于顺泉上构孝隐亭,大书“老莱山庄”,刻诸石,田、井所在,均附载焉。呜呼!顺泉之名,始自彭公,或亦取顺井之遗意乎?顾成龙不能无说者,道家主尚清凈,莱子既著是书,则其甘集枯而不集菀也,审矣。楚王之聘,宁甘就之?妻,贤媛也,领其意,同其情,故能助之偕隐耳。乃谓莱子已诺楚聘,闻其妻言,随其妻而去,毋乃形容之过而不顾义之所安耶?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