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为公交公司多说了几句话,我被骂做五毛。不过还好,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我还是想总结一下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其实指责我的人,除了扣什么“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样的大帽子之外,无非在三个方面有冲突
1 公交是公益的,不应该赚钱
2 开不开空调不应该一样收费
3 不应该全线换空调车甚至不应该换空调车
首先,公交是公益的,这没错。但公交又不仅仅是公益的,公交有两重性质,一是企业,二是公益
作为企业,盈利(只要不是非法盈利)是再正当不过的行为。这跟你要上班要拿工资一样,没有一点过错。
作为公益,要保证民众的切身利益,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因而盈利绝对不能成为目标。要求低票价的各位更多的是看到了这一点。
然而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这两者的责任主体是不一样的。
作为企业,它的主体是公交公司,企业的使命是盈利,为企业为职工争取利益,企业不可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利益一样,就跟你我不可能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贡献自己的收入存款一样(当然,发生概率不高的捐款什么的不能与长期持续的运营类比,所以不提)。公交公司是企业,所以公交公司也亦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拿工资有存款是合理的,那你就没有理由指责公交公司贴钱服务大众。
作为公益,它的主体是政府。我们纳税是交给了政府,所以政府有为我们出行创造方便的义务。而政府显然不具备这个功能,于是政府就需要购买公交服务,它购买了多少,我们就享受多少。这就好比有人请我们吃饭,他点了什么菜,我们才能吃那些菜,而不是餐厅有什么我们就能吃什么,他没点的菜,我们想吃只能自己花钱,餐厅没有请我们吃饭的义务。公交公司在这里就扮演了餐厅的角色,而政府则是那个请客的人。
可见,我们要求的公益的责任主体不是公交公司,我们骂公交公司就跟有人请吃饭我们想吃没点的菜时骂餐厅一样,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下另一个与此类似的行业,即医疗。医疗同样是一个公益行业,却被甩给了市场。这就导致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院拒绝收无钱医治的病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做不到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给无钱治病的人交医疗费,那你也没有理由要求医生或者医院这样做。公益的主体是政府,医院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机构,提供多少公益服务,取决于政府购买了多少。因为不会因为叫“白衣天使”了医生就不用养家糊口了医疗器械就不要钱了,我们是活在现实的社会里,而不是活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天堂里,不是吗?)
如果大家同意上面企业与公益的关系,那么接下来就是开空调和不开空调成本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要简单的多,只是很多人想当然了。举个例子,不开空调的宝马和夏利的成本一样吗?当然这个例子有些夸张,但原理是一样的,即空调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并不仅是空调而已,甚至空调都不是主要因素。它只是因为提供了大家最容易感知的空调功能,所以我们叫它空调车。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叫它豪华车,因为除了空调之外,车况、舒适度,它都要好很多,也因此,它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也更高。
即使如此,不开空调比开空调成本要低,这是肯定的。但我们购买一个东西,并不都是按单个成本来计算的,还要考虑整体核算的成本。比如你去餐厅点个西瓜汁,显然夏天的西瓜比冬天便宜,那会因此夏天的西瓜汁就比冬天便宜了吗?显然,通常不是,都是一个价的。这就是整体核算成本的问题。同样的原理,你坐公交车,坐一站和坐十站,收费是一样的,这也是整体成本核算的原因。难道你会觉得这样你就吃亏了吗?一票制已经好多年了,似乎没人这样想吧?那为什么这个可以接受,空调的问题就不能接受呢(我是指接受收费模式而不是指接受票价,票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已经在公益里讲过了)?
接下来的问题:
是否应该全线换空调车或者是否应该换空调车?我不清楚大家的需求,所以我不作评论。
可见
如果大家认为我的关系企业与公益、成本核算的观点没有问题,那其实我们就没有什么冲突了。
我能理解大家期望低票价高服务的愿意,因为我自己也是如此。虽然我不在襄阳不坐襄阳的公交车,但深圳的公交车可比襄阳贵的多了,我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也有跟大家一样的需求。
但显然,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利益就要求别人牺牲人家的利益。大家都是人,谁并不比谁低一等,谁没有权力牺牲别人成全自己,因为那跟强盗没有什么区别,无非一个打着“人民”的旗号一个更直接罢了。
当我们对别人有要求的时候,最好能想想我们要求别人的,自己是不是做得到,别人是不是有义务为自己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