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湾湖是潜江境内仅存的大型天然浅水型湖泊湿地,返湾湖湿地生物丰富多样,地处世界8条候鸟迁徙线中东亚至澳洲路线上,每年在此栖息、繁殖或迁徙的鸟类40余种,动物20余万只。返湾湖具有物种多样性保护、降解污染、调蓄防洪、调节气候、科研等多种功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别具江南水乡泽国风情。但由于周边城市化的扩张,生活污水、湖区种养及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湖底淤泥加深,水位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逐渐加剧,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破坏,各类水生野生的动植物数量减少。
我市自2010年以来开始启动返湾湖湿地建设项目,历时近三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编制建设总体规划,开展项目申报。2011年12月,国家林业局以“林湿发〔2011〕273号”文正式通知,同意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二)编纂了《湖北潜江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省发改委通过。潜江市委托湖北省林业勘查设计院编纂了《湖北潜江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8月通过省发改委专家评审。(三)开展了建设、保护与恢复相关的工作。
一、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返湾湖湿地保护、基础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进展缓慢,面临不少问题。
(一)管理机构缺失制约发展。
现在返湾湖湿地由林业局与后湖管理区协商运作,双轨管理运行在项目申报初期还小有成效,但随着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深入,责权不匹配的弊端日益突出。据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1〕273号”文,湖北潜江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实施主体单位是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管理处,副处级单位,配相应的职数,并担负湿地保护与恢复相关工作。该机构至今没有成立,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返湾湖湿地公园的保护、恢复和发展。
(二)立项建设刻不容缓
由于我市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才正式批复,而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十二五”规划早在2010年就制定,所以我市返湾湖湿地公园建设未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范畴,立项建设刻不容缓。
(三)退渔还湿任务艰巨
在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区内的土地全部属于后湖管理区皇装垸办事处,原区域内有建筑(含鱼池棚子等)215栋,从事渔业居民近千户,鱼池全部作为基本责任田分配给管理区农户。2006年9月22日,后湖管理区皇装垸办事处与张昌梅签订《返湾湖整体租赁开发合同》,将湖面和原返湾湖宾馆整体外包,租金每年85万元,该合同终止日是2016年1月31日。这些居民日常生产活动对返湾湖的破坏与危害较大。按照总体规划,这些居民应该尽快异地搬迁。拆迁安置、一次性经济补偿及渔民生产如何转型都将影响到返湾湖的保护恢复和后续发展。
(四)湿地保护、恢复重建资金严重不足
根据《湖北省返湾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返湾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11647.5亩,共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等5个区域,需要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原返湾湖湿地基础设施缺乏,巡护道路破旧,水道淤塞,管护设施落后,巡护工具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科研监测能力不高,缺少必要的技术人员、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以及野生动物求助设施。这些建设需要资金额度很大。此外还有人员安置、拆迁补偿安置等,预计资金缺口巨大。
二、相关建议
(一)尽快成立专业管理机构,明确职责
2013年,我市开展机构申办工作,但直到现在省编委没有批复,而同一批列入国家湿地试点工作兄弟县市都已先期解决机构问题。希望市委、市政府帮助尽快到省编委落实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按额配齐配全人员,积极开展相关建设与项目争取工作。职责建议:后湖管理区是实施湿地公园的建设主体单位,负责返湾湖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在总体规则框架内对湿地开展开发利用。林业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湿地政策项目争取,以及湿地管理监管、业务指导等。
(二)加快推进返湾湖湿地公园项目立项
由于我市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未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范畴,目前省发改委已审核通过我市返湾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我市要积极运作争取国家项目,尽早启动返湾湖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
(三)明确湿地功能定位,尽早退渔(塘)还湿
要减少人为活动对返湾湖过度干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首要是退渔还湿、退塘还湿。一是建筑和鱼棚拆迁问题。可由房管、国土等部门开展评估,先期启动搬迁评估工作。二是人员搬迁问题。由后湖管理区拿出搬迁安置具体方案,建议采取社会统筹、异地安置、签订协议公园消化、自谋职业等办法将返湾湖内住房全部搬迁,分门别类安置就业。三是其他资产。保留林木等生态资源资产,由相关部门中介机构评估后进行补偿。
(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打造一流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建议在全省乃至全国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湿地公园建设经验,减少我市建设弯路。如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湿地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