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重庆市 2014-10-31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恋中的男女总是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会儿汽车停住了,俩人站起身来问:“到哪里了?”众人笑说:“到高山铺了。”
“高山铺?是不是那个刘邓大军全歼国民党整四十师的地方?”
“对头。”
“好嘛,程哥,我们也下去看看。”
高山铺位于大别山之南,长江之北,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以种田为业,偶尔出卖山货,做些手工活儿养家。如果不是一场战争,这里会永远是个宁静的小山村,也是个不知名的小山村。
一九四七年十月的一天,这里枪炮声大作,数万军人聚集在这里进行一次生与死的搏杀,最终以解放军毙敌三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余人而宣告战役结束。从此,不再知名的高山铺名扬四海,这一带方圆数十里也成了著名的高山铺战役胜利遗址。
回望历史,只要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所处的艰难困境,然后对这次毙敌三千俘敌一万三千的战役进行评价,怎么评价这次战役胜利的意义都不过份!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也是一个严酷的冬天,对于刚从内线转到外线作战的刘邓中原野战军来说,更是寒冷而严酷。在短短的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刘邓大军行程千余里,头上有敌人上百架飞机盘旋轰炸,地下有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中原野战军在刘邓首长的率领下,只有一个信念:到达大别山就是胜利!于是部队轻装前进,连必要的被服都甩在路上了,部队轻装得只有一杆枪,一套夏衣,而转战大别山正是冬天。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战士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走到大别山来了——他们胜利了。然而,大别山的这个冬天特别寒冷,冬雪过早地下了一山,而由于敌人对大别山地区的疯狂进剿,大别山地区的人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人烟稀少,民生凋弊,给部队的补给造成极大的困难。部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需要通过一场胜利来达到补给的目的!刘邓首长选择避实就虚的办法,甩开大别山北麓的强大敌军而向大别山南麓急进,将贪功冒进的敌四十师及八十二旅共一万多人围在了以高山铺为中心的一条长约十几里的山谷中。
战斗在十月二十六日清晨打响,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于二十七日下午五时左右结束。此役共毙敌三千一百余人,俘敌一万三千余人,共计一万七千余人。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大别山老区人民的必胜信念,也基本解决了部队的弹药、枪炮、被服、粮食等急需解决的物资问题。同时还动摇了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中枢,他们只得把眼光从山东,从陕北等地收回来,布置重兵,看好自己的前院。
因此,从这一个角度来说,高山铺战役的胜利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