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不回头斋

不回头斋文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溪铁镜 发表于 2014-10-5 01:45
文图精美,禅意深浓。

欢迎,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桂腾芳 发表于 2014-10-5 09:13
昨日深夜,大概近两点钟,突然下起了雨。雷声隆隆。因为闭着眼睛,不知是否伴有闪电。
    忽然天就晴了, ...

兰芬桂芳,春香秋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前的九月十四日 (2014-09-14 22:21:38)


    那天上午九点多钟,上网看到一件极其迷人的瓷器,没有别的联系方式,只能发论坛站内信问价然后静等。但哪里静得下来,反复刷屏,看有没有回信。很快,回信有了,说还没弄清东西的价值,暂不出让。以为无缘了,心仿佛沉到井底。不料又有回信,说可以让给我,开价并不算高。彼时囊中羞涩,正在盘算向谁暂借,手机短信叮的一声,提示该月工资到帐,不禁喜出望外。这该是多大的缘分。
    三年之后的今天,也是上午九点多钟,翻出当年人家发的帖子回忆这段过往,很感慨。因我给他汇款之后即要求删图,帖子无图之后便了无生气,只剩下几条无关痛痒的回帖——当然是都是叫好声。我的两条回帖也留在那里,现在看了仍能感觉到当时急切的心情。
    已经过去三年。
    又觉得,怎么才过去三年呢?这件东西,难道不从来就是我的,在我家里深藏,陪伴了我几十年吗?这样去感觉时间,时间的急流忽然就变得舒缓了很多,似乎很慢很慢。
    严格地说,其实还不到三年,十四日看到帖子并与之交易,三日后才由快递送到手中。是在院子门口做的交接,不等回家就急急拆开包装,看到了它。离三年还差整整三天。
    三年来,我为它写了三篇文字,其中一篇发表在《收藏界》杂志。我想我以后一定还会为它写些东西。因为每次看到它,我的感觉都不一样,心里也会涌出话来,想对人说。
    有几件我极喜欢的东西,比如王启明的帽筒,比如老金的绿鸟,我一直放在手边,几年不动地方,我抬眼就能看见。哪天不看一眼,哪天就觉得缺点什么。它却一直被我藏在一只锦盒中,秘不示人,也秘不示己,有时候好几个月都不看它。但不看不等于不想,几乎每天都想,每每想起都心生涟漪,不觉莞尔。
    是的,知我者明白,我说的是那只方器,画背身美人,题“千金买笑不回头”。今天我又请出它来,在阳光下拍照,然后用清水抹净,重新收回锦盒中去。



DSC007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0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一场透透的雨 (2014-09-12 14:55:40)


    这雨憋了好几天,天天预报有,天天不下。
    不下就闷,气温并不算高,却感觉闷热。中秋之后的这几天,有点秋老虎的意思,是一只蔫虎,不凶猛,但也有几分虎威。
    所以就开始盼雨:要下就痛痛快快地下吧,蔫巴巴地阴着算怎么回事呢。
    譬如人生,就不曾爽快一回过。
    蓼花和鸭跖草却无端地黄了。有一只小雀来寻草籽,在草间蹦跳,歪着小脑袋朝枯了的花荚里瞧,它小小的眼睛,大概能看到我们无从发现的细小颗粒。啄食。是只今年生的麻雀,大概不过半岁。啾啾的叫声还很稚嫩。我早就发现麻雀不会走,只会蹦。白头翁也只会蹦。这一类鸟儿只会双脚同时蹦跳。另一类鸟儿却会走,交替出脚,一前一后,步态从容,比如斑鸠,乌鸫,以及鸡鸭鹅,等等。会蹦的鸟儿活跃在枝头,腾挪跳跃,灵巧非常。会走的鸟儿有的虽然栖树,却多半在地面和水中觅食。
    又发现鱼儿也是。有的鱼鳍同时摆动,有的则交替划水。交替划水的鱼,行动远比同时划水的灵便,在水中转折自如,仿佛有意识,有思想,有最简单的记忆。那些能护雏的鱼类,都是交替划水的。它们也许可以最终进化到爬上岸去。

    蝈蝈在欢唱。这两天它们吃了面条和冬瓜瓤。记得它们最喜欢南瓜瓤,回头去买。那天喂柿子,有一片干在笼子上了,后来它们饿了,竟连糊了柿子的竹片一块儿啃下肚去。幸亏它们不会思想,否则可以咬开笼子逃走了。但既然入了笼子,逃走就是自寻死路,这个城市,哪怕是公园的草木丛中,都未必适合它们生存。
    上午时分,天终于黑了,昼黑如夜,一阵雨落下来。
    忽然又停了,还是落得不痛快。
    发现一盒不知何年何月何人送的茶叶,标示的保质期十八个月,须冷藏。我既未冷藏,它大概也至少在家里呆了五年。折开,还很香,沏上一杯,尝一口,味道竟比新茶绵长,于是畅饮。
    就用《雨后登楼看山》当茶杯盖子,在如夜的中午品茶,等雨。

    其实也不急,一雨成秋,今年这点浅浅的热便真的成了回忆。


DSC008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1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话 (2014-09-11 14:50:39)


    先入为主地看了上博馆藏金农的《秋林共话图》,就觉得台北故宫的那幅不如这幅好。疏林淡叶,浅绛意味很浓,说着知心话儿的两个老者看样子就很闲,因惟有闲话才出于知心,有一搭没一搭的,下意识,很放松。尤其那个背身袖手的老者,模样极澹泊,没有烟火气,偏又让人觉得好玩儿。这两个人一定都有幽默感,话儿说得有趣,含蓄,留白,彼此自有一份心领神会,如此才称得上是“共话”。
    看画的时候,似乎能隐约听到林中的喃喃低语。
    金农的画,只合看看印刷品,或者去博物馆隔着玻璃欣赏。想切切实实地拥有,能够抱在手中把玩,绝对不可能。很多人爱说“过眼即拥有”,那是说来骗自己的。所有权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会让你的拥有更美,它会让你感受到仅仅过眼永远无法体会的妙处。
    月舫的一件帽筒,让我真正拥有了一幅“共话”,可以时时玩赏。
    帽筒得自于苏州。苏州古玩城有一个专营浅绛彩瓷的古玩店,店主和我相熟,但他请了一位朋友守店,自己并不常来。我在苏州仅有一天的盘桓,去他店里时,他正好来了,说真巧真巧,开店之后只来过两三回,今天怎么就能碰到了。一边和我聊天,一边打开带来的一批东西,至少有十几件。打开月舫这件时,我眼前一亮,心中一喜,立刻决定要买下来。
    月舫贾晋的作品是极少的,我一直慕名,无缘拥有。月舫又是那种容易被人忽略的浅绛大家,有些人宁可买介眉,焕章,汉云,子明,友棠甚至马庆云之流,而不去看月舫一眼。但月舫是真正懂得文人趣味的,佳作天成,笔下自有逸气,岂是那些响亮张扬人人皆知的俗名头可以比拟。三大家之下,应该有他的一个名字。
    这件帽筒口有一冲,朋友可能觉得有残,竟将它拿来出售,可见他也并不知道月舫的好。所以,开价也不高,半买半送的给了我。
    青山,竹林,凉亭,两位对坐共话的老者,与金农的《共话》构图不同,但大致的画意是气息相接的。尤其是那一片竹子,有月舫自己的笔墨,别具一格。说实话,就这幅作品而论,我很难判断月舫与冬心的高下,也许题目可以改一改,叫《竹林共话图》或者《山亭共话图》,但那只是背景的改变,“共话”的本质,他们都表达得很好。
    任熊亦有一幅《秋林共话图》,与冬心不能比,与月舫也不能比,因为他画中的两位高士过于正襟危坐,有些装,缺了那一个“闲”字。坐而论道,便不是野鹤闲云,而多了一番俗世的名利,是在寻找意义,共话“成功学”。我不喜欢。
    帽筒的受赠者敬堂观察大人,似乎是月舫的朋友。早期浅绛,同治末光绪初,不超过光绪十年,多为诗酒唱和互相赠送的清玩,离生意很远,所以味道很好。
    有月舫的这件帽筒相对,稍可弥补不能拥有冬心的《共话》之憾。至于何日能够真的携友共赴秋山痛痛快快的说点知心话儿,已不可想象,只能是奢望了。



DSC007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1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舫的瓶子 (2014-09-09 22:50:08)


    瓶子是零九年从网上买来的,在我家柜子上一站五年,也该算旧藏了。
    刚到手时的情形历历在目:包装比较单薄,能够完整安全抵达实属侥幸。入眼略感粗糙,手摸上去釉面有细小的颗粒,是窑灰。边缘的剥釉有些刺目。网上的图片看不到这些,所以觉得品相与自己的想象不符,有点小小的失望。
    在柜子上放了两天,感觉好多了,毕竟两面山水画得好,瓶型也特殊,是件很少见的老物。虽未署年份,看胎釉画工,应为同治末的早期浅绛。
    有个朋友开着古玩店,说有个客户想看点东西,碰巧手中缺货,要我支援一下。眼前正好到了这个瓶子,于是我说你把它拿到店里去,但不能摆出来,只给你的这个客户看看,他要可以给他,他不要就拿回来,我得自己留着。
    他没要。
    幸亏他没要,不然我就不能将瓶子放成我的旧藏了。如果真的从此与它失之交臂,我会很后悔的。
    一周之后,我从朋友的店里提回了瓶子。回家前碰到王导演,给他看了一眼,他说这样的东西你应该卖掉。我只是笑笑。其时我与王导演的收藏观念已经很不相同。想起曾经对他言听计从,真恍若隔世。
    时光流逝,渐渐地,我爱上它了。
    它独特,它古朴,它沧桑,它身上的那笔山水,常常令我想化身一个小人走进去,不再出来。
    我的一个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也曾在那家古玩店看到这只没有摆出来的瓶子,当时一恍惚,竟没有买。现在看到我这么喜欢,已经不好意思朝我张口了。
    瓶子上找不到作者的名字。只有一方红章,我一直辨认不清。去年在苏州,有缘购得贾月舫的一只帽筒,不但画意特别,富有个性,而且还题着“敬堂观察大人清玩”的字样。所谓“观察”,是清代道台的别称,官也不算小了。月舫其人,传世作品不多,但件件精彩,尤其爱画人物。这只帽筒我也很喜欢,常常抱在手中把玩。
    忽一日,发现帽筒上的一枚红印与瓶子几乎一模一样。
    这已经是得到帽筒一年之后的事了,粗心如我,与之日夕相对,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于是仔细比对,的确没错,是一样的。帽筒的名款很清楚,月舫贾晋,红印是白文的一个晋字,瓶子呢,我一直以为是草草两笔而不明其意的朱文,现在眯起眼睛去把它看作白文,不也就是一个晋字吗?
    后来在网上找图,发现贾月舫的红印多是这样款式的一个“晋”字,瓶子是他的作品无疑。
    其实早就有人说瓶子的风格疑似月舫了。因没有款,我一直不敢也不愿意这么说。
    现在有证据了。
    虽然证据在我眼前摆了五年我却粗枝大叶地视而不见,但因此而得到这个渐悟的过程,却带给我许多快乐。





DSC051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夕何年 (2014-09-08 20:40:01)


    上午朦胧,下午微雨,以为看不到今年的中秋月了。夜里一轮明月竟然升起在空中。
    淡黄的月亮。一会儿升高了,应该渐渐银白。
    看月亮的时候,想着谁呢?谁好像都没想。只想着这个大家庭,再没有从前意义的中秋团聚。
    从前一定是要下午聚齐,开夜宴。其实也不叫宴,就是多炒几个菜,或者包饺子,一大家人围着吃饭,多半要开一瓶红酒,能喝酒的倒一杯喝着,说一些团聚的话。饭罢吃月饼,酒足饭饱了,也不过意思意思,甜甜的尝一口罢了。宴罢回家,月亮早已升起来,迎着月亮一直走到湖边。湖边的月亮格外清朗,天上静静的一个,水里波动着一个,银光荡漾,特别美。回家认真记日记,写节日的心情。有一年月亮是红的,写了一篇《红月亮》,写完特别得意,觉得自己真了不起,文笔这么好……这一切忽然都成了不可复制的往事,不会再出现在我的人生中了。现在过中秋,也就是大家尽量凑在一起,不拘上午下午,互相问候一声,随便吃餐饭,和平常差不多,没有过节的仪式感了。
    今夕何年?竟有些不知所以,日子堆积起来,已经有这么多了吗,数都数不清了。年轻的时候,为写点东西挖空心思地编故事,觉得好难编。现在呢,故事多得写不完,信手即可拈来,却又懒得写。
    我的新伴,两只蝈蝈,可能正年轻,这两天玩儿命地叫喊。在街上拎着它们时真没觉得,回到屋里叫声出乎意料地清脆响亮。头一夜在窗外叫了一夜,心里一直惦记是不是吵了邻居,第二夜拿进屋来,要吵就吵我自己吧。自己倒不觉得太吵,因为喜欢。回家给它们开口的第一餐是葡萄。次日清晨没有合适的食物,只好喂鲜花,鸭跖草花勉强吃了两口,不吃了,想是不适口。换喇叭花吃得比较带劲。晚餐专门为它们做了米饭,爱吃,它们喜欢淀粉类食物。今日喂了多汁的柿子肉,也爱吃。吃饱喝足了,越发叫得没日没夜,一刻都不停歇。
    两只蝈蝈合唱,格外有一种金属般的共鸣声,错错落落的;又有月光洒落,又有树影婆娑,是一个多么好的中秋夜啊。
    下午回家时,在路旁花坛偷了一株开紫花的金边麦冬,也栽上了。



DSC009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5 1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后登楼看山 (2014-09-07 19:29:39)


    整整一个月没去逛店,去了有人问起为什么,有人惦记,还有人特地留了月饼,上周就拿到店里放着了,这周才递到我手中。别说,心里挺感动的。
    人家说了,只送我一个,因为只有我是一个人过日子。
    又得了一只圆形小盖。不知应该盖在什么东西上面。盖壶吧,一般不用狮纽,盖罐子呢,罐子一般不会这么精细。很写意很有味道的一笔小小山水,拿在手中细细把玩,滋味绵长。题着六个字:雨后登楼看山。据说是苏轼的句子,是他所概括的人生十六件妙事之一。究竟是不是呢,我还真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雨后登楼看山,一定是很惬意的。
    须得是从前的山,从前的楼,从前的没有污染的清亮的雨和雨后清朗的天空。更须得是在自己家中,从容而闲适。若是跟着旅行团,一定不会有笃定而踏实的心情,更无法感受雨后青山的妙处。那一刻的风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遥远也是自己心里的遥远,真切得仿佛可以触摸。
    是以同时又生出另一妙来:在雨后潺潺流淌的夏日山溪中濯足。
    不由记起十年前,在虎跑泉中濯足的情形。之后再也没有将双脚浸在大自然的流水中了。
    小盖子,像极了一块小月饼。



DSC007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0-6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回头斋 发表于 2014-10-5 09:48
兰芬桂芳,春香秋香。

哈哈,唐伯虎来了哇,
三笑点秋香
幽园叶条条长
玉阶丹点点黄
淑气清韵淡雅
沁人肺腑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0-6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嚼得真玩味。
欣赏
幽园叶条条长
玉阶丹点点黄
淑气清韵淡雅
沁人肺腑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