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不回头斋

不回头斋文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6 10: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虫鸣 (2014-09-06 17:21:19)


    打车去逛地摊,车窗边有个堆着蝈蝈笼子的自行车划过,赶紧让车靠边停下,自行车正好骑到跟前,扬手买蝈蝈,十块钱一只,买了两只。
    逛地摊的时候,两只蝈蝈比着叫,惹得好多人凑近了看,听,问哪儿买的。说街上买的,就有人要上街去寻。我告诉他们肯定寻不到,卖蝈蝈的自行车早就不知骑到哪儿去了。
   总有五六年,没看到蝈蝈担子。
   上一次是零八年还是零九年呢,在水果湖步行街碰到一个挑蝈蝈担子的,扁担两头一头一大堆蝈蝈笼,叫得很欢。仔细一看,蝈蝈少,多半是长翅的扎嘴儿,冒充蝈蝈卖钱。不懂的人买了回去,叫声单调无趣,不好玩。我挑了一对蓝脸大肚子蝈蝈,卖蝈蝈的人竖着大拇指说我是内行。那对蓝脸蝈蝈我一只送给了父亲,一只提回来自己养。养了很长时间,一直养到秋风凉透,虫声喑哑,终于僵了。笼子搁在窗台上好几年,也终于散架。
    碰到一个玩玉的朋友,说前不久也买了一只蝈蝈,花了一百多元,皆因盛蝈蝈的笼子是紫檀的。我不喜欢紫檀笼子,我想蝈蝈一定也不喜欢。还是这多少年传下来的竹编的笼子最好。我是养蝈蝈,不是玩笼子。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不喜欢紫黄,当然这是题外的话。
    蝈蝈担子要碰,一年碰不到,一年就养不了虫。现在很难碰到担子,因为现在人不挑担子了,今天碰到的是自行车,蝈蝈笼子高高地堆在后架上,卖罢蝈蝈蹬上车,渐骑渐远,洒了一路的叫声。问了问,人还是河北来的,我猜蝈蝈是人工繁殖的,他说不是,是捉的。路人问价,十元一只都嫌贵,五六年前三元一只,现在涨得其实不算多。想想他们一只一只地捕捉,编进笼子,千里迢迢地运来,也不容易。如果真的喜欢虫子,谁还真的在乎这点钱呢?
    两只蝈蝈陪着我逛地摊,一路欢叫,估计又渴又饥了。看到路边一家水果铺子,便在他的葡萄箱子里捡了一只散落的葡萄,手边早已准备了一毛硬币,卖水果的投来诧异的目光,将硬币递过去,便无话。剥去葡萄皮,将多汁的果肉塞入竹笼,两只虫儿大嚼起来,饥渴都没有了。蝈蝈食花,食叶,食果,食米饭,亦食瘦肉,不难养。
    可惜的是,一路上好多孩子都说这是蛐蛐儿,看来孩子们与这些虫子隔膜得很,并不认识它们,亦不识得虫趣。
    人生若许年,万般滋味里面,难得可以少得了秋风虫鸣吗?



DSC007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6 1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 (2014-09-04 20:51:09)


    眼睛曾经老花了一段日子,近处的东西看不清。看不清心里发急,去买了一副眼镜,又不耐烦戴它。但忽然也戴坏了。时间就是这么经不起消磨。近两年,情形倒了过来,近处看得很清楚了,稍远反而觉得朦胧。老花转成近视了?也不像,不知怎么回事。
    因此,倚在窗边看今晚的半个月亮,也是朦胧的。
    也许本来就朦胧,月亮旁边不是有透明的云彩吗?
    看到这样的半个月亮,就知道离中秋已经不远。
    早上七点醒来,复又睡去,做了一个梦,挺完整的。朦胧之中,似与异性有关,又似乎带着一种婉转羞涩的情绪。醒来当然知道是很扯蛋的,因为对异性早就没有了期待,只觉得独处最好。无事细细推究,因何还会去做这样的梦?不得要领。只能说潜意识里还是有对春色的向往,觉得那样很美。梦总是朦胧,柔韧,富有胶质感,变幻莫测。再美的梦,在最后一刻也难以落到实处,不免让人心急。忽然醒来,觉得现实切实而明快,梦则有一种蕴藉感,不可捉摸,若有憾焉。不过有时候,还真愿意沉浸在那一份蕴藉之中不肯醒来。
    总是要醒的。
    这些日子总有人很礼貌地敲门。我懒得开,让他敲一阵就不敲了。前日终于碰到物业,要我填一个调查表,说有开发商要了解情况,看是不是能对这一片重新进行开发。填完表再看我们的院子,忽然就朦胧了起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光,难道竟要结束了吗?院子忽然苍老而幽深,有一种黯淡的意味,我忽然想对它说,我爱你。



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6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晴了 (2014-09-03 22:00:39)


    阳光在黄绿的叶片上跳跃,有一点点凉意。
    只有秋天的晴日是如此的清爽。
    有人告诉我说已经过去的是三十多年以来最凉快的夏天,这让我想起旧事。的确是三十多年前,参加文学杂志的一个笔会,八月份,天天阴雨,夜里要盖被子。在笔会上认识一批文学青年,踌躇满志地成立了一个小小社团,憧憬着未来激扬文字的大好人生。时光匆匆过去,当年的青年都老了,有好几个当真成了不小的人物。我一个都不曾联系,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有。文字则仅仅是缓缓地划水,无声无息,无澜无波,被极少的人静默地喜欢,远不算激扬。但静默的喜欢我以为是最好的,哪怕只有一两人,我也非常满足。
    那个夏天比这个夏天更凉快。
    那个夏天每天在寝室里给我们讲故事,讲到大家都睡着了他至少还要讲半个小时,直到确认真的没有人醒着了才闭嘴的工人作家,一位当时我们眼中的中年大叔,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小说曾经常常上我们这里杂志的头条。现在恐怕不再被人记得。
    因为不太热,我得以静静地坐在案子前面翻看从前的日记。觉得写得好,忍不住重发了两篇。发完再看,发觉心情早已变过了,好多话搁在今天肯定是不会写出来的。
    九年前我的心还是滋润的,含着水份,有期待与向往,有时候更会出现如今天似的艳阳天,无比的明媚。对人,对人生,都不如现在这样看得透彻而绝望。我其实一直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就在这九年里,我将很多东西抛弃了。
    而且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玩瓷器,更不知道浅绛为何物。
    我发觉自己一直是幼稚可笑的。



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6 1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的好处是清静,缺点是帖主好像没有编辑权,得考虑一下是不是接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4-10-7 0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睇嚼,细细地品。
幽园叶条条长
玉阶丹点点黄
淑气清韵淡雅
沁人肺腑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7 16: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奉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7 16: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一瓶红酒 (2014-08-27 20:12:23)


  很久没有开红酒了。家中虽然颇有几瓶,也据说红酒不经藏,但一直没开,就让它们胡乱放在角落里,好多年。没有什么好牌子,都是便宜货,糟蹋了不可惜。
  我不爱酒。白酒除了酒桌上躲不过,平时从不主动喝。啤酒用来解渴,夏天最热的时候,喜欢喝几瓶冰的。曾经有两三年,睡前喝小半杯红酒。也有好几年没那样喝了。不喝从不惦记。
  我不知道真正的好红酒是什么味道,因为我没有喝过。偶尔朋友聚会,也没有见过有谁优雅地晃着杯子喝酒。都市剧里的人们喝红酒像喝水,高兴时喝,愁了更要喝,借酒浇愁,酩酊大醉,撒酒疯,因之发生种种的误会巧合,推动剧情发展,哄着观众们看得欲罢不能。这样的情形我在生活中一次都没有见过。也许因为我的生活太平淡了吧。
  我倒是有一把很漂亮的开酒器,已经好几年没有用它。
  今日本来想开一瓶红酒,自斟自酌一番,心一懒,没有开。
  疲惫深藏在心中,什么都不想做。秋凉花开,阳台上倒是格外的热闹,也许是今年最热闹的一天。
  闭上眼睛,想象真的开了一瓶酒,酒香从遥远的记忆中逶迤而来,在鼻端盘旋,芬芳醇厚,久久不散。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酒红。



DSC010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7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风 (2014-08-21 22:20:01)


    今夏算是一个凉夏,极热的日子少,一晃过去了。以后也许还会有秋老虎,但秋老虎怎能热过盛夏。
    有雨自然凉快。无雨也还舒适,阳光毫无暴戾之气,常有透窗而来的习习清风。想让自己流点汗还真不容易。
    清风拂到脸上的时候,常常想起一个场景,那至少是二十年前,一个酷夏,父亲前胸后背长满红痱子,站在窗前,无奈地摇着蒲扇,忽然有一缕小风扑进窗子,他幽幽叹道:好风啊。我站在他的身后,从此将他轻轻吐出的这三个字连同当时的声调语气刻在了心中,夏天,有风时,就仿佛听到他在说——
    好风啊……
    闷热难当,长满痱子,让人感觉生不如死。但人宁可那样活着。哪怕无风,哪怕偶有小风。我想念父亲。他已经走了两年多,再不会回来。
    蓝花紫花间,有一种灰蓝色的小蝶翻飞。看到这样的小蝶,就觉得有了秋意。草色也略见枯黄,而花儿又开出了一个小小高潮,时光随风流去,不知何往。极远极远的地方是否也有一个时间的海呢。我猜是没有的。
    时光拂到脸上,好风啊!



DSC0079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7 16: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2014-08-12 18:28:10)


    这雨不像夏雨,有秋天的意味,绵绵不绝,下了一天一夜。
    节令是立秋。但立秋仍在夏天里,真正的秋天应该在白露之后了。草叶上凝着清露,方始说明天气转凉,秋意降临。
    夏天极少下这样的雨,下得肥腴的绿色更其油润,人也很舒服。
    这样舒服的时候,躺在床上听雨看书,极为惬意。
    书是七月末才买的一本又厚又重的《南画十六观》,一个搞哲学的人用哲学解读古美术,文人画,别开生面。也还好看,毕竟我爱文人画,他的文字也好,读来无滞涩感,流畅,见解也不无新鲜的地方。很多的思考都对我有启发。看看字,看看画,算悦读了。
    厚厚的一本哲学思考,不能说没有意义。然而任何对所谓文人画的解读,其实均无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洋洋几十万言,说的都是废话。古时画家们所表达的,他们画作中所包含的,不过是一种个人趣味,也许有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但一定不会刻意体现在他的笔墨之中,其实也体现不了。
    正如一个非理论写作者,如我,叙事或者抒情,不说观点,常常控制不了笔的走向,常常偏离我想隐喻其中的所谓思想,写岔了,甚至写到自己的反面去了。惟有趣味不会走样,哪怕牛腿扯到马胯中去了,味道总不会变。画画儿大抵也如此,趣味天生。和哲学思考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故所谓文人画亦即南画的说法产生以来,什么叫文人画,什么样的作品文气,我一直不懂。看了很多前人的解释,包括董其昌的著作,多是一种形容,其实不得要领。我以为文的东西,别人未必觉得,别人觉得雅得不得了,我可能会说俗得要命。古美术中的这一个文字,当真各花入各眼,各各不同。亦如我的喜欢:石不如木,木不如竹,竹不如瓷,诸般好瓷不如浅绛彩瓷。都说竹器天生文雅,为什么呢,文雅在哪里呢,有什么哲学依据呢,没有。浅绛彩瓷被包装成所谓文人瓷,又文在什么地方呢,包含怎样的一种哲学命题呢,也没有。统统只是一种个人偏好,一些自称雅人其实未必真雅的人们的私人趣味,天生的,自然的,私人趣味。
    只是一种入微会心的感觉。所谓会心,就是言辞所不能到达的境界。
    用再多的再哲学的话也无法到达。
    美学或哲学最后的挡箭牌,是老庄,是禅。禅是什么,禅意又是什么,我也不懂。下了一天的绵绵不绝的雨有禅意吗?被淋湿了的碧绿的竹叶有禅意吗?听雨读书,得来不过一点小小的愉悦。摩挲所谓文人瓷,亦只涌起绵绵的喜欢。愉悦与喜欢,或者正是生存思考格物审美的终极目的,岂有它哉!



DSC009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5

主题

136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2014-10-8 1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四 (2014-08-11 21:31:33)


    浅绛彩瓷三大家,那是顶尖人物。谁可以做老四呢?
    有人说是任焕章。
    巍山任焕章,资料很多,不在这样的小文中重复了。山水花鸟都不错,最擅人物,尤其爱绘中年文士,开脸有中年人的英武之气,长袍大袖,儒雅之极,恍若神仙。不但画功了得,选器也讲究,各类瓶子,尊,甚至有异形的,惟一的,胎釉出色,器型惟美,配上一笔好画,的确不凡。
    但他的好,还是别人也能画出来的好。
    山水花鸟,如果不署款,常与周子善罗阳谷等人混淆,因为不但风格相近,水平也差不多。人物则与李友梅相似。友梅一般不如他画得好,但粗看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尽管大家习称其为“任老四”,其实他与老四差得极远。如果我来排名,晚清的浅绛画师中,他要排在二十名开外了。
    可排作老四的,现在看来应为作品较为少见,风格较有个性,大约五六人当中的一人。究竟谁最能当其名,一时还难有定论。
    我以为,顶极的浅绛画师,至少应该有自己的书法,如程门金品卿王少维,诗书画印都是自己的,即使偶尔假手他人,概率也极低,现在能看到的,多半也是当时别人的老仿。所谓任老四,则根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者有一种是他的,也难认定是哪种,各种风格的代笔实在太多,没有自己的书法,如何能与三大家并列呢?
    三大家一器难求,有人将现在能看到的器物列了表,一人存世作品不过百余来件,而且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任老四则随处可见,今天你说得了一件老四,明天他也说得了一件老四,很多藏家手中都有老四,有的还有很多件。我的手中也有老四好几件,有署款的,也有疑似的。这样的老四,未免太容易也太轻飘。
    于浅绛,我只管欣赏,不做课题。但有时候看到人家做偏了,而且偏得太远太离谱,偏偏又深刻地影响着大众,误导着人心,难免还是要着急。因此偶尔会产生以上的所谓“思考”。



001eNXzFgy6Lap5IpjFf7&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