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版主
   
- 积分
- 127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来源:荆楚网)图为:丹江口火车站客运停运10多年了,只剩零星的货运列车。(记者刘曙松 摄)本报报道组
湖北日报讯 通往丹江口市均县镇的山道上,漫山遍野的橘园金灿灿一片。波涛拍打着水岸线,水位上涨,挂满果实的橘林有一大片已沉入汪洋之中。黄中举挑着一对筐,在离岸远一点的高地上摘着橘子,然后挑到路边。
黄中举是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6组人,他家有20亩橘园,其中有一半在淹没线之下。今年风调雨顺,橘子出奇地大丰收,但因为交通问题,很少有收橘子的车子能开进来,因此他并没有更多丰收的喜悦。
实际上,不仅是橘农受困于被淹没的交通线,对于丹江口全市来说,整个发展也受着交通的制约。而在历史上,丹江口市的交通却无比辉煌:铁路、水运、公路,是整个鄂西北交通的枢纽地。
曾经的航运辉煌
丹江口市,古称均州。上达陕西白河,下通汉口,自古为汉水交通咽喉。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丹江口工程上马,丹江口水运又迎来高峰。大量的建材和各种生活物资都要通过水上运来。
丹江口的满港那时是连接鄂豫陕三省的中枢港,也是全省19个重要港口之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二汽的汽车外销很大一部分走汉江,丹江口航运又迎来一次高峰。二汽通过汉江发往全国各地的商品车,每年在4000辆以上。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加之地域限制,再无大宗货物走水运,水路交通逐渐被边缘化。到2005年,丹江口与郧阳地区的两家航运公司,拥有船舶由90年代的64艘,减少到仅有6艘客船和4艘驳船。
铁路客运从繁荣到停运
1958年为了解决丹江口水库建设物资运输问题,国家动工修建武汉汉西至丹江口的汉丹铁路,1967年运营。这条铁路对二汽建设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承载了丹江口市辉煌的记忆。我们10月31日来到丹江口火车站,采访了正在车站老年活动中心休闲的退休女职工张玉芝。今年59岁的张玉芝,原是火车站的售票员。她没有多想,一口气就向我们报出了丹江到各地的路程票价:到武汉汉西412公里,票价是七块六,到襄樊103公里,票价是一块九。
汉丹铁路是我省由武汉往西的第一条铁路。不仅十堰,就是远到陕西白河、安唐,河南淅川的旅客,也远道到丹江口来转火车。那时整个车站每天人山人海。
后来襄渝铁路通车,汉十高速公路通车,丹江口客运就分流了。又因为到丹江口的车总是给其他列车让路,经常一等就是五六个小时。2000年时,丹江口铁路客运彻底停运了。
汉丹铁路在丹江口是条断头路。当年襄渝铁路设计绕过丹江口辖境,从谷城一路向西,汉丹铁路因此被边缘化。
三大项目图破局
近年来,丹江口市普通公路建设有较大突破,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轴,二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撑”的交通网络格局,目前又在加紧110公里的环库公路建设。但丹江口市公路局局长杨琴认为,虽然公路交通有大的发展,但这座城市仍然没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她指着“丹江口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图”说,丹江口处在十堰市最东部,往北是河南淅川,往东是襄阳老河口市,往南是谷城县。淅川的发展方向是南阳,老河口与谷城的发展方向是襄阳,这些邻近县市对与丹江口市对接交通都兴趣不大,且与前述三地的交通连接线,大头都在对方。
杨琴举例说,丹江口到淅川渠首陶岔42公里,只有4公里在丹江口境内;丹江口到谷城约20公里,丹江口境内也只有两公里。这些都是丹江口的特殊困局。
丹江口水库蓄水超160米以后,已有95公里公路因水位上涨沉降、垮塌,现已无法通行,两万多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为破解交通瓶颈,丹江口期盼3个重点交通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建设。
一是“丹西”铁路项目。规划起于丹江口市(接汉丹线),经淅川县到西峡县止(接西宁线),全长103公里,可从根本上解决丹江口市铁路“盲肠”问题。此路亟待推进,让库区人民重圆铁路客运之梦。
二是土陶高速公路项目。该公路起于福银高速,经丹江口市到淅川,接河南“内邓高速”,全长约130公里,其中丹江口境内60公里。这条路将是库区移民的致富路。
三是丹陶二级公路项目。该公路是丹江口大坝通往调水渠首陶岔的快捷通道,全长45公里,其中丹江口市境内14公里,该公路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
(记者张欧亚 执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