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xtjwyc

达度长篇小说《贫困时代》选段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28 1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tjwyc 于 2015-12-28 15:51 编辑

20
  运东放的这匹小沙牛虽说不起眼,却让运东吃了不少苦头。
  别人放牛一般都是骑在牛背上,可运东只是偶尔骑一下牛,老是牵着牛在地下走。有人就笑他胆子小,连牛也不敢骑。
  运东就说:“这牛太惊慌了。不信咱们就换着骑骑?”
  有个名叫武飞飞的娃儿不信邪,就过来骑的试试。刚骑上去还好,就说:“这有么事不敢骑的?”
  运东就去骑武飞飞的牛过过瘾。等那个武飞飞得意忘了形,运东就对另一个放牛娃说:“牛娃,你过去试一下,看我那匹牛是不是惊慌。”
  牛娃说:“你怎么不试?”
  运东说:“我那牛认得我,惊慌不大。”
  牛娃又说:“怎么试?”
  运东说:“你只须走过去,经过牛身边时,突然一跑,就试出来了。”
  牛娃果真照此行事。那牛看到有生人来了,停了吃草,好像很警觉地看着来人。牛背上的武飞飞并不知觉,还与走过来的牛娃搭话。哪知牛娃在走到那牛身边时,突然一跑。那牛吃了一吓,条件反射似的蹦跳起来,把那个毫无防备的武飞飞,一下就蹦得飞起来,摔到稻田里去了,弄得头上身上满是泥水,惹得其他放牛娃们大笑起来。武飞飞一面咧嘴哭着,一面牵了自己的牛离开。
  运东就在他背后说:“现在你该相信这牛‘惊慌’吧?我以前不知摔过多少次了。”
  运东放的这匹小沙牛,吃草也很叼,早晨沾了露水的草,被别的牛啃过,它是不吃的。傍晚日晒气息很浓的草,被别的牛啃过,让它闻出外味,也是不吃的。所以运东放牛多半要赶在别的牛前边。为了让这牛吃好吃饱,运东一般要比别人起得早、回得迟。天晴还好,一遇天雨,可就麻烦了。别人雨天骑在牛背上,又热乎,也不打湿衣服。可是运东不行,他很少骑牛,骑上去了就怕摔下来。他只得披了蓑衣、戴了斗笠、穿了套鞋。即使这样也不顶事,蓑衣斗笠上滴下来的雨水,全往裤子套鞋里灌,要不了一时半会儿就淋湿透了,人就像立在水里,冷得牙齿直打颤。这时候,哪怕他的心情糟透了,也得咬紧牙关,忍受下去,而且不会有半点怨言情绪。他的想法很简单,这牛是他要放的,这孽就是他该遭的了。他心里有一种类似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之感。要是不放牛,他恐怕就没有书读;也因为放了牛,他才能心安理得地读书了。这样想来,他就一点儿也不感到是在受罪,反而还有一种小英雄雨来和二小放牛郎那样的自豪感。
  这天早晨,天空清朗,旭日初升,微风拂面。运东放牛回来,感觉好久没有这么爽意了,牛也似乎格外听话,他就顺势爬上了牛背。
  队屋前面的机涧道上,由于前段时间一直下雨,路上的泥巴湿了几寸深,牛脚板一踩上去,吱溜一声,瓦片似的竖起来,再被太阳一晒枯,白晃晃的,看上去尖忽忽的,就像一把把刀片竖在地上。人在上面不好走,连牛脚板也不好走。运东骑在牛背上,就是害怕摔下来,既然已经骑上了,就只能让牛在布满刀尖的机涧上晃晃悠悠地前行。机涧走过了一半,不知啥时后面跟来了一个挑空粪桶的,大概是赶早挑了一担肥料下田的人吧。说怕鬼,还真有鬼来了。那粪桶有时在泥尖上撞一下,发出的响声虽是顿顿的,但足以引起这小沙牛的警觉了。人比牛走得快,随着脚步越来越近,发出的声响也越来越大,运东心里的害怕也在不断加大,他还真有些骑牛难下了。
  忽然,后面那人催了一声:“快走!”运东刚从声音上听出那人是唐之家的大哥“长子”唐之强,耳朵里又听到了嗙的一响,那分明是粪桶在牛腿上撞了一下,直撞得运东心头一震:坏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牛突然耸起身子往前一窜,一下就把运东甩到了空中,等他坠下之时,牛已跑出了几丈远。这同课文书上一篇《刻舟求剑》所讲的道理差不多,剑落水时船已走,人腾空时牛已跑。运东等于是个抛起的自由落体,屁股坠地,狠狠戳在了那一片片尖忽忽的瓦片上,差点儿哽闭了气……这一刻儿,运东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红通通的世界,就像多年以前那天傍晚突然出现的火烧云一样。他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禁不住泪流满面,可就是哭不出声来。
  唐之强先是吃了一吓,当看到运东坐起来了,就说:“哟嗬——怎么搞的哟?牛都跑了,快去捉牛哦。”唐之强一边说着,一边若无其事地走了。
  运东挣扎着爬起身来,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去追赶自己的牛。这时候,大人们陆续出工了,他就怕牛跑到庄稼地里去。还好,他那牛一直在往前走。可能是喂饱了,对庄稼不感兴趣吧。要是遇到生人,它还是会往田里去的。看看那牛与出工的人越来越近了,运东心里又开始紧张了。他顾不得下身火烧火燎地疼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只管歪歪撇撇往前赶,快去捉住牛。有两个出工的人与他迎面而过。一个说:“这是格严的儿子,怎么了?”一个说:“肯定是摔了,看来还摔得不轻。”
  运东看到他的牛就在前面,停下了,似乎在等他。原来,他小爷格生出工时,发现是运东的牛脱了,就帮他捉住了。格生看到运东一瘸一拐地走来了,脸上还是一脸哭丧相,就说:“你是怎么搞的?不小心摔成这样了?”运东说不出话来,只从小爷手里接过牛绳,牵着牛走了。
  格严不在家,陈安颖一看到运东,就知道他又摔了,心疼地说:“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哪,快让我看看,看要紧不要紧。”运东也不答话,提了自己的书包就往外走。陈安颖一边赶出来一边嚷:“运东啊,你还没吃饭呢,吃了饭再去上学啊。”运东只当没听见似的,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知从何时起,运东一生气就犟着不肯吃饭。因为经常挨打,经常生气,也就经常饿饭。多少年以后,他自己回忆说,父亲打他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一天打几次是常事,几天不打一次却少见,他基本上成了一个打不死的程咬金,但也从未弄清楚父亲为什么那么喜欢打他,就像发了打他的瘾。至于饿饭嘛,小菜一碟,他已经习惯了。成年以后频繁发作的低血糖反应,也许就是早年挨饿留下的后遗症吧。
  运东那天上第二节课时,突然窗户外面有人喊他。原来是他爹爹应于贤抽空给他送饭来了。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他家里仅有一次给他送饭。因为送与不送一个样,送了他也不会吃的。家里人都知道他这个秉性。一会儿下课了,运东出了教室就往别处跑,明显是在躲他爹爹。再上课时,爹爹已经走了,运东以为没事了。没想到,同桌的于亮帮他把饭碗接下来了。当于亮把饭碗转给他时,他怎么也不肯要,并说:“谁要的就该谁拿回去。”于亮无法,只得自认倒霉,放学后再给他把饭碗拿回去,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那天晚上的牛是运喜帮他放的。他实在是屁股疼得没法,也没有心情去放牛,只有让运喜牵了牛在附近菜园子周围敷衍一下了事。
  到了晚上,村子里越来越热闹了。自从点火开窑之后,打硪开夯也开始了。这两年政策宽松,形势好转,生产队发下去的那些新台,都准备起新屋了。所以晚饭之后,打硪歌一响起,娃儿们就待不住了,都跑去看热闹。有的娃儿在禾场里一边跑,还一边呼朋引伴,也有喊运东的。运东也想去看啊。他家在那儿还挑过一个新台呢,他以前也去看过几次,现在让给小爷格生了。他心里想去,可是走路歪歪撇撇不说,站久了屁股就疼。他只好上床歇着,静听那些隐隐传来的打硪歌:“打起来呀闹起来,咿嘛呀之哟嗬嗬……”
  运东一直罗罗唣唣,难以入睡,半夜后才有些迷糊。但他不知道父亲是何时出门,又何时回来的。就在他半梦半醒的时候,他感到有谁在摸他。意思虽然有些模糊,他还是本能地想到,该不是父亲又要他去卖鱼吧?可是父亲没有拿灯,也没有叫他,好像只是用手电筒闪了两下就离开了。这时他就全醒了,张着耳朵听,看还有什么动静。
  父亲回到后房,小声对母亲说:“我看了,屁股上挫伤了几块皮,已经结了壳,应该没什么事了。”
  母亲说:“你看没看他胯裆里咋样?”
  父亲说:“看了,我还摸了,两个小蛋蛋还在,也应该没咋样。”
  运东心头一热,眼里的泪水止不住流下来。这是父母亲在关心他呢,怕他摔坏了。多年以后,运东一想起这件事,屁股上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奇怪的是,那次摔得最惨,居然没有摔痛坐骨神经,也没有摔伤小蛋蛋。要是影响到身体发育或者日后生育,可就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28 15: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运东的屁股还隐隐作痛,但已经不碍事了,他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
  陈安颖心感疑惑:这次运东摔得那么狠,不哭也不闹,什么也不说,好像有些反常。陈安颖问了几次,也没问出什么来。直到伤好利索了,运东才说出那天摔倒的原因。陈安颖当时眼圈就红了,这个“长子”唐之强太要不得了,居然拿粪桶去撞人家小娃的牛腿,这不是存心使坏吗?他也是养儿养女的人哪,怎么这么狠心呢?过后还像没事人一样?这不能轻易放过他。运东哭着劝母亲不要伤心,说我们缠不过人家的。陈安颖就说:“你当时怎么不告诉我们呢?”运东说:“我要是说了,你们肯定会去找人家闹,我们又缠不赢人家,只该我们怄气,我就没有说。”别看运东小小年纪,却很懂事了。陈安颖泪流满面,一下就把运东的头搂在了怀里:“我的儿啊……”
  运东说的一点没错。陈安颖因为时常闹病,很少在人前抛头露面,况且她又不会吵架,脏话骂不出口,寻死觅活地撒泼更是做不出来。既然这样,告诉母亲又有何用呢?至于父亲,对付自然界的东西也许有一套,弄鱼捉鸟是他的拿手好戏,可是,对于人世间的强权强人,只能躲得远远的。自从那次武克洋的胡娃讹了他三元钱之后,他再也不敢与人起纠纷,即使这样,还是有人寻上门来派他的不是。
  比如队长应于山,自从放了电影《红灯记》之后,他就得了个“鸠山队长”的外号。一队之长,除了掌握着全队上百家五百多号人的生杀大权之外,还是格严的本家长辈。由于陈安颖有病,不能出工,只能在家烧火引娃,所以队长应于山动不动就寻上门来,教训格严和陈娃。两个大人除了唯唯诺诺,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他们早就成了“鸠山队长”下饭的一碗菜,几个娃娃也都被他吓怕了。
  运东还有一层顾虑就是:怕他父亲知道了,缠又缠不赢人家,反过来还会怪他无用,保不准还要打他一餐家伙。这时候,他就对母亲说:“您郎晓得了就算了,不要告诉伯伯。”
  陈安颖说:“就是要他去问个理行,怕什么?”
  运东说:“我怕伯伯打我。”
  陈安颖说:“他敢?我不准他打,他还敢打了?”
  夜幕还没降临,打硪歌又开始响起来了。运东就跟着于亮、木生、牛娃一班学生娃往外跑了,惹得运喜、运柏跟在后面哭,被陈安颖拉回去了。
  新台在湾子东南面的田野里,离学校已经很近了。运东就想: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台让给小爷呢?在那里起新屋,再上学时,要多近就有多近。可这近便他是想不到了。
  今晚是小爷格生家开夯,请人打硪。这是流行在江汉平原上的一种风俗。把禾场上打谷用的石磙倒立着,再用四根胳膊粗的木杠子夹住石磙,拿绳索绑紧扎牢,一副石磙硪就做成了。打硪至少需要八个人,就是每个杠头上安排一个人。要是人多,还可以在四个杠叉里也安上人,这样一共就有十二个人。打硪是一种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既要憨力,又要谐调。打硪的人一般都是经过了挑选的,除了孔武有力之外,还要同心协力,节奏一致,这就必须靠打硪歌来统一指挥了。其实打硪歌就是一种劳动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和。
  你听,粗犷而悠扬的打硪歌响起来了:
  “起呀嗬,扬啊嗬,花哟嗬,哟嗬咳……”
  “打起来呀闹起来,咿嘛呀之哟嗬嗬……闹起花儿来呀,嗬咳咿嗬咳雅咳……”
  那时候,农村少有文化娱乐活动,人们一边看打硪,一边听歌,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领唱者要有腔有板,声音要高亢洪亮,还要对本地的花鼓戏、通俗小调很熟悉,这样就可以即兴编唱、搞笑,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以提高兴致和工效。其他人只要跟着唱“咿呀嗬呀”一类的和词就行了。
  夜风习习,暗影幢幢,看热闹的人还不少呢。等运东他们赶到的时候,打硪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他们只能在人群外边听硪歌。
  学校附近的五队,有个外号叫“白毛”的也被吸引来了。这“白毛”一身雪白,看起来不像中国人,倒像西方人。不知是因病,还是祖上受了外国传教士的侮辱,恐怕只有他老娘清楚。一般没有谁去问他。他还是个开朗风趣的人。有个促狭鬼被人怂恿起来去问,却遭到了他的一顿臭骂。这时,有个硪手看见他来了,就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让他也过一把打硪的瘾。
  领唱的人突然来劲了,于是,清脆嘹亮地唱道:“打起来呀闹起来……”
  众人和:“咿嘛呀之哟嗬嗬……”
  领唱十分响亮:“‘白石磙’高些抬呀……”
  众人大声相和:“嗬咳咿嗬咳呀咳……”
  打硪的与看硪的一起哈哈大笑。谁都明了:这“白石磙”就是说的“白毛”啊!“白毛”也很清楚大家都在笑他,他也知道奈何不了众人。等大家哄笑了一阵,激奋的心情稍稍平息了一些,打硪歌的声音也就小下去了。
  “白毛”突然高腔唱道:“硪(我)儿高些抬呀……”
  啊!大家一下子醒豁了:这个狗日的“白毛”,他骂了整个人呢!
  众人齐声唱得震天价响:“‘白石磙’高些抬呀……咿嘛呀之哟嗬嗬……”然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东道主应格生赶忙出来给大家发烟,以缓解场上的气氛。
  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愉快的夜晚。
  运东一回到家里,马上现趸现卖,连讲带唱刚刚学来的“白石磙高些抬”一类的笑话。等到弟弟妹妹们听厌了,睡着了,运东还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中,难以入睡。
  不料,父母亲小声说的话,全让运东听到了。
  陈安颖说:“你问了那个‘长子’没有啊?”
  格严说:“我碰是碰到了他几次,都不知怎么开口,倒是他先问我,说你儿子那天没摔么样吧。我说已经没事了。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你那个儿子也太没用了,怎么连个牛都放不好。”
  陈安颖说:“你不晓得开他一顿皮呀,就是他害的。”
  格严说:“他那种语气,能承认么?”
  陈安颖说:“那不就这样算了?”
  格严说:“不算了还能咋地,总不能拉起来跟人家扯皮吧……”
  运东心想:幸亏当时没有告诉大人,否则一家人还要跟着他加倍地吃亏带怄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29 1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50928_081931.jpg
2014年中国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选题
2014年湖北省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
《贫困时代》
目 录
1 底层社会奴化与民主的嬗变(代序)
                                 1 第一章 草儿娃儿
                                 57 第二章 放牛娃学生娃
                                 351 第三章 回乡青年候补愚公
                                 503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30 15: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31
  新学期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公开处理红卫兵小将“破四旧”所缴获的那一大堆战利品——被称作“大毒草”和“香风迷雾”的书籍。运东心里感到可惜,但他不敢吱声。多好的一些书啊,有《红日》《红岩》《红旗谱》《红色交通线》《红旗插上大门岛》,有《破晓记》《擒匪记》《西厢记》《西游记》《徐霞客游记》,还有外国的《牛虻》《毁灭》《故乡》《叶尔绍夫兄弟》《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顷刻间就化为了灰烬。要不是格龙他们拿走了一些,那三箱子书也不会幸免于难。运东可不敢瞎说啊。
  在外串联的红卫兵小将陆续返校了,外边的形势也被他们带回来了。学校不断召开大会小会,学生们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不够红卫兵条件的学生也成立了红哨兵组织。运东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自然也成了红哨兵,戴上了红袖章,扛上了红缨枪,和大家一起出操,还早晚游行呼口号。
  语文课本照样出缺。旧的语文书是不能再用了,新的语文书还没有编印出来。这时候课堂上学的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和毛主席著作“老三篇”,还不断有最新指示传来。这不,刚刚发表不久的毛主席亲自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师生们又是如获至宝。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教材啊。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呵!请同志们重读这一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想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
  一时间,揭批资产阶级的大字报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全校师生都开始写大字报,上挂黑主子,下打活靶子。教室内外,学校内外,到处都贴满了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大字报。
  学校闹得沸沸扬扬,可生产队依然如故。
  民以食为天,就是闹到天尽头,还是要吃饭搞生产。虽然遭灾减产,但不能少交爱国粮。社员家里普遍是吃菜饭,喝稀粥。收谷收米的日子尚且如此,冬春肯定缺粮。就算政府下发返销粮票,也要自己出钱买啊。所以有些贫困家庭,就得早作积累,早作准备度饥荒。
  这一年,雨水特别多,由春入夏就没有好好晴过几天。搞双抢的时候经常跑暴,有几次刚刚开晒的稻谷还被暴雨冲到水沟里去了。由于内涝严重,中谷一活兜,就泡在齐大腿深的水里。有人居然还从稻田里捉到了草鱼和鲤鱼。这都是从水沟里跑到田里去的。好在外水不大,收音机一到下午,就在播报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位普遍是“落”。只要江水不涨,通顺河的水就不涨,鲫鱼湖周围的闸门就都可以启开放水,水一外流,就有鱼可捞了。
  格严的新网差不多做了一年的准备。以前他用的杀网是标准的“小六百”,他嫌小了点,但是八百的网又大了,他撒不开。他老想要一副大于六百小于八百的网,可是市场上没有这种规格的网卖,只好自己动手。他从雕利针开始,大大小小的利针雕了四五把,然后织网。格严一有空,就拿起利针织网。平常时候,陈安颖也织,运东也学着织。这样日积月累,经过了漫长的一冬一春,网衣也就织得差不多了。格严就自己倒网辙(用锡炖化做的网脚),搓网绳。然后是几次用新鲜猪血浸染网衣,阴干后再放到甑里蒸,最后经过六月的太阳暴晒。这样,一副称心如意的“大六百”(大约六百七八十眼)就做成了,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
  收工了,在湖田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踏着夕阳的余晖,说说笑笑地从金口上陆续往家里走,只有格严有意落在人们的后边。等人们走远了,他就从隐蔽的地方取出一个特制的棉花篓子,里面装着他的一把新网。
  中午放工吃饭的时候,他就发现,湖水从金口这里放得较凶,必定会有鱼顺水而下。所以他赶忙扒了两口饭,抢在人们上工之前,就把棉花篓子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等放了工再来试网。打网的人都想图个吉利,这第一网最好不要放空。所谓“一网空,网网空;一网有,鱼不愁”。
  当他来到金口时,快要落土的夕阳,已把鲫鱼湖的西边映红了一片。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格严无心欣赏美景,他只关心如何找准一个位置,打好第一网。
  他把网先在水里浸湿,理顺,开始等待。他发现在金口上游,时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发出拨浪声。他想:那是一条条鱼在下行前,通过金口时欢快地一跃吧?可是不对呀。这声音颇有规律,过一会儿就来一下,再过一会儿又来一下,间隔时间也差不多。这不是人们常说的“鲤鱼跳龙门”吗?差点儿受骗了。想到这里,格严会意地笑了。
  原来反复发出声音的是同一条鲤鱼。这条鲤鱼并没有下行,而是在迎水,在逆流而上,在快要通过狭窄的金口时,猛地发力往上冲,不觉用力过猛,冲出水面,于是发出了拨浪声。然后,它张了嘴,松了鳍尾,任流水往下推,到了湍急的隘口,再闭了嘴,绵了鳍尾,逆流而上冲出水面。再推下去,再冲上来,循环往复,就像一个贪玩的不知疲倦的孩子,要是没有谁来干扰,它会一直这么玩下去,玩它个气醒。可它不知道,一个渔人早就瞄上了它,正在张网以待。
  就在鲤鱼跳龙门之时,格严的火候把得真准,他撒出的网正好罩住了那一声鱼跃时的拨浪响。格严手上的网绳立刻开始抖动,那是来自网内鱼儿的冲撞。他很快就收了网。尽管这条鲤鱼不是很大,毕竟是开张发市,标志着这张新网顺利地开启了它的捕鱼生涯,格严心里甚是欢喜。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格严不时往村口路上望望,心里不免有些焦躁。怎么送饭的人还不来呢?他中午从家里拿网出来时,就跟陈安颖交代好了,收工时又托人带了口信。这个运东,看来又要吃家伙了。终于,村口路上出现了人影。还没走近,他就知道不是了。原来是三队的几个五类分子,晚上加班搞劳动改造,带着马灯,来挑坝做机涧的。他不用看也知道,其中有一个国民党军官,叫武定军,据说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当到了团长,要不是在战场上投诚,早就枪毙了。后来是押回原籍,接受管制。
  又有人来了,也不是给他送饭的,而是和他一样来打夜网的。这些打网人之间也有江湖默契。尽管不认识,碰着了也会打个招呼,问一下行情,然后自找位置,各干各的,互不干扰。于是,金口两边,打网声此起彼伏。
  格严实在是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会儿。也难怪,人家才来,他已经打了不少鱼了。他捧了几把金口的水喝了,肚子还是饿得咕咕叫。要是家里还不送饭来,他就打算回去了。
  直到完全乌了眼睛,一朵萤火虫似的手电光渐渐晃过来了,才是他儿子送饭来了。格严劈头就喝道:“怎么这时间才送饭来?老子要打死你!”
  运东嘟噜道:“人家……不是,不是怕走夜路么……”
  格严道:“你怕个鬼呀!”
  运东道:“是怕鬼,怕乱葬岗……”
  隔他们最近的一个打网人说道:“我说伙计呀,你娃儿已经送饭来了,就快吃吧,就不要再把狠给娃儿看了。”
  格严这才去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9

148

主题

2387

帖子

3006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006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30 17: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31 0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40
  这天气氛有些异常。运东一到学校,就看见他们原来的老师、现在的大队干部李在红,正在指挥几个老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抬桌子布置会场。原来是大队要借用学校操场召开批斗大会。
  主席台上方已经拉起一道横幅,上书“丰湾大队批斗五类分子大会”。横幅下面竖起了几块门板,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侧是毛主席语录。一边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另一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主席台是一溜长桌,有人正在上面铺白布,牵麦克风线,再放上一只只把缸,那是供开会的干部们喝茶用的。主席台两侧和会场四周,插满了红旗,还真是“风展红旗如画”。
  既然要开大会,没有参与布置会场的老师也就无心上课了,学生们也不认真读书了。这段时间,他们已经习惯了,不上课还好玩些呢。
  开会的人们陆续整队进场。有各生产队派出的干部和社员代表,有背着枪和执勤带的武装基干民兵。学校除了一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也都划定位置,自带板凳坐着参会。操场只能容纳几百人,后来者只能在会场四周见缝插针打楔子了。等到主席台上的干部一坐齐,批斗大会就正式开始。
  一阵鞭炮响过,全场起立,高唱《东方红》。然后是“敬祝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今天大会的主持人是大队副书记邹庆甫。随着他的一声高喝:“下面是武装基干民兵把五类分子押进来!首先把恶霸地主黄文瀚押上前来!”马上就有两个带枪的民兵把一队的地主黄文瀚押到主席台前面。那里专门有一条空位,就是为五类分子们准备的。黄文瀚被绳索捆绑着,背后是两个武装民兵各擒一只臂膀,胸前还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恶霸地主黄文瀚”。随着邹庆甫的一声声断喝,五类分子被一个个押进场。这些人除了一队的黄文瀚,还有三队的武定军,四队的刘云开,五队的吴丹,六队的鲁佳娃,七队的武运洲,八队的文怀智,十队的王庆爽。另外还有一批不捆绳子,不挂牌子的,也不用民兵押着,显然是来参与陪斗的。
  由于前排被五类分子站满了,后面主席台上的人就都站起来。运东先是担心他的表伯被押来批斗,后来看到陪斗的人中也没有傅立清,他那颗悬了半天的心才放下来。
  五类分子各就各位,邹庆甫喝令全场“肃静——”,随即喝令五类分子们向毛主席他老人家低头认罪,再转身向广大革命人民低头认罪。
  尽管会场上嗡声不断,但邹庆甫那沙哑的鸭公嗓门经过扩音之后,还是盖过了全场的嗡嗡声,使每一个角落都听得清清楚楚。他正在一一批斗那些绑了绳子、挂了牌子的五类分子——
  “黄文瀚,你这个恶霸地主,解放前你欺压了多少百姓,剥削了多少穷人,榨取了多少血汗?给我老实讲来,你知不知罪?”
  黄文瀚低着头回答:“我知罪。”
  邹庆甫厉声喝道:“声音太小!大家听不见!”
  黄文瀚又提高声音答了一句:“我知罪……”
  马上,李在红领头呼起了口号:“打倒恶霸地主黄文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有些人也跟着举起了拳头,呼起了口号。
  邹庆甫继续往下批斗:“武定军,你这个国民党蒋匪军的中校团长,你手上沾满了多少革命人民的鲜血,你屠杀了多少革命烈士?你是不是罪该万死?”
  武定军连连点头认罪:“我有罪,罪该万死!”
  又是一阵口号声过后,邹庆甫说:“刘云开,你这个狗地主,等会有人批斗你,你等着接受人民的审判!”
  邹庆甫端起把缸喝了口水,继续说:“右派分子吴丹,你利用大字报、大辩论的机会,散发了多少反党言论,向我党猖狂进攻?你施放了多少毒箭,来祸害革命人民?你今天知不知罪?”
  吴丹回答:“我知罪。”
  李在红又领头呼起了口号:“坚决斗倒斗臭顽抗到底的右派分子!”跟着呼喊的人多了起来。
  邹庆甫接着往下批:“富农婆子鲁佳娃,有人说是我邹某人的本家嫂子,我呸!我才不要这种与人民为敌的嫂子。就算有这样的嫂子,我也要大义灭亲。”他看到鲁佳娃侧头看了他一眼,厉声喝道:“看什么看,你还不老实!你不要以为你儿子在洪湖当县长,我就不敢斗你。哪怕是你儿子来了,老子照样斗你,他要敢说半个不字,老子连他这个阶级异己分子一起拖上台来批斗!”说完,他自己举拳呼喊了一句口号:“坚决斗倒斗臭富农婆子鲁佳娃!”可是跟着他呼口号的没几人。
  邹庆甫又灌了一口水,说:“下面是恶霸地主武运洲,欺男霸女,为害乡里。历史反革命分子文怀智,人称‘蚊子坏’,专门搞破坏,他对付人民的手段就是细刀子割肉,就像蚊子吸人的血一样。”
  邹庆甫的话音一停,李在红又带头呼起了口号。
  口号之后,邹庆甫继续批介:“还有这个恶霸地主王庆爽……”
  没想到,王庆爽扭头说道:“邹书记呀,我不是恶霸地主呀……”
  邹庆甫立刻厉声喝道:“你这个家伙是狗屎不臭掀起来臭!你这个国民党员,维持会长,是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啊,你态度不老实……”邹庆甫的话被众人的一片哄笑声盖下去了。
  李在红的口号声又响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王庆爽!”“王庆爽不投降,就要他灭亡!”这两句口号很顺口,跟着呼喊的人很多,会场上几乎震耳欲聋。
  然后,李在红就开始指挥五类分子们背诵毛主席语录。实际上也是在检查前段时间集训的效果。
  开始几段语录虽说背得不那么整齐,大多数人还是背得出来。如“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如“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再如“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这几段背下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当背诵“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段语录时,下面有很多嗡嗡声。说实话,多数人都背不了。可是,居然有一个人把那么长的一段语录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这个人就是三队的武定军。
  运东和一班小学生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要知道,这段较长的语录也是难倒过他们的,好不容易背熟了,过几天又忘了。一个正在被批斗的五类分子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背出来了,不由人不佩服。那就看主持人怎么表扬他了。
  还是邹庆甫那特有的鸭公嗓门在说:“武定军,只有你出特啊,这就说明你比别的五类分子都行些啊,看来你在国民党那边还是个人才啊。那我问你,你们国民党反动派怎么都失败了呢?你们是不是捣乱一次,就失败一次,再捣乱一次,就再失败一次,最后就彻底灭亡了呢?说!你不老实交代清楚,老子今天就有好相把你!”他一边说,一边过去在武定军头颈上推搡了几下。
  武定军连忙说道:“是这样,是这样,我有罪,再不敢捣乱了……”他一边说,一边把头扎得更低了,要不是有两个民兵拉着他的臂膀,很可能就扎到地下去了。
  接下来是群众代表上台批斗。首先上台的是四队贫协主任唐之强。只听他说:“我要批斗的是地主刘云开。很多人都知道,他家有个笑话,我就先给大家伙儿说一说。还是几句歌谣:月亮出来歪几歪,养个儿子叫云开;日头身上长了毛,养个儿子叫雨潮……”下面听的人都笑起来了。唐之强接着说:“你们知道这歌谣是哪个作的吗?就是刘云开的父亲,一个老地主。那是一九二几年吧,他姆妈,就是老地主婆养娃的时候,老地主就开始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要是白天生就看日头,要是夜晚养就看月亮。你们说,这地主的日子过得是不是像天堂啊?可是我们穷人家缺吃少穿,像在地狱里,养个娃就像是灾难临头,这是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
  李在红又呼起了口号:“打倒恶霸地主刘云开!”“把地主分子刘云开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很多人也跟着呼喊起来。
  有人一带头,上台批斗的人就接连不断了。一个上午就在一阵阵批斗声中过去了。可是,撩发了兴致的人越来越多,纷纷抢着上台批斗。工作队的领导们看时候差不多了,收效也不错,就要邹庆甫拦住下边还要上台的人,进行简要的总结。无非是批斗会开得十分成功,人民群众觉悟很高,五类分子威风扫地,毛主席指引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又取得了伟大胜利。再就是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以利再战,这样的批斗会今后还要经常召开。
  最后,邹庆甫宣布:“将五类分子押出场外,等候游行!”
  全体起立,鸣炮奏乐,大家齐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散会。
  跟着游行队伍走了一段河堤,到了碾子洼,运东就和湾里的几个学生跑回家吃中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41

帖子

48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31 1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作品想表达什么。另外就“别人放牛都是骑在牛背上”这一句,我就深 感失望,就这一句我认为作者体验生活还不够。江汉平原不是草原,放牛骑在牛背上的真心不多,巴掌宽的田梗,你骑在牛背上,牛因负重,一下子就将田梗踩破,塌陷。年身突然一晃,你就要摔下来。能放牛的地方不是河边就是涧边,都不是平坦的地方,牛在寻草吃 时根本就不能骑在上面。最多是牛吃饱了回家走在大路上可以骑,不过这也要担心对面来一头牛,引起牛斗,所以说“别人放牛都是骑在牛背上”是作者坐在屋滴想出来 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3

主题

590

帖子

106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12-31 1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祝论坛网友们元旦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

主题

143

帖子

39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9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12-31 2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买了一个多月了,花了近一个月看完,更多的了解了那个时代,更多的理解了走过那个时代的我的父母,收货颇多,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49

主题

1440

帖子

228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1-1 15: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跑新华书店,问了一下营业员说没得卖滴。又跑到邮局书店,买 了一本,不错,支持下木乡木土的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