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笔者应版主之邀,并结合一些个人见解而写的,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理性,带着冷静,理性的态度,与大家一起来谈谈孝感北站通车四年多带给大悟的变化,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 建设成就 总体来说,县政府对高铁站是非常重视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28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昔日荒山野岭如今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已经投入使用的书生学校,思源实验学校,大悟县公安局,高铁新区幼儿园及拆迁安置房,正在建设中的华师武传大悟校区,大悟县中医院新院,大悟刘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2016年8月1日,大悟高铁新城临战商务区路网工程一标段开工建设,该工程主要包括规划五路,规划十路,两条道路等级设置为城市主干道,道路总长4020米,宽度28米,总投资7500万元,此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大悟高铁新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二 不足与缺陷 笔者根据自己的长期关注,总结了孝感北站以及高铁新区的种种不足与缺陷 1孝感北站车次少 开通至今,已经4年有余,这期间,全国铁路多次调图,但是孝感北站车次仍未突破30趟 2车次安排不合理 很多地方要么有去无回,要么有回无去,单向停靠的列车较多。举几个例子 有去无回 D295郑州到福州 有回无去 G556宜昌东到北京西 D2202 成都东到郑州 G287 青岛到长沙南 G285济南西到贵阳北 时间点的安排也是问题多多 比如晚上从武汉回孝感北只有一趟G554,再晚就没有车 3换乘问题 孝感北汽车客运站四年多仍然没有建成投入使用,这使得接驳高铁的交通工具只能停在站前,毫无秩序。此工程一拖再拖,施工断断续续,不知2017年春节能否投入使用。除了客运站之外,通往大悟城区的5路公交亦是广受诟病,从开通之初的3元,到后来的节假日4元,再到正式变成4元,晚上5元。5路公交从孝感北站到大悟中心客运站,根据笔者实际测算,距离应该为10.2公里。如此短的距离,收费却高的离谱,5路车其实是披着公交外的客运班车,不仅票价高,车辆状况也是相当差,使用的是土的掉渣的柴油中巴车,噪音大,污染严重,车内空间狭小,天天都是拥挤不堪。孝感北站是大悟的门户和脸面,用这样的车接驳豪华舒适的高铁,未免让很多乘客心理落差太大,笔者在此认真建议,5路车应该尽早更换至少8.5米及以上的豪华大巴车,最好使用清洁能源,让它成为大悟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4站前出租车问题 此问题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过,其实比起开通之初,黑车随意拉客现象已经大有改观,停放在站前的均为正规出租车,但是这些出租车到大悟城区均为一口价30元,从不打表,县客管处似乎也默许此行为长期存在。 5客流量问题 孝感北客流量平时在每天在2000人次左右,节假日会达到4000人次以上,客流量与设计之初相距甚远 6高铁新区人气不足 在非节假日的时候,行走在高铁新区的很多道路上,发现人迹罕至,一片寂静,当然,这并不是对高铁新区的否定,而是笔者认为,高铁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虽然已经有众多企业,学校在高铁新区或落户,或建设,或已经投入使用,但是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一大根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反观目前的高铁新区,对人口的吸附效应仍然不够强,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也就无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总结以上6点 不难发现,孝感北站目前的不足与缺陷纵然有客观的外部因素,比如所处地理位置,武汉铁路局不重视孝感北站等原因。但是,主观原因仍然在自身。以上这5点不足与缺陷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些问题,笔者在以往的回复中都已提到过,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背后的反思 孝感北站开通4年多以来,受到过称赞,也受到过贬损,受到过褒奖,也受到过质疑,但是他在大悟人民眼中仍然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关于他的一举一动,都牵着每一位大悟人的心,真心希望孝感北站能够真正造福大悟人民,让高铁新区真正成为大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