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金镛〕廪生。幼嗜学,孺慕性成。道光六年,漳水溢,举家没于河。镛遇救登岸,闻其父母俱没,号泣投水死。学使王表其门曰“孝勇怀清”。 〔郑廷顺〕幼失恃。父病,哑弟尚幼。家赤贫,父子乞食于外。父死,顺年十六,负父尸行风雪中。数日无容宿者,夜则相守而泣,冻馁几死。比至家,手足皆裂,观者无不为之流涕。 远安县 〔邹宗孟〕邑诸生。孝事继母,让产弱弟。学使举优行,后中副车。 〔廖说〕邑诸生。兄弟三人。说奉养二亲,不委诸弟。父年高,朝夕随侍,顷刻不离。 〔廖仲儒〕邑人。家贫,竭力养亲。母疾,割股疗之。 〔廖士宏〕事亲色养备至。常以不愧屋漏为孝,教人亦如之。父卒,哀毁骨立,庐墓蔬食三年,染疾不瘳,以未终母养怨痛而卒。 〔方雍璧〕兄玉璧溺死,雍璧日夜赴水次哀号。其父母梦玉璧告曰:“无令弟俱死。”乃强之归。未几,母殁,父病痿,起居皆需人。雍璧顺意调护,晴日则负以出游,始终不倦。 〔李国槐〕幼失怙恃,祖母翟氏抚养成人,槐事之尽诚孝。冬月解衣卧被,俟被温乃请祖母就寝,晨起烘衣以待。后因温母受凉,祖母止之,犹著单衣卧被。卒以此致疾不起,里党惜之。 〔王兴琮〕生有至性。咸丰七年,襄匪陷城。琮已故堂兄廪生兴德之子被掳,琮向贼哀求不依,乃以己子易之。贼北窜,被掳者多逃归,而琮子终未还,亦卒无怨悔意。
荆门直隶州志卷九之五 人物志五 文学宋 〔孙侑〕字公佐。知荆门军镛季子也。少聪慧,数岁即能属文,一目十行下。及长,淹贯经学。至辨论上下古今,时贤莫能及。弱冠登元符进士第,与兄何、仅齐名,有“荆门三凤”之目。王禹偁尝言:“天地精华之气尽萃一门。”仕至殿中丞,著作甚富。 〔朱巽〕字子权。震之弟。少擅文誉,既而得震理学真传。与俱入太学,从谢显道讲学。时人语曰:“岳岳东堡,连出名儒,前有三孙,后有二朱。”今读书台址犹存。 〔夏侯嘉正〕字会之。少有俊才。太平兴国进士,官著作郎。使巴陵,作《洞庭赋》。徐铉见之,曰:“本元虚之流也。”擢右正言直史馆,兼直秘阁。元夕,太宗御乾元门观灯,上五言十韵,天子亲和焉。子纾,官太子中舍。 元 〔李延兴〕字继本。楚国公士瞻子也。后中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世乱不仕。以师道尊于北方。 〔刘巽〕字公敏。河南行省贡士。元初任南漳文学,后归方城。著《荆门诗文》,凡六十八首,以补前志之未逮。 〔刘应奎〕河南省贡生,登进士第。泰定间为汴梁道文学掾,至顺间任穰县教谕。后为本州书院山长。多所撰记。 明 〔罗傅〕字次卿。嘉靖戊子、己丑联捷进士。幼负夙慧,年十二举神童。登第时方垂髫,奉诏归娶,闾里荣之。时州牧赠以联云:“玉阶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二八时。”同年唐顺之有《赠罗次卿归娶序》,见《艺文志》。仕至知府,今北门石坊尚存。 〔艾夔〕正德己卯举人。以文学名著一时,碑板著作多出其手,惜岁久无传。 〔萧鸣楚〕邑庠生。以学博贺沚究心濂、洛,遂奉为指南,决意向道,直从念头起处做工夫,得慎独之大要。临卒,遗诗云:“造化有情收病骨,惜阴无计挽蜉蝣。” 〔柳向阳〕从贺沚讲学于象山书院,精通洪范、太极之学。为人方正严厉,待后学不假词色,微疵必责。郡有败行者,惟恐其知。以明经任桐城教谕,多所成就。著有《棕川集》。 〔江楫〕幼称神童,长崇理学。修德立行,敦宗睦族。万历间,以明经任河南真阳县令,多善政。 〔周之桢〕苦志下帷,通今博古。天启时名士,著有《景范集》、《悲兰篇》、《〈毛诗〉汇考》诸刻。卒于北闺。 〔文凤鸣〕崇祯明经。熟悉经史,兼工诗、古文、词。惠籓聘为师。晚年著有《耐生集》、并《历朝祥异录》。 〔刘引吉〕字文渊。弱年名藉诸生,爱读先秦十一子书。会乱,避武昌,抚军造访焉。特奏授江夏教谕,每事资其赞画。抚军擢去,即弃官归。性耽游,工黄筌笔意,因号“路庵呆”。所历龙门、少室诸胜皆图之于幅,而间缀以诗。心手所得,掀髯自喜,以寿终。 〔费思居〕字瞿如。崇祯诸生。潜心著述,避乱攸县,隐居桃花岩。喜为诗,刻有《历朝集句排律》并《桃花岩集唐》等集行世。康熙辛酉,蒋学使慎修校士长沙,为之序。旋隐本州西山费家坪。引泉灌田数千亩,是其遗泽也。 〔刘延佑〕字秩斯。崇祯癸酉登贤书。温雅俊秀,文如其人。计偕入京,名动卿相。 〔李时新〕字元升。州诸生,为文操笔疾书。学使者奇其才,舟次沙洋,召时新赋诗数十篇,随行至石牌乃返。后病,不能赴乡试,学使闻而惜之。妻陈氏颇能以礼法持其家。 〔舒恂〕字冲庵。性孝友,嗜讲学。以贡授浙江上虞丞。朞年告归,书史数箧而已。家居十年,读书不倦,著有诗文藏于家。 〔刘应璧〕字畅月。崇祯丙子登贤书。官提举,宦游粤东。及归休湖上,寝食坟典,多所撰述。时与耕渔为伍,吟讶陶然。 〔郭占春〕字用梅,本名精忠。以江陵籍中天启丁卯武举人。隐居撰述,扬搉今古,执文坛牛耳者数十年。有《鹤天寓诗集》、《起社维风文》行世,脍炙海内,追步钟、谭。宁乡陶汝鼐(仲调)叙而传之。子铭,庠生。见《懿行志》。 国朝 〔严钦谟〕字夏公。顺治戊戌进士,知唐县。博学能文,所作制艺,名家购选。孙于密,雅有品望,终明经。 〔江上峰〕字合章。端雅和厚,耻营生产。研心理学,劝人以善而掩其过。授徒先行谊而后文学。凡全女节者六,活男命者三,还弃产而逃者四,排难解纷、保全人身家者未易悉数,并不欲子孙知其人姓名也。沈酣典籍,耄而犹勤。所著有《四字鉴》、《芙蓉记》等书行世。年九十五卒。子鼎玉、鼎金,以子鼎金贵,赠中宪大夫。马之鹏有《六未居士传》。 〔方嵘〕字正山。长于诗词。郡司马金亟赏之,数与联吟。旋游燕、秦、齐、鲁、豫、扬,所过名胜,率多题咏。少授县丞,年五十辞归。著有《爱庐诗集》,又订正《词谱》一书。 〔万岳祝〕字旭来。顺治间,以明经司训远安,迁善化教谕。学问深醇,后学奉为文章楷范。 〔王道宏〕字来兹。性敏捷,下笔千言立就。王田尝曰:“来兹作文,淋漓满志,大有平地楼台、陆地波澜之胜。天才也。”素精歧黄,贫者不索直,全活无限。卒之日,奠者数千人,盖其盛德感人,不特以文学著也。弟启茂、从子成邦俱负文名。 〔王来苏〕字悦生。肆力《左》、《国》、先秦之文,著作直追古大家。蒋学使永修镂其试艺为多士式。肄业时,贫无膏火,客遗桐油数十斤,即燃以代烛,至于失明。益究心典坟,有以身狥道之概。故能独辟蚕丛,为文学宗匠。 〔艾吉士〕字谦六。康熙初州庠生。淹贯经史,尤专《易》学,殚精三十余年。著有《〈周易〉龙堂问答》,集诸说之大成。间自出见解,颇有合于程、朱之遗。胶西王纮叙而传之。子四,俱有文名。 〔余元吉〕邑诸生。每试高等。善吟咏,留心山水、天文、形家诸书,皆博涉焉。 〔杨辉斗〕字闇夫。顺治丁酉解元,己亥成进士。知内黄县,与民休息,不事苛察。内迁中书。有诗一卷,魏维度载入《本朝百名家》。 〔黄正琼〕忠厚持世。以明经任黄梅训导。尝捐俸给寒士膏火。好学不倦,训士有法,以老辞归。 〔李偁〕字窦子。岁贡生。为黄州罗田县司训。积学穷理,课士勤敏。致仕居乡,日以振兴文教、奖励后学为务。著有《槐吟集》、《课儿解》。罗田之士思其教泽,呈请禋祀云。 〔郭昆〕学问渊博,雅致清标。以明经任随州司训,殷殷教课,不尚虚文。寿七十。子孙皆有文名。 〔曹图宏〕康熙己酉岁贡。司训黄冈,训迪士子,砺砥品行。诗、古文、词成帙。嘉惠后学。兄图宣,博学多闻,长于记述。 〔江曾福〕字树安。长于文学,由岁贡司训蕲州、江夏,迁道州学正。训士有方,三邑各有去思碑。江夏碑则太史夏力恕作也。 〔李盘秀〕康熙壬子举于乡,任安陆县教谕,训诸生以道义。文笔隽逸、豪迈,同人称服。 〔王田〕字大田。推官王三荐第十子。由选贡生中康熙庚午乡试。磊落英伟,睥睨一世。制艺直追先辈,近世无及者。三荐为漳州推官,有惠政,而居家复多懿行。田少以未得表彰先人,数欷歔泣下。及受知学使姚,乃以三荐事实上之,得祀乡贤。田教授时,从游甚众,及卒,士林惜之。 〔何锡衮〕字又予。康熙丙子举人。读书勤学,精于制举业。后任益阳教谕,训士多所成就。甲午,江西同考试官,所拔皆知名士。子二,楷,诸生;梯,拔贡生,任竹山教谕。 〔张洪〕字石澜。州之新城乡人。以施州卫贯中康熙甲午举人(榜姓冉)。父宏璧,中顺治辛卯、康熙癸卯两副车,长理学,著有《四书定一》、《辨惑》二书及《〈易〉解》、《〈诗〉解》、《漱园诗稿》。洪立品端介,与人以诚,承父遗绪。著《〈书〉〈易〉纂言》、《草根吟》诗集、《越宿集》、《时艺杂著》藏于家。卒年八十。子四,勋,中康熙庚子举人,鳌,中雍正壬子解元,烈、点,诸生。俱荆门本籍。 〔胡作柄〕字谦持。康熙甲午举人。知仁和县,有惠政。学博才高,长于诗、古文、
|